“游戏+非遗”,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全新活力

主动性的提升,是汇聚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关键在于引导参与社会活动的人群加快产生内心的憧憬与向往,从而引领、促进思想和行动上的主动。文化传播的数字化游戏就是一种有利于提升人们参与主动性的重要方式,在数字化游戏的环境里,没有年龄的限制,也不存在主题的束缚,更不会有物理世界运行的条条框框,可以让文化传播显现出更多的新意、进发出更多的活力。从理论上讲。数字化游戏通过过程和机制。吸引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并获得愉悦感,进而使其具有主观接近和投入的意愿,在获得快乐体验的同时,最终能收获知识、解决问题。

在非遗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游戏元素与文化元素相结合,进而拉近非遗文化与玩家之间的距离,构建两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并通过游戏叙事和互动方式,展现、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

非遗数字化游戏类型

(一)传统游戏?????

近年来,部分游戏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化游戏。其中,《尼山萨满》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用户参与到北方少数民族传说故事中。该游戏通过中国剪纸风格美术、原创少数民族萨满音乐,以及图鉴收集系统,向玩家展示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义。《折扇》是将游戏体验和文化传播进行整合的一次积极尝试,以中国制扇传统工艺为主题,通过精细的3D建模展现了传统折扇的整个制作工艺流程和知识,玩家可通过鼠标点选、拖搜等交互方式,切身参与到制扇的过程中。而《样卯》则为玩家制作了3D模型和禅卯构造的精细拆分,以展示中国传统木工工艺的构造。此外,还有以中国绘画意境为题材的解谜游戏《绘真·妙笔千山》、让玩家利用古代建筑模块亲手搭建故宫建筑的游戏《故宫:口袋宫匠》、展现祖国各地与各时期文物工艺和历史故事的轻游戏《文物加》等。

上述数字化游戏紧扣传统文化主题,可以让用户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为非遗和数字化游戏的结合提供了实践经验。但是其操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鼠标键盘的组合应用难以形成沉浸感,玩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感使其体验不够立体、生动。

(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

利用VR技术展现内蒙古达斡尔曲棍球的非遗数字化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游戏将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与其传统曲棍球相结合,通过打造三种沉浸式游戏场景、设计VR交互游戏机制,打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此外,还有利用VR技术展示海南黎族制陶非遗传统文化的游戏。体验者可以借助VR眼镜、数据手套等设备体验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参与到黎族制陶的场景和制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和感受。

综上所述,传统数字化游戏和VR/AR游戏能够对大众了解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但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每一类的游戏设计也都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文化与游戏的结合应是全方位的,不仅是要在游戏内容上谋覆盖,在游戏机制上也要寻配套,而在文化嵌入上则更要求创新。此外,文化在游戏中的传播应是具备十足沉浸感和趣味性的,要将各类型游戏的优势予以整合,对短板要谋求避免。守住"“正",从而大刀阔斧地推进创新。这就意味着,这类数字化游戏,不能单纯地脱实向虚,也不能简单地去虚向实,必须要坚持虚实结合,将实际的文化产物作为文化意蕴的承载方式,将虚拟的创作内容作为阐述现实场景的重要载体,并通过交互方式的创新打造,构建用户与非遗文化更加紧密的连接。

非遗数字化游戏案例

(一)网易游戏:

“蛋仔派对”创新融合苗族文化??

《蛋仔派对》团队在游戏中还原苗寨文化并传承非遗文化的做法非常值得称赞。通过与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合作,他们深入实地采风,并准确刻画了银饰、豆染、竹编、花灯等宝藏非遗技艺。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保留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为游戏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秦淮灯会APP:

金陵节庆文化的非遗数字游戏化?

作为金陵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秦淮花灯,是我国重要的非遗项目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一代代南京人民的审美情趣。秦淮花灯的品种繁多,主要有宫灯、球灯、花灯、动物灯、转灯等,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体,具有“做工精细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动感合一”的特点,被称为"花灯的名品”。历史上的秦淮灯集中于南京秦淮河一带,这种活动不只是局限于王朝宫殿内,也涉及文化商贸繁华地带,包括评事街、三山街、夫子庙等。追溯秦淮灯会的发展历史,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时称“元宵灯会",此时灯会的规模就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后来有了“秦淮灯彩甲天下"的说法。自明代以来,秦淮河的"灯船"名扬四海,每年在举办灯会期间,游人如织、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秦淮灯会作为南京特有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南京的旅游事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秦淮灯会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灯彩信息资料进行收集与保存;通过App方式让使用者在了解灯彩具体含义和寓意的基础上观看制作花灯的过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秦淮灯彩文创产品定制化服务平台等。多数研究在理论层面有了较深入的探讨,但实践应用方面,除了近年来在"秦淮灯会”中投影技术的应用、网络直播"云赏灯"之外。"秦淮灯彩”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品牌打造等方面尚未出现更大进展。由此可见,目前秦淮灯会数字游戏化开发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广彩瓷烧制技艺数字化传播

《广彩的秘密》旨在增强人与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体验,尽可能还原真实情境,使体验者在虚拟世界近距离感受广彩瓷烧制技艺的魅力,在增强体验者视觉感受和交互体验的同时获得心理层面的满足。

THE END
1.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绽放加入我们摘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传统文化展现出全新的魅力。通过全景展现,将传统艺术、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呈现,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更能深入触动心灵,让传统文化的https://retail.qijianshiye.com/post/7102.html
2.VR技术助力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实现联系方式摘要: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通过VR技术,可以构建虚拟场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头戴式显示器、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用户可以沉浸在虚拟的文化环境中,与传统文化进行互动,从而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这种沉浸式体验有助于提高文化认同感和https://feedbackcenter.isbcyz.com/post/8402.html
3.AR赋能,让传统文化打破“次元壁”AR赋能传统文化 Augmented Reality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出现很多新颖的非遗传播方式。例如,一些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化游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通过综合运用AR/VR等数字技术,从多个维度向大众展现非遗文化、传承历史、技艺工艺等,提升非遗的场景互动与体验。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5NTc2Mg==&mid=2651875996&idx=1&sn=9040f70b9de223c1ce9598892c9d2abd&chksm=bca2590eddb388054a370520b8a4a340a467ffa69d64971b95f237c08846012d15878bd038c4&scene=27
4.VR+文化遗产:文物虚拟修复,为文化遗产插上翅膀VR+文化遗产:文物虚拟修复,为文化遗产插上翅膀 在人类历史中,曾无数次发生各种灾难,但大灾之后少有能迅速对灾害遗址、遗迹进行完整修护的。这些灾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可能会导致根本性破坏,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遗憾。 要知道灾后文化遗产保护绝非易事,为了让文化得以传承,文物保护专家们曾经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46235
5.学习时报“超体空间SoReal VR”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背景,以数实融合的技术手段将中国古典名著的多层文化意蕴淋漓尽致地呈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科技的美感,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技术力量。另外,依据迪士尼小镇得天独厚的客流量优势,“超体空间SoReal VR”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出海”的绝佳窗口。当红齐天在科技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2-10/07/nw.D110000xxsb_20221007_1-A8.htm
6.投资6000万的《战马》VR舞台剧,只为传承传统文化流媒体网传承传统文化 VR技术作为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制作出已经消失的内容,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再合适不过的手段,因为它可以做到“还原历史”,以最生动形象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利于接受。 历史古迹总有一天会消失,如果通过VR制作保存,将永远保存下去。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28011
7.基于VR/AR技术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AR/VR 文化传播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GWC202022020.htm
8.3D民俗非遗全景云展馆更高效低投入地传承传统文化全景vr非遗综上所述,非遗虚拟VR云展平台具有增强沉浸感、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提高非遗的社会认知度等优点。这种平台不仅可以提高非遗的传播效果,更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https://blog.csdn.net/VRARvrnew3d/article/details/134926781
9.南昌“VR+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问道南昌随着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部署,VR 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旅游,在给游客带来更多沉浸感和体验感娱乐体验的同时,打造数字化景区,将文物科技化复原,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但是,我们需要重视 “VR+ 旅游”文化立场,瞄准数字化景区建设的现实趋势,不断完善投融资机制,推动南昌“VRhttp://skly.nc.gov.cn/aritcle/2023-08/28/content_1694176.htm
10.虚拟现实赋能古老技艺:湘大探索“VR+打铁花”市场新机遇湘潭大学计算机学院非遗创新探索一号团队将继续探索VR与打铁花等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利用科技手段保护和推广非遗艺术,让更多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与体验这一珍贵文化的独特魅力。https://jwxy.xtu.edu.cn/info/1034/3423.htm
11.2023世界VR大会凌云光·元客视界用科技讲述文化传承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赋予了传统文化跨时代感和新鲜感,也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大众传播语境,让数字化技术成为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FZMotion再添殊荣 大会期间,荣誉揭晓了“2023世界VR产业大会VR/AR创新奖”、“2023中国VR50强企业”等深具影响力的行业奖项。元客视界FZMotion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凭借技术领先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2e3c1626-6e99-4007-9f1d-ecc5487e5c5b&categoryname=%E6%9C%80%E6%96%B0%E8%B5%84%E8%AE%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