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

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之光。而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

“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近年来,文博游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他们看展览、买文创,领略璀璨多元的文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观众走进国博,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

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

踏入国博,纵观古今,横览中外,从红色历史到古希腊艺术生活,观众在百年国博中所获得的是兼容并蓄、多元丰富的展览体验。

位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目前国博最火展品之一。暑期、国庆等参观旺季时,队伍最长可达数百米,有时队伍甚至从明清展区排到辽宋夏金元展区,呈现“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的动人画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博在中央大厅策划举办“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从“CCP”字样的早期党旗、福建平和农民暴动红旗,到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国旗方案的征集论证、开国大典的升旗过程,再到海岛民兵王继才夫妇驻守孤岛32年的两人升旗仪式、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上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红旗故事,如画卷般铺陈开来,书写着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李文姬摄

在“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中,观众一边品味着玫瑰、莎草、没药等古希腊人使用的香料,一边感受东西方审美差异和共通的对美的追求;在“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中,观众可以体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卡拉瓦乔的艺术与时代;在“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138件(套)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珍藏呈献给观众品鉴。这些琳琅美器和日用物品,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曾经见证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百态,而其自身又承载着文化与艺术之美。

把博物馆“带”回家

文创产品是展览的重要延伸。文创产品展区也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售出17.5万余件。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

为求一“冠”,国博排起长队。

澎湃新闻从国博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博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实现了由文化到经济的攀跃。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而文创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就业,国博文创直接解决社会就业人数超1000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表示,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文物和展览蕴含的丰富内涵,推动展创结合,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观众能够把展览记忆和历史文化带回家。

护史、藏史、弘史

国博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

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博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

为国护史,国博“三管齐下”。

2024年,国博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深入开展藏品整理研究,为各项业务提供坚实保障。组织馆内外专家同步开展馆藏定级工作,持续对馆藏大藏经、石刻文物、碑帖、铜佛造像、考古发掘品类文物等进行系统整理。审定各门类文物3.3万余件。目前已完成青铜器定级2149件、瓷器定级18642件(套)、杂项定级1099件、革命文物定级1861件(套);国博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得到了深度结合。目前国博已经拥有一支50余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文物保护队伍;此外,为配合“数说犀尊”智慧展览,国博利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等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首次对犀尊的材质、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表金银纹饰的形貌和布局进行了详细复原,为战国至西汉时期金银铜器的纹饰与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国藏史,国博全年征集。

2024年,国博积极开拓古代文物征集渠道,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时代物证进国博、记忆中国等重大项目,逐步构建外国文物征藏体系,藏品征集工作总体取得较为显著成绩。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共征集国内各类实物资料1268件(套)。同时,积极开展外国文物征集工作,全年征集域外文物1074件(套)。

今年6月,曾任毛主席卫士的张景芳同志特地从沈阳来到北京,亲手将毛主席巨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捐赠给国博。怀着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张景芳同志60年来一直将此幅作品珍藏在家中,如今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毅然决定将其捐赠给作为国家最高收藏机构的国家博物馆。

为国弘史,国博成为大讲堂。

在2015年2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今年,国博以一天接待400—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千余场次,服务学生3万余名。

采访活动当天,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告诉记者,这次来国博研学她最感兴趣的文物就是玉琮。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就是以此为原型,从那时起她就对玉琮和良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细细观察文物上的花纹和纹路,品味它们的价值所在和历史意义,就像是在和它们对话,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张竞文说道。

THE END
1.多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每个月带儿子至少去一次博物馆这件事,刘静琪坚持了很久,被疫情中断后刚刚恢复。因疫情防控需要,现在的博物馆依然限流,“这让博物馆在这个夏天显得更加火爆,不少热门博物馆预约门票要靠抢”。她笑着说。的确,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花时间和精力走进博物馆、探索博物馆、爱上博物馆。(8月10日《经济日报》http://www.sdzzwm.com/mobile/news/show-12197.html
2.课后哪里去?到博物馆去,到野外去!到博物馆去,到野外去! 通过“财经小报进小学”“商学宣讲进课堂”“商学文化展览进校园”的进阶式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跟着文物学财经”;博物工坊、博物剧场、博物市集等更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的展位前,工作人员花老师向记者介绍了高校博物馆如何与中小学校对接,为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78194
3.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百年的历史,不仅外观好看,还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通过研学之旅,我深刻体会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金塔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刘莹表示,学校始终秉持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课堂”的教育理念,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让孩子们在历史中感悟获知,让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1140
4.珠海有什么适合亲子游的地方,带孩子去珠海玩有什么景点推荐马蜂窝小编为你整理5大珠海亲子游目的地,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珠海市博物馆 博物馆里既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海先民的生活生产用具,又有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珠海历史名人的文物资料。是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学习知识的绝佳地方,从小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https://m.mafengwo.cn/travel-news/1438458.html
5.家长作业: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观后感4.一两个月带他去博物馆之类一次; 5.加强自我修为。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 郝思博妈妈 孩子上一年级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和我的孩子相处得很不愉快。就是如何对待玩儿这件事。我要求他写完作业再玩,晚上玩到9点之前必须要回家。相比幼儿园阶段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玩,现在的玩多https://www.meipian.cn/2ge6q405
6.活动总结反思通用一、什么样的博物馆值得去,孩子几岁开始参观更合适? 有人说孩子太小不适合去博物馆,有人却说博物馆大小通吃,几岁都适合。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家是从两岁左右开始尝试去博物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频率和深度,是否选择带孩子去展馆,去什么样的展馆,我考虑的维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https://www.yjbys.com/huodongzongjie/3252202.html
7.27深圳最适合带孩子去的十大博物馆深圳内的博物馆种类繁多,涵盖历史文化、革命纪念、自然科技、艺术、民俗等多种类别,部分博物馆还是全国独有。丰富有趣的博物馆,成为了当地及周边市民周末假期的亲子出游目的地。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深圳最适合带孩子去的十大博物馆,包括南山博物馆、深圳博物https://www.maigoo.com/top/430176.html
8.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36、强迫他人信教,进清真寺做礼拜是什么行为? 答:侵犯别人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的违法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37、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一般公民而言,但对哪些人不适合? 答:共产党员、国家公职人员、人民教师、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38、逼迫孩子去学经、做乃孜子是什么行为? https://www.bijie.gov.cn/bm/bjsnyncj/zwgk/zcwjjjd/202012/t20201201_74753879.html
9.暑假带娃旅游是没苦硬吃吗吐槽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不仅要考虑风景名胜,更要考虑孩子的教育意义。比如,带孩子去历史博物馆,他们可能会觉得枯燥,但如果是恐龙博物馆,那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数据显示,参与互动式学习的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力能提高40%。因此,选择一些既能激发孩子兴趣,又能在游玩中学习的地方,才是暑假带娃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 https://blog.csdn.net/SlashOut/article/details/140829634
10.词汇手册翻译完整整理版41.想去博物馆参观的人请在这里签名 2.可惜我想买的那套住房暂不出售 3.在战争中失去左腿的英雄受到很好的照顾 4.这是过去两年里他看的唯一一部影片 5.他们见面时谈起了能够想起的人和事定语从句Dec. 51.她是我们当中唯一懂法语的人. 2.你记得昨天给我们作报告的那个教授吗 3.你可不可以带我去鲁迅住过https://www.yxfsz.com/view/1394757421113065473
11.探索海南亲子游:带上孩子畅游璧海乐园对家庭而言,这里更是理想的亲子游目的地。从海口到三亚从文昌到琼海,每一座城市都蕴藏着不同的文化故事和自然奇观。在这篇文章中,咱们将带你一起探索海南岛的各个角落,理解怎么样为你的孩子规划一次既有趣又充满教育意义的亲子旅行。 海南省博物馆:历史文化的宝库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baiye/hainandujia/118700.html
12.亲子旅游热门目的地推荐,尽享亲子欢乐时光!合作单位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旅游目的地,可以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一些儿童博物馆还会推出各种互动展览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科学知识,增强孩子的科学素养,一些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和文化。 https://bind.qijianshiye.com/post/5294.html
13.刘晓东∣儿童是什么——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他以女儿幼年时的绘画《深红三人图》为代表,揭露了博物馆对儿童艺术的冷漠与忽视。“按照当前的艺术收藏原则,《深红三人图》不在博物馆所设的任何收藏范围之内。”甚至有位博物馆馆长表态说,“只要他在馆长位子上待一天,他就不可能在‘他的’博物馆里展出儿童艺术”,“他不会允许任何非一流的艺术品在他那里展出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Id=161f6396-efd9-44bb-aa62-2fa98f93c9b1
14.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8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 篇1 一、实践目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