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图书馆

2024年,我们即将迎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庆典。这个震惊全球的文化遗存,凝聚了早期中国的文明精髓和艺术成就。正如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卫城神庙,马王堆汉墓宏大而精美的空间物质体系,如同一个时光窗口,充分展现了早期中国文明对于宇宙时空与生命仪式的壮阔想象与艺术表达。在历经了半个世纪的细致整理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如何向世人呈现这个全球瞩目的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明故事?

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志杰,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中国数字图书馆董事长姚霆,湖南博物院全体在院领导

中国数字图书馆与湖南博物院携手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团队,在此庆典之际,整合全球性的学术资源,运用最前沿的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多媒体剧场的方式,合力打造面向国际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全方位展示马王堆汉代文化的艺术、想象与认知世界,创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数字展示的全新范式。

在进一步推行文化数字化进程中,为具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将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的指导方针,中国数字图书馆将联合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把此次数字艺术大展的成果通过全国互动电视网、头部互联网及移动网运营平台全面宣推。同时,围绕多媒体大展,湖南博物院将与哈佛大学携手构建马王堆研究国际学术平台和多媒体体验系统,充分展示马王堆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推动马王堆学的国际交流,将马王堆的艺术与研究推向世界。

马王堆数字展示新范式

本展览力图塑造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深度交融的全新展览范式,突破传统展览着重物质表现、忽视文化叙事的局限,力图为世界观众充分展现中国早期文明的思维深度与艺术内涵,充分表现马王堆生命艺术所承载早期中国的宇宙想象与激扬超越的生命力量,为全球观众带来认知上的全新震撼。

马王堆生命艺术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

马王堆艺术承接自先秦至两汉的生命想象与宇宙观念,从马王堆的空间结构到物品布局、从马王堆T形帛画到多重彩棺的艺术设计,构造了一个天地四时轮转、生命逐步转化、从现世幽冥走入永恒境界的生命仪式。与此同时,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器物、兵器、药材、竹简、帛画等,严密地构筑了一个生命与宇宙同构的孕育、理护、再生与超越的整体系统;马王堆中人俑、乐器与绘画所构筑的乐舞仪式,构筑了八风翱翔、鼓润生命、天地和同的律动境界,更是此生命转化系统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力量。可以说,马王堆汉墓凝聚了早期中国生命理念的宏大想象,生命与宇宙互相应和共振,在与天地阴阳的律动脉搏之中,寻求永恒与超越的境界。

湖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马王堆素纱单衣

在整体叙事上,本次展览将围绕两条主线:(1)马王堆之时空运转模型;(2)马王堆之生命升华仪式。去充分讲述马王堆在人类文明历程上的重要意义与独特价值。结合全球学术界对于马王堆汉代文化研究的前沿理论,此次大展将突破马王堆艺术的静态式、分离式的理解框架,将马王堆汉墓的空间物质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精密的宇宙生命系统而展开叙事,逐步揭示古人如何以宏大而严密的物质体系营造一个动态运转的宇宙模型与层层转化的生命过程,揭示“天人相应”背后的深邃文化与激扬想象。

湖南博物院馆藏之马王堆帛画《车马仪仗图》

展览将充分借鉴中国数字图书馆与汪悦进教授所在的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在多媒体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以多媒体音画交融的剧场,呈现马王堆汉墓蕴涵的生命仪式。利用虚实结合的多媒体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向世人揭示马王堆背后所蕴含无形的宏大宇宙模型,使得观众能深度体验马王堆总体空间设计所模拟的时空运转、乾坤万象,以及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秩序下的生命升华仪式。

马王堆多媒体生态系统

本展览将融合虚拟数字艺术与实体空间设计相融合的方式,构筑一场观众可穿行其中、体验丰富文化叙事的沉浸式多媒体展览,带领观众透过马王堆的三维物质艺术体系,洞察体验其早期中国宏大的生命理念与时空想象。展览的技术实现包括三维投影、三维成像、混合现实、生成算法艺术、实时动捕互动、空间环绕音场等前沿多媒体技术,在展厅中设计六个序列空间,实现起承转合的戏剧体验。

湖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辛追墓“非衣”帛画(局部)

在线下沉浸式多媒体剧场之外,中国数字图书馆、湖南博物院将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一起推出国际学术研究平台、马王堆线上展览、马王堆XR版体验剧场等,并合作出版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图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马王堆“元宇宙”,使得全球观众都能参与到此次盛事之中。

合作方简介

1、中国数字图书馆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隶属于国家图书馆,服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文化传媒及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数字图书馆充分依托国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资源,凭借遍布全国的知识组织与服务网络,利用公司在技术和运营方面的经验和领先优势,向社会提供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与专业技术服务。

经过20余年的经营和发展,中国数字图书馆已拥有宏富数字资源,涵盖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和音视频资源,覆盖了全国公共文化领域,建成各类行业数字图书馆分馆3万余家,积极推动了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向各行业纵深发展。

2、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多年来,作为长沙市的文化地标,她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是代表中华区域文明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作为湖南博物院最重要的收藏,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马王堆汉墓艺术是秦汉文明中的绚丽篇章,凝练了彼时对于生命与宇宙的宏阔想象与隽永哲思,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点睛之笔,更是世界文明中的绝等瑰宝。

湖南博物院建筑

3、汪悦进教授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是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首个整合艺术史研究、数字艺术创作、多媒体技术试验的跨学科实验室,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想象时空的国际化创意表达、开创富有精神维度的文化体验。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主任、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EugeneY.Wang)教授将担任“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国际策展人,以全球视野组建国际化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多媒技术团队,探索学术与艺术深度交融的新型多媒体展览,与国际展览模式与平台对接,拓展马王堆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主任、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

4、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

2021年,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与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参与成都文交所重组,向成都文交所注入各级优势文化资源、科技资源、金融资源,建设“立足成都,辐射全国”的文化资源集聚和交易平台。

THE END
1.沉浸式体验长沙省博新展!除了震撼还是震撼!第三展厅《生命》:布置了一个巨型球幕,可以坐在地上仰望体验原地飞升的感觉! 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湖南省博物馆(6号线)2024.06.08-2025.02.1609:00-17:00(周一闭馆) ps:暑期档(07.02-09.01)延长开放至20:30(19:00停止入馆) 一些提升看展体验的tips: 1提前预留时间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70347202?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品牌湖南千年汉韵正“青春”如梦似“镜”、流光溢彩、数字演绎……走进湖南博物院“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超高清文物扫描、三维投影、流体视效模拟、巨幅沉浸式LED球形屏幕等前沿技术和展陈方式,令人心生震撼。 50年前,马王堆汉墓的发现惊艳世界。50年后,一场关于天地宇宙的艺术之旅,通过沉浸式的“黑科技”穿越时空界限,给https://www.yueyang.gov.cn/zwgk/21872/content_2201701.html
3.沉浸式体验马王堆汉代文化这场“时空之旅”明天向公众开放6月7日下午,“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一楼艺术大厅举办。该展由时空、阴阳、生命三个板块构成,综合半个世纪以来马王堆汉墓学术研究和整理修复成果,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生动展示了马王堆汉墓的墓室构造、纷繁器物、文化理念及人文思想,为观众构筑一场可知可感的“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3682422146750650755&track_id=015a9550-4c0e-4d96-93c6-d1863899e24a
4.打造沉浸式湖湘文化主题展馆资讯7月30日,观众走进长沙揽天心数智湖湘馆,了解湘军文化。该馆紧邻长沙市天心阁,展馆面积3000余平方米,主要分为湖湘文化元宇宙沉浸式体验展和湘军博物馆两部分,其中湘军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个以湘军文化为主题的专门展馆。揽天心数智湖湘馆于本月中旬投入试运营,该馆馆藏大量近代湖湘历史名人的文物,同时结合最新数智科技https://www.hunantoday.cn/news/xhn/202407/20370807.html
5.博物馆怎么玩?来湘博体验“汉生活”+逛“公园”沉浸式体验“汉生活” 这是在湖南博物院拍摄的博物馆公园。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马王堆汉墓 作为人们了解2000多年前社会风貌的窗口 至今仍是衡量汉初社会发展的实物标杆 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基因与历史智慧 游客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https://www.yntv.cn/news/20240820/1724143768663547.html
6.湖南《遇见大庸》演艺项目入选!国家级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公布潇湘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为核心,通过裸眼3D的形式,以5G+VR 720°全景视角、千亿级像素的超高清视觉、多媒体互动、增强现实等高科技互动技术,以真实比例和故事背景还原体验空间,营造沉浸氛围,运用当代媒体技术呈现古代历史文化,穿越17座运河城市,数字化、可视化地呈现了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4bf7deb0c4e474e003777ed.html
7.湖南益阳市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数字展馆设计虚拟展馆设计实例在湖南邵阳市,一个沉浸式体验的VR展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个展厅不仅展示了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还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走进这个VR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和装置。这些设备包括头戴式显示器、手柄、传感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https://blog.csdn.net/Jerei_Digital/article/details/140230897
8.端午!长沙游玩攻略!6月10日-6月24日期间,举办“铜官窑古镇·国风乐园”第二届仲夏汉唐节,在这里观龙飞凤舞飞行展,赏仲夏盛世焰火秀,体验逐浪之夏趣竞技、旱地龙舟趣竞技,泼水狂欢追凉夏,聚沐兰市集品民俗,赏国风演艺表演秀,着华服雅事舞翩然,聚火热仲夏共狂欢,约国潮游乐玩超嗨,尝粽香美食接祝福,这个端午,来铜官窑古镇沉浸式过http://yiban.hnedutv.com/content/7062396
9.中华传统经典的数字化传承与活化“‘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现场 2023年2月,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上线;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故宫“数字文物库”向社会最新公布2万件数字文物影像,自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数字文物库”以来,其录入的文物http://www.cnap.org.cn/cnap/yaow/202308/59f1cdc314d54a4da30d4d7cb7a717b5.shtml
10.2023年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十个热点方向六、沉浸式数字文化馆 数字文化体验中心(馆)是基于文化资源数据库,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新建或提升的全方位、全链条、立体化、个性化的文化体验设施场所和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通互动,可以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随时随地、多样化文化消费和服务。 1、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TAwNTkxNTSD35-tr4bGcw.html
11.湖南这六家特色博物馆,你都打卡了吗?沉浸式“稻米之路” 在稻米之路版块,通过投影,延伸出一条光彩夺目的“稻米之路”,效果十分震撼。 互动体验是隆平水稻博物馆的一大特色。浮雕而成的农耕图在光影演变下,农人徐徐挥舞鞭子,耕牛缓缓拉犁向前……在隆平水稻博物馆,通过全息成影陈列化静为动,让水稻的历史和文化“活”了起来。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38696.html
12.打造嘲创新供给提升体验——湖南博物馆公园解锁文博消费新玩法“我们希望带给观众新的文化消费体验,让他们沉浸式了解、感受汉生活的魅力。”孙剑琴介绍,博物馆公园汇集了五家与汉代或湖湘文化相关的特色餐饮品牌,以及名为“汉生活博物集”的新文创零售空间。 午餐时间,记者在博物馆公园看到,不少观众正大快朵颐。他们使用印有“君幸食”“君幸酒”的餐具,品尝湖http://www.xinhuanet.com/20240819/57117eba70df4bc7929b90b54635c13c/c.html
13.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助力发展沉浸式体验项目,支持文化文物单位结合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当印象中刻板的博物馆碰上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多媒体数字艺术等沉浸式科技又会给游客带来一场怎样的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奇妙夜把三星堆博物馆变成了一个沉浸式的夜游剧场,游客身在其中不仅能https://www.douban.com/note/807516482/
14.沉浸式体验博物馆新“玩法”扬中日报据了解,此次市博物馆推出的国际博物馆日专场活动,共包括“寻宝‘博物馆地图’”“绘制 ‘博物馆简影’”“体验‘博物馆活动’”三项内容,展厅内设置了瓦当拓印、创意写生、探秘问答等丰富的文博体验活动和传统游戏,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博物馆文化。 http://weixin.yzxw.com/Web_yzxw/web_yzrb/index_wz.php?Id=135244
15.“沉浸式”体验株洲市博物馆6月17日下午,苏厂元教授带领工作室里的年轻教师们,来到株洲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穿越古今的文化体验之旅。 此次活动的目是在“沉浸式”的游览观赏中,品味株洲文化,陶冶艺术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艺术的从业者更是要学会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https://www.hnqczy.com/yssj/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