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博物馆,浓缩两千五百年运河时光

三年晋升国家一级馆,线下观众近一千万人次——

一座博物馆,浓缩两千五百年运河时光

8月31日,“水韵江苏·精彩非遗”展示季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启动,中运博的参观预约名额又变得紧俏起来。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中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中运博,如一艘扬帆的巨舟静泊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巨大的“船舱”里装载着1万多件文物和2500年时光。3年多来,它依靠创新展陈理念一跃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用美好体验吸引累计近千万观众……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中运博开馆三周年之际,且让我们踏上中运博这艘“巨舟”,回看它上一程做对了什么,再眺望它下一程将驶向何方。

游客在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冯凯敏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运河故事,在这里换一个讲法

凡是来过中运博“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厅的观众,都会被一件巨型展品所震撼。它就是宽25.7米、高8米的古汴河剖面,这是当前全国最大的可见、可展示的古河道剖面。站在这一墙古河道前,无人不发思古之幽情,唐宋元明清不同地层的细微变化,配以考古学家的标注和出土的实物,仿佛一部剖开的历史,诉说着千年往事。

为什么要将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变为博物馆展品?这与中运博的展陈理念有关。

“文物是讲述历史故事最生动有效的载体。因此,我们把有限的文物放在了最需要的地方。”郑晶说,中运博从基本陈列开始,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差异化的展览体系。但对于只有3载“芳龄”的新建博物馆来说,仅靠基本陈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持续推出高水平的临展才能提升观众黏性。

中国大运河千里通波,途经无数文化名城,“运河城市”系列特展“因运而生”。2022年5月,该系列首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一经推出,就入选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此后,中运博又陆续策划推出“文化遗产”“运河艺术”“运河非遗”“世界文明”等系列展览,全方位、全视角、差异化地阐释大运河沿线文化的丰富内涵。3年来,中运博共50场精品展览于线上线下接连推出,成功制造公众热点、吸引媒体聚焦。截至今年8月底,该馆已累计接待线下观众接近1000万人次,线上观众超5.5亿人次,这让中运博立住了“网红馆”人设。

开馆至今,中运博每日的参观人次限额一提再提,从最初的7000张增加到目前的1.8万张,场馆却依然每日爆满。这3年,中运博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先后获得第十九届(2021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等荣誉,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和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沉浸式,让文化交流互鉴更“共情”

今年6月16日是中运博三周年馆庆日。当天,中运博携手法国巴黎沉浸式大皇宫推出“揭秘威尼斯”沉浸式数字展,在4号和8号展厅分别展出《刺客信条》游戏体验和“揭秘威尼斯”沉浸式影片,带领观众从数字化视角感受威尼斯这座世界知名运河城市的恢宏与梦幻。

自建馆起,中运博就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作为一项重要使命。2023年度,该馆打造运河城市系列艺术展——“乔治·莫兰迪”,以及“世界文明系列”首展“重回安第斯——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前者携手意大利罗马国立现当代美术馆、伊玛格艺术馆以及乔瓦纳尔迪收藏,为观众呈现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一生。后者汇集秘鲁14家博物馆的168件/组展品,重现印加人及其帝国所创造的引人注目的物质成就。今年6月起,中运博推出“俄罗斯先锋艺术展”等展览,为丰富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

将外国文化请进来的同时,博物馆还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民间。三年来,中运博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和特色文创产品,不断加强优质文化资源供给。

在常态化社教活动中,中运博围绕湿地水情、非遗、运河之韵以及大运河名人等主题设计特色活动,让公众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同时,博物馆积极加强馆校合作,先后推出“运河之韵”“运河‘职’多少”“非遗手作”“湿地水情”等10余种常态教育活动。仅2024年第一季度,该馆就推出社教活动、非遗展演、专家讲座等专场活动107场,研学空间、运河迷踪等微研学活动1556场,今年春节期间“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参与人数达132706人次。

紧跟当下青少年青睐的项目,中运博联手旅游平台打造“双城记”研学,2023年度走进故宫博物院、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31座文博场馆,促进运河城市互动交融。其中,“相约云端智‘汇’运博——线上研学活动”项目获得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

同发展,一座博物馆与一个城市的共生

如今,在大运塔和今月桥上打卡三湾景区,也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一个重要项目。

曾经,三湾地区热电厂、化工厂林立,各式仓库、码头间夹杂棚户区、垃圾场。大运河申遗时,凝聚古人水工智慧的三湾,因河道停有大量垃圾船而未被列入考察对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尤其是中运博的选址和建设,让三湾彻底改头换面。如今,这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标志性项目正有力推动三湾区域从“工业锈带”向“文旅秀带”华丽转变。

近年来,扬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重大标志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文化保护传承赋能城市更新和民生幸福,全力推进三湾片区建设。该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搬迁三湾段沿线企业89家,其中不乏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利税近20亿元的大企业。此外,系统化治水与高品质植绿持续提升片区生态环境,让三湾地区再现运河盛景。

如果以整个扬州城为坐标经纬,中运博和三湾片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显现出超越文旅的意义——从城市片区布局上看,三湾西侧是充满现代活力的经济开发区,东侧是洋溢生活气息的综合功能区,北面是被整体保护的扬州古城;从博物馆旁边的游客码头坐船观光,南可抵长江边的瓜洲,北可达扬州古城的东关街等码头。这印证了中运博和三湾片区对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均衡城区发展的非凡意义。

9月5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即将开幕。三年前的2021年,中运博开馆是当年论坛的一大看点。三年后,在中运博线下观众即将突破1000万人次之际,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再次回到中运博。郑晶表示,“中运博在建立之初便确立从文旅融合视角创新国家文化公园休闲服务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的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场所。我相信,这艘‘巨舟’将带着更多美妙、醇厚的体验,平稳地驶向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徐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放“夜游”非遗夜宴引热潮新闻频道国庆假日期间,江苏地区的文博旅游热度不减,其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采取的延长开放时间并增设夜游项目的举措,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夜幕下的博物馆不仅没有减少魅力,反而因为推出了多样化的非遗展示、集章活动以及增加了夜间研学空间的场次而更加热闹。这一改变让游览体验变得更加独特,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分享道,夜晚的博物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004/47316482.html
2.基于游客感知的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研究调查问卷加强交通便利性D. 丰富周边旅游产品E. 其他 18.如果有机会,您还愿意再次参观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吗? A. 一定愿意B. 可能愿意C. 不确定D. 可能不愿意E. 一定不愿意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您的回答对我们“基于游客感知的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研究”非常有帮助。调查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https://www.wjx.cn/xz/284611292.aspx
3.20240514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大运河风彩分享自「美篇」https://www.meipian.cn/53xnfhij
4.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带着这三个问题,Xenario飞来飞去以日前开馆的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之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案例进行解答。Xenario飞来飞去应用全域投影实时渲染、720°沉浸式场景交互剧场、实景游戏互动解密等高难度复合型展示手段,打造国内独具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文化教育体验,讲述运河千年史诗,献礼党建百年华诞。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MxODA5MjSDuY1osIbOcw.html
5.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数字体验入围本报讯 (张孔生) 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和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正式展开,初评遴选出20个入围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数字体验榜上有名。 http://www.yzrb.com/yzrb2/wap/content/202211/05/content_163479.html
6.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体验——《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体验 首座展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专题博物馆 多展厅多主题沉浸式玩法 历史文化+互动体验+亲子研学 项目场地:江苏省扬州市场地面积:80000㎡ 体验类型:科技互动+沉浸式剧游日接待量:6000 剧情故事: 皇帝久病缠绵,东宫储位久悬,垂危之际皇帝急召皇子贾王回宫,贾王欲沿运河回京,却遇敌对https://ipmaker.3deazer.net/blog/4295f057c39
7.十年?运河答卷③2500岁“顶流”跨界当“网红”?TA激活了“新“互动式”“沉浸式”体验文博魅力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为一座馆赴扬州城!但是大运河博物馆真的太火了,我们提前10多天就一直在准备预约参观了!”河南游客崔崔感慨。从“零起步”到成为网红“打卡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早已成为扬州的新地标,网友辣评的“扬州铁人三项”里,除了指瘦西湖、皮市街的人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88426
8.沉浸式探寻大运河“前世今生”,扬州值得!ShowJiangsu打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目睹“北煤南运”舟楫往来,走访曹甸教玩具特色小镇……12月8-9日,来自欧新社、法新社、日本NHK电视台和《读卖新闻》等国际媒体的记者和摄影师齐聚江苏扬州,跟随2021“SHOW JIANGSU”摄影采风活动,沉浸式探寻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https://www.0515yc.cn/wifiyc/news/folder5/m/2021-12-10/528351.html
9.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攻略+游记+吐槽20230212,旅游攻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开发东路(三湾湿地公园西北侧约150米),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整体馆型采用了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就像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塔高百米,可通过馆顶建设的长虹卧波式长廊https://m.mafengwo.cn/i/24083770.html
10.沉浸式研学!扬州老师带领中小学生走进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何止八怪寒假期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何止八怪”特展吸引省内外观众专程观展。如何让扬州中小学生真正走进“扬州八怪文人画”,了解其背后的思想与文化魅力?教育部重点课题:“‘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子课题组的老师们,带领扬州中小学生开展“何止八怪”特展沉浸式研学。 https://www.xdkb.net/m1/jy/20230117/360539.html
11.沿着运河来“旅游”,一馆说清楚隋唐大运河的那些事“沉浸式”体验,来一趟与历史对话之旅 和普通博物馆不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试图将隋唐大运河整体“搬”进展厅,让游客来个“沉浸式”体验。在解释大运河调节水位的“连通器”原理时,配备了模型方便游客理解;在还原木岸狭河建造原理、埽工技术等古代人发明的技术或方法时,都配有视频播放。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526708820217954305
12.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游船体验,在二号展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喵喵 2023年12月9日 关注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游船体验,在二号展馆和八号展馆。#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广陵区 联运小区/汤汪 博物馆 2.9万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0628250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