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持续升温多元化创新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文博新浪财经

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创新布展方式、丰富文创产品以及采用数字技术,将“博物馆体验”深入日常生活,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式创新让博物馆文创“活”起来

随着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文创产品正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历史元素转化为观众喜爱的消费品,成为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灵感推出的“凤冠冰箱贴”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这款冰箱贴木制款售价46元、金属款售价78元,每日限量发售,经常在开馆后一小时内便售罄,被赞“一冠难求”。9月,国博又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掀起新一轮抢购热潮,上市首日2小时内售出2300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累计销售已经超过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的“销售冠军”。

“没有围城的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

“文博热”不仅体现在文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火爆,也在城市生活场景中延续并焕发新意。

记者从12月4日的“中国·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中了解到,北京潘家园正在打造一片传统文化示范街区。该区域总面积达2.59万平方米,从东三环南路延伸至华威桥,覆盖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等多个文化节点。公共空间均融入了文化符号,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据潘家园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这片街区以中国经典文物“红山玉龙”为设计灵感,旨在让市民和游客在城市漫步中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联结。“通过开放式设计,以‘穿越时空的博物馆’为理念,希望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打造可逛、可赏、可触摸的文化街区。未来街区还将加入更多互动形式,激发市民和游客深度参与文化体验的热情。”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现场看到,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浓厚兴趣。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表示:“希望这里不仅是游览场所,更能成为一个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开放式课堂,让孩子能在这里接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解锁更多“文博热”新形态

从展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博产业正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既满足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跨界破圈”为关键词,通过联名合作、数字化技术等创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参观浏览。上海博物馆则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融合之路,通过推出“上博号”古埃及主题游船、“博物馆奇喵夜”等创意活动,4个月内吸引超百万人次观展,文创销售额更是突破1.5亿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明认为,“文博热”的背后是全社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博物馆正在从单一的展示功能向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平台转型,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文博行业的经济价值,也强化了其社会教育意义。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当代博物馆已展现出“澎湃的文化力量”。“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体验的创造者。我们希望通过‘打开方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更加深刻。”他说。

业内人士指出,文博产业的持续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年轻群体的推动下,“文博热”以新的形式激发了公众对历史与未来的探索热情。

THE END
1.文博空间沉浸焕新,创意营造文博新嘲新模态新社交其中,“数字藏经洞”是全球首个运用游戏科技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它运用游戏科技等前沿技术,以4K高清画质,在数字世界生动再现了敦煌藏经洞及其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结合中国风现代工笔画美术场景与游戏化互动机制,让人们能一键“穿越”至千年前,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来领略以敦煌为代表的中华文明。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687077.html
2.8周时间,做一崇感官的博物馆沉浸式交互体验!因此从事艺术、新媒体行业以及博物馆行业的人有必要从交互及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打造沉浸式体验设计,使商业及公共空间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怎样打造博物馆体验设计? 本课程会系统介绍博物馆体验设计行业的现状和趋势,讲解博物馆情景下的体验设计的要素和方法论。首先, 课程将会总结现今博物馆的主要类型以及对体验设计https://m.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E5OTYwNjIzNzmFuY1jsJmgcw.html
3.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沉浸远远不够,故事沉浸才是王道2、户外实景:创造沉浸式增强现实 特点2:沉浸式艺术空间不仅仅拘泥于室内,其舞台更可以延伸到户外。在广阔无垠的田野间抑或是生机盎然的森林里,开启一段浪漫、治愈的艺术空间。 比如美国首个户外数字艺术展,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邀请Moment Factory艺术团队打造的户外数字艺术展。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地处堪萨斯城的正南方http://www.sydcch.com/shangyedichan/lingshoudichan/2023/0216/8885.html
4.福清市侨乡博物馆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福州新闻福建台海网8月28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与大师“面对面”打宗鹤拳、身临其境感受宋代交通发展、隔空翻书探寻历史发展轨迹……走进即将开放的福清侨乡博物馆,如同步入一个现代的科技体验馆,人工智能、AR互动、声光电结合等技术,打造出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让城市的历史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http://m.taihainet.com/news/fujian/szjj/2021-08-28/t_2546594.html
5.毕建宇:做好恒亲王府保护利用打造交互式沉浸式博物馆原标题:毕建宇:做好恒亲王府保护利用 打造交互式、沉浸式博物馆 光明网讯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首场预热活动——广播电视志论坛上,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毕建宇围绕恒亲王府利用与保护展开发言,以恒亲王府的使用要求为切入,考量平衡文物和建设之间关系同时,为视听博物馆建设提出具体思考。 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5/27/032106564.shtml
6.3D虚拟博物馆:3D技术赋能博物馆沉浸式漫游打造unity漫游展厅设计在很多地方,参观博物馆是需要收取门票的。但是如果是参观3D虚拟博物馆,是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的,可以免费参观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同时享受到如同线下参观博物馆一般的沉浸式体验。在3D虚拟博物馆中,参观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参观自己感兴趣的博物馆。 https://blog.csdn.net/starsongda/article/details/134964678
7.博物馆“河洛之光”数字馆:文物和科技跨界“联手”打造沉浸式360°近距离观赏国宝、用编钟自己创作乐曲……27日,记者在洛阳博物馆“河洛之光”数字馆了解到,“数字黑科技”不仅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还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 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主要运用多媒体投影墙、多媒体互动、VR投影、幻影成像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打造出多种多样的互动体验形式,为广大游客http://www.suntahotels.cn/luoyangbowuguanheluozhiguangshuziguanwenwuhekejikuajieliansh/
8.全息投影融入博物馆,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历史体验通过打造沉浸式场景,让历史和文物说话。以数字科技复原古代场景,并结合原有场景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参与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中去,博物馆也更加有趣。 利用360度全息展柜,可以将文物以虚拟影像的方式悬浮在柜中,给人伸手可及的感觉。大量的馆藏文物都可以打破展柜的限制,借助全息技术重新展现在观众http://www.pfrays.com/xwzx/270.html
9.案例分析:“沉浸式”在不同文旅嘲的应用热点资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案例,将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场景,让观众回溯千年的历史;设计“知识展示+密室逃脱”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游戏的乐趣中获得个性化的文化教育体验;打造360°多媒体循环剧场,让观众在多维的空间中全面感知文化生命力。使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和娱乐体验达到最佳融合。 http://www.quanxiwang.com/news/show-6715.html
10.“觉醒的酿造师”剧游——青岛破博物馆沉浸式剧游品牌塑造与2023年7月3日晚,“长城奖–文旅好品牌”发布盛典在中国澳门路氹-美狮美高梅隆重开幕。“觉醒的酿造师”剧游 ——青岛啤酒博物馆沉浸式剧游品牌塑造与传播案例荣获2023“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景区及博物馆品牌优秀案例。 发布盛典现场,由马耳他驻华大使白瀚轩(John Busuttil)、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https://i.ifeng.com/c/8R7ERGAoid4
11.跨界丨打破边界的数字艺术馆,博物馆界的「新物种」Culturespaces是法国一家管理文化遗迹、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的私人机构。依托于对市场的敏锐捕捉,Culturespaces很早便开始专注于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打造艺术大师的IP数字展览,迄今已经在全球拥有多个永久的数字艺术展馆。 Atelier des Lumières 譬如数字领域最红的展馆之一——位于巴黎的Atelier des Lumières,自2018年开业以来,就https://www.cnacs.net.cn/15/202208/4164.html
12.沉浸式体验旅游景区如何打造?四个方面值得参考!1.沉浸式博物馆。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新技术展示历史和文化,如全息投影、互动投影、虚拟现实、三维立体等,为游客创造全新体验。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将重塑一个大型沉浸式古代场景,让观众回到几千年的历史;设计“知识展示+密室逃脱”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游戏的乐趣中获得个性化的文化教育体验;打造360°多媒体环https://www.sngct.com/wiki/856.html
13.华堂特效数字影院沉浸式体验嘲,打造展馆high点!应用特效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正在被广泛应用在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天文馆、旅游目的地推介、各类展厅、展馆、指挥监控中心、会议室、文艺演出、主题活动、娱乐场所、建筑视景与城市规划、3D/4D影院、部队虚拟仿真、学校虚拟教学、工业虚拟仿真、虚拟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地形地貌、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http://www.dmtck.cn/?c=news&m=view&id=690
14.沉浸式VR党建馆,打造“党建历史+廉政教育”主题党员学习基地西安光之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的 沉浸式VR党建馆,打造“党建历史+廉政教育”主题党员学习基地, VR党建馆是一款宣传党建历史与廉政教育为主题的产品。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的制作方式,生动还原一个三层楼高的党建博物馆,把中国共产党建国96年间发生的大事做了一个全面https://product.11467.com/info/7029137.htm
15.数字藏品被疯抢,盲盒卖出3000万,博物馆IP为何火了?此前,湖南博物馆曾将VR、AR技术引入马王堆数字体验展中,游客可以借助设备重返西汉长沙古国,手持箭驽,协助将军对抗敌军。据段晓明介绍,2022年7月,湖南博物馆还将打造一个沉浸式古代音乐文物展,其中也会利用大量虚实结合的数字互动技术。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表达了对虚拟展览的思索:“借助数字化的手段、VR、AR技术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77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