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物馆热”展现新春浓浓文化味

年味十足的民俗展览、精彩绝伦的龙狮腾舞、多种形式的“龙”元素互动……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广西多家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龙年主题展览及民俗体验活动,让广大民众游客体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博物馆里过龙年”,“博物馆热”再度上演。

“龙”元素亮相多家博物馆

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侗族黑地纹龙萨节服”藏品。

春节期间,南宁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演,自大年初一持续至初五,每天两场表演,内容包括民族乐器演奏、非遗变脸、传统魔术、苗族芦笙踩堂舞等,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场新春文化盛宴。

为了增加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部分博物馆还组织了趣味游戏和民俗体验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准备了寻“龙”纳福展厅打卡活动,在“龙行中华”展厅,许多游客还聚集在“宾阳炮龙”打卡点,奏响铜鼓并合影留念。在馆内的另一角,剪窗花、拓“福”字和铜鼓拓印等民俗文化活动颇受欢迎。广西博物馆开展了“桂宝贺新春”文物玩偶巡游互动、“桂宝赢好运”互动游戏、“非遗迎新春”春节主题公众手工活动、“桂宝跃龙门”答题游戏等系列线下和线上活动,并为参与活动的观众们送出了博物馆新春特定版文创产品作为奖品。

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今年春节假期,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的游客接待量较去年有明显增长。据统计,广西民族博物馆去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逾3.7万人次,今年则累计接待游客达7.2万人次。

广西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吴娱介绍,春节期间,广西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共接待观众111089人次,开放展览11个,开展教育活动83场。“去年春节,广西博物馆接待游客总数33153人次,今年参观人数大幅增加,其中大年初四、初五和初六均超过了1.6万人次。”

针对春节8天小长假,多家博物馆提前发布活动预告,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假期博物馆活动安排。同时,博物馆普遍实行线上实名预约制度,设置分时段预约,倡导游客分流、错峰出行,并在停车场、博物馆入口处增加安保人员以保障游客的有序游览。

吴娱介绍,春节期间,广西博物馆为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推出了多种导览服务。除了提供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者讲解员的人工讲解服务外,游客还可使用自助语音导览、AR眼镜智慧导览、手语导览等服务,丰富的导览方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同时,“小桂花”志愿者们也活跃在公众服务的一线,他们分别在讲解服务、教育服务、开放服务等岗位上坚守,为来馆的游客提供有爱、暖心的志愿服务。

新年俗展现文化自信

近年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年俗,这背后不仅反映着人们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彰显着浓浓的文化自信。

“寒假以来,广西博物馆就接待了多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体,有远道而来的东北‘小冻梨’,还有家门口的‘小砂糖橘’们。”吴娱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打卡”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既是一种参观学习,也是一种传承。

图为一些孩子和家长在广西博物馆参观。(广西博物馆供图)

“‘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既是文旅深度融合彰显实效的反映,也是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体现。”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陶少艺说。

受访人士反映,随着“博物馆热”升温,如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是道考题。在不断加强机制创新、有效盘活博物馆资源过程中,博物馆需要充分挖掘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元素,拉近公众和文物的距离。同时,创新文化体验和传播手段,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持续丰富展览形式、内容,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

陶少艺表示,下一步,广西民族博物馆将充分挖掘博物馆藏品资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推动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策划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精品陈列和教育活动。(黄雨晴)

THE END
1.博物馆如何持续“热辣滚烫”?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有更多博物馆用心呵护民众的参观热情,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用文物好故事让“博物馆热”持续“热辣滚烫”。(作者:吕秉沂)http://www.sxworker.com/e/wap/show.php?id=184623
2.“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激发城市新活力评论由此可见,做大做强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引擎、做实做细全方位系统支撑,是“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必要前提,是以博物馆激发城市新活力的根本路径。 (花晖,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https://www.workercn.cn/c/2024-08-29/8339374.shtml
3.“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焦点“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正值暑期,陕西各大博物馆游人如织。 随着“博物馆热”的升温,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在假期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还能培养他们历史文化视野,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骄傲。 记者 杜静波 摄影报道http://m.gjnews.cn/www/jiaodian/2024/267941.html
4.我省“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部门动态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我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248个,每10.08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居全国第二,2023年接待观众2500多万人次,我省“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2023年,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放,是目前我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新建成陇南、定西、甘谷等3个博物馆,新增天水工业博物馆等专题性博物馆http://www.gansu.gov.cn/gsszf/c100002/c100006/c100007/202402/173862416.shtml
5.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过去显得有些高冷的博物馆,为何持续升温?“博物馆热”会成为“一阵风”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刚开馆不久,已有大量观众在门口排队等待参观,展厅内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11岁的马悦宸由外婆刘琴陪着参观。“我觉得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个很好的暑假学习方式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8/05/content_141581_16395989.htm
6.内蒙古日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7月以来,内蒙古博物院观众量持续攀升,每天参观人数均在1万人以上,最高近2万人。为更大程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内蒙古博物院在暑期延长开放时间,7月22日至8月27日,从原来的17:00闭馆,调整为18:00闭馆。本报记者 王磊 摄微信 朋友圈 QQ空间 新浪微博http://szb.northnews.cn/nmgrb/h5/html5/2023-07/23/content_43084_212230.htm
7.“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一场博物馆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顶端新闻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约上“看展搭子”一起打卡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被年轻游客列入城市打卡清单中。 目前,我国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加,总数排名世界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多地博物馆接待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60FD0B147B94A72BE6194629BC557
8.让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除了加长开放时间,各地也纷纷出台多种措施让这场“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我们的身边,淳安博物馆也针对青少年儿童,相继推出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活动。其中仅7月份就推出三场青少年儿童活动,包括“我是小小讲解员”、淳安竹马研学活动和“古人生活方式”系列讲座,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开展,淳安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https://www.hubpd.com/hubpd/rss/toutiao/index.html?contentId=3170534137671824900
9.“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济南最新规划亮相社会暑期大客流,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秉承济南历史文脉,为打造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日前,《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批实施,泉水博物馆、儒学博物馆、中华医学博物馆、大辛庄考古遗址博物馆、济南古建筑博物馆…http://jinan.subaoxw.com/sh/2024/0814/175734.html
10.延长开放时间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开封网评延长开放时间 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7月1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云直播、云教育以及流动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据7月2日《北京日报》)https://www.kf.cn/c/2024-07-03/892878.shtml
11.国庆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做好了充分准备,提供导览讲解等一系列志愿服务,给市民、游客带去更好的参观体验。“我们通过增设志愿者以及延长晚间服务时长,帮助游客更好地参观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更好体验博物馆文化氛围。”江海博物馆讲解员钱佳歆说。 原标题:《国庆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48497
12.山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直播助力 山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学生们准备进馆参观研学。本报记者王昕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1月15日讯(记者王昕)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近日,由省文旅厅组织的“一眼千年、博物山西”直播活动掀起了广大游客来山西博物馆领略古代文明史的热潮。http://news.sxrb.com/GB/314060/10105912.html
13.社会眼370多万人次!暑期“博物馆热”为何持续升温?暑期“博物馆热”为何持续升温? 一大早,博物馆前就排起了参观的长队;拉着行李箱、推着婴儿车进展馆……一个个充满了火热人气的镜头,是这个暑期黑龙江文博展馆彰显“热度”的一个个缩影。 来自省文旅厅的数据,这个暑期,黑龙江全省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迎来持续观展热潮,累计接待观众374.56万人次。博物馆与观众再现http://h5.hljnews.cn/h5/detail/normal/5942985948955648
14.两会超话“博物馆热”如何持续升温?馆长来支招馆长来支招 近年来,各地掀起“博物馆热”,热门场馆常常一票难求。2024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博物馆馆长给出答案。(郎佳慧 王世博 董泽宇 北京报道)。https://www.chinaqw.com/kong/2024/03-09/374598.shtml
15.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历史文化成潮流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历史文化成潮流-在“博物馆热”带动下,历史文化成为当下的时尚文化、潮流文化。http://www.xinhuanet.com/ci/20240719/bf97f323b8624e7da0377426a20b8341/c.html
16.感知日照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文博再提城市魅力值日照要闻“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走进它的博物馆。”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打卡博物馆逐渐成为假期“顶流”。 在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日照市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迎来了一波游览热潮,每天都有数千名游客走到日照博物馆观赏精https://www.rznews.cn/viscms/%20wangminkanrizhao/20240512/545084.html
17.科技日报让“科普场馆热”持续升温从去年暑期开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看来,国内的博物馆热潮代表了教育的回归和转向。“当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他们看见的是实物,感受到的是情感,他们可能会再发现新的内容,甚至自己‘创造’新的知识。”倪闽景说。 https://www.cas.cn/zt/hyzt/2024lh/2024qglh_mtbd/202403/t20240312_5008265.shtml
18.逛展览赏民俗知历史清明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看中国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凝结记忆的文化场所,清明节又素有抚今追昔、感念先人的文化内涵。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市民游客也借此假期走入身边的博物馆、纪念馆,感知历史脉搏、涵养文化自信。 目不暇接 文博机构展览精彩不停 出土于伊朗的拉杰瓦迪纳彩龙纹釉砖,其风格和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龙纹如出一辙;出土于陕西法门寺http://www.dajilin.com/mobile/content/2024-04/06/content_248813.html
19.“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文明参观伴我行头条盐城网“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文明参观伴我行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暑期正是出游高峰时期,很多游客选择博物馆作为畅游打卡地。在此番赏游旅途中,游客们本身也是一道靓丽风景,践行文明旅游风尚,以实际行动文明参观,在夏日里奔赴一场文明之约。 在中国海盐博物馆内,为了营造浓厚的文明旅游氛围,馆内大厅放置游客文明参观https://www.0515yc.cn/wifiyc/news/folder919/m/2023-08-17/687551.html
20.“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双节期间广东大观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眼下,逛博物馆成为了许多市民观众喜爱的放松休闲方式,也是许多家长遛娃的好去处。中秋国庆期间,广东大观博物馆正常开馆,迎来了游览新热潮,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假日热门“打卡地”,前来逛展、盖章的市民观众络绎不绝。自9月29日至10月6日,本馆参观总人次约12000人。 https://www.gddaguanmuseum.com/nd.jsp?id=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