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生活“触手可及”

文化驿站器乐班圆了很多老年人的音乐梦。

陶利军指导张亚森练习彩刺工艺。

陶利军夫妇联袂创作的葫芦彩刺作品《龙腾盛世》《凤舞九天》。

大新镇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的展示陈列区。

舞蹈爱好者在大团结社区文化驿站练习舞蹈。

居民在文化驿站体验手工编织的乐趣。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近两年,银川市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充满活力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栖息地。

兴庆区公共文化事业走在全区前列,目前已创建17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综合利用新建场馆和社区市民驿站,盘活废旧厂房、空余教室等闲置资源,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场景,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群众乐享公益文化、感受幸福生活、凝聚精神力量的“新型文化乐园”。

A非遗传承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4月12日,在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陶利军正在指导学员制作彩刺工艺品。

陶利军是银川市第四代彩刺传承人,从业余爱好到谋生手艺,从开小作坊到设工作室,与彩刺工艺打了20多年交道的他,还在推广彩刺、传承非遗的路上“奔跑”。“创作灵感稍纵即逝,一旦有了,我会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创作,直到把灵感转化为精致的工艺品。”陶利军笑着说,“有时做菜中突然有了灵感,就立刻动手创作,结果菜都糊了。”

前些天,陶利军夫妇联袂创作的葫芦彩刺作品《龙腾盛世》《凤舞九天》在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展出,令不少参观者大开眼界。这两个葫芦个头较大,表面彩刺的一龙一凤栩栩如生,每一幅都耗时近20天,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31岁的张亚森患有小儿麻痹症,去年4月,他跟随陶利军学习彩刺技艺。“学了半个月开始上手,第一次做的是牡丹花,耗时两天。现在做个小的彩刺葫芦,平均能卖40元。”曾经的待业青年,如今每月有了稳定收入,实现自力更生。

现在,有十几名学员跟随陶利军学习彩刺技艺,其中大部分是残障人士。近年来,陶利军在银川市三区两县内多个社区开展彩刺工艺学习和传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种艺术形式。

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作为兴庆区非遗主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馆内设非遗展示陈列区和非遗传承传习区,采用实物、图片、视频及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汇集葫芦彩刺、剪纸、面塑、贺兰砚、丝绫堆绣及麻编等多个非遗项目,多方位展示本土文化底蕴。

B文化驿站让社区居民“乐”起来

4月11日一大早,家住贺兰县天鹅湖小镇的62岁居民魏彩霞吃完早饭匆匆出门。7时40分,她赶到公交车站,先乘坐107路公交,再换乘8路公交,到丽景街彰武巷口下车后步行几百米,最终到达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文化驿站。

刚走到文化驿站门口,室内就飘来熟悉的旋律。推开门,十几位姐妹已经换好服装开始热身。见她进来,纷纷笑着打招呼。

辗转10来公里,魏彩霞就是冲着学跳舞来的。“跳成习惯了,不跳不自在。”她笑着说。

大团结社区文化驿站是兴庆区打造的首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建于2021年底,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非遗传承区、文创展示区、手工扎染区、阅读岛、舞蹈室、航天科技馆等功能区域。社区联合兴庆区老年大学,在文化驿站开设了声乐、舞蹈、形体、书法、非遗手工制作等课程,成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阵地。

62岁的李夏琴家住兴庆区颐园小区,看到很多人都往社区文化驿站跑,她也赶来凑热闹,参加了声乐班和形体班,现在已经学会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草原夜色美》等8首曲目。每天回到家,做饭时都不忘唱上几句,给原本平淡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小朋友们在海洋科普馆参观。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市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今年兴庆区还将打造5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小学生在农耕博物馆了解风车的原理。

文化驿站阅读岛为居民提供静谧的阅读休闲空间。

C这处文化空间让记忆“醒”过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海豚。”

4月12日下午,兴庆区胜利街天盛社区石油干休所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迎来了25名兴庆区主题阳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这处文化空间于2023年7月打造完成,前身是一栋废弃的锅炉房,经过公益性改造,现在分为“老街印象”彩绘墙、“三色苗圃”创意区、海洋科普馆及红色影院和文化活动中心。

天盛社区下辖9个小区,以老旧小区为主,居民普遍年龄较大,活动场地比较少,群众经常向社区反映,希望增加活动场所。

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红色影院和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作为整个建筑最宽敞的区域,它兼具党史学习教育、法律讲座、书画活动等多种功能,并长期公益性推出“红色影视观赏”。

接下来一所房间是海洋科普馆,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定期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宣传等主题活动,为广大市民呈现一场场科普盛宴。同时依托新场景、新应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区互动体验活动,打造“家门口”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D农耕博物馆让岁月“留”下来

如果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文化与艺术的交融,那么农耕博物馆的加入,则让这一文化空间形态多了一份乡土情怀。

走进位于兴庆区通贵乡通南村的唐徕小学通南校区,由学校美术老师用稻草、铁丝、绿网和泥巴制作的牛、羊造型雕塑,点缀在校门左侧的大片试验田里,让宽敞的校园多了一份农耕文化气息。而这所学校最与众不同的就是设在教学楼一层的农耕博物馆。

博物馆取名“农耕记”,收藏展品300余件,分为农耕工具、农家家具和农产品三大类。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老一辈的农家屋舍院落,独轮推车、毛驴车、手扶拖拉机、石磨、杆秤、油篓等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布满了岁月的印痕,无声地讲述着农耕历史的变迁,把人们带回那个渐渐远去的年代。

“学校虽建在农村,但学生们几乎没见过农具,不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2021年初,刚调任到唐徕小学通南校区担任校长的杨波,萌发了利用学校空闲教室创建农耕博物馆的想法。

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许可之后,杨波开始着手收集农耕老物件和旧农具。一开始,他动员学生把家里不用的旧农具带到学校,但收到的东西寥寥无几。原来,附近农民大多将土地流转出去,要么发展设施温棚,要么集中连片机械化耕种,家家户户早已没有了传统农具的影子。

征集遇阻后,杨波开始发动学校老师和亲朋好友到更偏远的山区收集农具。“这台手扶拖拉机是从盐池开回来的,现在还能发动。这个过去打场用的风车是我们从固原一个农户家收集来的。”经过半年多收集和布展,2021年10月,由3间空闲教室改建的农耕博物馆建成。

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厚重的农耕文化,还可以亲身体验耕作的乐趣。游客可以亲手操作古老的农具,感受那份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也可以参与种植,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喜悦。

现在,农耕博物馆成了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农耕主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仅面向校内师生开放,还在节假日期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E百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造”出来

“我们的文化空间集非遗展示、阅读岛、文化沙龙等多种业态于一体,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无论是想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市民,还是渴望静心阅读的读者,或是寻求思想碰撞的文化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兴庆区文化馆馆长刘娟说,与此同时,“注重文化空间的艺术性和互动性,通过精美的布置和丰富的活动,让市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无论是观看非遗表演、参加文化讲座,还是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市民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满的文化体验。”

优质的文化空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更要有‘下里巴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所以我们的文化服务更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刘娟说。

3月份,2024年宁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这项工程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或服务人口5000人要求布点,选择公共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因地制宜,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形成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本架构,呈现文化艺术场景、休闲娱乐场景、生活服务场景和自然生态场景。探索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采用“整合、补改、配套、提升”方式,打造100个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示范性好、美誉度高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运营更加智慧化、服务更加人性化、供给更加多样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的目标,打造形成一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提点连线结网”逐步建立覆盖宁夏全域、具有宁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记者高晓刚贺静弥楠文/图)

THE END
1.“去博物馆就是我的生活态度”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去博物馆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你一定有过逛博物馆的经历。也许是冲着某个难得一见的展览去,与慕名而来的人群挤在某件藏品前欣赏或拍照;也许就是单纯地晃悠进来,走马观花地消磨一下时间。总之,那一定是个愉快的过程,很久之后,你可能都会回忆起某件展品的样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38718
2.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更好赋能美好生活旅游频道“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只有人们热爱这个博物馆,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休闲的时候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钟瑞滨如是阐释她心中的好博物馆模样。基于此,地处上海黄金地段的上历博不断尝试着与生活建立深度链接,继开放庭院,引入海派咖啡馆后,今天又将开放24小http://tour.youth.cn/xw/202411/t20241115_15650383.htm
3.让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陕历博“流动博物馆”文化惠民纪实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连续开展活动12年,行程超过9000公里,受众超过6万人,送展览百余场……12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流动的博物馆”不但拓展了博物馆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达到了让公众在“家门口”赏文物、学历史的目的,更是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https://www.sanqin.com/2024-05/13/content_10690881.html
4.央广网评·文旅新观察①年轻人爱逛博物馆迷的是文博“大餐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博物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很多人休闲娱乐、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不论是周末出游,还是度假旅行,越来越多人都会把“打卡”博物馆纳入自己的游玩计划。特别是三星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顶流”博物馆,更是人们竞相“打卡”之处。很多博物馆的门票往往一开始启动预约http://www.zgkashi.com/c/2024-05-17/1032072.shtml
5.到博物馆去!看看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逛博物馆有人说,因一个博物馆,爱上一座城。也有人说,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您逛过家乡的博物馆吗?哪一个博物馆令您印象深刻?哪个展品的故事最打动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与研究功能,普及历史文化知http://gdgz.wenming.cn/2020index/shuxiangyangcheng/202405/t20240528_8547920.html
6.原创云岭论坛当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年轻人约“搭子”去博物馆,去一个地方必须打卡博物馆成为一种旅游现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市民日常也会到博物馆参观展览,聚会交流,使得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6/17/033103290.shtml
7.青年教学十佳蒋涌:钟情外语的金融才俊除了永远的自身学习外,蒋涌还经常在课上举些实践指导性较强的例子,联系生活来分析金融经济事件,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运用。而国外留学的经历,更使他的思想年轻而有活力——盯住前沿,思考总结,学习长处,预想未来是他的教学理念。 蒋涌在大英博物馆前 是什么鞭策蒋涌如此不满足地一路向前?除了对自身的高要求外,更主要https://news.gdufs.edu.cn/info/1048/23648.htm
8.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小说《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机缘巧合之下,杨玉坤重生成了韩春明的同院邻居,隔壁胡同住着徐慧珍一家……。https://www.x23us.cc/h/138457/
9.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全文免费阅读全集大结局114中文网 > 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作者:软朝香烟状态:连载 直达底部 611.第607章 韩春明的私人博物馆 612.第608章 程雪茹的商业眼光 613.第609章 特许设立资格到手 http://www.114zw8.com/book/26637841/
10.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最新章节列表笔趣E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最新章节列表 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第606章 韩春明的私人博物馆 第607章 程雪茹的商业眼光 第608章 特许设立资格到手 第609章 新的https://www.biqubao.com/book/112803/
11.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无弹窗第606章 韩春明的私人博物馆 第607章 程雪茹的商业眼光 第608章 特许设立资格到手 第609章 新的《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笔趣阁转载收集四合院http://www.biquge5200.cc/194_194803/
12.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杨玉坤韩春明(软朝香烟),小说四合院简介: 机缘巧合之下,杨玉坤重生成了韩春明的同院邻居,隔壁胡同住着徐慧珍一家……。 作者:软朝香烟所写的《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杨玉坤韩春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推荐地址:https://www.xszww8.net/html/243/243997/ 推荐https://www.xszww8.net/html/243/243997/
13.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杨玉坤韩春明(软朝香烟),四合院,正阳门第606章 韩春明的私人博物馆 第607章 程雪茹的商业眼光 第608章 特许设立资格到手 第609章 新的人事任命 第610章 博物馆动工 第611章 小聚 第612章 医院探望 第613章 稀客啊 第614章 婚礼邀请,直营店开业 第615章 先到先得 第616章 双胞胎 第617章 报喜 第618章 去乾州参加婚礼 第619章 扒手 第620http://www.xiumb.com/book/343856.html
14.游记赏一城山水,享自在生活吃饱喝足沿湖边逛逛,“一城山水,自在生活”这是我今天看到多次的标语,我看到了这一城山水,也在努力追寻自在生活。这一天走了超过两万步,用脚步丈量这个城市,虽然城市并未有太大惊喜,但尚湖是真的漂亮,还会再来常熟,仅仅就因为尚湖,夜深了,睡觉 04.09 Day3 http://blog.ops-coffee.cn/r/city-china-jiangsu-suzhou-changshu.html
15.深业上城深业上城公寓立面设计灵感来源于几年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一张来自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PietMondrian)的经典画作《红、黄、蓝与黑色栏杆》,作品简约纯粹、宁静和谐,与项目所要表达简约低调设计理念相吻合。 在高低搭配建筑体量中,通过建筑高、中、低层各部分不同体量撮合,运用建筑本身凹凸美感,创造不同线条与https://www.maigoo.com/citiao/138889.html
16.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建在云端上的「黄金屋」你好呀,我是言琦!我的博物馆系列又要更新啦!这期拔草的博物馆,建造在中国最高的建筑——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 它就是马未都创办的上海观复博物馆。作为一家私人博物馆,能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实力绝对不容小觑,真正的富贵迷人眼!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https://livchan.cn/guantiandi/10518.html
17.这三位日韩李子柒vlogger,告诉我们向往的生活并不遥远去博物馆,看日落黄昏的这一天 @OKUDAIRA BASE OKUDAIRA BASE 是一位独居的日本男生,他从去年年初开始拍摄更新【一人暮らしの日常】系列 vlog,到现在已经积累了 100 来期。他的分享大多是自己一天的生活,简单的日式家居,没有什么旁白的背景声,和温温柔柔的画面,就这样吸引着 15 万人关注。到底有什么魔力呢?先https://www.whb.cn/zhuzhan/yingshi/20200515/347524.html
18.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软朝香烟)全文免费阅读《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最新章节第920章 年会结束,片儿爷回来了 第919章 年度优秀员工第606章 韩春明的私人博物馆 第607章 程雪茹的商业眼光 第608章 特许设立资格到手 第609章 新的https://www.yuanzunxs.cc/go/9721/
19.重磅!《大运河生活图鉴》出炉,北京榜上有名——作为世界性文化奇迹,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文明也能从博物馆中找到答案。运河沿线20个城市有800多座博物馆,其中北京有204座。走进这些博物馆,或许你会感慨古今生活方式大不相同,但却并不妨碍它们曾经如此鲜活过。 在这份博物运河榜单中,北京博物馆上榜的有: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颐和园、北京郭守敬纪念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23/1114/8145998.shtml
20.曲美年度大事记步履不停,向阳而生日常博物馆 与京东合作无界零售模式,深度整合供应链,邀请泛家居品牌入驻,更有黑科技加持,进入购物新次元。 互动生活馆 可尽情分享互动,找回美妙关系的原型。手工木作、乐高空间、CUP ONE咖啡,入秋后这里是聚会首选地。 生活方式博览馆 来听听那些有关家的故事,在这里启发生活灵感。是逛街,也是串门儿,打造故事化、拟人https://www.jia.com/wangpu/ppzq/zixun/726728/
21.你不能错过的西海岸游玩指南凤凰网青岛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青岛贝壳博物馆在假期期间(9月29日-10月6日)正常开馆。“小贝壳·大世界”公益讲解,每天10:00、14:00满10人成行,同时,百贝工坊手工DIY和贝壳文创商店正常营业。 ?百贝工坊 “鹦鹉螺”、“祖国宝贝”手工DIY活动进行中 https://qd.ifeng.com/c/8TWX9JOfduI
22.五一自在游大理十大特色博物馆开启你的奇妙之旅!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留得住技艺,看得见传承,才能记得住乡愁,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本乡愁的纪念册,展现了大理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和生活实践中的聪明智慧和卓越创造,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精神内涵。 设有序厅、“乡愁纪念册”(上、下)“精神家园的守护人”“白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千锤百炼的技艺”“巧https://m.loupan.com/dali/news/201810/4655242
23.上海周末自在浪去新场古镇一定要顺道去超小众超大博物馆包馆地址:园中路888号泰会生活园区北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30-18:00(周一闭馆) 停车免费 金刚博物馆可以说是 超小众超大博物馆 20000平方米的博物馆, 除了工作人员,整个场馆只有我和大方! 博物馆周边的建筑既有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又有徽式建筑青瓦白墙。 https://zhuanlan.qyer.com/article/V2UJYVFuBzU/
24.《海的女儿》教案4、与父母一起游览海洋博物馆 准备二:大海中有着多种神奇的故事。 要做的事: 1、语言活动:海的女儿 2、观看录像《海底总动员》 准备三:学一点本领 要做的事: 1、找找图书中海里的东西,并学着画一画。 2、学习并练习用渐变色表现色彩的变化。 https://www.jy135.com/jiaoan/816779.html
25.甪直攻略,走近这个充满生活气的古镇不张扬,不厚重,“ 江南 六大古镇之一”,“神州水乡第一镇”,“ 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 古桥博物馆”……诸多头衔并未给古镇带来高人气,它似一位内敛的少妇,不愠不火,这份复古、宁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任由世事变化万千,或喧嚣或浮华,她依然恬静、优雅、别无所求得安然自若。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7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