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文化产业旅游旅游部

近日,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将共同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案例主要涵盖制度建设类、文化空间类、全民艺术普及类、全民阅读类、乡村文化建设类、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类、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类等,以下是全文:

编辑|刘韵潇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现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落实工作。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发展改革部门,积极指导本地区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精心培育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梳理报送典型案例,并对本地区申报案例和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每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推荐不超过7个案例。请于2022年6月底前将推荐函、推荐名单和申报材料(含电子版)报送至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

刘臻010-59881140

中宣部文改办

魏诗林010-83084397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

赵煌010-68502835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1年9月29日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

工作方案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将共同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重在基层,分类推进”的原则,在全国遴选推介一批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具有创新价值、服务城乡基层、群众认可度高的高质量发展案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引导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新风尚。

二、工作机制

(一)遴选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组织实施,负责制定遴选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遴选各环节工作。

(二)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和宣传、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推荐本地区优秀典型案例,对基层创新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县级人民政府是申报典型案例的主体,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前瞻性、方向性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实施项目抓手,总结有示范价值的创新性做法,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

三、案例要求

(一)案例主题类别及内容

1.制度建设类

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出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或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对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制度安排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发展格局;或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均等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健全中国特色法人治理结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等单项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具有示范价值的成果。

2.文化空间类

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突出“美”“好”“新”等特色,引领城乡文化空间建设,创新打造优质公共文化空间,包括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空间、商圈文化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其建设和运营方式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3.全民艺术普及类

依托全民艺术节庆、公益艺术培训、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特殊群体服务、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群众文艺团队建设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艺术普及模式,组织管理水平完善,品牌项目活动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4.全民阅读类

在加强阅读内容引领、创新全民阅读活动方式、培育城乡阅读品牌、推动全民阅读社群建设、加强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阅读推广模式,当地群众对全民阅读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5.乡村文化建设类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乡村文化治理、“艺术乡村”建设、乡镇影院建设、乡村民俗节庆等活动开展、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艺团队建设、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与成效。

6.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类

在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建设、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全民阅读数字化服务、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数字文化品牌打造、数字文化新媒体运营等方面作出创新探索,在数字化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服务应用、业态拓展等方面形成典型经验。

7.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类

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文化志愿服务、培育和管理文化类社会组织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经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8.其他类

除上述7个方面的案例外,其他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等方面的案例,均可参与遴选。

(二)基本要求

1.申报主体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群众满意度高。

2.所报项目可围绕一个主题类别总结提炼经验做法进行申报,也可聚焦某一类别中单项制度、单项工作、单项品牌活动等进行申报。

3.当地党委政府对所报项目高度重视,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4.当地文化和旅游领域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或安全事故。

5.申报材料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经验总结等,案例标题醒目、内容真实、主题突出、特点鲜明、语言生动,字数原则上不超过4000字,另附照片5张(单张大小1M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通知部署阶段(2021年9月)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研究确定案例遴选标准,制定遴选工作方案,联合印发遴选通知,向各地部署遴选工作。

(二)培育推荐阶段(2021年10月—2022年6月)

(三)专家评审阶段(2022年7月—9月)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根据各地推荐情况,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各地申报案例进行分类评议,确定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对部分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核查。

THE END
1.东政发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本实施方案范围确定为基本公共教育、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基本公共安全领域和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期限为2014-2015年。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http://www.dongying.gov.cn/art/2014/8/21/art_88789_3069458.html
2.文化部:六项重点任务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附全文)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重点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资源建设和服务推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丰富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提高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http://www.zzkb.org/index.php/xingyezixun/5325.html
3.湖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行业指导标准(2021年版)《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宣讲 立即学习 > 媒体宣传查看更多 > 免费开放,每个社区至少一个!湖南发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丁鹏志 通讯员 杨会键)今日,记者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http://hnggwhy.wentiyun.cn/public/cultural/index.html
4.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文化馆的服务模式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有两个不适应: 一是还带有以文补文的文化馆服务方式痕迹。 二是阵地活动少,馆内活动项目少,有些文化馆机关化严重。 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与文化馆的服务 文化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但是文化馆的服务又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与博物馆、图书馆比较,文http://www.cdswhg.com/index.php?c=show&id=1747
5.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科)4.职业素养及技能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顾全大局、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敬业爱岗;具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团结互助;具有文明礼仪及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2)专业素质 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文化管理、文化服务、艺术创意、编https://www.cdau.edu.cn/Article/View?id=4882
6.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通用10篇)(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制定有《西城乡文化站管理制度》,规定要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机制、落实了“文化管理员”和“文化信息员”,有效维护了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制订了《西城乡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指导和支持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通知》,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https://www.wenshubang.com/zichabaogao/83720.html
7.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服务目标均等化:均等化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s://www.sass.org.cn/2014/0303/c1201a27658/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