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法:博物馆已成国家文化枢纽策展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7.02

博物馆头条按

4月11日-13日,备受博物馆业界瞩目的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世界五大洲约40位博物馆馆长和国内近50位博物馆馆长或代表出席了这一高规格活动。

以下内容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博士在出席论坛活动时的主旨发言《准确把握功能使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之内容要点:

共同的任务和使命

01充分认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02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化使命的新挑战

03加强联合协作,把新时代博物馆的文化功能更好发挥出来

充分认识

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变化

1.更加突出观众为本的价值理念

观众--藏品--空间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观众在博物馆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互动活动多样化

观众数量规模上升

2.更加突出展览展示这个主责主业

博物馆正在从藏品中心向展览为王时代转变,策展能力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

3.更加重视博物馆周边产品的延伸活化功能

发展博物馆周边产品,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了博物馆的经济功能,有助于保持财务平衡,更是一种新的文化功能。这在本质上就是让文物活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更加突出信息技术手段催生的跨界融合作用

近几年来,建设智慧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VR、AR、沉浸式展览、智慧楼宇等最新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人+物+应用+管理”的多端融合,物、人、数据的动态双向汇交,“万物互联”“透彻感知”“智能融合”等智慧化特征的初步呈现,使博物馆业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5.更加突出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

通过博物馆进行直观鲜活的文化交流,有助于通过文物这种无声载体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尊重并欣赏彼此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话语体系和生活情趣,为深化合作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因而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客厅。

6.更加突出社会公众形象的塑造提升

博物馆的社会公众形象是博物馆的口碑,更是博物馆的金字招牌,它直接决定着博物馆的公共话语权、文化解释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媒体传播力。

7.更加突出征藏展示活动的评价导向功能

博物馆的评价导向功能贯穿于博物馆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无论是搜藏、保存、研究、展示行为,还是照看并不普通的世界文化遗产,整个活动链条自始至终都充满着评价和选择。

博物馆评价体系:历史评价、科技评价、审美评价、社会评价、其他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

博物馆文化使命的新挑战

1.如何更充分地留存民族集体记忆

2.如何更好地传承国家文化基因

展览是产品

研究是支撑

藏品是基础

策展是核心能力

3.如何更紧密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功能各异

本土化、地方化VS全球性

艺术品的收集展示

民俗文物的收集展示

历史文物的收集展示

综合性的收藏展示

博物馆间的交流,我们完全可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4.如何更有效地处理保存历史与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博物馆组织形态、征藏手段、展陈方式、运维保障等的影响是巨大的,形成的冲击足以从根本上促成博物馆业态重塑和流程再造。

智慧博物馆的大致趋势和方向已经越来越明确了,博物馆发展的跨代跃升已经不再是梦想。

6.如何更大幅度地提升国家文化品位

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枢纽。收藏什么,展览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座博物馆的性格和口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紧贴时代意味着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和把握要有历史感,要把反映时代特点的典型物证有意识地选择留存下来;突出特色就意味着突出和强化博物馆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就意识着承认和认可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性,这本身就是多元文化呈现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THE END
1.习声回响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听了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的介绍,兴致勃勃地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38463
2.江苏遴选·79期把博物馆事业搞好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024年7月9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统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江苏有13家博物馆上榜百强https://edulxw.cn/detail.html?id=93100&cat_id=195&sub_cat_id=196
3.动画微电影《甲骨文风云》跟着活起来的甲骨文寻找“何以中国”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 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 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 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今年全国两会上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https://henan.sina.com.cn/news/2024-03-10/detail-inamvkcp6762960.shtml
4.博物致知习言道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致知】习言道|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http://m.cnwest.com/tianxia/a/2024/05/18/22609493.html
5.博物致知习言道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致知】习言道|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http://m.baojinews.com/web/news/content/129594
6.习声回响·博物致知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习声回响·博物致知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原标题:习声回响·博物致知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5/19/033060856.shtml
7.发展博物馆事业要有新思路丝绸之路2003年S1期发展博物馆事业要有新思路,博物馆,市场经济,信息化。,市场经济给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博物馆发展要有新思路。具体来说,保护与开放开发并举是手段,解决问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SCZL2003S1015.html
8.《邓姓文化》2014年2期总第18期农民补偿拆迁和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要尊重客观事实,做好协调和善后工作;三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进行施工,对在施工中要调整变更的必须进行及时上报和沟通;四要加快邓国春秋园主大殿的布展工作和根雕博物馆的设计步伐,搞好布展工作的方案设计,加强与根雕博物馆设计方的协调;五要解放思想,主动融入项目推进工作,各尽其责,全力http://www.dxzy.org/xuexidiaoyan/2852.html
9.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魏馆长:从业30多年来,博物馆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担当已经深深融入到我的生命中,博物馆事业生涯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说过,博物馆工作既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生活。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做好博物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探索深化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发挥传统优势,强化服务功能,让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https://www.wbc.edu.cn/plus/view.php?aid=3116
11.美学.家具中国文人王世襄先生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传颂“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 荣誉称号 这个荣誉,晚到了几十年 此时他已经重病在床 无法接受任何荣誉了 他去世前只有一个愿望 就是把那只菜筐 放在他和妻子的两个墓穴之间 代表“生死永相匹” 这位穷其一生 玩得专心致志、玩得痴迷不悟 玩得忘乎所以的老人,就这样去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8/18/10983756_11154726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