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高34.1厘米,长58.1厘米,1963年陕西省兴平县出土。中国古代做成动物形的酒尊不乏其例。到了汉代,肖形尊虽已不太流行,但仍为人们所钟爱。这件铜尊采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伫立,肌肉发达,比例准确,体态雄健,为古代生息在中国的苏门犀的形象。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

在古代,中国不仅产犀牛,而且数量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多次发现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有焚林猎犀的记载。由于大范围的捕杀,犀牛在北方迅速减少,在关中一带最迟到西汉晚期已经绝迹。整件器物饰以错金银云纹,精美华丽,虽为实用重器,却又洋溢着充沛的活力,堪称汉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曹魏白玉杯(洛阳博物馆藏)

曹魏白玉杯,1956年出土于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中。白玉杯为墓主人生前饮酒的实用器,通高13厘米、口径5厘米,杯体造型为筒身直腹,有圆饼形的高足。杯口、杯身和高足均切割规整、折角分明,它的雕刻技法受汉代遗风影响很深,高超的雕琢和抛光技艺,正是汉代高超琢玉技艺的遗存。它曲线优美流畅,通体光素无纹,玉质温润洁白,以名贵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琢制而成。

和田玉产自现在的新疆和田,在战争频发的三国时代,来自千里之外的西域玉料是极难获得的。这件玉杯展现了1700年前虽然中原陷入战争,但依然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活动,是三国时代丝绸之路交往的有力见证。

东汉以来,玉器的使用价值发生了转变,先秦时期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礼仪玉、丧葬玉在这一时期已基本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用具和装饰用途的玉器。这件白玉杯反映出玉器由浓重的政治等级化向世俗化过渡这一历史事实。

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常州博物馆藏)

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通高21.3厘米,直径19.2厘米,为十二棱莲瓣形,分盖、盘、中、底四层,合口处镶银扣。出土时盘内盛菱边形铜镜,中层盛木梳、竹篦、竹剔签、银扣镶口的圆筒形漆粉盒,底层内放小锡罐、小瓷盒。整个奁为木胎,用灰漆较厚,表面朱漆地,细钩戗金。奁壁十二棱间细刻莲花、牡丹、梅花、山茶、荷花等折枝花卉,整个画面繁而不密。盖面为一幅园林仕女图,从画面看,应当是夏季。仕女为二主一仆,二主衣着华丽,头梳高髻,外穿花罗直领对襟衫,长裙曳地,一人手执折扇,一人怀抱团扇,神态轻松悠闲,右侧则有一位侍女手捧玉壶春瓶,恭立一旁。周围以假山、修竹以及茂盛的花草树木加以点缀,整幅画面生活气息浓郁。盖面、盘、中、底及各层棱间图案均戗金。盖内侧朱书“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十字。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中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并带有款名的漆制工艺品,填补了髹漆工艺史的空白。

THE END
1.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这样见证丝路文明交流安菩夫妇墓随葬如此之多且精美的唐三彩是极其罕见的,对研究唐三彩制作工艺以及唐代亚欧多元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提供了珍贵实物凭证。 1981年,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在河南省洛阳市被发现,墓中出土大量精美三彩器等文物,尤以一件三彩黑釉马最为珍贵,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自西域的墓主人安菩有着怎样的https://wwj.henan.gov.cn/2024/12-06/3095818.html
2.镇馆之宝语音导览镇馆之宝_语音导览_洛阳博物馆http://www.lymuseum.com/web_2code/index_zgzb.html
3.洛阳博物馆公布五大镇馆之宝新闻中心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结果日前正式揭晓,夏代乳钉纹铜爵、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马、清代金丝楠木塔等5件珍贵文物从1.1万件馆藏历代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镇馆之宝”。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活动自今年牡丹文化节正式启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评选活动首先由文物专家从1.1https://news.lyd.com.cn/system/2012/05/19/010096531.shtml
4.洛阳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高清组图)中国经济网河南10月30日讯 (记者 徐亚丽)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分布着大量古代聚落遗址、古城址、古墓群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因此,河南也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存世量稀少的珍贵文物。接下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将带您一起走进洛阳博物馆,欣赏其中珍藏的四大“镇馆之宝”。 https://m.haiwainet.cn/middle/345646/2014/1030/content_21302468_1.html
5.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哪几件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夏代乳钉纹青铜爵,饮酒器,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马,清代三层金丝楠木塔。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https://m.jiangzi.com/baiduApplet/shenghuo/112178.html
6.洛阳博物馆十大文物洛阳博物馆必看展品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在众多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中,最为世人所知的国宝文物当属西周兽面纹铜方鼎。西周兽面纹铜方鼎,又称为“洛阳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国家一级文物,1977年出土于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此鼎方腹,双立耳,四柱足,通体云雷纹,腹部正中和腿的上部铸有粗眉大眼的饕餮纹,四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棱,是西周早期https://www.maigoo.com/citiao/list_128200.html
7.(洛阳博物馆十大文物)洛阳博物馆必看展品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核心提示:(洛阳博物馆十大文物)洛阳博物馆必看展品,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洛阳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兽面纹铜方鼎、唐三彩黑釉马、曹魏白玉杯、东汉石辟邪、北魏泥塑佛面像、商代母鼓铜方罍、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商代子申父己铜鼎、清代金丝楠木塔、汉魏正始石经。 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76478.html
8.河南这些博物馆镇馆之宝你认识几个?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蔚为大观的河南文物,是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你对咱老家河南的博物馆了解多少?今天小编为您盘点了河南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快来看看它们都是啥! https://www.hntv.tv/jrrd/article/1/1262290237137227776
9.王一博成为洛阳博物馆推广大使,盘点洛阳博物馆五大镇馆之宝!洛阳博物馆公布的五大“镇馆之宝”中,曹魏白玉杯虽然体量较小,却光彩照人,堪称玲珑,以完美无瑕的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最受关注、最受喜爱的馆藏文物之一。 白玉杯,高11.5厘米,口径约5厘米。1956年出土于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以纯白和田玉琢成,玉质莹润细腻,通体光素无纹,曲线流畅优美,是该时期艺术水平极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526791286294855681
10.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石辟邪科研 学术活动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院院刊 研究成果 专家学者 资讯 展览资讯 院内动态 公告通知 媒体关注 关于 本院概况 建院历史 机构设置 理事会 博物院章程 党的建设 文明创建 对外交流 大事记 年报 专栏 豫博壁纸 视频展播 文化专题 文物保护 专业课培训 河南省博物馆学会 友情https://www.chnmus.net/ch/special/video/details.html?id=719108708527573175
11.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必打卡四大镇馆之宝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在营建东都洛阳的同时下令开凿大运河,形成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余公里的南北水运交通大动脉,成为当时粮食等战略原材料和大宗物资运输的支柱。在大运河博物馆一层的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三面墙体、长67.5米,高约15米、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6316164?bizType=29
12.西文图语·洛阳的博物馆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及镇馆之宝镇馆之宝有网格纹铜鼎、乳钉纹铜爵、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骨猴、斗笠形陶器。1.网格纹铜鼎,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鼎,它的出现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2.乳钉纹铜爵(不知道和洛阳博物馆的乳钉纹铜爵是什么关系)3.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呈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https://m.mafengwo.cn/i/24038794.html
13.东都漫士《洛阳赋》及东都漫士摄影作品选定鼎门夜景 定鼎门广场夜景大鼎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黑釉马 洛邑古城 周公营洛邑雕塑 大福先寺 山陕会馆 王城公园河图洛书石雕 王城公园根在河洛碑 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雕塑 丽景门 魏家坡窑洞 洛阳民居魏家坡 白马寺齐云塔 天子驾六博物馆 洛阳天堂穹顶https://www.meipian.cn/265qkau6
14.河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国十大博物馆 有人说过,一座好的博物馆,就是一个国家生产梦想的摇篮。根据蚂蜂窝做的市场调查,2017中国大陆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s://www.jianshu.com/p/6860b4221b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