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系列中小型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外博物馆大多采取了“闭馆”措施,同时众多内部管理、展陈服务被转移至线上,但仍然很多中小型博物馆因信息化发展不完善,不能及时转变服务方式,做到“闭馆”不“闭展”。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博物馆间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也对中小型博物馆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1、智慧博物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智慧化建设

智慧博物馆功能范围主要涵盖了智慧保护、管理和服务三方面。从技术层面讲,智慧博物馆依托日益成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以往博物馆内外“信息孤岛”的困境,实现博物馆在公共服务、文物保护与组织管理等业务流程优化升级。从近几年国内文博行业探索实践看,智慧博物馆平台在文物保护、行政管理、展示创新、观众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

中小型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群体中的数量主体,长期以来由于经费、人才、藏品等客观条件的不足,以致信息化发展整体滞后。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模式的兴起,为缓解这种“天然的鸿沟”带来了机遇。内部管理方面,智慧博物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对内部的工作机制、行政管理、业务流程、数据统计、人员的信息化技能素养等方面,带来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使原先比较随机的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化、条理化,甚至是为机制改革带来创新。在博物馆的专业工作层面来讲,大量技术的利用能够在藏品管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观众个性化服务、文物数据资源共享以及网络“云服务”和宣传等多个环节,弥补以往的发展困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是对博物馆工作的一次“重塑”和重大提升,是对各类博物馆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改善。

当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和潜力发挥,都需要依靠人的力量来完成,甚至可以说,智慧博物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智慧”。对于以往缺乏信息化发展经验,人员储备和经费都有很大不足的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建设符合自身需要的智慧博物馆应用系统,如何面对建设后的功能和服务升级,同样也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建设时期的经费申请、业务和技术规范、需求梳理、质量把控乃至日常工作习惯,还是建设后的日常应用、优化升级、内容生产、宣传舆情、网络安全和观众服务保障,都需要做好。

2、智慧博物馆中智慧化建设的“痛点”

很多中小博物馆智慧化建设,除了资金和硬件配置提升外,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成为工作发展的“痛点”。

智慧化发展的功能需求不明确,业务流程缺乏规范。就目前建设经验来看,虽然智慧博物馆的宏观模式比较一致,但是具体到不同博物馆、不同工作人员来说,又具有相当程度的个性化。由于很多中小型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普遍落后,缺乏一定的“信息化素养”,使得在智慧博物馆平台的构建、观众服务的需求调查和形式创新等各个环节,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身业务需求和目标诉求。加之工作流程缺乏规范性,业务节点不明确,使得信息化系统在进行“管理”“服务”等环节设置上缺乏依据。

信息化基础薄弱,数据和信息化孤岛现象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建设的不足,中小型博物馆在藏品管理、文物保护、展览、教育、观众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软硬件基础都比较薄弱,各类数据缺失较多,在各类数据的关联应用方面,也鲜有尝试。这就造成博物馆业务数据之间的“孤岛化”现象较为突出,至于智慧博物馆发展理念中的利用各类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整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传播等未来愿景,更是有比较大的距离。

对于地域历史文化、文物藏品的资源挖掘和研究不足,“内容生产”滞后。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强化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大众共享,组织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各类线上文化服务,都离不开对馆藏文物和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古德曾说:“博物馆不应该是物品的坟墓,而应该是思想的摇篮”,深化研究,加强高质量历史文化内容的生产,也是亟须补齐的短板。

3、智慧博物馆的智慧化发展思考

智慧博物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要尽量将有限的经费、人员和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馆需求的智慧化发展道路。

坚持重点突出、按需建设的原则。面对有限的经费和资源,中小型博物馆应在“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大范畴内,选择最为需要的“必建”内容。最新发布的博物馆评估定级中的打分项可以作为很好的依据,也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的观众调查研究,比如重点在藏品保护、藏品管理、网站和线上服务、教育活动、导览导视、新媒体宣传、网络安全等方面强化建设,保证最基础的文物保护、观众服务和数据建设等内容。

就博物馆内部而言,做好智慧化发展的各方面应对也是当务之急。加强信息化专业部门和人员的配置、培养,确保智慧化研究和建设的专业性。制定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就经费、人员和业务需求的实际,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小型博物馆要明确工作人员和观众的角色划分,着重加强馆内各项业务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建设,无论是文物保护、内部管理还是观众服务,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将会对各馆智慧化发展的需求、建设目标以及后续的应用带来困扰。

广州欧科,深耕于智慧博物馆,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博物馆等服务,是“科技+文化+创意”融合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THE END
1.时评: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时评: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 2024-12-10 11:49·宣讲家网 12月3日至4日,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博物馆里,陈列着精美绝伦的文物,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诉说着时光悠远的故事,“方寸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220333046153779/
2.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行业概况最近,有博主发现某地博物馆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发霉、馆藏多件文物展标文字出现错误,博物馆变身“毁物馆”,爆料后该博物馆迅速改进工作,但此事背后暴露出的文物保护问题值得反思。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一股运动式保护的浪潮,大家都在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但“保护”是否就意味着http://wlj.liaocheng.gov.cn/channel_t_296_26901/doc_675f84718076d92d6bfecd47.html
3.调研报告模板通过调研,调研小组进一步掌握了这些集群地长丝织造生产企业的经营现状,了解了目前长丝织造行业在业界整体略显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开工率高涨,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扩大,产能增加的成绩。此外,调研组一行还发现了长丝织造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用工、贷款等问题。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5422353.html
4.6年让员工从新手变专家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信息化原来这么潮!中国民族博物馆信息中心曾经面临的那些问题,其实或多或少现在也发生在其他行业客户的身上,通过于游的经验分享,不仅可为其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做参考之用,更可为目前仍处于相对保守行业的信息化部门所用。 【51CTO.com原创稿件】每次提到博物馆,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阔朗安静的空间、珍贵古老的藏品、轻声缓慢的讲解声https://www.51cto.com/article/537763.html
5.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检票系统实现“多票合一”的售检票系统,彻底解决游客排队购票、重复购票等痛点问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景区面临越来越大的游客流量压力。排队购票、重复购票等问题已经成为游客吐槽的常见话题。传统的票务系统大多只能处理单一票种或景点的需求,游客 标签: 售检票系统 检票系统 售票系统 作者:小编 日期:2024-11-19 人气:885https://www.1230t.com/jingqu/index.php?m=home&c=Tags&a=lists&tagid=4197
7.20222027年北京市文化旅游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第一节 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59 一、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59二、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0三、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0 第二节 美国的迪士尼创意型文化旅游模式 61 第三节 英国的博物馆开发型文化旅游模式 61 第四节 韩国的OSMU重组型文化旅游模式 62 第五节 各种文化https://m.askci.com/reports/20220402/0847520128921413.shtml
8.2023年5月学校要闻回看不避问题直击痛点:2023年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罗聆摄影赵婧萱)5月5日,2023年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在南望山校区召开,副校长李建威,大学督导团,各本科人才培养单位分管有关负责人,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主持。 https://lgc.cug.edu.cn/info/1037/6367.htm
9.2021年桐城人大第2期人大内刊桐城人大各级人大代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深入选民群众、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深入工作服务对象,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广泛听取民情民意、了解民生需求,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厚植http://www.tcrd.cn/Published/4895.html
10.◇决策参考报告202401◇综述:城市漫步:文旅产业新机遇综述与报告城市漫步有利于城市发展中对休闲街区、产品业态的导入。从城市更新角度,漫步类线路产品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入了解城市的途径,让更多隐匿于都市的休闲资源重新浮现至大众面前,对于盘活城市资源、释放景点活力具有推进作用。一批在城市漫步中吸睛的咖啡店、美食店、艺术馆、博物馆,以及景观小品、休闲街区、休憩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401/t20240102_475281.htm
11.海康威视:2023年年度报告股票频道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目前总股本?9,330,600,931?股为 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4041900050978.shtml
12.全球艺场在上海⑥繁荣背后,当下美术馆到底缺了什么艺术评论反观目前上海的美术馆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显然还参差不齐、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更规范?除了行业自律外,还需要建立从业标准。 第二个问题是人才队伍。伴随着美术馆的大规模发展,美术馆奇缺专业人才,除了典藏研究展览公教人才外,行政、运营、管理的人才亦是奇缺。当然这个问题也不仅是上海,全国美术馆也面临同样问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529996
13.互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文艺生态新闻频道网络剧井喷式发展,VR、AR、MR技术成行业热点,传统博物馆通过新媒体宣传吸引更多观众……日前,在京发布的《2016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正全方位地影响不同门类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深刻改变着艺术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唐宏峰认为,网络与艺术的改变是相互的。一面是网络艺术发展势如破竹;https://news.cctv.com/2017/07/23/ARTIiRVfwFoJftxi3y7jz7c1170723.shtml
14.面对文旅行业解决博物馆游客痛点:启动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文旅行业博物馆游客痛点初步观察分析 根据行业及市场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 报告一: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及典型地市发展研究报告中显示: “博物馆创建多元化体验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不能将产品仅仅定性在物品,要注重一个产品的多元化的开发方向,例如故宫所特有的皇宫展览的资源,不仅可以利用相应的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61180.html
15.黄自强:打造博物馆体验式内容,打好博物馆旅游翻身仗【编者按】博物馆在人们眼中不是个稀奇的景点,但在旅游业冲击下夹缝生存的博物馆,确实有几分”曲高和寡“的意味。无论是博物馆自身的发展,抑或是与旅游业的产业结合,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痛点和市场空白,那么,逐渐清晰的市场空间和机会,旅游业者抓得住吗? https://www.iyiou.com/p/42668.html
16.资讯博展联盟浙江省中小博物馆运营管理培训班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即将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与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博强省”建设要求,剖析全省中小博物馆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问题,有效应对开放服务的安全风险,努力使全省博物馆“热”的均衡,学会定https://www.518bwg.com/x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