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定位系统和我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了解CORS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第5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2)技能目标能制定静态GPS定位观测计划。能进行静态GPS外业观测及数据传输。能进行静态GPS测量误差分析。能确保RTK基准站与流动站的启动。能进行GPS-RTK控制点采集与点校正、点位测量、数据传输、点位放样、数字测图。能进行RTK、CORS数据采集与传输。能进行RTK、CORS测量误差分析。能编写项目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报告书。能建立GPS-RTK、CORS测量定位的宏观概念,形成测量误差分析的意识。第6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3)道德目标具有不抄袭、不伪造测量成果的诚信品质。
4、按规范和仪器操作流程作业。具有保护小组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责任意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测量任务的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团队观念。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克服困难、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第7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姓姓名名专业技专业技术职务术职务职业资职业资格证书格证书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任务兼职教师在行业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企业中所任职务刘梅姜刘梅姜工程师工程师工程测量工程测量考评员考评员负责人负责人专任教师专任教师陈信华陈信华副教授、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级工程师工程测量工程测量高级考评员高级考评员
5、专任教师专任教师林君强林君强讲师讲师工程测量工程测量考评员考评员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严岩严岩助教助教专任教师专任教师林修锬林修锬教授级高工教授级高工企业专家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兼职教师福建省地质测绘福建省地质测绘院副院长院副院长王兴国王兴国教授级高工教授级高工工程测量工程测量高级考评员高级考评员企业专家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兼职教师福建省地质测绘福建省地质测绘院副院长、总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程师王余沛王余沛工程师工程师企业专家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兼职教师福建省地质测绘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测绘处副书记院测绘处副书记第8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外聘测绘专家、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6、:林修锬第9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外聘测绘专家、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兴国第10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专兼教师比例第11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学位结构第12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年龄结构第13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四)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职称结构第14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五)实训条件1、校内实训条件学校拥有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其中有最新型的仪器,包括双频接收机,可以满足
7、学生同时进行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的实习和课后自行练习的需要。除了以上仪器设备外,还拥有GPS其他数据处理软件,可供学生在实习期间和课后自行练习时使用。此外,还拥有基础测绘应用研发平台、地图产品应用研发平台、信息产品应用研发平台和GIS输入输出服务应用平台可供使用。序号核心设备和工具基本数量要求1瑞士LEICAGS15GNSS(RTK)卫星定位系统1+1套2美国天宝R8GNSSGPS(RTK)卫星定位系统1+2套3美国天宝4600LSGPS卫星定位系统3台套4加拿大SMART2100GPS卫星定位系统4台套5Leica测量机器人TPS1201+1套6Trimble数字水准仪D
8、ini031套7GNSS处理软件TRIMBLETTC1套8GNSS处理软件COSAGPS1套9台式计算机兼容机图形工作站1台第15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五)实训条件2、校外实训条件福建省测绘院建立地图产品应用研发实验基地福建省地质测绘院建立综合应用研发实验基地福建省地质遥感中心建立信息产品应用研发实验基地福建省国土规划勘测设计院、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勘测中心、福州市勘测院、厦门闽矿测绘院、泉州市闽东南测绘院、南平市原野地质测绘院、福建省闽地工程测绘院等。第16页/共32页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概述(五)实训条件2、校外实训条件第17页/共32页二、课程设计二、课程
9、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调研为适应测绘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特色,满足我国特别是福建省测绘发展的需要,我们依托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行业办校的优势和福建省测绘业的迅猛发展的优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通过下企业调研,与企业一线专家、技术员交流,了解学生就业岗位人才的需求、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职业素质的要求。按照观测员、组长、质检员、项目负责人的要求,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和改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能力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10、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质是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并重,也即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道德。因此在课程的开发、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要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培养。3、坚持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建立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实施、考核与反馈。聘请测绘专家做兼职教师,课题组教师定期下企业实习,学习新技术,提高技能,将企业经验融入课程。第18页/共32页二、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思路GPS定位原理与应用是一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应用型基础主干课,随着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对一些
11、过时淘汰的内容予以删除,对一些陈旧的内容进行了精简,对一些应用广泛的新知识进行了补充,并在教学中降低了理论深度,加大了应用性知识特别是新技术应用的比重。实践(验)教学环节在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践(验)课的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GPS全球定位技术具有的优点,掌握GPS测量的基本工作流程、作业方法和模式,熟练掌握GPS外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操作程序。第19页/共32页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GPS定位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GPS测量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对GPS测量的内外业具有较
14、和措施。重点是各种误差的消除或减弱方法。项目六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4学时)主要包括GPS定位技术设计阶段的各项内容;各种常用的GPS定位模式及工作程序;GPS定位的技术设计方法。重点是GPS定位的技术设计方法和内容、GPS定位的外业实施。项目七GPS测量数据处理(2学时)项目八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及应用(2学时)项目九GPS测量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学时)第21页/共32页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2、实践部分(1)课堂实践(24学时)主要包括GPS数据预处理的内容、GPS基线处理的方法、GPS网平差的内容和方法。重点是GPS基线处理
15、和网平差的内容和方法。(2)校内集中实训(1周)主要结合工学结合,进行校内集中实训1周。(3)生产实践(2个月)主要结合工学结合,进行生产实践2个月。第22页/共32页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三)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选用先进、适用教材选用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GPS测量技术,武汉大学编写的教材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为主讲教材,并收集测绘行业管理部门培训教材、测绘单位职工培训教材,使学生理论够用、方法易学、操作可行。2、选择合适的实训指导书选取武汉大学编写的教材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为实训指导书,该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方式构建内容体系,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展现
16、具体实现的过程,满足了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第23页/共32页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三)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3、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制作课堂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现场实习录像教学等。4、编写习题与解答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编写了习题解答、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料。并应用学院信息网上网、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硬件环境能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做到资源共享。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越来越成为文化产品传播、应用的重要载体。通过由多媒体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所形成的教育载体,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质疑,改变过去教育教学方法呆
17、板、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学习和模仿的倾向。第24页/共32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明确培养目标2、强化学生能力培养3、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4、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第25页/共32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教学方法的运用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引入最新资料3、演示和参观4、形式多样的讨论第26页/共32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1、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和交互式软件的灵活运用2、网络的灵活运用3、贴近实际的演示和实习过程4、灵活多样的考题5、客观且具督促作用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