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热心公益的爱心天使,洛阳监狱张岳香
今年43岁的张岳香是河南省洛阳监狱的一名警察,穿上警服,她是河南省洛阳监狱的一名威严女警察,雷厉风行,正如那朵傲然绽放的"铿锵玫瑰";脱下工装,"摇身一变",她成为洛阳博物馆里的"灵魂性"人物,娓娓道来,恰似诗人笔下描绘的那朵"蓝莲花";周末假期,她还会走进博物馆,走上街头巷尾,走入军营、走入山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播撒爱心温暖之花。她就是洛阳监狱的张岳香,工作之余,她所有的身份都可以用三个字来代替:志愿者。
张岳香的的日程总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有时甚至工作到凌晨。但是她却一点也没有觉得累,对于她来说,能给别来带来帮助说是她最快乐的事。她总是把自己的那份温暖带给她周围的人,用自己对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的认知去感染其他人。每年的情人节、母亲节,她都会参与到河洛志愿者协会的鲜花义卖活动,为河洛义教和帮困助残、图书馆项目募集资金,在山区设立爱心图书馆,让山区学校的孩子有书可读。除此之外,张岳香还会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专门的服务,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残疾人朋友都亲切地称她为"蓝天姐姐"。
一、快乐讲解,她在传递河洛文化
闲暇时,张岳香也在认真思索着,游客不远千里万里而来,站在你的面前,也许一生仅此一次,如何能让他们快乐参观也就成了她的努力方向。事后,张岳香说,其实当天的讲解对她来说触动非常大,做为志愿者,游客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宽容,但是如果讲的不好,对游客来说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其实这些游客又岂止是在给自己找理由,更是给了志愿者一个理由。而当看到那些坐在地上的游客时,张岳香更明白,这一坐,对自己是何等的赞许啊,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后来的入迷听讲,对于讲解员来说,这是至高的荣誉!上岗前培训时,老师曾讲到在首都有一个年长的志愿者周娅老师,她的听众常常是坐在地上听的,那时的张岳香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讲解充满魅力和快乐!而每次讲解完毕,看看游客的表情就知道这快乐也一定会被游客继续传递!
二、热心公益,她是爱心天使
除了热心义务讲解工作,张岳香还积极参加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她是河洛志愿者协会的会员,多年来,她一直活跃在河洛志愿者协会的河洛义教、公益图书馆、美丽洛阳等活动的现场。多次前往嵩县、洛宁山区开展贫困调查,为寒门学子争取社会救助。近五年的母亲节、情人节,她都坚持参与义卖玫瑰活动,为河洛义教和帮困助残募集资金。在筹建河洛志愿者协会爱心图书馆的同时,为了让这些图书馆的书真正起到作用,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她策划了针对农村山区孩子的征文比赛,并积极募集资金,很多爱心人士在她的影响下纷纷予以支持。
三、做交通节目主持人,她在反映民声
四、做公益论坛主持人,她在感化群众
2012年开始,全国出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洛阳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也如火如荼。张岳香发挥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的优势,积极投身其中义务提供服务。从老师接待到课程主持,从舞台设计到节目组合,从学员学习到后勤服务,处处都有她的身影。特别是主持工作,贯穿整个论坛,难度大要求高,背后下的功夫是大家看不到的。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她还在准备主持词,念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满意为止。2天的千人论坛,准备工作要一周以上,她毫无怨言,不计报酬,台上台下都是谦虚、礼让、愉快,她用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诠释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将志愿进行到底
张岳香一直在试图寻找志愿服务与工作、生活和个人兴趣的平衡点与结合点。总觉得,在博物馆做志愿者,不能仅仅局限于展厅讲解,而是应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把志愿服务工作向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去年,洛阳监狱廉政文化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张岳香将河洛文化与廉政文化融合在一起,创立了富有洛阳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大讲堂和用历史文化来进行廉政教育的品牌文化。为了拓展自己的服务空间,她将讲解搬出博物馆,利用PPT、展板到部队、学校、山区进行讲解,并勇于以业余挑战专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岳香说,很多人都会问她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志愿讲解员与专职讲解员的不同,张岳香给出的答案是:专职讲解是一种职业,而志愿讲解则是兴趣和爱好,因而会充满热情,也会让自己从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感动。她说她的心中有一愿望,那就是让美妙的声音也成为一种风景,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更了解洛阳,让洛阳人因洛阳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