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
国庆假期,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纷纷迎来红色旅游热潮。观众们在各具特色的展览和活动中重温百年党史,感悟初心,汲取奋斗力量。
天安门广场
10月1日清晨,伴随着雄壮的国歌,10余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高唱《歌唱祖国》。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新中国华诞之际,人们难抑激动,唱出对党的深情——歌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歌唱消除绝对贫困,歌唱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国庆假期,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迎来参观热潮。马克思手稿、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场景、朱德使用过的手枪……一件件珍贵史料和文物让观众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恰逢国庆假期,位于展厅二层的开国大典彩色影像以及72年前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共展出2600多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从筚路蓝缕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国家的发展让观众们感同身受,也深受激励。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
北京革命活动旧址
国庆假期,刚刚挂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北大红楼迎来参观热潮,近万人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参观群体以家庭居多,还有不少青少年结伴前来“打卡”,在这栋百岁红楼里,追寻先驱者足迹,感悟初心与梦想,汲取前行力量。
北大红楼迎来参观热潮
沿展线一路前行,一件件文物定格历史瞬间,一个个百年前场景再现,带观众穿越时光隧道,重回“觉醒年代”。在展现五四运动的全息影像前,看着学生们高呼着“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的场景,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初二年级的两名女生深受触动。其中一名女生杨梓萌说:“我们刚才参观了复原的五四运动筹备室,结合现场高度还原的学生准备游行旗帜、标语时的情景,再看到他们游行的画面,我感觉自己的心跳也不自觉地加速了,这里就是学习历史最好的课堂,书本上的知识都生动了起来。”身旁的小姐妹王雨婷接过话茬说:“展览很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好像听到百年前先进青年唤起民族觉醒的呐喊声、寻找救国道路的脚步声,他们激励着现在的我们,努力成为有志青年,为祖国美好的未来效力。”
国庆假期,位于东西城、丰台等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均迎来了参观热潮,游客们纷至沓来,其中学生游客居多,还有不少是举家前来,有的干脆把节日家庭聚会地点定在了革命活动旧址,全家人共同抚今追昔,感受如今的美好生活多么地来之不易。
“很多学生都是看了《觉醒年代》以后激发了参观故居的愿望,借着国庆假期走进大钊先生生活过的地方,感受先烈伟大的人格魅力。”北京李大钊故居负责人刘洋说。
北京李大钊故居
距离北京李大钊故居不远处的京报馆旧址,也在国庆假期迎来了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京报馆旧址的留言簿上,观后感和寄语这几天多了上百条。有很多是清华、北大等首都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留下的。“追寻烈士足迹,努力成为新时代追求真理的报人。”一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这样写道。
京报馆旧址
在二七厂1897科创城,中央大草坪四周散落着几幢欧式建筑,这个“二七”大罢工旧址之一、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如今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二七厂1897科创城
10月1日以来,位于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参观者络绎不绝。利用国庆假期,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大二学生王润殷特意为自己安排了一次红色主题游。
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里,她感到书本上学到的新闻史更加鲜活了。“置身故居之中,身临其境地学习陈独秀的生平和先辈们借助《新青年》等杂志报刊为革命鼓与呼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感觉脚下更有力量。”王润殷说。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距离《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不远,同样位于东城区的北大二院旧址“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也人气颇高。由于这两天参观者众多,留言簿上的留言增加了好几页。
北大二院旧址
香山革命纪念地
位于香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国庆假期也迎来了参观热潮,观众们在观展的过程中备受激励。
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示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时期辉煌历史的大型展览,是中国共产党香山革命历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政治性强,史料翔实,思想内涵丰富,社会教育意义重大。
《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以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的202封珍贵电报手稿为主要载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选取反映重大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决策的电报手稿,辅以珍贵历史图片、文物、文献等,精心选取国共和谈、捍卫国家主权、工作作风优良、领袖崇高风范等专题进行展示,展现了“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关键抉择与“建设新中国”的沧桑巨变。
10月3日至5日,香山公园首次推出通过线上招募、线下参与的形式开展的红色文化游活动。
在双清别墅内,大家共同参与了一场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大家共同诵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篇、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歌曲,还亲手绘制一幅“我眼中的红色香山”图画,每个人握着画笔,望着双清别墅内的景色,神情专注地在画纸上描描点点。
讲解员带领着大家一处处到革命旧址参观,讲述着发生在香山的红色故事,每一处大家都认真地聆听,沿途中,大家也不断提着问题,对香山的红色历史、园林文化、一草一木都非常感兴趣。
中国电影博物馆
《长津湖》作为今年备受瞩目的重量级影片,于9月30日正式公映,该片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民族气节和捍卫国家主权荣誉的英雄气概,是中国电影人对这段不凡历史的铭记与致敬。借影片公映之机,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博纳影业集团共同举办的《长津湖》幕后展如约与观众见面,实现“看电影”同时可“看展览”,观众可在影院旁近距离走进电影幕后,感受那段以青春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本次展览分为室外大型器械道具展和室内陈列两个部分,通过电影中“新兴里战场”“大榆洞志司指挥部”等场景再现,导演手稿、美术组CG图、经典道具呈现,以及沉浸式的现场互动体验,带领观众揭秘电影幕后,感受七十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
本次幕后展将持续跟进电影最新动态,不断更新,后续将有更为丰富的展品陆续进馆展出,满足观众对战争题材电影的参与热情和精神文化需求。展览位于中国电影博物馆影院区二层4号影厅外,观众可进馆免费参观。
北京市属公园
建党百年的热潮使公园红色游成为今年市属公园国庆假期的重要游园项目。今年以来,香山公园中的香山革命旧址、陶然亭公园慈悲庵、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等市属公园中的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各地游客近180万人次。国庆假期,市属公园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北京公园中的红色印迹》主题展都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和多彩活动。
园林小讲师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公园中的红色印迹》展厅讲解
玉渊潭公园
公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展览等资源优势,在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广场开展了“迎国庆颂祖国,学党史敬英雄”主题活动,游客及小朋友们现场体验了一场特别的国庆假期“红色游”之旅。
公园红色讲解员首先为在场的游客及小朋友们讲解了“传承红色基因放飞时代梦想”红色展览中铭记、信仰、荣耀、使命等四大章节,介绍了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建设历史、少年儿童运动发展史、少年英雄事迹展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年儿童寄语等内容。
在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前,小朋友们通过“重走长征路”红色互动体验、制作花束并向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献花致敬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在官方微博开设直播,由公园红色讲解员为观众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来今雨轩的故事和少年中国学会、文学研究会的历史,传播红色文化。
来今雨轩·义务讲解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许多家长更是利用国庆假期带领孩子来到纪念馆,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他们还化身“讲解员”,为孩子讲解抗战知识,共同重温抗战历史。为了能更好的突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作用,让前来参观的“小游客”得到更好的参观体验,纪念馆在正常讲解的基础上,特加开“未成年人讲解专场”,讲解员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了焦庄户村民是如何挖建地道,并利用地道的各种优势与敌人奋起反抗的抗战故事。讲解员的讲解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每每讲到激烈之处都能赢得阵阵掌声。讲解结束后总会有同学上前咨询能否到馆做一名“小小红色志愿讲解员”,愿用自身的感悟将红色抗战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为做好国庆假期接待、助力创建文明城区,纪念馆在职工中发起了“文明服务,助力创城”活动,要求大家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引导游客遵守文明公约,做到文明旅游;同时纪念馆严格执行预约、限流、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要求,确保游客参观安全;为增添幸福、祥和的节日氛围,纪念馆还在展馆红色主题门头及主题雕塑下布置节日花坛,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