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而美”的博物馆们,如何出圈出彩?文博文物藏品考古博物院全国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习惯以自助探索方式发现与体验相对冷门的文化点位,为中小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潜在观众。

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G.B.古德曾言,“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中小博物馆虽在藏品总量上难以匹敌大型博物馆,但却可以在“小而美”“小而专”“小而活”方面深耕细作。中小博物馆如何发挥优势实现“破圈”?一起来看。

找准中小博物馆发展定位

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在目前已备案的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占据八成以上,其中大部分为未定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有承载丰富地域文化的县级及以下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有展现所属行业或企事业单位特色的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还有充满收藏者个人文化情怀的非国有博物馆;等等。单从藏品特征来看,或体现在地化,或体现行业化,或体现个性化,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宽度。面对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等挑战,中小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各自的生态位优势,从资源、需求、支持性业态、同业竞争四个要素着手,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需求要素。中小博物馆常被视为“小众”文化空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容易受到各类媒体信息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加之个别网红博物馆的限流措施,容易形成“大型博物馆是稀缺资源”的认知。此外,受到免费开放政策广泛实施的影响,近九成博物馆已经实现免费开放,这使得中小博物馆在吸引大众参观方面面临挑战。在现有收费的博物馆中,部分是古建、遗址类国有博物馆,部分是社会力量及民间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对于收费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其收费策略与运营投入通常不成正比,影响了参观流量。由此,大型博物馆与中小博物馆在参观需求上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博物馆的“小众”特色与当前消费者细分化的趋势相契合。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基于某一细分领域的知识内容而聚集形成趣缘群体,进而促成更多具有专业诉求、深度爱好的文化消费/体验行为,这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的机会。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主题展览与活动,由公共文化空间转向趣缘文化空间建设,更好吸引并服务观众。

体验经济驱动下的中小博物馆发展

1内容创新:多方协同模式增强中小博物馆临展灵活性

不可否认,中小博物馆常面临藏品丰富度与多样性不足的挑战。尽管其常设展览可以充分利用在地化资源优势展现独特魅力,但长期不变的常设展览也容易让有限的观众感到乏味与单调,从而降低活力。因此,充分利用外部协同资源,增加临时性展览,成为不少中小博物馆的创新方向。

“组合拳”模式,即借助区域接近性或文化亲缘性,通过结盟合作方式联合策展。这已经成为中小博物馆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一方面,通过选择各馆共同感兴趣且具备丰富资源储备的主题,确保展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联合策展能够合理分摊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馆的专长和优势。例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联合京津冀地区的十余家博物馆,共同策划了“燕国达人游”活动。以燕国历史故事为纽带,引导观众通过主题参观及研学等方式,在京津冀多家博物馆之间探寻藏品间的内在联系。2023年,唐山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株洲博物馆三馆跨地域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以“近代釉下五彩瓷器”为主题的特展,集中展示了超过230件的釉下五彩瓷器精品,让广大观众有机会近距离领略釉下彩瓷器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这项传统工艺的认知与兴趣。

2形式创新:沉浸式体验活动增强线下观展趣味性

此外,受实景剧本游业态兴起的影响,不少中小博物馆成为“剧本游”的场地。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在NPC(非玩家角色)的引导下,以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为线索,在展厅内展开探索之旅,寻找答案。这一新颖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比如,山东省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造师》,让玩家穿越时空至民国时期,亲身体验国宝文物保护战的紧张刺激。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则通过沉浸式“剧本游”《越博奇妙纪——穿越历史来看你》,让年轻人与十位NPC扮演的南粤先贤互动,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魅力。

3空间创新:通过特定选址促成文商旅融合

为了提升小型博物馆与公众的接触可能性,许多博物馆选择将特色展览融入文化商圈、文化街区。同时,也有不少公共商业空间有意识地引入小型博物馆,以提升其文化场域特色,有效推动了中小博物馆的观众拓展。例如,以古陶瓷与古灯具为特色的中山龙泉博物馆,便坐落于同名酒店之中,让游客在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也能轻松游览博物馆,了解中山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当地灯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文化色彩。又如,以古代壁画为主题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大雁塔旁的威斯汀酒店内,不仅增强了酒店的文化感,也确保了博物馆的日常观众流量。

在文商旅融合的趋势下,将小型博物馆作为典型文化场景引入商圈,带动品质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新风尚。例如,坐落在广州正佳广场中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通过一站式展示地球诞生、生命形成、生物演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吸引了大量游客。又如,坐落在宁波海港城内的地质宝藏博物馆,通过展出数千件地质标本、矿物晶体、宝石原矿等,实现了博物馆观众流量与商场消费者流量的双赢共促。

4参与创新:社区居民的共建共创

数字科技赋能中小博物馆发展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广泛产业应用,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正逐步成为引领各行业变革、重塑行业生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文博领域,这些技术的融入不仅促进了数字化内容的研发,还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化传播的边界,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通过单点突破来提升影响力、实现生态位扩充的重要路径。

数字虚拟人:破解中小博物馆讲解资源瓶颈。受限于整体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人力资源紧张,部分中小博物馆在专业人才配置方面捉襟见肘,难以配备充足的专业讲解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藏品资源的独特魅力与吸引力。而数字虚拟人的出现,则如同“永不疲倦”的讲解员,能够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全天候的导览服务。它们不仅能够详尽阐述展品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科学原理,还能够支持多语言解说,以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借助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数字虚拟人能够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对话,激发观众对藏品背后故事的探索兴趣。例如,“苏小妹”作为三苏祠与三苏纪念馆的数字虚拟人,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带领观众游览古迹、体验非遗技艺与传统美食,有效促进了文博资源与城市其他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线上小程序:一站式展示博物馆资源特色。当前,构建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全球博物馆展现藏品魅力、践行资源共享理念的重要途径。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自建小程序或共建资源平台等方式,将馆藏资源、特色活动等重要信息以更加便捷、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公众,增强博物馆资源的可及性与影响力。同时,通过小程序或应用的使用数据分析,中小博物馆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目标观众与潜在观众的兴趣偏好,进而推出更加贴近观众需求的线下展览与服务。

以“共生”理念推动中小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若将所有博物馆视为一个生态整体,我们需要深思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沟通文化的桥梁”“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超级连接:新方法、新公众”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共生”理念对于包括中小博物馆在内的所有博物馆而言,显得尤为关键。这体现在博物馆需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积极与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文博文创商业主体展开合作,以保障博物馆生态的良性建构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在文化传承的宏大背景下,数字科技、体验经济与社交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博物馆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待见证更多的中小博物馆突破传统框架,通过与多方主体及机构的互动合作,响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共同挖掘并实现文博资源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潜能。

上文略有删减选自|《人民论坛》杂志原标题|中小博物馆的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委员杨越明

THE END
1.明为寺庙,暗为陵园?揭秘李嘉诚修建慈山寺的真实意图而且每座佛像都装有防弹玻璃箱,不仅非常安全,而且观感非常清晰。这些大多数都是李嘉诚自己收藏的,所以也将它们看得很重,从整体不难看出,这个博物馆的位置,是在观音像的下方,这也意味着,整座寺庙的钱财聚集之地,都由观音菩萨镇守着,谁都不能撼动分毫。 https://www.meipian.cn/4uh5iuv4
2.真正践行让国宝回家的私人非盈利性博物馆今天偶然机会参观了东西湖的奇石博物馆和贞元博物馆,如果说奇石博物馆是主人的情怀,那贞元博物馆可谓是心怀大爱之人的新时代爱国行动——让国宝回家。据说门口的两座佛像是镇馆之宝,零几年的时候花了几个亿从国外买回来的,看到那些来自战国时期、北齐、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699248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民营博物馆的中国式生存(转载资料,希望能为金鱼博物馆建设提供最早的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那5年,当时国内还没有私人博物馆,人家都认为办博物馆是国家的事,个人去“掺和”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最终执照被批准。那5年是摸索期,当时经营博物馆其实算是在“玩票”,没想好怎么继续下去,更没想到博物馆会越做越大。第二个5年中,博物馆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这时,我看明白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17/17/882383_410226678.shtml
4.大观园旁的私人小众博物馆——游古陶文明博物馆日记后面的维护,人力成本、房租水电都是不小的开支。在文玩收藏还火热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变现、盈利,在文玩收藏遇冷的大环境下,私人博物馆的营收就比较有难度了。靠门票收入那是微乎其微了,游客本就不多,大部分还是用各类优惠票来的。当然直接按门票价格购票,又显得非常不划算。https://m.douban.com/note/860968325
5.天猫双11有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毛戈平通过IPO备案丨零售电商周报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瑞幸宣布与巴西多方共同开启首个巴西咖啡博物馆。11月8日,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巴西精品咖啡协会等多方代表齐聚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共同见证中国首个巴西咖啡博物馆揭幕。 8 袁记云饺计划布局北美和东南亚市场 https://www.ebrun.com/20241117/565908.shtml
6.博物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21篇)由此可见,如今私人博物馆现状尴尬、处境艰难。一部分民营博物馆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增加商业行为,另一部分类似于钱币博物馆这种自身很难进行盈利的民营博物馆又面临难以维持的危机。民营博物馆的现状以及它们何去何从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7月5日至7月9日,我们小队来到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第二部分实践活动:参与博物馆志愿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663638.html
7.博物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12篇)由此可见,如今私人博物馆现状尴尬、处境艰难。一部分民营博物馆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增加商业行为,另一部分类似于钱币博物馆这种自身很难进行盈利的民营博物馆又面临难以维持的危机。民营博物馆的现状以及它们何去何从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7月5日至7月9日,我们小队来到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第二部分实践活动:参与博物馆志愿https://www.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1960953.html
8.书评晋江文学城解释一下哈 非营利性机构不是指不收费或者一分不赚,而是不以“盈利”赚大钱这种为目的,个人觉得依靠博物馆暴富发财啥的不太现实也不喜欢,所以想问问,属于个人喜好排雷哈。。。另外我们早就有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了,私人博物馆确实很多都是收费的,但其实收的门票钱对比日常经营的钱 11 [投诉] [6楼]https://m.jjwxc.net/review/6133321/3/1/0/459466
9.章节:爸爸的好儿子在线观看免费喜剧情深义重重几两在线阅读这里已经是靠近燕京最中心的区域了,可以说是最核心的区域,搞文化商业区,如果不靠着提高价格,恐怕很难回本。“一定要做出特色,让所有人都认同这里!”陈楚对着曹胜利交代了一句,现在燕京做私人博物馆的,都处于亏损之中,都靠着一些副业营生,售卖一些周边产品之类的,或者做拍卖行来盈利。纯粹靠博物馆出售门票,对于私人http://www.rebloga.com/chapter/kNuOMCQk.html
10.简论博物馆“公众喜爱”理念(四)博物馆要摆脱事业经费不足的困境,特别需要强调“公众喜爱”理念。 博物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中外博物馆的经费大多是通过四个途径获得的。一是政府拨款,二是社会赞助,三是门票收入,四是与自然和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相关的经营收入。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国家财力有限,对博物馆https://www.chnmuseum.cn/yj/xslw/201812/t20181224_362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