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达双币信用卡申请货币资讯

17日,中国银行、北汽鹏龙与万事达卡共同发布中国银行北汽鹏龙联名卡(下称“鹏龙卡”)。此次三方合作聚势,旨在推动汽车服务和金融服务两大服务领域的跨界融合。夏宾摄

万事达卡、中国银行、北汽鹏龙联手推联名信用卡瞄准“汽车+金融”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夏宾)17日,中国银行、北汽鹏龙与万事达卡在京共同发布中国银行北汽鹏龙联名卡(下称“鹏龙卡”)。此次三方合作聚势旨在推动汽车服务和金融服务两大服务领域的跨界融合。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5亿辆,与2017年底相比增加1556万辆。与此同时,自2012年起,中国汽车后服务市场始终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2017年市场规模更是迈过了万亿大关。

汽车尤其是汽车后服务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对汽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鹏龙卡以金融服务赋能汽车服务,跨界融合两大服务领域,响应市场需求应运而生。

据悉,集合了中国银行、北汽鹏龙和万事达卡三方的资源的鹏龙卡不仅为持卡人带来了包括维修保养绿色通道、续保礼遇、免费洗车和上门取送车在内的一系列丰富的汽车服务权益,也将囊括万事达卡白金卡的诸多精彩专属权益,玩转旅行、美食、酒店和海淘等丰富的消费场景。

在万事达卡中国区副总裁郑笑非看来,鹏龙卡是“汽车+金融”的创新产品。万事达卡超过4700万商户的全球受理网络和领先科技实力将对该卡提供强大支持,通过创新的数字技术和广阔的联结,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和更智能的支付体验。

中国银行总行银行卡中心副总经理张步表示,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始终致力于通过多方合作打造优秀的跨界产品,来不断丰富其服务矩阵,中国银行也将进一步实现汽车消费场景布局的精细化。

在鹏龙卡发卡仪式上,中国银行还与北汽鹏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市场推广、联合研发和营销以及数据共享等多领域开展通力合作,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定制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

3年前,雷锋网就曾报道过万事达(MasterCard)同生物公司Zwipe深入合作,预推出了具备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信用卡。(详见:)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测试新的生物识别支付卡,并表示希望在2017年底推广到世界各地。万事达推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的信用卡

这款全新的指纹识别信用卡,允许用户支付时直接用指纹识别,无需密码或签名。

目前已经证实,该信用卡虽然支持指纹认证支付,但依然保留了PIN码支付作为后备验证方式,以防在某些情况下,不太方便用指纹,或者需要把卡交给他人使用。

支持现有读卡设备

据雷锋网了解,新的生物识别支付卡不需要商店业主或者企业购买任新的硬件,比如指纹扫描仪,因为信用卡直接嵌入了指纹识别芯片。卡上有数据存储和指纹读取两种芯片,用户可以将它当做一个普通的EMV标准芯卡片使用(注:EMV是一种银行卡的技术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和旧的磁条终端不兼容。

在银行提前录入指纹

由于新的卡片支持指纹识别,用户在申请卡片时必须在银行将自己的指纹提前录入,然后才能生成相应的芯片。该芯片存储有高强度加密的指纹认证信息。

据雷锋网了解,这种信用卡最多可以录入两个手指的指纹,所以你可以录入拇指指纹,用很自然的动作进行指纹识别,也可以付款时竖起你的中指。

一旦录入完成,信用卡就可以随意在世界各地使用了。付款时只需要将信用卡插入EMV终端,然后将手指放在嵌在信用卡上的感应区域,就可以完成支付。

指纹信用卡,安全吗?

这种新型信用卡的指纹支付功能只在线下刷卡支付的时候才有用,网上购物时的使用方法还是照旧,因此无法降低线上信用卡诈骗的风险。

对于线下支付,万事达的主管AjayBhalla表示:

由于指纹无法被复制,因此这种新型卡片将为我们客户的支付提供更好的保障。

对于这种说法,不少人表达了异议——指纹显然是可以伪造的。此前就有过不少使用指纹膜伪造指纹的攻击手法报道,甚至可以通过高清摄像机捕捉指纹细节,用于伪造指纹。

此外,指纹传感器直接内嵌在卡片上,也让人们对传感器漏洞的问题产生担忧。

ViaThehackernews

未来人们刷万事达卡的时候可以不用再输密码,而用指纹轻松搞定。

如今,指纹正在快速取代各种密码,成为解锁手机、防盗门和保险箱的主要手段。世界第二大信用卡发卡组织万事达(MasterCard)在测试一款带有指纹传感器的新型信用卡,结合板载芯片,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快捷安全的全新交易方式:只需将拇指放在卡上来你就能证明你的身份。

这种新型信用卡目前正在南非进行测试,万事达希望在2017年底之前将其推广至全球。

每个人的指纹都独一无二,因此,指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被认为远强于传统的密码和签名,毕竟,密码和签名很容易被其他人破解和伪造。

如果你准备换一张指纹信用卡,需要带着信用卡到发卡行去输入指纹信息。信用卡的EMV芯片会储存你的指纹信息,在交易过程中会与指纹识别传感器一同协作,确定刷卡人是否为持卡人本人。EMV芯片可以存储2个手指的指纹。

另外,这张卡不会在现有的银行卡基础上增加厚度。嵌入的指纹传感器位于信用卡右上角的小矩形中,当你在付款终端刷卡时,你的手指是很容易接触到这片生物识别区域的。

万事达卡和维萨卡是全球最大的两家信用卡国际组织,也是国人出境消费几乎必备的支付工具。两家公司都是高质量企业,具有强劲的结构性增长和稳固的市场地位。

两只股票的价格走势惊人的相似,自上市以来均上涨了十倍,连巴菲特都承认自己买的美国运通不如这两家公司。今年万事达卡股价上涨了约33%,维萨卡上涨了约24%。本文将对万事达和维萨从交易量、业务范围、盈利能力和估值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交易量对比:万事达交易量更大

总美元交易量(GDV)是指流经信用卡公司信用卡和借记卡的金额总量,包括购买交易和现金提取。从历史数据来看,万事达的GDV增长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比维萨高出2%-3%(左图),但就美国范围内的GDV增长率而言,万事达一直低于维萨(右图)。

业务范围:万事达国际业务更多

万事达拥有更多的国际市场组合,2018年其美国GDV仅占30%,而维萨为37.7%。万事达对较为成熟的美国市场的影响较小,这是它结构性增长率较高的原因,因为包括欧洲的许多发达经济体,在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付款方面仍然明显落后,未来的发展潜力相较美国而言要大很多,笔者认为接触此类市场是一种优势。

此外,万事达在与全球各地的新合作伙伴签约方面比维萨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万事达在中国和巴西的发行合作伙伴如下图所示,这些都是各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所以从业务范围方面来看,万事达表现更好。

盈利分析:万事达盈利能力更强

自2013年以来,万事达和维萨的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几乎相同,略低于20%。然而,维萨的增长主要得益于2016年收购了VisaEurope,这种增长机会是不可持续的。

从18年起,万事达卡的增长已经开始超过维萨,每股盈利增长超过40%,远快于维萨的32.5%。万事达卡的盈利增长是收入增长和利润率增长的结果。笔者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因为万事达卡的GDV一直在快速增长,其较低的利润率为运用杠杆和改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相对而言万事达盈利能力更强。

估值对比:维萨更具吸引力

截至2019年3月的过去12个月,万事达的市盈率为36.9倍,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为2.2%,维萨的市盈率为32.1倍,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为3.0%。

目前万事达的股价比维萨高出87美元,可能是因为投资者预计万事达将继续实现更高的增长。虽然这种溢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在估值方面,维萨显然更具吸引力。

结语

从过去五年的股价来看,两只股票走势一直很接近,在2019年初万事达的股价超过了维萨。笔者预计它们的每股收益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这能确保较高的投资回报。

从各方面来看,万事达卡和维萨卡都是不错的投资标的。如果非要作出选择的话,笔者更青睐万事达,因为近年来,万事达的业务量持续增长,国际业务的比例更高,盈利增长也更快。

近日,中国银行与万事达卡携手推出了长城万事达莫奈世界卡(以下简称“莫奈卡”),该卡以“大师带你看世界”为主题,是国内首张名画艺术主题信用卡。

据了解,莫奈卡卡面设计为三幅莫奈经典名画,以博物馆权益为主要特色。作为首张名画艺术主题信用卡,该卡提供了丰富的博物馆优惠和优先权益,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早鸟票”优惠,罗马角斗场优先参观,凡尔赛宫未开放宫殿参观,叶卡捷琳娜宫、亚历山大宫和柏林达利博物馆私人参观体验等。同时,持卡人还可享受万事达卡环球赏计划的专属境外消费福利,包括全球六大旅行目的地知名商户最高达30%的返现优惠。

此次中行携手万事达卡共同推出首张世界级名画艺术信用卡,是双方在艺术与金融领域的融合探索,也是中行致力于更多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需求,不断创新自我、寻求跨界合作的全新尝试。

经过多年的“跑马圈地”,截至19年底,14家披露累计信用卡发卡量的上市银行发卡量均超过300万张,其中11家累计发卡量超过3000万张,我国的信用卡市场逐渐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

国内信用卡业务告别黄金时代,未来增速或放缓

信用卡业务源于零售商给予顾客的分期或延期支付的信贷,在银行体系发展壮大。1978年,中行代理发行香港东亚银行“东美VISA信用卡”,拉开了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序幕。但曾长期发展缓慢。直到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让银行卡跨行支付结算便捷起来,信用卡业务才开始腾飞。

经过过去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国内信用卡贷款余额已由08年末的0.16万亿元快速增至19年末的7.59万亿元。18年末,有信贷征信记录的自然人数量约5.3亿人,预计持有信用卡的人数达5亿人。我国信用卡产业已告别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未来信用卡贷款增速将放缓,竞争更趋激烈。

信用卡业务走向精耕细作,收入主要由利息、分期及商户佣金贡献

业界普遍认为,发卡量300万张是信用卡业务盈亏平衡点。经过多年的“跑马圈地”,截至19年底,14家披露累计信用卡发卡量的上市银行发卡量均超过300万张,其中11家累计发卡量超过3000万张,我国的信用卡市场逐渐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

信用卡业务收入以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以及商户佣金收入等为主。以18年为例,银联数据客户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为:分期手续费收入占比最高,达36.7%;利息收入占比30.2%;商户佣金收入占比15.6%。18年分期、利息收入以及商户回佣合计占比达82.5%,贡献了信用卡业务收入的大部分。

2050年国内信用卡发卡量或超25亿张,信用卡贷款规模近30万亿元

国内信用卡发卡量由08年末的1.42亿张增加至1Q20的7.49亿张;信用卡贷款余额则由08年末的1582亿增长至1Q20的7.26万亿元。但相比发达国家,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人均信用卡贷款规模等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我们预测2050年中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约2张,信用卡发卡量超25亿张,信用卡贷款余额大致为23-34万亿元,较19年末的7.59万亿元仍有2-3倍的增长空间。

正文

1.我国信用卡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快

信用卡业务源于零售商给予顾客的分期或延期支付的信贷,在银行体系发展壮大。

由零售商给予客户信贷以求促销的做法有内在的弱点和局限,但这一行为本质上和积极寻求放贷的银行无比契合,因此这一新型的信贷业务一出现便成为银行业的香饽饽。中国国内目前流通的信用卡根据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准备金可分为两类:贷记卡与准贷记卡。贷记卡指的就是狭义的信用卡,其通过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以先透支、后还款,还可以享受一定时长的免息期,但是账户内的存款不计利息。准贷记卡需要持卡人先存款后才能使用,透支使用时需向发卡行支付利息,但存款可以按照活期利率获得利息。

2010年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推出了借贷合一卡和存贷合一卡。独创的一卡双账户模式,具有消费信贷和储蓄理财双重服务功能,其为融合借记卡账户和贷记卡账户于一体的银行卡,是一种“新型的准贷记卡”,存款可享受活期利息,贷款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免息期。

1.1.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1978年,中行广东省分行代理发行香港东亚银行“东美VISA信用卡”,拉开了我国信用卡的序幕。1985年6月,中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境内首张信用卡-中银卡。此后,工农中建交等银行相继加入了VISA和万事达国际组织,推出了VISA卡和Master卡。但在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信用卡业务一直发展缓慢。直到20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让银行卡跨行支付结算便捷起来,信用卡业务才开始进入腾飞期。因此,银行界人士普遍称2003年为“信用卡元年”,该年信用卡发行数量突破300万张。

萌芽时期(1979-1985),仅作为收单机构

这一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仅仅作为国外信用卡的收单机构存在,并没有自主发行信用卡。因此,商业银行主要通过终端服务商的ATM机和特约商户的POS机开展对外国消费者在中国信用卡消费的收单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结算收入,在信用卡使用量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此项业务收入较少。

缓慢发展时期(1985-2002),自主发卡

1985年6月,中行珠海分行发行了境内首张信用卡-中银卡,开启国内银行自主发行信用卡的时代。国内商业银行既做发卡业务也做跨行收单业务。国内各银行相互竞争,按自身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发卡,自行建设一套封闭的商户收单网络。同时,随着发卡机构的增多以及社会各界对信用卡认识的改变,用卡人群增多,各家银行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用卡新用户。

高速发展时期(2003-),成熟收获期

20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让银行卡跨行支付结算便捷起来,信用卡业务进入腾飞期。2003年8月,建设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双币信用卡,信用卡市场开启高增长时期。

这一时期,银行通过银联进行跨行交易清算,外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汇丰银行入股上海银行和交通银行合作发卡,花旗银行和浦发银行合资成立信用卡中心,招行聘请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作为自己信用卡中心的顾问。银联统一整合国内收单市场,并进军国际市场。银行陆续成立信用卡中心,发力信用卡业务。

这期间,国内信用卡发行量从08年末的1.42亿张快速增长至20Q1的7.5亿张,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

1.2.近十年,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较快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银行推进零售转型,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开始在信用卡领域精耕细作,推进差异化经营,推出有竞争力的信用卡产品。

据央行《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19年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7.46亿张,同比增长8.7%。根据《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截至18年末信用卡活卡率为73.2%,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截至19年末,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53张,近年来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信用卡交易总额增长较快。根据《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2018年我国信用卡交易总额已达38.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24.9%。信用卡交易额与GDP比值上升。2014年以来,信用卡交易额与GDP的比值由30.61%上升到18年的41.55%,表明信用卡使用频率提高,在居民消费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信用卡对拉动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信用卡信贷规模持续较快增长。我国信用卡信贷余额自2010年末的0.45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末的7.59万亿元。我国信用卡信贷与总贷款的比例提升显著,占比由2010年末的0.94%持续提升至2019年末的4.96%。

我国信用卡授信总额稳升。截至19年末,我国信用卡授信总额达17.37万亿元,同比增速12.79%。随着经济发展及信用卡消费观念的普及,信用卡授信总额持续较快增长。

我国信用卡卡均授信,授信使用率持续上升。2019年末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达2.33万元,授信使用率达43.7%,信用卡渗透率达49.03%。信用卡消费成为更多人的,更经常的消费支付手段。

2.信用卡业务如何创收?

业界普遍认为,发卡量300万张是信用卡业务盈亏平衡点。经过多年的“跑马圈地”,截至2019年底,14家披露累计发卡量的上市银行发卡量均超过300万张,其中11家累计发卡量超过3000万张,我国的信用卡市场逐渐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

2.1.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及商户回佣为信用卡业务的主要收入

信用卡业务收入由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组成。利息收入主要是信用卡贷款利息收入,按场景不同划分为消费利息、信用卡取现的利息收入、逾期利息。一般情况下,信用卡利息收入统计在个贷利息收入中,不能区分,只有少数几家上市银行会单独披露。非利息收入包括年费、各类手续费、违约金等。

信用卡业务收入以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以及商户佣金收入等为主。据银数观卡数据,以18年为例,银联数据客户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为:分期手续费收入占比最高,达36.7%;利息收入占比次之,达30.2%;商户佣金收入占比15.6%。18年分期手续费、利息收入以及商户佣金收入合计占比达82.5%,贡献了信用卡业务大部分收入;违约金收入占比达13%,信用卡年费收入占比仅有3.7%。

信用卡业务收入贯穿于从新客户到循环信贷型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

2.1.1.利息收入,中流砥柱

利息收入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部分,即透支使用信用额度所支付的利息。信用卡还款有两种方式:全额还款或者最低还款,如果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那么持卡人可以在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同时享受循环信用,但对于剩余的未还款部分,银行将收取高额的利息,即为循环利息,而一般循环利息率为日息万分之五,换算为年利息率高达18.25%,远高于普通贷款利率。如果是信用卡取现造成的透支,还不能享受免息期,自透支取现交易日当天起按日利率万分之五收取利息,按月计收复利。

央行于2016年4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取消统一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实行上下限区间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息万分之五,下限为日息万分之五的0.7倍(最低透支利率可到0.035%,年化利率约为12.78%)。同时取消关于透支消费免息还款最长期限、最低还款额标准及附加条件的规定。

据银联数据,2018年银联客户银行信用卡业务中分期手续费收入占比36.7%,利息收入占比30.2%。考虑到分期手续费本质上是利息收入,那么实际利息收入占比约70%,与美国信用卡业务利息收入占比(69%)接近。

2.1.2.分期收入,弯道超车

2017年初《关于加强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出台,监管机构加强对信用卡资金用途的监管。16-18年信用卡利息收入在整体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分期手续费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并超过利息收入,18年分期手续费收入占比达36.7%。

信用卡分期绕开了消费者难以接受循环利息的消费习惯,将支付利息转化为支付看似不高的分期手续费。中行、农行、招行和浦发账单分期12个月手续费率分别为7.2%、7.2%、7.92%、8.16%,均低于循环透支利息率。

但实际通过测算,分期实际年化利率较高,能带来非常可观的手续费收入。一笔本金6000元、每期手续费率为0.7%、分为6期的产品按期平均摊销手续费和本金,年利率该如何计算呢?因为持卡人多次还款,但每期手续费却是一直按照分期总金额收取的,为了准确计算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需要引入期初金额(pv),每期还款额(pmt),每期利率(r)和还款期数(t)四个概念。

得到每期的实际利率(r),再乘上12,就得到了实际的年化利率。在这个例子中,分期产品的实际年化利率高达14.26%,高于最低年化透支利率12.78%。

分期付款业务实质上是一种循环透支产品,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控制风险。目前分期产品主要有账单分期、灵活分期、大额分期、现金分期、POS分期几种。根据银联数据统计,1H17账单分期占各行分期业务笔数的60.62%;大额分期仅占8.2%,但收入占比高达41.19%。

账单分期实质是对持卡人账务的调整处理,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账单分期运营成本最低。账单日至最后还款日期间,持卡人将已出账单的金额办理分期。因此银行无需发展商户也无需投入POS机,持卡人可通过网银等自助办理,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大额分期收益较高,是银行根据持卡人特定的大额消费需求结合信用资质,提供的分期贷款模式。当前各大商行力推汽车分期产品,汽车消费单笔金额高,信贷需求旺盛,已经形成信用卡分期付款与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平分天下的局面。由于汽车分期业务涉及与大型汽车厂合作,大型商业银行往往具备更多优势。银行还积极利用渠道优势,发力自家的网上商城分期购物。

灵活分期是具体一笔消费已记账还未出账之前,持卡人申请直接转换成分期支付;现金分期是持卡人将信用卡额度转换为现金,并按指定期数分期归还;POS分期是持卡人在与发卡行有合作关系的商场购物后,在结账前对营业员表明该笔消费需要分期付款,并选择分期期数后,由营业员在专门的pos机上刷卡的一种提前消费方式。持卡人在分期后根据对账单上金额按期支付,直至全部分期金额还清为止。

2.1.3.商户回佣,以量补价

我国信用卡刷卡费率较低,但由于交易量快速增长,达到了以量补价的效果。中国信用卡特约商户向发卡银行支付的手续费费率相对较低,大约为交易额的0.5%,而发达国家普遍在1.5%-3%左右。

2016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银行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从2016年9月6日起全面下调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商户的刷卡手续费成本大幅下降。

未来商业银行在商户回佣方面依然难以在“价”上有所作为。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均被打破,市场竞争白热化且缺少统一的规范,商业银行难以掌握价的主动权,但依然能够通过量的扩张实现这块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商户回佣收入占比有所上升,2018年占比达15.6%。

2.1.4.其他收入,占比小难有大作为

年费收入即银行每年为提供信用卡服务而收取的一定费用。但随着信用卡行业竞争的加剧,为抢夺客户资源各行纷纷推出首年免年费,以及在规定的期限内刷满一定笔数或一定的金额等就会免去年费等优惠,信用卡业务收入中年费收入占比2018年就已下降至3.7%。2014年底浦发银行宣布,自2015年起,除部分提供特别权益的卡片以外,浦发信用卡旗下50多个产品都将无条件终身免年费。浦发银行的举措对其他银行的年费收取规定产生影响。我们预计未来银行或将从差异化产品定价入手,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高价值服务,赚取一定的年费收入,而普通信用卡则不收取年费。

取现收入即银行预借持卡人现金而收取的手续费收入。多数银行信用卡取现手续费在境内按交易金额的1%或2%收取,而在境外根据网络不同,则一般需要在交易金额的1%的基础上加上一定金额作为取现手续费,亦或是直接按照交易金额的3%来收取手续费,并且一般有最低费用的限制,远高于境内交易的手续费率。

违约金是指当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前未及时归还账单最低还款。2017年1月1日施行的信用卡新规取消了超限费,由发卡机构和持卡人协议约定违约金。银行除了利息之外,对于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要收取5%的违约金,最低收取10元人民币或1美元。

2.2.信用卡业务成本考验经营能力

信用卡业务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营销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等。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信用卡系统建立、维护成本等。信用卡业务涉及授信、营销、信贷审批、风险管理、后台管理、数据仓库、对账单、收款、管理信息和报表系统等。一般认为,150万张流通活卡是经营基础,200-250万张可以保证收支平衡,超过300万张则可能实现盈利。

营销成本:营销成本指发卡行为促使客户使用本行卡片的促销成本。各大银行“跑马圈地”时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营销,抬高了营销成本。

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指发卡行为持卡人透支消费所垫付资金而付出的成本,可以理解为信用卡贷款FTP价格。比如,A银行信用卡贷款FTP价格为5%,则当信用卡收益率高于5%,则带来正的利差收入。

风险成本:风险成本包括坏账损失以及信用卡欺诈。信用卡业务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较高。20Q1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达919亿元,较年初增加明显,逾期半年以上信用卡贷款占比达1.27%。

3.上市银行争相发力信用卡业务

3.1.上市银行竞逐信用卡业务

信用卡业务渐成零售银行业务亮点,为银行零售转型的发力点。广发银行19年末信用卡占零售贷款比重最高达58.49%,四大行占比均在30%以下。四大行信用卡占零售贷款比重提升较小,其中工行、交行和中行均为负增长。股份行争相竞逐信用卡业务,信用卡占零售贷款比重稳步提升,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信用卡贷款占零售贷款比重19年末较15年末分别提升8.08、9.45个百分点。

大行和股份行为信用卡贷款市场主体,19年信用卡贷款增速较低。截至19年底7.59万亿的信用卡贷款中,六大行占比39.1%,9家A股上市股份行占48.1%,这15家银行合计在总额中占比87.1%,为信用卡市场的主导者。19年四大行中的农行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速较高,19年为24.8%;邮储信用卡贷款规模较小,19年末仅1232亿,增速较高;交行负增长(-7.5%)。股份行中,浦发银行19年信用卡贷款出现负增长,19年增速为-2.8%。

具体银行来看,19年大行信用卡贷款占总贷款比重较低,且增幅不大。一直以来,四大行和邮储银行对信用卡贷款占比较低。除交行外,19年底大行信用卡占贷款总额比重普遍提升,但增幅都在0.5%以下;交行从18年末的10.4%降低至19年末的8.8%。股份行的信用卡贷款比重较高,但19年普遍下降。整体来看,18-19年上市股份行的信用卡贷款比重(占贷款总额)增幅不大,浦发、华夏、平安的信用卡占比下降明显。其中,平安的信用卡占比显著高于其他7家股份行,19年末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至23.3%。

四大行、交行和招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破亿张。截至19年末,工行以累计发卡量1.59亿张居首;四大行累计发卡量均超过一亿。股份行与大行的累计发卡量有显著差距,然而信用卡贷款的体量却大致在同一水平。有两种可能,一来可能是股份行的流通卡数占比较高,二来可能是股份行户均额度或户均贷款额更高。股份制银行中能与大行匹敌的是招行,2019年末,招商银行的流通户数达6450.48万户,流通卡数9530万张,卡户比约1.48卡/户;浦发银行流通户数为3201.94万户,卡户比约1.37卡/户。

3.2.部分上市银行信用卡收入可观

部分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贡献大。2019年,招行信用卡业务收入达800亿元,中信银行达605亿元。中信银行和浙商银行19年信用卡业务收入增速较高,同比增速均超25%。由于信用卡不良上升主动控制信用卡增速,浦发银行2019年信用卡收入有所下降,同比增速为-4%。

信用卡交易额持续上升,但增速普遍下滑。除中行外,6家大行的信用卡交易额同比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交行18年信用卡交易额同比增速为35%,19年降至-4%,交易额负增长。股份行里,平安交易额增速大幅下降,从18年的76%下降到23%。虽然19年信用卡交易额仍持续上升,但增速普遍下降。

卡均交易额普遍下降。信用卡累计发卡量、流通卡数、流通户数,是年报里常见的客户数量指标,但经常披露不全,我们尽量在统一口径之下比较卡均/户均的交易情况。按累计发卡量计算卡均交易量,区别于18年多数银行的卡均交易量均上升,19年银行的卡均交易量普遍有所下降,说明19年居民透支消费倾向有所下降。按流通卡数计算卡均交易量,招行、平安、浦发比较接近,都在5万元上下,且有小幅提升。

4.信用卡业务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过去十几年,中国信用卡产业高速发展,为信用卡的黄金时代。中国信用卡发卡量由08年末的1.42亿张增加至1Q20的7.49亿张;信用卡授信总额由08年末的0.98万亿增至1Q20的17.57万亿,增加了16.9倍;信用卡贷款余额则由08年末的1582亿增长至1Q20的7.26万亿,增加了44.9倍。2008-2019年可谓是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黄金时代。

信用卡业务已告别黄金时代,增速下滑,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过去十余年高速发展,信用卡业务竞争已十分激烈,且存量信用卡贷款规模较大,增速明显下滑。我们可以说,国内信用卡业务已告别黄金时代。自2018年初以来,我国信用卡贷款增速持续下降,由18Q1的35.8%下滑至1Q20的4.0%。其中,1Q20受新冠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低迷,信用卡贷款出现下降,1Q20信用卡贷款减少了0.33万亿。

截至2018年末,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自然人9.8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5.3亿人。截至18年末,国内信用卡发卡量达6.86亿张,我们预计基本覆盖了这5.3亿有信贷记录的人(部分自然人有2张或以上信用卡)。

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居世界前列。截至2019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7.46亿张,同比增速达8.7%,增速有所放缓。经过前些年的较快增长,2018年、2019年信用卡发卡量增长放缓。

截止至2018年末,美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1.03亿张,高于我国同期的6.86亿张。不过,得益于我国的人口规模优势,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居世界主要国家前列。

随着过去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发展速度放缓之局面,告别了黄金时代,正处于竞争更加激烈的白银时代。那么,未来,我国信用卡业务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

1)提升人口的覆盖率,增加发卡量。当前,我国信用卡人数预计约5亿人,相比14亿人口,覆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意识的改变,预计未来持有信用卡的人数仍将有较大增长。我们预计2050年左右国内持有信用卡人数将由目前的5亿人左右增长至10亿人左右,人均持有信用卡有望达2张,届时国内流通信用卡数据或超过25亿张,较目前有2倍以上的增加。

2)提升人均价值。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信用卡人均贷款规模仍有增长空间,此外,卡均交易量也有望有一定的提升。

4.1.国内信用卡持卡人数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人均持卡量角度看,目前中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较低。截至2019年末,我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为0.53张。从2018年末主要国家或地区的人均信用卡持卡量来看,美国人均3.37张,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香港地区人均2张以上,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人均持卡量也略高于中国。我国人均持卡量仅为美国的七分之一,在人均持卡量上与发达国家地区差距较大,未来提升前景广阔。

由于人均信用卡持卡量这项指标统计的是信用卡发行总量与总人口数的比值,因此会小于实际使用信用卡群体的人均持卡量(简称“实际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但实际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缺乏权威数据。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曾预估目前我国实际持卡人数约5亿人,实际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为1.5张。这一估计也与18年末有信贷记录的有5.3亿人接近,我们认为相对靠谱。即便考虑实际的人均持卡量,我国人均持卡量依然偏少,信用卡行业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继续扩大。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城镇率提升和国人收入的增长,有信贷记录的人数将有大幅增加,信用卡的人口覆盖率有望大幅提升。

国内一线城市信用卡人均持卡量较高,东南沿海省份有效卡量较多。据银联报告,截至2019年6月末,东南沿海地区银数客户银行有效卡量较高,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的有效卡量超过千万,河南、湖南、云南、宁夏卡量较年初增速在15%以上。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信用卡市场潜在客户增加的同时,未来信用卡市场的发展或将逐步转向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

截至19年末,中国人口14亿人,城镇化比例60.6%,其中,15-59岁人口9.11亿人。根据人口数的预测,我们假定三种情形下(2030年、2040年和2050年人均持卡量达到2张),测算信用卡发卡量的增速。不过,考虑到人口结构及城镇化提升速度,我们认为,人均信用卡持卡量达到2张,2050年更为可能。我们预计,2050年国内人均信用卡持卡量达2张,信用卡流通卡量达27亿张,未来30年信用卡发卡量复合增速4.4%。

4.2.2050年信用卡贷款余额或达30万亿元

我国的信用卡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较低。19年底,我国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9万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4.96%,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同期,美国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为9270亿美元,在整体信贷中占比6.55%。2018年末日本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占总贷款比重为2.58%;2006底韩国的占比为5.1%。相比之下,我国信用卡期末代偿余额占总贷款比重低于美国,略低于06年底韩国的占比水平。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意识的转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信用卡贷款规模有望平稳增长。

我国实际人均信用卡贷款金额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我国目前实际信用卡使用人数约为5亿人,19年末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9万亿元,因此实际人均信用卡贷款规模约为1.5万元。美国18年末人均信用卡贷款余额为3220美元(约22800元人民币)、英国19年末家庭人均信用卡贷款余额为2594英镑(约22600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我国实际人均信用卡贷款金额与发达国家人均信用卡贷款金额相差不大,主要原因可能为1)我国现存的信用卡用户主要为较高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相差不大:2)部分银行依托信用卡向小微企业主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推高了信用卡贷款规模。

那么,中国信用卡业务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

从累计发卡量和卡均贷款余额角度:截至2018年末,美国信用卡贷款期末余额为8700亿美元,约6万亿人民币。2018年末美国信用卡累计发行量为11.03亿张,由此可算出每张信用卡期末贷款余额约为788美元(约5400人民币元);英国2018年末卡均贷款余额为1155英镑(约1万人民币元)、日本2018年末卡均贷款余额为4.37万日元(约2900人民币元)。19年末,国内信用卡发卡量7.49亿张,信用卡贷款7.59万亿元人民币,卡均贷款余额1.01万元人民币。

我们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规模为13.7亿,人均将持有2张信用卡(低于当前美国水平,但高于英国、新加坡),并假设未来卡均贷款保持不变,即1.01万元/张。由此可推算出,2050年累计发卡量约为27.4亿张卡,信用卡贷款规模达27.7万亿元,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信用卡贷款期末余额占总贷款比重角度:假设未来我国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占总贷款比重与美国当前的6.55%接近,以此测算2050年期末信用卡应偿信贷规模。截止至201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53万亿元。美国03-19年的总贷款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7%,美国为发达国家,贷款增速较慢。2019年末我国贷款增速为12.34%,考虑到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放缓,中长期贷款增速预计将明显下行,与GDP增速相匹配。

因此,我们预测未来30年的年均贷款复合增长率为4%来测算30年后我国的贷款规模。经我们测算,2050年末我国贷款市场规模约为516万亿元,信用卡市场贷款有望达34万亿元。

从持卡人数和人均信用卡贷款角度:2018年我国0-24岁人口占比为27.9%,85-9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0.82%,共计28.72%。信用卡的持卡人群以25岁以上的人群为主,假设到2050年,我国14亿人口中,25岁以上人群至少持有一张信用卡,信用卡持卡人数将达到10亿的天花板。美国、英国2018年末人均信用卡贷款余额均约为23000元,当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成熟之时,人均贷款余额基本可以接近英美现在的水平,由此测算,我国2050年信用卡贷款市场规模约为23万亿元。

因而,我们预测2050年中国信用卡贷款余额大致为23-34万亿元,较19年末的7.59万亿元仍有2-3倍的增长空间。

11月20日,工银信用卡与万事达卡举行全球联合创新合作发布会,宣布将聚焦创新激励、创新升级和创新赋能三大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助力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以及释放“双创”活力。

围绕创新,工银信用卡和万事达卡将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共同促进中国的消费升级进程。通过充分运用各自的本地资源及全球网络,双方还将以实际行动推进万事达卡“创业直通车”项目在中国的落地。

据悉,工银信用卡与万事达卡此次展开的全球联合创新合作,将在创新激励、创新升级及创新赋能三大领域展开:

创新升级:万事达卡创新实验室开发的数百项原型技术和万事达卡运营与技术部门领先的技术实力,将支持工银信用卡孵化和开发更多创新产品,提升消费体验,力促消费升级。双方将首先在退税解决方案与跨境分期服务两个项目上发力,努力实现创新升级的突破。

创新赋能:工银信用卡与万事达卡将在未来实现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赋予双方更多的动能去共同推动数字支付变革,打造更智能、更安全和更便捷的创新支付体验。

据报道,谷歌在美国购买万事达卡信用卡数据,以帮助其跟踪用户在商店的线下支出。这两家公司没有将交易公之于众,但彭博社发现了这一消息。万事达卡否认有关其数据可用于识别确切购买的建议。开放权利组织告诉媒体,该交易的机密性质引发了隐私问题。

中国网财经10月23日讯今日,中国工商银行携手万事达卡全新升级工银万事达卡奋斗信用卡。新版奋斗信用卡包括“World奋斗·郎平信用卡”和“奋斗·中国很赞信用卡”,其中“World奋斗·郎平信用卡”由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代言,旨在弘扬奋斗精神、传递拼搏价值。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等出席发布仪式。

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表示,万事达卡拥有全球最广泛的支付网络,覆盖全球超过25,000家金融机构和4,000万商户。作为一个已经扎根中国33年的国际品牌,万事达卡与工商银行等合作伙伴携手,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支付产业的变革,而一路与我们相伴的,正是奋斗精神这一不变的初心。未来,凭借丰富的全球资源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万事达卡将不断助力金融服务升级,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建设添砖加瓦。

郎平在致辞中阐述了对奋斗精神的理解。她表示奋斗不仅是一个不断归零、不断积累的过程,还是个体的追求,更是整个国家的追求。同时,奋斗不但是实际行动,而且是一种态度。用巅峰之极的态度去奋斗,即便是在最低谷的时候也始终强调,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她希望与大家携手用更加坚定的和极致的奋斗精神,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共筑全体中国人的梦想。

据介绍,本次全新升级的奋斗信用卡在卡面上采用著名书法家孙晓云女士刚劲有力的“奋斗”二字,以及郎平的亲笔签名和“中国很赞”Logo。同时,提供“郎平惊喜相伴”“全球乐园畅行”“无忧金融服务”“精明消费返利”“简约白金尊荣”“音频会员试听”等六大权益,持卡者不仅有机会获赠郎平定制记事本或限量签名版排球,还可以享受韩国首尔乐天世界、加拿大国家公园等全球乐园门票最低7.5折等优惠。发布会全新推出的牡丹黑金卡(世界之极)高端信用卡,不仅可用于境外消费和境外存取款,而且还拥有一系列的全球礼遇与消费优惠,郎平成为该卡全球首位持卡人。

THE END
1.解锁更多文旅消费“打开方式”旅游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42.37亿,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25.17万,同比增长30.2%,票房收入190.16亿元,同比增长13.2%……2024年是文化和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发展的巩固期,文化旅游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6/8414966.shtml
2.乐山市统计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66.09亿元,实现利润89.88亿元。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8.90亿元,比上年增长7.0%。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91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3.5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民间投资722.30亿元,增长5.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7https://stjj.leshan.gov.cn/stjj/gzgh/201803/3242afd1169b4fe5bfef77c8a6ce23f7.shtml
3.旅游景点收入排名前十名2020全国旅游收入排名乐玩资讯1992年,世界国际国内旅游收入首次超过了石油、汽车工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产业。1996年旅游总产值(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已经达到3.6万亿美元,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0.7%;旅游总投资7660亿美元,占世界总投资的11.9%;旅游业总税收入6530亿美元,占世界税收总额的10.4%;旅游业就业人数达2.55亿人,占世界总就业人数的九分之http://www.hbbcblg.cn/lwzx/10850.html
4.3/4个乔家大院挂牌新三板,2016年营收7422.89万元界面新闻·J毛利率由2015年度的63.67%下降至2016年度的37.65%,主要原因系占主导业务主导的景区门票业务的毛利率由2015年度的63.91%下降至37.42%所致。景区门票业务毛利率下降的原因系2016年4月10日开始改变了收入成本核算方式,增加对“在中堂”的核算,增加了对民俗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分成所致。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600265.html
5.2020年中国旅游景区运营市场分析报告图表:2017-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图表:2020年按收入来源分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 图表: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20年涨跌幅度 图表:2017-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随出行距离变化曲线图 图表:2017-2020年中国城镇及农村居民出游率 图表:2017-2020年中国城镇及农https://baogao.chinabaogao.com/lvyou/472968472968.html
6.青啤博物馆文创突破400款文创收入是门票的2倍青啤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创已不是传统观念中旅游景区的衍生品,而是青岛文化传播的良好催化剂,很感谢游客们对青啤文化的认可,现在博物馆门票收入和文创收入已经达到1:2,这意味着文创行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今年下半年,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依然是文创产品,会有大量系列产品上市。”据了解,每年青啤博物馆都会有30https://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19-07/01/content_20472917.htm
7.石刻数字博物馆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主要负责以大足石刻为主的大足区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二)机构设置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内设18个正处级机构,核定编制165个,设院长(馆长)1名,党委书https://www.dzshike.com/information/announcement/633.html
8.观复博物馆拆迁中孤独坚守马未都称非钉子户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估计,目前,全国有约1000所民办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近1/3。 然而,其中运营成功者寥寥。多家民办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尽管国家对民办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免税,但没有政府拨款,门票远远不足以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因为民办非企业的性质,民办博物馆不得不另外成立公https://xa.loupan.com/html/news/201008/86876_2.html
9.下列选项中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有()。A.纪念馆B.博物馆【简答题】 下列选项中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有( )。 A.纪念馆 B.博物馆 C.文化馆 D.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BC 复制 纠错 参考解析: 【正确答案】ABC AI解析 重新生成https://www.shuashuati.com/ti/7cda1c3d04014f1c94aa1f3ca0d30d17.html?fm=bd5ec4a24335bba6f611cad88da420dca3
10.中秋国庆长假太原市景区门票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客源地城市前十名为太原、晋中、吕梁、广州、忻州、临汾、北京、大同、长治、运城,其中太原本地占比近30%,省内游客占比56%。年龄方面,“00后”和“90后”出游用户占比超过70%,“Z世代”年轻客群已成为太原文旅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记者 贾尚志) 原标题:《中秋国庆长假 太原市景区门票收入突破亿元大关》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861072
11.中西方博物馆会员制度的发展比较与思考通过查阅不同博物馆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会员会费收入在西方博物馆的营收中占有重要比例。如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2017年的经营收入为7657万美元,会员收入为964.2万美元,会员收入占比高达12.6%。即便是占比较低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会员的年度会费收入也高达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Y0OTIzMzGD33lmsKyocw.html
12.景区门票范文12篇(全文)笔者认为,判断一个以社会公共资源为基础的景点门票价格是否合理,不能脱离我国经济的总体水平,尤其不能离开大多数民众的收入水平这个社会大背景,具体地说,应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职员人均收入与门票价格之比为标杆去衡量,而不能简单地用中外景区门票价格的汇率换算比照为标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vfhttv6.html
13.动物园的门票收入是否可以免营业税我单位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饲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我单位将要开一个动物园,打算用卖的门票收入来补贴国家财政不足的部分,请问我们还需要交税吗?答:可以免征营业税的门票收入在《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有: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我https://www.lawtime.cn/info/shuifa/yys/2011112270715.html
14.四川端午假期旅游景区门票收入达9328.44万元中国网6月15日讯 今年“端午节”3天假期,四川省纳入统计的734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93.3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328.44万元。部分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同口径分别较2020年增长141.55%和154.65%;与2019年同期相比,接待游客恢复到91.03%,门票收入增长6.67%。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群众89.90万人次。“端https://n.eastday.com/mnews/162372250777017487
15.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收官!四川A级景区门票收入超9000万元三星堆博物馆持续引领文博热,接待游客3.37万人次,门票收入170.8万元,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293%和224.46%;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2.39万人次,门票收入310.21万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待游客5.5万人次,门票收入202.94万元。在“三九大”文旅品牌引领下,全省15个5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3.6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776.77万元,https://www.scnj.tv/wap/showplay.php?aid=1938084
16.博物馆报告(1)中国博物馆发展规模 53 (2)中国不同性质博物馆情况 53 (3)中国不同类别博物馆情况 54 (4)中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 54 (5)中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 55 3.1.2 中国博物馆经营状况 55 (1)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数 55 (2)中国博物馆收入分析 56 (3)中国博物馆支出分析 56 http://www.hyzsyjy.com/report/403518.html
17.工厂躺着把旅游的钱赚了!东阿阿胶青岛破怎么玩工业旅游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啤酒豆营业额高过门票收入,这与许多影院的爆米花收入有点类似。 东阿县阿胶街78号的“阿胶世界”,是山东工业旅游的示范区之一。 这一天,在东阿阿胶的停车场,旅游大巴就有十多辆。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花时间参观一个企业的生产线,来自河南安阳旅游团的一位老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你比我年轻,你都不https://www.yicai.com/news/100352575.html
18.博物馆运营策划方案博物馆的价值包含了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层面。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并非只针对参观门票以及纪念品商店销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提出了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包含“私有财”、“公共财”及“外部利益”等方面。 “私有财”包含了上述经济收益以外,还包括了观众在教育活动中的消费经验以及来自企业、个人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1zfsi8i.html
19.国有博物馆财务管理答案是肯定的,财务管理是博物馆管理的重要内容。博物馆分为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博物馆,基本目的是相同的,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也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对博物馆资金(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进行决策、计划、控制的管理活动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