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了民俗之旅。一进宝鸡民俗博物馆大门,我便被恢宏的吊灯、以及两旁以红色为主的墙饰所吸引。抬眼看,一首《吼声乱弹劲头来》让我感到西府文化的精髓:闲吼秦腔叫乱弹,低哼高吼成自然,抖擞精神唱一段,慷慨激昂震破天!我细细品味这一段描写秦腔的诗段。嗯,它不愧是西府文化的精华,体现着西府秦腔的粗犷和豪迈。民俗博物馆主要分为“西府人生”和“宝鸡风尚”两个区域,我们依次参加了两个区域后。最后,迎来了此次活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画脸谱!
我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第一个走进画脸谱的房子。今天我们画的是包公脸谱,它的主色为黑色,衬托一些褐色和红色。我们一边认真聆听着张玄武老师讲有关脸谱知识,一边认真仔细地涂绘着手中的脸谱。我原来以为会很难,上手后才发现只要用心,什么事都可以做好。先勾线,填色…,一道道工序我认真的完成着。画完之后,我看着手中的脸谱,瑕疵当然会有,但是这是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最后没有评上最佳脸谱,但我不会感到气馁气,这一次没评上,下一次我一定要评上!
欢乐的民俗之旅结束了。这次活动不但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民俗知识,也提高我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有了一张自己绘制的脸谱,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第2篇】走进民俗博物馆作文
周六早晨,雨过天晴,清新的空气弥漫在大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根据宝鸡日报小记者团的活动安排,我和妈妈来到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很远就看到了老师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等候我们。经过分组,我们就开始了宝鸡民俗博物馆的参观之旅。
走进博物馆,我就看到墙壁上的雕刻和绘画,一股浓郁的宝鸡风情尽显眼前,顺着楼梯下去,眼前豁然开朗,里面有许多代表宝鸡农耕文化的物品,接着我看到一群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被施了魔法似得。通过了解我才知道,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彩绘出来的,我们宝鸡人真了不起。我们继续参观“西府人生”部分的“人之初”、“婚嫁娶”、“福禄寿”三厅,参观到了“婚嫁娶”,一进去就看到了一台花轿和一个骑着马的新郎,一幅吉祥喜庆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一幕真实的表现出我们西府人对美好生活的态度和向往。
接着又来到了“宝鸡风尚”主题展厅,了解到了更多的宝鸡人文历史和“非遗”保护项目,皮影、马勺、泥塑、凤翔剪纸,这些都展示出了宝鸡人在生产生活中祈福、求美、寻乐的心愿和很高的文化艺术底蕴,表现出了我们宝鸡地域文化的源远流长。最后陕西民间艺术大赛金奖得主、工艺美术大师张选武老师给我们现场讲解了脸谱知识,手把手的教我们小记者画马勺脸谱,并进行了评比、表彰。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小记者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也收获到了很多关于宝鸡的历史文化传承,今天的活动真有意义,让我回味无穷。
走进博物馆作文(2)
走进博物馆作文(3)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博物馆,你们肯定会问“你们怎么到了博物馆了呢?”那是因为刘老师亲自带我们到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如果你们想听,就让我讲给你听吧!
老师规定8:45分到,我和一些小伙伴们早早已经到了售票处,刘老师也到了,她给我们领了门票,我们排着队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
一进门,1楼大厅有很多小展板,上面记录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楷模人物事迹。接着我们到了2楼,一张图吸引了我的眼睛,我跑过去一看,哦,原来是介绍百泉墓地的图,上面写着:百泉墓地位于辉县市百泉镇小官庄村北,发掘面积是2535平方米,发现了11座东汉墓葬,唐代墓葬三座,出土文物两百余件,包括铜镜,铜带钩,铁剑,以及罐、井、仓猪圈等,看到这里,我就想“既然是挖掘出来的文物,那就一定很好看,于是我就去找这些东西。过了一会儿,文物找到了,他们的确是那么好看,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好笑,如果你不信,请看,比如这个淘狗,我觉得他一点也不像狗儿,非常像只狼,这头猪在猪圈的样子也有点奇奇怪怪的,我问刘老师“怎么会这样的?”老师说“别看它们破旧,研究这些文物可以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了解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研究历史很有意义呢!”
是啊!这里有很多的文物,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很悠久的,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了解。
走进博物馆作文(4)
这一天是“隆重”的日子,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春游。
大家进门时都露出爽朗的笑脸,走进教室就看到同学们认真的看书,我静悄悄地把书包放下,拿出最喜爱的书。
过了一会儿终于三年级的车到了,我们兴高采烈地走上车!我们向丝绸博物馆出发!开始启程啦!
“一寸光阳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知不觉中就到达目的地了。哇!喷泉中的人是“蚕丝娘娘”吧!真漂亮!阳光照耀着美丽的喷泉中的“蚕丝娘娘”真像一位仙女。
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坪,长着又高又大、又粗又壮的树,穿过郁郁葱葱的小树,终于可以进行扎染活动啦!
我们看到阿姨做的很漂亮,我真迫不及待马上亲自动手啊!但还不知道怎么做呢?听着阿姨们的介绍,我们动手啦:
一、把布折成一个形状;
二、用绳子扎起来,一定要扎紧;
三、把剩下的都扎好;
四、染布;
五、把扎的线给剪掉;
最后就成了一条美丽的丝稠啦。
终于可以在草坪上吃年饭了,我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的,吃好了,玩点什么呢?打扑克?踢毽子,火红火红的太阳照在身上真舒服啊!
走进博物馆作文(5)
太仓博物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今年暑假,又一次走进太仓博物馆,对它也有了新的认识。
博物馆设计独特,远远望去,外观像一顶礼帽“圆仓”型,它淡化了“粮仓”之型,取“容器”之神,融入了“有容乃大”的华夏民族底蕴,盛载了太仓源远流长的历史结晶与人文精髓。
一走进展厅,印入眼帘的是镶嵌着“天下粮仓”“天下良港”几个大字的巨大壁画,因为太仓原本是古代存放粮食的地方。馆内珍藏着陶瓷、青铜器、书画、玉器等20xx余件,让人目不暇接。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六国码头场景”,它是太仓历史上最为繁盛时期的一个生动再现,主要描绘了元代海运的开发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太仓港口海运一派繁荣的景象。
走着走着,我被那精美的古董与书画所吸引住了。看到古代人创造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作品时,连连感叹古代人精湛的技术。太仓,人杰地灵,历史上杰出人物真不少,明清时代状元毛澄、毕沅、陆增祥……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祖辈。
最让人难忘的是革命历史陈列馆,当我看见战争时期老百姓苦难生活的照片时,内心百感交集。当看见战争胜利,太仓解放时的情景,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看着这革命烈士留下的一件件遗物,让我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更一进步了解太仓的历史和文化。我骄傲,我是太仓人。
走进博物馆作文(6)
1月7日,学校组织全校同学进行本第一次走进博物馆活动,我们四、五、六年级的同学激动地参加了博物馆活动,一下公交,就看到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我更加激动了!尖锐的屋顶、晶莹透亮的玻璃,没错,这就是首都博物馆。
一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牌坊,顿时一股浓重好的京味气息向我们扑来。
我最为欣赏的是:“青铜艺术精品展”,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箭。
剑、柱脊短剑,反映了当时各种诸国征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金银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潮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身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
踏着轻缓流转的音乐,走进绘画作品展。昏黄的灯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横铺、或挂立。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一挥洒出,飘逸、清幽、唯美的世外桃源。
下午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首都博物馆,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想到这里,我又激动万分,停留在精彩的瞬间,这次旅游让我又增长了许多的知识。
走进博物馆作文(7)
我们走进了茶叶博物馆,两边都是齐刷刷整齐有致的茶树,绿油油的,还透着清香哩!幸运的是,我还看见了一位老师傅在采茶。
上了一个小山坡,接着就是一个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空气非常清新,使人心旷神怡。突然,我停了下来,因为我发现这条小路每隔差不多一米就会有一个“茶”或“茗”字,这些字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书法家写的:有启功的,有蘇軾的,有王羲之的,有顏真卿的,还有柳公權、歐陽修、鄭板橋等。没多久,我们就听见了美妙动听的溪水声,看见了在欢乐流淌的溪水,闻到了茶叶的清香。我情不自禁的张开了嘴巴,连连拍手。那草坪就像一块地毯,我真想躺下去睡个好觉!过了一会儿,我在一座用木头搭的桥上看见了一只黝黑的小鸟,那只小鸟站在小溪的一块石头上,还不时地低下头去喝水。踩着洁净的台阶、漫步在森林里,一转眼看见了“学茶堂”,紧接着我们走过一块草地,发现了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原来是陆羽正如痴如醉品茶。之后“重见天日”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们进入了一个展厅,展厅的“茶”字无处不在,真所谓“茶叶博物馆”,我今天总算见识到了那么多的“茶”!
茶叶博物馆不仅给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还给我增添了许多乐趣,添加了快乐!
茶叶博物馆,我还会再来的!
走进博物馆作文(8)
阴沉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我们马上要去参观神秘有趣的陕西自然博物馆。
兴奋的我们刚步入博物馆,就被眼前巨大的马门溪龙模型震慑住了,我们的思绪立刻被带进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这只会叫会动的模型向我们生动地还原了颈部超长的马门溪龙的特征。听讲解员讲,马门溪龙发掘于1952年四川省宜宾市的马鸣溪渡口,由于那里的人发音不准确,所以命名为马门溪龙。
地质万事展览室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从中我了解到宇宙的由来,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地质运动是怎样形成的。最让我吃惊的是位于我们陕西境内的太白山竟然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真难以想象登上最高处会是怎样的感觉呢?置身于浩瀚的地质知识海洋里,我不禁感叹人类是多么渺小!我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地质学家,用我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人类遇到的地质难题,提前预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走进博物馆作文(9)
今天,我和妈妈、哥哥一起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
我们先看了恐龙化石、昆虫化石等馆。在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志愿者导游,导游阿姨给我们详细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煤炭是不可恢复的.资源,最早的猪,古老的大象,还有我们应该保护现在已经很少的动物,如老虎、鹿等……
因为有导游阿姨,这是我在自然博物馆看东西最多最认真的一次。等到我们要回家时,我都走不动了,到饭店的后,吃了一大碗牛肉饭,感觉真香呀!
北京西城区康乐里小学一年级:李昊
走进博物馆作文(10)
今天天气晴朗,凉风习习,蓝天、白云显得更加美丽。我期盼已久的万里行——洪泽湖博物馆之行终于到来了。到了学校,老师跟我们讲了关于洪泽湖博物馆的知识,并告诉我们去那里要遵守哪些规定和注意事项。我们便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很是开心。到了博物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序地进去了。首先我们走到了第一个展示厅,一进门我们便看到一尊跪着的铁牛雕像,我以为那是九牛二虎一只鸡里的其中一头牛呢,但是听了一个博物馆阿姨的介绍以后才明白那尊雕像是仿真的并不是真的。同时也让我明白铁牛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并以此预测洪水。再往里走,能看到一尊大禹治水的雕像和大堤分布图。往下看,看到了一张完整的洪泽地图,讲解阿姨指着地图上白色的地方说那是洪泽湖。看完这些,讲解阿姨领我们到了下一个展厅,这个展厅里有许多古代文物各式各样大多数都是我们不认识的,展厅的另一面展示着很久以前的.渔民和农民工作时用的工具和很久以前人穿的衣服鞋子。之后我们又到了另外两个展厅参观,参观后我们就整队离开那里。
参观完博物馆后让我们了解许多关于洪泽湖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贡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