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物馆拆除了“围墙”,格局也就打开了TOPYS创意内容平台

当今天提到博物馆的时候,你想到的是气势恢弘的建筑还是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作为一个将历史和现在连接起来的奇妙空间,博物馆仿佛离今年的年轻人还是有些距离。就拿故宫来说,在2012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改革之前,那一方「一物一历史」的空间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多是庄重与威严,丝毫渗透不到日常生活中去。

当然,博物馆的成功运营绝非易事,其中藏品管理、商业化模式、开发节奏等,才是真正的考验。今天不是要探讨和比较哪些博物馆更优质,而是想一起再次「云游」那些让你愿意挪出宝贵放假时光去参观游览的博物馆,它们都藏着哪些特色和巧思?那些璀璨的文化如何以更加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能转化为吸引人的文化消费内核,从而支撑起博物馆的良性运营?我们想逛的博物馆,到底长什么样?

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大师乔治·布朗·古德(GeorgeBrownGoode)曾说:「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是启蒙民众之重要机关」我想如果说「丰容」是动物园设计规划的重要根据,是为了给游览者呈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那么博物馆同样有着类似使命。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静默的物品表现出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如何沉浸式体验到的不再是「文本上的生活方式」,是博物馆规划的核心。而这个灵感,或许可以从历史上最古老的户外博物馆中获得。

在占地面积不大的瑞典,可以说遍布着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与艺术馆,其中就有世界上第一家户外博物馆——斯堪森博物馆(Skansen),该展馆诞生于19世纪末的斯德哥尔摩,由瑞典民俗研究者亚瑟·哈兹里乌斯成立。与其他中规中矩的展馆相比,这个博物馆因其“原生态”而备受瞩目。博物馆占地约30万平米,拥有150间被哈兹里乌斯在北欧游览历时买回来的房屋。据馆方介绍,该博物馆只有3间房屋是复制品,其他均为迁移复原的原本建筑。从北部萨米人居住的小屋到南部的斯科纳花园,可以说几乎是100%还原了北欧19世纪城镇的完整样式(哈兹里乌斯当初就是因为害怕瑞典民间文化消失而进行的筹款旅行)。进入博物馆内,游客可以看到城镇中的银匠、手工匠、面包师等穿着传统服饰示范传统工。城镇内还有多种斯堪的纳维亚野生动物,说是真实“穿越”也不为过。

而每到夏季,瑞典所有重要节日如国庆、音乐会、舞会等都会以传统形式在此庆祝,而博物馆也有了别样的叙事方式——沉浸式体验。那些看似离居民很遥远的历史故事和枯燥乏味的讲解,就以这么鲜活的形式走入了人们的寻常生活中,成为亲子游和探索城镇的最好方式。

当然,这样生动又创新的博物馆形式,也使得斯堪森博物馆成了博物馆范本,后来被瑞典各地区效仿并曾掀起过一阵狂潮。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位于瑞典斯科纳的维京博物馆(TheMuseumofFoteviken),每年的五六月份,维京文化爱好者们都会聚集在“维京村”,体验维京时代的节庆、战争与日常生活。

后来大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种以民俗为基础的露天博物馆还逐渐拓展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最好方式。

时至今日,去斯堪森博物馆参观已经成为了游客到访瑞典的必打卡项目,并且由于其展览项目提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极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这也促进了露天博物馆所在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数据显示,斯堪森博物馆开馆两年时,观众流量就达到了50万人次,而其所在地斯德哥尔摩当时的人口不过30万,对当地旅游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就其内部形式来说,本身就作为展览一部分的手工作坊也同时出售手工艺品,观众在游览中对其产生的情感共鸣,使得这种周边的故事性被放大,且有了情感记忆,购买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此外,有些露天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购买形式也十分特别,如在斯特布里奇博物馆,就有一个大型的历史商店,让游客能体验19世纪30年代的购物方式。

不得不说,露天博物馆的展览形式确实让博物馆不再是那个遥远又冰冷的展览空间。它首先是一个旅行目的地,其次用其文化内核延续支撑起其存在的必要性,最后用场景达成与消费者的共鸣和情感记忆,用商业反哺了自身生态。

我想真正能给全球的乡村建设起到积极启示意义的,要数日本山形县朝日町生态博物馆。朝日町位于山形县中部,该地区以山地为主,而且老龄化十分严重,因此不需要进行建设和展馆维护的“在地展示生态博物馆”成了最佳解决之道。在这里,整个城市都是展示空间,而每一位居民,也成了策展人。

卫星设施则是指在地展示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场所,而当地居民也与政府一起,参与了整个资源的发掘活动。游客进入其中可看到山形县特有的自然景观、古城遗址、古墓以及寺庙、交通运输、农林渔牧业、教育设施、传统手工业等。几乎一处不落地将整个城镇的历史以及现在进行了展示,而游客也能置身其中沉浸式感受到历史与自然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创立朝日町生态博物馆之初时,政府就已经很明确该博物馆的建立是为振兴当地经济,因此很多资源的发掘并不是以游客为导向,而是以对当地经济有利为导向而选,因此当地居民也参与了展示区的规划与特有生态的挖掘。

而在博物馆运营上,也形成了妙趣横生的讲解模式。就拿现在几乎所有博物馆都有的线上导览来说,基本等同于线上地图而已,还别说产品交互做得十分不友好。然而在这里,除了线下已规划出21条成熟的游览路径,当地居民还会在网站上针对自己所熟知的区域进行个人视角的描绘与讲解,你或许能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也或许能感受到当地居民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加深了对该地人文关系的理解。

目前朝日町博物馆的运营费用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而由此带动的旅游收入扣减运营开销后,略有结余。虽然这并不足以让该地经济有多么蓬勃的发展,但由于其范围覆盖了整个朝日町,因此其建设也不得不被纳入当地政府的城乡规划中,由此实现的基础设施的改进,对居民来说不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吗?

在30多年的发展中,朝日町生态博物馆不仅振兴了自身经济,也为日本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成了官民合力进行城乡建设的典范。

历史文化从来都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与灵魂所在,也是决定城市是否有魅力的关键点。如果你无法抗拒柏林这个城市,那么建立在柏林市中心的柏林博物馆岛绝对功不可没。这座博物馆岛建立于18世纪末,由老博物馆、新博物馆、国家画廊、博德博物馆、帕加玛博物馆组成,可以说已经成了柏林的文化身份符号。

五组建筑以天桥相连,而柱廊与花园的设计,又使得他们浑然一体,体现了城市中心的景观和历史文化。在建馆之初,政府就力图塑造一个以文化艺术和科学教育为核心功能的中央景观,因此对建筑群采取的是“补全式”修复的方法,也就是说,那些经历过战争洗礼和自然风蚀留下的肌理,既不会被模仿填补,也不会被废除,但是幸存的部件会被修缮,建筑的体量也会被补全。

而在岛内,规划师也试图引入全新的元素如考古长廊、岛上景观空间等;而在岛外,则开辟了考古庭院,并用一条对角线道路将洪堡大学、城市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串联了起来。这样新旧结合的方式,带来的是对历史的重温与保护,同时也对老城改造给出了积极启示。

而在藏品上,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欧洲及中东的文化艺术收藏,还特意开辟空间为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文化艺术提供容身之所。置身其中感受到的博物馆的神圣不再是来自恢弘的建筑和举世无双的藏品,而是政治权利彻底为文化与科学让路,这样一份包容性,也使得博物馆岛不仅是为柏林人建立的,也是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建立的,更是为自身的文化发展所建立的,具有十分长远的可持续意义。

如今,这个博物馆岛也因其优美的环境和历史文化感,成了柏林最具活力的市中心,无数酒店、住宅、康乐设施、水族馆等都围绕此地而建,形成了新老建筑与文化彼此包裹着共同生长的奇妙图景。

似乎从博物馆建成的那一刻起,其使命从来都只有一个,就是向公众进行知识的普及与艺术的教育。然而我想博物馆教育观众的方法从来不止一种,先有“博物”,后有“馆”,而“博”从来不在于藏品的数量,更在于有多深远的程度能影响到观众的思想,能以多丰富的视角与方式给观者提供特别的体验。

THE END
1.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https://xcb.hgnu.edu.cn/2024/1216/c1397a110166/page.htm
2.参观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博物馆给了我很多灵感。一件古老的陶器,一幅古典的画作,都可能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在这里,灵感和创意碰撞,擦出火花。博物馆咖啡打卡:享受小资情调 逛累了,博物馆的咖啡厅是个不错的选 择。点一杯香浓的咖啡,坐在窗边,看着外面人来人往,享受一下小资的情调。别忘了拍照打卡,这可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850949076897467&wfr=spider&for=pc
3.生活·随感“看展”的意义除了长江万里图,还有雕塑馆,有主题展览等等。如果一个个细致地看,逛一个下午也不成问题。 马术博物馆里最吸引我的当属主题群雕。 一进入大厅,一尊由飞马马车和浪花构成,纯青铜铸造的飞马奔腾雕塑赫然入目。铜雕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重达400吨。16匹奔驰的骏马或低头奔腾,或昂首嘶鸣,牵引着马车以雷霆万钧之势,极https://www.jianshu.com/p/daff2735803c
4.逛美术馆之前一定要做哪些准备?评论频道一想到要去逛大型博物馆,特别是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兴奋,而是浩瀚的展厅、迂回的路线、迷宫般的建筑、酸痛的小腿、知识匮乏的尴尬……短时间逛完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所知又有限,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https://opinion.hexun.com/2019-08-27/198352648.html
5.为什么要去博物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理由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通过博物馆去 探索一个时代、追寻一种精神, 我们在其中得到的所有, 无论知识还是感受; 我们在其中追寻的所有, 无论时代还是美学, 都能为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如果非要说一个逛博物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A5NjgxMw==&mid=2650340978&idx=1&sn=616d04f8aa339376506e1a7b4cb93bd8&chksm=f340a2f0c4372be65204ca02849f253603a4d8299af628cf3a0cb21f074c75aef4333cd221c1&scene=27
6.我们为什么爱逛博物馆?民众爱逛博物馆、博物馆“火起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自己国家历史的热爱,对前人智慧与创造的尊重,对千万年人类文明中积累的各方面成果的欣赏。 但是,当人们走进博物馆,面对海量的、充满历史细节的文物时,却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我们,到底在看什么?要如何才能看懂一场文博展览?有没有检验我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26118
7.金佳悦:用抖音“逛”博物馆“古人为什么要在坟墓里作画?1400多年前的时尚是什么?古人对‘死亡’有什么看法?” 金嘉跃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观察网友的反应——虽然此前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的同事参加过抖音的“在家逛博物馆”直播,但对于金嘉跃个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http://www.bjhwtx.com/h-nd-40465.html
8.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逛博物馆文案短句干净→MAIGOO知识一些现代博物馆还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就和创新。这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思考和启发 逛博物馆不仅仅是看展品,更是一种思考和启发的过程。每当我站在某个展品前,我都会思考它的意义、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 6、心灵的震撼 https://www.maigoo.com/goomai/0zEMNzQ2.html
9.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合集15篇据此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亲临铁西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铁西区在引领我国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在传承工业文明、弘扬工业文化方面做出贡献。原书记闻世震同志也明确提议在铁西建设“中国工业博物馆”,这就是博物馆构想的前提。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还给我们介绍相应意义。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205105533_2337044.html
10.家庭研学如何用好博物馆资源我国是博物馆大国,在“文化中国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丰富的文博资源有效转化为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资源?什么样的研学课程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在博物馆公共教育专家郭青生看来,优质的标准包含几个方面:第一,研学课程的主题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有意义,并符合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第二,符合博物馆学https://www.gzstv.com/a/a1f92308ee934520a3cb97f5d89cd330
11.我们为什么要逛博物馆?西安新闻网而在博物馆建筑方面,从传统的追求宏伟壮观,到注重内部功能需求,则反映出博物馆功能定位的变化。譬如柯布西耶的“无限生长博物馆”理念,展现了建筑与功能相结合的创新尝试,虽饱受争议却意义非凡。该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有朝一日博物馆需要扩建,其黄金分割的比例、几何的建筑外形和标准化的内部设计可以使其轻易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10/18/content_6994393.htm
12.菜市场,就是一颗厨子心的博物馆而菜市场的音量,是疯狂的,每一件物品,都鲜活的表明自己的存在感。好像哲学的发展,博物馆是古典的理论,而菜市场的万物是更贴近于存在主义的,每一种美,都在于个人眼中的它,是否可以变为下一餐里冒着热气的美味,意义实际又踏实。 把菜市场当成博物馆逛,要观赏的对象,八只眼睛都看不过来。翠绿的当季蔬菜、难得一https://travel.ifeng.com/c/7wax80pbJbs
13.网红博物馆是这样破圈的!能成为城市灵魂的是“人之常情”解放周一:看来,逛博物馆,观众的获得感不光来自知识的增长,也来自情感的体验。 沈辛成:随着观众对博物馆体验诉求的变化,沉浸体验陆续进入博物馆策展人的视野。这是目前博物馆发展的趋势,不能只用静态的、理性的形式去呈现,还要考虑如何让情感和情绪流动起来。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77558
14.为什么现在的文物都变“戏精”了?南方plus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博物馆探索传播方式,而作为个人,不妨多阅读多观展,多渠道从文物中看历史。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每件展品背后都有无限多的故事和意义,它们能穿越时空,带给你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无尽的想象。 看历史风云,思古往今来,求知、探索、创造,不亦乐乎?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04/c4246399.html?colID=14&firstColID=2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