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物馆儿童绘本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儿童绘本是一种能给儿童叙述故事的图画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教育性等特点。它的图画并不是单纯的插图,而是和文字相结合起来的,它和文字一样能够叙事,相比文字能更加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文字而单独存在。文字提供的是一种语言和听觉的功能,它能在静态或动态的图片中辅以说明,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表现故事的完整性。

如果图画的形象直观、有趣,文字的表达简洁、明了,那么就能给读者带来很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感。博物馆儿童绘本则是在普通的儿童绘本中加入了博物馆元素,它是一种以博物馆馆藏资源为载体的绘本,它不仅属于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可以作为博物馆艺术衍生品。

一、我国儿童绘本发展历程

1、我国绘本的萌芽

我国本土绘本相较于欧美地区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它才开始逐渐流行于我国大陆地区,在接下来的十年,我国大量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优秀绘本,大陆地区就此开始掀起绘本阅读的热潮。

实际上,绘本在很早的时候,就以图画的形式出现在我国。从史前时期的岩画、陶器绘制、壁画,到历朝历代出现的比如画像石、卷轴画、小说模板插画等等,无一不是在用图画描述故事,我们都可以把这些形式看成“图画书”,只是承载的载体不是书,而是其他媒介而已。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绘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成年人的方式讲述故事,却没有以儿童的视角来讲述,可见当时儿童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而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发现,是到五四运动以后。

2、我国绘本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十年是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的绘本题材多元,但是绘画风格还是以传统的水墨画、工笔重彩为主,会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儿童读本中。

八十年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促进,是一些富有远见的画家开始向中国原创绘本探索。至此以后,无论是绘本读者、创作绘本的画家,还是出版社都越来越重视绘本的发展前景,投身于中国原创绘本的事业中,如今,我们通过研究外来优秀绘本,结合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来创造属于中国的原创儿童绘本。

二、我国博物馆儿童绘本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博物馆儿童绘本发展现状

博物馆儿童绘本的出现就是将博物馆元素通过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读者们。我们从当当网上搜“博物馆儿童绘本”这几个关键字,出现3000多条信息,这里面超过一半是国外引进绘本,从数量中可以看出,我国博物馆参与编著的儿童绘本并不多。

本人根据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版的博物馆儿童绘本中挑选了几本进行分析,从年份来看,国内原创博物馆儿童绘本基本都是2010年以后出版的,可见我国博物馆儿童绘本的兴起主要是近几年。

从绘本的儿童适读年龄来看,年龄层次划分不细致,适读年龄区间范围跨度有点大,基本是3—12岁;从绘本的类型来看,科普类居多,游戏类绘本正在兴起。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博物馆儿童绘本仍然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大滞后于已经占据我国绘本市场大半江山的国外儿童绘本,我国博物馆儿童绘本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2、博物馆儿童绘本存在的问题

我国博物馆儿童绘本从内容题材构造、策划版式、书籍样式到出版这一群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很多绘本讲述的故事都不够完整,常常会出现前后不呼应,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可以说整条故事线缺乏一定的逻辑条例,让小读者晦涩难懂,

比如《青铜国》和《商贸,从贝壳到丝绸》,前者更像是知识卡的组合;而后者则更像是卡通版的历史梳理,只在个别位置出现了片段式的情节。

这种绘本故事对外输出得效果是不理想的,有的绘本的内容构建都是从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依据文物背后历史的真实性,文物信息的准确性,单纯是为了想象凭空编造的内容,这种博物馆类绘本就不具有科普和实际意义,它与一般的绘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从题材类型上,博物馆绘本大多是历史科普类题材,这也注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比较窄,题材选择受到限制,如果内容的语言再过于专业化,描述不够生动形象的话,那么这本绘本很难引起小读者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开发此类绘本时,作者过于强调教育功能,忽视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书籍样式上,大多为常规的书本型,缺少能刺激儿童听觉、视觉、触觉的体验,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一些博物馆书籍往游戏绘本方向发展,孩子们能够跟故事有更多的互动。

从出版中的博物馆绘本上,根据当当网出售的绘本来看,有些博物馆绘本的知名度不高,售价还比较高,出售数量特别地少,有的博物馆绘本在官网上的分类不明确。

比如属于科普、图画书类的绘本被分到计算机类,属于低龄儿童的年龄被划分为中学生,这写就很容易导致阅读需求者不能精确搜索到所想要的绘本,一些比较出名的绘本的排名也比较靠后。

在排名前百位的绘本中,大多为引进绘本,说明我国原创绘本数量较少。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策划之出就得考虑进去。因此,开发一本博物馆儿童绘本是一条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地取长补短的路。

三、研发博物馆儿童绘本的重要性

1、博物馆绘本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提供儿童全面阅读情境

一本优秀的绘本,往往承载着引人入胜的故事,绘本中提供了吸引眼球的图画和生动的故事内容,能把孩子引入到绘本讲述的故事内容中。通过内容的讲述,图画的视觉刺激,给儿童提供一个全面的阅读情境。

例如良渚博物院主持编著的《良良的古城世界》,以第一册《良良的陶器世界》故事为基础线索,将故事分门别类成五个部分,包括“探亲之旅”“古城之旅”“玉璜之梦”“考古流程”“辉煌的良渚古城”,跟着小主人公良良,一起走进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

整个故事线索联系紧密,语言风格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每个画面都非常有代入感。整个故事都是基于严谨的研究和认知,让小读者们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良渚古城文明。

(2)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

绘本给儿童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图片,配合有趣的故事情节,家长通过引导儿童来阅读绘本,可以诱发儿童的想象力,好的绘本故事可以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动人的故事可以培育心灵、陶冶情操。

例如博物馆冒险小说《博物馆魔法之旅》讲述的是以9岁中国男孩鹿小奇为主角,在他在参观自然博物馆时,意外和馆中展品展开奇妙对话,从而踏上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冒险之旅的奇幻故事。这本儿童绘本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高度融合的特征,综合了冒险、奇幻、悬疑、幽默元素,提高了儿童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它以“儿童本位”的角度讲科普,涵盖物种起源、远古生物、鸟类昆虫、动物植物、濒危物种、地球地理、宇宙探索等学科领域,小读者们可以了解到科学、人文、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孩子多元智能发展。

(3)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绘本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可以接触、模仿和学习新词汇,在家长的有效指导下,儿童的词汇储备不断增大,词汇的运用能力也逐渐增强,语言的表达也越来越流畅,绘本中一些优美的文字还能体现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也能为以后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儿童在看完绘本后讲述故事的时候,就是一次将语言整合的过程,通过在绘本学到的词汇将理解的故事串联起来,既考验了儿童的记忆力,又考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多数绘本是拼音注解,孩子们可以根据拼音自行阅读,这也能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的审美水平

绘本是融色彩、线条、构图、文字为一体的读本,鲜明的色彩能给孩子们视觉上的刺激,蜿蜒的线条给孩子们一种柔美之感,构图的不同,给孩子的想象力也不同,比如留白,给孩子们自我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色彩、线条勾勒出的一幅幅图画和文字共同交织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绘本的图片是具有美术审美意义,绘本的文字具有文学的属性,二者的相互融合,具备美术和艺术的双重审美意义,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2、博物馆绘本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1)拓展了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渠道

公众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之一。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博物馆充当的文化力量与标杆作用也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2019年的一份《观众分析: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到非常清楚的数据。

在调研的两千多份有效样本中,大约90%的参观人群年龄处于18至40岁之间,以大学生和青中年人为主,可想而知参观的儿童人群比例还远远不到10%。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群体在博物馆教育的受众群体中是有所忽视的。

在已有的儿童教育活动中,可以发现它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引导,解说比较单调,致使儿童很难体会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难以理解博物馆的文化知识,不能轻易就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而博物馆儿童绘本成为了连接儿童与博物馆的载体,它属于博物馆文化知识的衍生品,它以儿童的认知和视角来展示每一个有趣的故事,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博物馆元素,以活泼易懂的语言来刺激儿童的想象力。

将孩子引入到博物馆中,开启他们探索历史知识和艺术审美的启蒙之路,通过博物馆实物的印证、历史的再现,让儿童能够在博物馆实地参观中获得知识和思考的加深,使得博物馆儿童教育不再那么的枯燥单一,孩子们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绘本的创作需要生动的故事来支撑。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元素进行核心内容的创作,既挖掘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促进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又塑造了独立的IP15,创新了绘本的灵感之源,提高了博物馆绘本在儿童绘本市场中的竞争力。

比如2018年出版的《陶瓷镇》这本读本,就是以上海博物馆陶瓷馆的馆藏品、景德镇瓷器博物馆的陈列品为实物依据,为幼儿园至小学低年级儿童量身定制的亲子科普读本和文物游戏书。

它既能将上海博物馆和景德镇瓷器博物馆中的中的陶瓷展品展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又能以诙谐的故事性和趣味的互动游戏来吸引儿童的对瓷器的兴趣,对于陶瓷的诞生、烧制过程、色彩、造型、纹饰、用途的认识,将千百年的陶瓷制作工艺传播给千千万万的历史小传承者们,让他们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四、总结

博物馆是培养儿童文化和审美素养的启蒙教育阵地,博物馆绘本也被赋予了相应的教育功能,所以,一本优秀的博物馆儿童绘本对于孩子的启蒙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博物馆儿童绘本要利用好原创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绘本故事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讲述者。

我国博物馆绘本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一些博物馆,其他地区博物馆应该以上博、国博等博物馆为模板,结合自身优势,研发出能体现本地区本馆的儿童绘本,要学会利用已有的平台和馆藏资源,要重视少儿教育的培养,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虽然我国的博物馆儿童绘本刚刚起步,但是现在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加重视互动体验,这也将使未来博物馆儿童绘本创作的方向。

THE END
1.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甘肃简牍博物馆整合馆内资源,开展了形式丰富、门类齐全的沉浸式体验课程。为了解文物《传车亶舆薄》和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博物馆设置了投壶、乐器以及射箭等体验课程。为了解篆刻艺术,博物馆设置了篆刻木板地图相关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篆刻的过程,增强对简牍书法美学的兴趣和了解。在文房四宝主题研学课程中,为了解文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1140
2.每天读书的好处哈佛研究:每天给孩子读书的意义【3】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目的是找出什么样的家庭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 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等对孩子的成绩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一、我们忽视了对孩子日后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语言环境 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jihua/448187.html
3.社会实践活动方案(15篇)10:00到海豚馆,观看海豚明星表演。 11:00用午餐 12:00参观美洲大猩猩,澳洲袋鼠,非洲长颈鹿等和小动物零距离接触。 13:30快乐游戏时间。 15:00返回幼儿园 温馨提示: 这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秋游,也是孩子们来幼儿园后第一次外出游玩,所以,小班的家长一定有点担忧吧。那么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参与这次秋游活动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576746.html
4.我们为什么要去博物馆?这篇文章说清楚了理解了博物馆的意义,要不要马上出发,去博物馆体验一番? 不要着急,先掌握游览博物馆的秘籍,才能让你在逛馆时能多一分享受和优雅。 一、最适合看展览的时间 工作日的上午是最佳看展时间,因为参观者较少,你可以自由而安静地欣赏整个展览。如果选择在周末观展,那么努力将时间规划在中午前,避开高峰时段。 https://www.kankanews.com/a/2017-05-18/0037994985.shtml
5.虞永平:如果你想给孩子建造一座博物馆建设农具博物馆 要在幼儿园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博物馆也许是件很艰难的事情,但幼儿园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建设儿童博物馆,对幼儿园来说,意味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呈现一些具有重要博物价值的事物、现象,供儿童观察、操作和欣赏。 农具博物馆一般可在农村幼儿园建设。农具博物馆可呈现各种各样的农具,如锄头、钉耙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483432f1-506f-4183-a187-55c1440aef3e
6.探寻博物馆里的奇妙世界“家长不妨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周莉娟说。博物馆的文物分为很多种类,按材质来分,有青铜器、书画、陶瓷、石刻等等,按主题分,则有四季的主题、有动物的主题、有植物的主题等等。动物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在古代,动物对于人们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动物主题非常适合作为亲子去博物馆打卡时的一个切入点。 https://www.scedumedia.com/web/news/item/16615
7.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参观博物馆》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参观博物馆》【幼儿教案】 教案一:革命烈士博物馆活动准备: 1、通过参观,引导幼儿了解革命烈士博物馆的名称、地理位置、革命意义。 2、激发幼儿爱家乡的自豪感。活动准备:革命烈士博物馆图片。幼儿已经参观过革命烈士博物馆。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你们去参观过博物馆吗?你都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26/6235144110004101.shtm
8.利用好家门口的资源,也可以让孩子胸中有万象—山东站—中国教育在线“走进博物馆,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亲眼见证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胡安琪妈妈认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将伴随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成为他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https://www.eol.cn/shandong/sdjc/202408/t20240802_2627516.shtml
9.特殊孩子走进博物馆探索艺术之美:平等享受文化设施不能只打通最后“大家看看这幅画,画里是阴天还是晴天?”站在约翰·康斯特布尔的画作《史特拉福磨坊》前,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工作人员李宏洁向一群孩子提问。 “是晴天,因为天上的云很亮!”“水上的倒影在发光!”此起彼伏的抢答声,让人忽略了这群孩子有些特殊:有人坐在轮椅上,有人需要依靠着志愿者,还有人一边看画,一边看向李宏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606083.html
10.乡村孩子的精神美食张家川县文旅局积极发挥博物馆图书馆在县博物馆和马家塬车舆博物馆,师生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依次进入展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眼神充满好奇、惊讶,被展厅里的实物、图片、三维动画所呈现出的张家川悠久历史和灿烂绚丽的文化内涵所折服。师生们时而顿足不前,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肃穆致礼。许多同学都是参加研学游活动,内心的激动和对历史知识的https://www.tianshui.gov.cn/wlj/info/1802/239852.htm
11.学生暑假实践活动方案示例主题:公共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现状调查。对市博物馆、体育馆、少年活动中心、烈士陵园等设施的'情况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调查,并对中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这样做法的意义和对现况的改进意见。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和建议书(配图片资料)。 https://m.ruiwen.com/fangan/760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