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斯坦福大学教授: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问题,不是压力太大,而是它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威廉戴蒙认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问题,不是压力太大,而是无意义,他们的人生没有方向。

“为了某件并非他们选择的,也非他们相信的事情而努力奋斗是不可持续的。只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才能释放巨大的能量、创造力和深度的满足感。”

成人世界正在逐渐向他们敞开,至少是掀开了一角的帷幕,但他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父母曾经许诺过的玫瑰花园,而是一个幽暗未明的森林。

对于这个世界,他们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且恐怕多少会感到失望——为了那些处处受限的可能性。

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在目前的教育环境里,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9-16岁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不仅需要的是知识广度的拓宽,更需要的是人文思维启蒙深度的积累。

所以因为一本叫做《少年》的杂志,我们专程拜访了神交已久的《三联生活周刊》杂志社。

在看到样刊后,我们笃定,青少年的成长路上需要这样一本杂志!

三联首创刊封面

9-16岁是人生中的里程碑阶段,各种困惑会扑面而来。孩子的心智发展已能支撑他们进行大量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却不足以解答越来越多的困惑。

家有青少年的亲们,一定不要错过,2020年《少年》创刊首发订阅。

2020年6-12月

双月刊,共4本

原价80元

首发团价76元包邮(偏远除外)

每双月中旬寄出,共寄送4次

比如思考,怎么学会真正把一件事情想明白,学会推理和审视,学会辨析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区别,学会判断一个论点背后的证据是否可靠,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阅读,有人说,科技发展到这种地步,阅读已经过时了。有了游戏,孩子怎么可能还被书本吸引?

但是,我们相信,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阅读仍然是智识之光,情感之源,是我们探索自身,理解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我们从书中获得愉悦,悲伤、震惊,我们在书中寻求知己、抚慰,以及人生的出口,书如明镜,置身镜前,我们才看到原来镜中人就是自己,或者不是自己。

如尼尔·盖曼所说,“那些你在恰好年纪读的故事,永远不会离开你。你可能会忘记谁写了它们,或者故事叫什么名字。有时候你甚至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如果一个故事触动你,它会永远与你同在,萦绕在你的脑海中那些极少探访的角落。”

再比如情感,到了这个年纪,他们开始脱离父母,更多的与同伴交往,但我们的教育里几乎从来不包含情感的教育。

没有一门课会教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同龄人建立平等、友爱而持久的关系,如何表达爱,如何接受爱,如何化解悲伤与怨恨……

比如意义,人生意义一向是青少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但如今,他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去表达这种好奇。

对于青少年,思维能力远比知识更重要,更能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只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青少年找到人生的意义。

《少年》将会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呢?

以创刊号为例:

封面插画是一个男孩,独自面对茫茫大海。世界静默无语,人生的风浪蓄势待发,即将卷起千层浪。

这是一个少年面对广阔世界的感受,好奇、兴奋、有一点不安,有一点害怕,但更多的恐怕是焦躁和迫不及待——

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神奇,你没有见识过;还有那么多情感,你没经历过;还有那么多未知,等着你去探索。

脚下的礁石告诉他们,人生远远不止眼前的这一刻,他们是不断流变的岁月、历史与人类代际中的一环,而且,和父母一样,他们对自己,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

内容分为以下板块:

仅看标题,已经非常期待了,内容新鲜而有深度,同时能亲近少年,确实只有人文底蕴深厚、理解青少年内心、用心的团队才能制作出来。

读过的少年将会是这样的评价:

“你不但很酷,还懂得很多”,

“你是理解我的,让我知道怎么想明白一件事”

“我突然懂了最近身边发生的事”

“我确实觉得没必要为那些事烦恼了”

....

三联《少年》怎么做到的呢?”

不妨先看下三联这次为《少年》配备的主创团队,可谓是“三观正、眼光远、学识丰、懂孩子”。

主创:陈赛,《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负责周刊关于心理、教育、艺术领域的专题的编辑和写作。其他几位也是在各自领域里深耕多年,成果丰硕。

一起来看一下:

再来欣赏下刊物具体内容:

一、思考板块

What:什么是权利?

一个狂风大作的日子里,一顶凭空而来的王冠,让一只绵羊在自己狂野的想像中摇身变成国王,在添置权杖、宝座和大床的过程中,他变得越来越傲慢、专制、不可一世。

他想象着捕猎狮子,想象着万人朝拜,想象着驱逐异类。然后,在另一个狂风大作的日子里,风吹掉了它的王冠,国王又变回了绵羊。

《绵羊国王路易一世》是一本小孩子读的绘本,却很生动的告诉我们权力的诱惑和偶然性。

通过《绵羊国王路易一世》绘本故事的引入,把抽象的权利给巨响的解释出来,然后进一步解释人们为什么对权利有这么大的渴望?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述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行使权利以及如果应对权利。

Why:为什么聪明人会做傻事?

How:怎么做一个好朋友?

WhatIf:假如蚊子都死光了?

Wow:世界真奇妙

……

二、博物馆专题

策展人的一天: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通常都会有自己的策展人。

为什么是罗塞塔石碑?

“如果一块石碑,在各种战火与争夺之中,最终成为一种理解与同情的象征,说明人类历史并没有那么令人绝望。”

从外观来看,整个打赢博物馆很难找出比罗塞塔石碑更平淡无奇的东西了,可是这块石碑的命运却令人感慨万千,是什么让它幸存了千年?是什么让它被挖出来?

《蒙娜丽莎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怎么认识一直中亚玉杯?

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看一幅画?

开馆日&闭关日

三、科学、文化、idea、人物

科学:新冠疫苗为什么还不来?

为什么研发疫苗要这么久?疫苗毕竟不是真正的感染,即使人体对疫苗产生了免疫反应,生成了相应的抗体,也不一定能起到保护作用,甚至可能有害。

为了确保安全,研究人员必须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试验规模往往在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而且还要经过很长一段观察期。

对话:历史书的中介,大卫.克里斯蒂安

情感教育:你今天感觉怎么样?

为什么要读:夏先生的故事

四、专栏

暗物质之谜

当社会生病时

谁的青春不长痘

此外,每期还有文摘、小说、书讯、写作。

《少年》秉承“三联”品牌深厚的人文底蕴,创刊号首次独家订阅,家有青少年的亲们一定不要错过~

THE END
1.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 在教育领域与文博领域的交汇点上,博物馆因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学校和家庭开展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逐渐占据了研学旅行的重要角色。 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兰各博物馆积极接纳研学群体,研发特色课程,设计互动体验,依托馆内资源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成为学生研学活动中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1140
2.文化中国行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此外,国博还将于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出版发布《“古代中国”青少年读本》。推进“智慧国博”应用向观众服务和文物传播效能转化,推动“中华文明云展”三期建设,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新体验。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文/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60CVIM0556AR69.html
3.博物馆对青少年影响的投票感谢您的时间,请您为青少年参观博物馆调查做出投票。https://jinshuju.net/f/Inwfvq?embedded=true&banner=show&background_image=show&form_margin=show&from_template_market=true
4.相约北京聚焦文化论坛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记者 康露 王岩)在北京文化论坛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中,发表了“世界遗产城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这一对话主题。他在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影响太大了!https://item.btime.com/44tcdnokscg88epuean5bff0u30
5.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校外教育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学家精神传播路径摘要:科学家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及科技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拥有开展科学教育的实物与空间基础,凝聚着科学家的榜样力量和精神空间,在传播科学家精神方面具备优势。然而,博物馆也面临科学家资料梳理不到位、传播形式不丰富、影响力不足、科学教育未能充分体现科学家精神等问题。因此,探索科学家精神传播https://www.ccc.org.cn/art/2024/9/11/art_52_226168.html
6.介绍南京市进一步利用博物馆资源做好中小学教育工作情况二、创新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建优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品牌。树立品牌化思维、差异化意识,坚持“一馆一特色”,注重分众服务,根据不同群体的认知、需求等,策划开展差异化、“菜单式”教育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文博之夏”品牌系列活动,优化“500娃娃学非遗”“回望六朝”“我的展览我做主”“探秘科博https://www.nanjing.gov.cn/hdjl/xwfbh/jsnjsjyblybwgzyzhzxxjygzqk/index.html
7.◇决策参考报告2022018◇综述:加强监管促进“剧本杀”行业降发展(二)“剧本杀”游戏能够满足青少年的不同需求 1.满足青少年面对面的社交需求 2.贴合青少年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 3.赋予青少年微观意义上的表达权 二、“剧本杀”行业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博物馆教育活动新形态 (二)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想教育形式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208/t20220831_470403.htm
8.浅谈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社会机构。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让青少年从心理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渠道。作为博物馆承载着对青少年进行影响,感染青少年的情怀,让孩子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特色,从内心升腾起一种自豪感,让孩子们都去热爱自己https://www.fx361.com/page/2019/1209/6137986.shtml
9.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通用8篇)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查询安全上网的方法。 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11110085425_1453048.html
10.锐评网友喊话博物馆:你家文物发霉了!别让公众信任也长出“霉斑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公众提供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平台,如果连最基本的文物保护工作都做不好,人们当然会质疑博物馆是否真正具备保护文物的能力和决心;其次,这可能也会影响潜在文物捐赠者的意愿,会让他们因为担心藏品得不到妥善保管而退却;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影响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效果,孩子们看到这些发霉的文物会怎么https://www.cqrb.cn/shishi/2024-12-04/2104636_pc.html
11.从“展厅”到“文化客厅”,南京城墙博物馆彰显力量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创意精美的文化产品,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走进特展厅,与文物近距离对话,探索中华优秀文化,也让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暑期里的“第二课堂”。今年小学毕业的陈倬,家就住在城墙博物馆附近,走过来也就二十分钟,由于对城墙本来就有很深的情结,所以他经常来到城墙博物馆参观,每次来都是答疑解惑的过程,会https://www.njcitywall.com/Article/xuanchuanwenhua/gonggonghuodong/2022/0805/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