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

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之光。而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

“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近年来,文博游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他们看展览、买文创,领略璀璨多元的文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观众走进国博,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

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

踏入国博,纵观古今,横览中外,从红色历史到古希腊艺术生活,观众在百年国博中所获得的是兼容并蓄、多元丰富的展览体验。

位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目前国博最火展品之一。暑期、国庆等参观旺季时,队伍最长可达数百米,有时队伍甚至从明清展区排到辽宋夏金元展区,呈现“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的动人画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博在中央大厅策划举办“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从“CCP”字样的早期党旗、福建平和农民暴动红旗,到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国旗方案的征集论证、开国大典的升旗过程,再到海岛民兵王继才夫妇驻守孤岛32年的两人升旗仪式、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上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红旗故事,如画卷般铺陈开来,书写着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李文姬摄

在“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中,观众一边品味着玫瑰、莎草、没药等古希腊人使用的香料,一边感受东西方审美差异和共通的对美的追求;在“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中,观众可以体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卡拉瓦乔的艺术与时代;在“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138件(套)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珍藏呈献给观众品鉴。这些琳琅美器和日用物品,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曾经见证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百态,而其自身又承载着文化与艺术之美。

把博物馆“带”回家

文创产品是展览的重要延伸。文创产品展区也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售出17.5万余件。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

为求一“冠”,国博排起长队。

澎湃新闻从国博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博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实现了由文化到经济的攀跃。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而文创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就业,国博文创直接解决社会就业人数超1000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表示,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文物和展览蕴含的丰富内涵,推动展创结合,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观众能够把展览记忆和历史文化带回家。

护史、藏史、弘史

国博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

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博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

为国护史,国博“三管齐下”。

2024年,国博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深入开展藏品整理研究,为各项业务提供坚实保障。组织馆内外专家同步开展馆藏定级工作,持续对馆藏大藏经、石刻文物、碑帖、铜佛造像、考古发掘品类文物等进行系统整理。审定各门类文物3.3万余件。目前已完成青铜器定级2149件、瓷器定级18642件(套)、杂项定级1099件、革命文物定级1861件(套);国博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得到了深度结合。目前国博已经拥有一支50余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文物保护队伍;此外,为配合“数说犀尊”智慧展览,国博利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等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首次对犀尊的材质、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表金银纹饰的形貌和布局进行了详细复原,为战国至西汉时期金银铜器的纹饰与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国藏史,国博全年征集。

2024年,国博积极开拓古代文物征集渠道,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时代物证进国博、记忆中国等重大项目,逐步构建外国文物征藏体系,藏品征集工作总体取得较为显著成绩。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共征集国内各类实物资料1268件(套)。同时,积极开展外国文物征集工作,全年征集域外文物1074件(套)。

今年6月,曾任毛主席卫士的张景芳同志特地从沈阳来到北京,亲手将毛主席巨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捐赠给国博。怀着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张景芳同志60年来一直将此幅作品珍藏在家中,如今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毅然决定将其捐赠给作为国家最高收藏机构的国家博物馆。

为国弘史,国博成为大讲堂。

在2015年2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今年,国博以一天接待400—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千余场次,服务学生3万余名。

采访活动当天,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告诉记者,这次来国博研学她最感兴趣的文物就是玉琮。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就是以此为原型,从那时起她就对玉琮和良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细细观察文物上的花纹和纹路,品味它们的价值所在和历史意义,就像是在和它们对话,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张竞文说道。

THE END
1.课堂之外有更广阔的教育天地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孩子的视野,有什么高效、易行、低成本的方式?笔者曾就这一问题咨询一位知名教育学者,得到的答案是: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就这么简单?初听之下,笔者未免有些讶异,但细细想来,才觉得这实在是高见。尤其是最近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要求http://hongwenxx.fanedu.net/templ4/view.php?CODE=20120711154944168692&id=20241128093058323654
2.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为了解文物《传车亶舆薄》和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博物馆设置了投壶、乐器以及射箭等体验课程。为了解篆刻艺术,博物馆设置了篆刻木板地图相关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篆刻的过程,增强对简牍书法美学的兴趣和了解。在文房四宝主题研学课程中,为了解文物白马笔,博物馆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一支独一无二的毛笔,从挑选笔头、镶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1140
3.儿童博物馆作文(精选9篇)其次, 今天美国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几乎都定位于为当地社区的发展服务。再次, 美国的儿童博物馆协会在对新创办儿童博物馆的指导中, 其可行性方案论证主要集中在对儿童博物馆所在社区情况进行的分析与论证。 一、美国儿童博物馆致力于社区服务的实践 从机构的角度来看, 美国儿童博物馆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 (1)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3i3t.html
4.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校外教育博物馆美育的多元途径与多元形态文化社会公众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不但对个体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更关乎整体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场馆,能够发挥社会美育功能,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引入文化资本理论视角,对博物馆美育的途径及功能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建构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博物馆美育与文化资本的理论链接https://www.ccc.org.cn/art/2023/5/6/art_52_47675.html
5.郑州的自驾游攻略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 郑州周边游: 1、龙门石窟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另外两大石窟是甘肃的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https://www.yjbys.com/lvyou/zijiayou/774605.html
6.景区活动策划14篇1、活动地点:xxxx博物馆前xxxx谷观光车游览等候处。 2、活动时间:xx月xx日—xx日(再定)。 3、活动内容:在xxxx博物馆前广场和xxxx谷观光车游览等候处设置xxxx堂免费凉茶赠饮处,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可以在游玩的过程避免中暑等情况发生,同时增进对中国医药知识的直接感受和了解。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cehua/4365715.html
7.学生工作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通过一天的亲身感受,同学们了解了特殊儿童这一群体的康复课程,真实体会了特殊儿童教师工作的一天,丰富了自己的见闻,扩大了自己的认知范围。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 ★戏剧影视学院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院致力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http://xgw.sca.edu.cn/content/?2968.html
8.幼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4篇)我们一直把户外活动作为扬扬每天的必修课,除非天气特别恶劣,都会保证他的活动时间,包括周末去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家长有决心、不懈怠,他的惰性一般都是能够克服的。户外活动最大的益处是让他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我们通过每天按时送他上幼儿园来帮助他养成时间观念,通过家长与老师交接孩子https://www.gdyjs.com/lizhi/xinde/31649.html
9.如何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博物馆的教育我们又称之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内涵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平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博物馆社会社会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承担着非程序性的作用,所以,在博物馆社会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教育学的相关https://www.jy135.com/edu/283737.html
10.慰问留守儿童活动方案(精选19篇)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5月19日 活动地点:茂名学院图书馆后面的草坪 参加人数:全班 活动内容: 上午: 1、我们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进行组织他们进行一些小游戏。 2、组织他们手拉手学习一段气氛活跃兔子舞 3、比赛吹气球。 4、老鹰抓小鸡。 https://www.ruiwen.com/word/weiwenliushouertonghuodongfangan.html
11.博物馆在未来的定位与功能在保存的同时进行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藏品的理解,并能更好地了解藏品保存状况恶化的原因。这些信息对发展新的保存技术非常重要,更对以最佳条件来展示和保存藏品具有建设性意义,可以防止恶化。 因此,博物馆需要提高和强化藏品保存能力,积累藏品护理和保存知识,研究藏品以造福于今天的人类和子孙后代。 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66.shtml
12.这30个与文化历史主题相关的童书,你一定要知道18、《大英博物馆儿童历史绘本:发现古埃及+探秘特洛伊》 这套书共2册,是大英博物馆权威认证的历史绘本。既有大英博物馆文物实拍照片,又有精美插图;多角度呈现古代文明,全方位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文字介绍简洁易懂,风格活泼,还有贴贴纸、做手工,是一套孩子听得懂、能玩起来的历史书。 https://www.douban.com/note/809436391/
13.虞永平:如果你想给孩子建造一座博物馆和展览物品的地方,而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环境,儿童在这种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超越了在学校、幼儿园等专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因为这里在某种程度上关注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状况,注意引导儿童参与和体验,注意引导儿童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注,重视儿童操作的过程,鼓励儿童预想并在情境中验证自己的预想,这是当今儿童博物馆发展的一种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483432f1-506f-4183-a187-55c1440aef3e
14.包头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包头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 年) 前言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当代中国 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 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https://www.baotou.gov.cn/system/resource/egovinfo/download.jsp?id=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