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发布传播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博物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2019年以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文物交流智库、瞭望东方周刊、中科智库研究院等文博智库类研究机构连续推出《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浏览量数千万次。《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是在总结前三年实践经验基础上,选取不同指标对国家一级博物馆进行评估分析,探索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创新尝试,也是推进全国博物馆(展览)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具体举措。

2023年11月8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召开《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报告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一致同意本报告发布。2023年11月13日,《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在“2023年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年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

指导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编制单位:文物交流智库

发布单位:瞭望东方周刊

支持单位:中科智库研究院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第一章概述

一、报告背景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根据2023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

网络浏览量接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万人次。

202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在文物保护、藏品研究、展览陈列、教育传播、场馆建设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

2019年以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文物交流智库、瞭望东方周刊、中科智库研究院等文博智库类研究机构连续推出《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浏览量超数千万次。

2020年

2021年

二、报告简介

本报告以2022年全国一级博物馆样本数据和海外舆情数据为基础,统计整理2022年全国博物馆在科研影响力、文化服务力、展览创新力、媒体传播力等方面的表现。

评估对象

截至目前,中国博物馆协会已累计公布四批一级博物馆,共204家。本次评估对象为录入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全国博物馆名录》的一级博物馆、纪念馆(舍)、科技馆、陈列馆,以中国博物馆协会运行评估公布的前三批130家一级博物馆为主,其中110家可获取海外数据,因而将此110家一级博物馆作为研究样本开展海外数据采集及分析。

本报告监测周期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二章评估体系

一、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四、测算方法

本项目从诸多标准化算法中选择了不涉及总体样本描述数据的对数Logistic模式进行各项指标的标准化。结合“德尔菲法”与“均权法”所得到的指标权重,通过对机器采集和测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每个因子的评价值,结合专家矫正值,建立以下指数评价模型:

其中,A为综合赋权法中赋予的权重,B为标准化后的测量值,C为人工矫正值。

第三章评估总体情况

一、综合影响力前一百名榜单

综合影响力前一百名榜单分析

一、故宫博物院稳居榜首。故宫博物馆以93.79分,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

二、区域综合博物馆上榜较多。综合影响力前一百名榜单中,区域综合博物馆占有54家

三、专题类博物馆发展活力增强。革命纪念类、自然类、科技类等专题博物馆在前一百名榜单中占有34家

四、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传播力不断提升。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上榜前一百名榜单12家

案例1:建设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的新高地

藏品数量大

2022年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逾900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陆续运抵香港,并分阶段展出。

加深交流合作

故宫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香港之间的创造性结合,是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里程碑事件。

开展爱国教育

2022年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宣布推出首届“香港故宫学生文化大使”计划。

二、科研影响力十强榜单

科研影响力十强榜单分析

一是大馆的科研优势明显。

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多项学术活动和论坛,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学术论坛”,邀请到13位全球学术专家对2022年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力量”主题进行阐释,扩大了海外媒体传播。

二是专题类博物馆加大研究力度。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位列第六名、第十名,反映出纪念类博物馆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国农业博物馆位居第八名,通过打造中华农业文明展览和农事课程体验基地,成为了行业博物馆在科研传播方面的领先者。

案例2: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美美与共

国家博物馆在2022年度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有效增强了学术研究交流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持续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

同时,稳妥推进外国文物征集工作;

其次,举办多项学术活动和论坛;

最后,推进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工作。

案例3:构建鲁迅文化研究和鲁迅文化推广阵地

2022年1月10日,首都图书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文献资源优势共同构建集研学体验于一体的鲁迅文化研究和鲁迅文化推广阵地。

三、文化服务力十强榜单

文化服务力十强榜单分析

一是智慧服务力创新提升。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机构先后推出馆藏珍品的数字藏品服务。

二是社会推广力不断增强。

湖北省博物馆位居第四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居第九名。

案例4: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及虚拟人

2022年6月,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手成立“腾讯互娱x数字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计划通过激光扫描、照片重建技术,PCG技术(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PBR技术(基于物理的渲染技术),以毫米级精度1∶1还原藏经洞壁画、文物细节。

案例5:“南京不会忘记”主题教育活动

2022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纪念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天举行“南京不会忘记”主题教育活动,撞响和平大钟并颁发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参与活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希望后人永远不要忘记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四、展览创新力十强榜单

展览创新力十强榜单分析

一是大馆引领云展览发展。

故宫博物院推出“VR故宫”“全景故宫”和“云游故宫”等,敦煌研究院推出“数字敦煌”和“云游敦煌”等。

二是云展览比重明显增强。

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等相继推出“云观展”“云游览”“云赏花”等“云”系列活动。

三是线下展览让人期待。

福建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等13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西安碑林博物馆凭借台湾省南投县中台世界博物馆举办“临古开新·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引发观众参观兴趣和媒体传播推广。

案例6: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入境展览繁花似锦

1.“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2.“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

3.“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4.“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

5.以“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为主题的在线展示活动

案例7:山西博物院线下展览“转战”线上“两开花”

山西博物院的“从地中海到中国”展览以线上方式重新回到民众视野。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导览将展览的线下场景实拍后还原到在线。展览的每个场景观众都可以360度全景“云观展”。

五、媒体传播力十强榜单

媒体传播力十强榜单分析

一是精准传播能力增强。

全榜单总计有98家一级馆的海外好评率超过90%,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是革命纪念馆好评度提升。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华旅客开始主动将纪念类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备选项。纪念类博物馆经过多年的沉淀、改造、提升,展览展陈理念的提升,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传统“说教式”信息传播模式。

案例8:中国丝绸博物馆“丝绸之路周”

2022年6月17日至23日,以“民族融合,共同繁荣”为主题的“2022丝绸之路周”活动在浙江成功举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展览同步开幕。

这是第一个关于吐谷浑的历史文化展览,也是第一个关于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展览,更是第一个聚焦海西吐蕃考古的展览,揭示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重要地位。

案例9:三星堆博物馆数字化体验项目

混合现实和沉浸式技术的应用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古蜀幻地》和《三星堆奇幻之旅》大获成功。

数字保护和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保护和管理文物,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数字展示提供了更多素材和资源。

云渲染技术实现“破屏”融合传播

三星堆博物馆还通过云渲染技术为博物馆数字展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章提升策略建议

一、增强展览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应立足跨文化传播视角,充分考虑国外观众的观展习惯和接受程度,精心策划展览题材、展线设计等,打造具有广泛认可度、接受度的展览,形成对外文化传播合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二、提升媒体传播力,构建国际语境话语体系

应重视组团打造“海外传播官”队伍,联动海外网络红人、大V等,建立并夯实宣传合作关系,借麦发声,利用外国人的身份特性增强话语赋权,从“他者”视角对博物馆进行宣介推广,强化内容的可信度和接近性,擦亮博物馆这一张国际传播的“金名片”。

三、推动数智创新力,加速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依托技术手段开展创新的数字化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数字化艺术展览与交互、文物复原和重建等。

开发在线教育平台和学习资源,提供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数字化课程和教育资源。

加强博物馆间的互联互通,大力发展博物馆的“云展览”,提供多语言的展览导览和解说,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需求。

四、加强文化服务力,深入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是复合型的“城市客厅”,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命,也肩负着向国际游客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命。

各级博物馆需致力于与当地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藏品征集、社教传播、科研活动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丰富对外交流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扩大我国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

THE END
1.参观者走进山西青铜博物馆参观者走进山西青铜博物馆 12月10日,参观者走进山西青铜博物馆,感受历史和文化的熏陶,精美的古建引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范文静摄)http://sx.people.com.cn/n2/2024/1212/c189130-41073042.html
2.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https://www.shanximuseum.com/
3.山西博物院简介简介 ·山西博物院占地168亩,总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主馆共有四层,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第二、三层设有历史文化专题展,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 ·珍贵藏品约4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博物院还会不https://m.mafengwo.cn/poi/intro_78149.html
4.山西博物院简介景区门票交通路线山西景点景点景区首页>地域风情> 太原>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简介、景区门票、交通路线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西路,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副厅级建制。博物院占地面积168亩,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平方米,库区面积12000平方米。前身为山西省博物馆,是我国建馆时http://www.shflny.org.cn/news/?8755.html
5.2024太原山西博物院简介(开馆时间+文物+景区景点+门票预约)大河票务网提供2024太原山西博物院简介(开馆时间+文物+景区景点+门票预约)有关的信息, 山西的文化底蕴深厚,各种历史景点很多, 太原山西博物院 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可以在此寻根,未来也可以从这里探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30803407333.html
6.山西省博物院特展简介门票山西省博物院特展简介_门票: 品如图,多对折【文藏轩】【7788木艺】https://wood.7788.com/s134/103156673/
7.2024山西博物院旅游攻略山西博物院自助游景区简介: 山西博物院始建于1919年,是全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2005年,现代化新馆在太原市汾河西岸建成开放。山西是中国文化遗产大省,博物院内藏品约40万件,荟萃山西文物精华,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shanxishengbowuguan.html
8.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附位置和简介是山西博物院的馆徽。侯马盟书: 二层晋国霸业,春秋1965-1966年出土于侯马晋国遗址,是晋国世卿赵氏同卿大夫举行盟誓的文书,用毛笔写在玉石上,是考古发现zui早的毛笔字,也是研究古代盟誓制度的重要史料。雁鱼铜灯: 三层 民族熔炉,西汉1986年出土于山西襄汾县吴兴庄,灯光燃烧的烟气可通过鱼腹和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7804795?bizType=29
9.山西博物院参观指南!山西博物院参观指南! 山西博物院简介:山西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 http://biu.qyer.com/p/i-IjSRotMJBUP0_smQD4Qg.html
10.《吉金光华:山西青铜艺术》(山西博物院编)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吉金光华:山西青铜艺术》,作者:山西博物院 编,出版社:三晋出版社。最新《吉金光华:山西青铜艺术》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吉金光华:山西青铜艺术》,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92810.html
11.山西博物院(豆瓣)2021版图录也算是大概其把山西博物院院藏名品收录全了,西侯度、柿子滩、清凉寺、陶寺构成史前序列,鸮卣、龙形觥、晋侯墓地、赵卿大墓构成青铜矩阵,娄睿、九原岗、斛律彻、虞弘构成北朝阵容,华塔寺、邓峪撑起大唐佛光,之后的宋金元以砖雕俑、墓葬壁画为主,好在赵城金藏有所露面,明清则直接用书画简单略过,晋商文物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99009/
12.山西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主要学什么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壁画彩塑保护研究院、云冈研究院、晋祠博物院等文物保护研究单位有着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保障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实践训练。 主要课程:中国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学、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5836448.html
13.山西博物院电话,山西博物院电话多少山西博物院的更多信息 所在城市:太原 万柏林区 详细地址:滨河西路北段 所属分类:博物馆 简介:人均0 关于山西博物院的完整信息 找“山西博物院”电话号码的网友也在找: 山西博物院西门 电话号码是: 0351-8789555 山西博物院北门 电话号码是: 0351-8789555 https://dianhua.mapbar.com/MAPIJPYNSRZWQAJEHMTRC.html
14.晋城博物馆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1263号 #博物馆# #景点# 馆舍简介 晋城博物馆共有四层,被分为陈展区、库区和设备区。馆内有展厅10个,面积三千平方米。晋城博物馆博物馆的正立面,由上到下全部采用了高透光性玻璃幕墙做装饰,强调了主入口,隐射了建筑的功能分区,丰富了室内中庭的空间,隐喻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黄河https://m.maigoo.com/citiao/56946.html
15.山西省博物馆攻略山西省博物馆门票价格山西省博物馆地址山西省博物馆56 16748人关注 5分 攻略 预订 游记 热门景点攻略 简介 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太原市,现有两处馆舍,一处在文庙巷3号,一处在起风街东口。山西省博物馆成立于1919年10月,原名“山西民众教育馆”,后几经变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和太原人民文物馆合并,称山西省博物馆。馆舍利用了文庙和纯阳宫两处https://m.tuniu.com/g50247/guide-0-0/
16.山西博物院地图山西博物院 × +? Leaflet | Map Data ? Google 地图操作指南 当前坐标 经度:112.53085 纬度:37.86582 经纬度直达 输入您要查看地点的经度和纬度(用123.456这种格式,不能用度分秒格式),点击GO即可到达 经度: 纬度: 地图大全|地图迷 Designed by地球在线https://www.earthol.com/view-9873.html
17.山西晋祠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集大成者 进入网站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 晋祠博物馆 版权所有 晋ICP备05004114号-1 云汉传媒全案策划 https://www.chinajinci.com/
18.看展览博物馆展讯速览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 展厅: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一层 时间:2023年9月16日至12月17日 简介:展览遴选百余件山西地区出土文物,通过“远古华夏”“范铸华夏”“多元华夏”“人文华夏”四个部分,展现以山西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精神特质。 http://www.nmgbwy.cn/News/info/9024
19.山西博物院介绍山西山西博物院景区介绍山西博物院简介山西→山西博物院景区简介 :尚未评定景区 主要特点:山西省博物馆保管收藏了山西省社会征集、捐赠和出土文物10万余件(组)。其中,以龙形觥为代表的殷商北部方国文化的石楼铜器群、晋国铸铜器、候书盟书、北朝造像、宋金山西窑烧制瓷器、国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水陆画、明清民间艺术品和三大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文物等均为国内http://www.tourunion.com/spot/jq/2640/j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