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镇馆之宝,来看各地博物馆"C位"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世界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带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听背后精彩的故事,体味华夏如“满天星斗”的璀璨文明。

唐代“天团”——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千年前的“流行天团”如何穿越时光而来?他们又吟唱着什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作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1959年,这尊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在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唐墓中出土。其形为一尊昂首挺拔的骆驼,骆驼背上七位乐手围坐一圈,中间是一位丰腴婀娜的女子。七位男子意兴盎然地演奏着笛、箜篌、琵琶、笙、箫、管子等乐器,女子朱唇轻启,衣袖翩翩……

“自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流日增,这支千年前的‘巡回乐团’,很可能正表演流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的‘胡部新声’。”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部长姜涛说。

“这套陶俑是分塑合成,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然后组装,复杂又严谨,为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精品之作。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

有一幅国宝级名画,分居海峡两岸,前段藏在杭州,后段存于台北,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由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完成于1350年或更晚。到了晚明,它被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所得,后由其子吴洪裕继承。1650年,吴洪裕临终前命人焚画殉葬。虽被抢出,但是其最前一小段已被烧毁。

重新装裱的《富春山居图》分为两截,今人分别称作《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前者长期在民间流传,后者则在清乾隆年间进入宫廷。

“1938年,著名书画家、鉴定家吴湖帆先生用家藏的青铜器换回《剩山图》。1956年,在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等人的努力下,吴湖帆将其出让给浙江省博物馆。”浙博书画部主任卢佳说。《剩山图》因尚留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得名,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

2011年,《剩山图》赴台湾,与《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镇水神兽”萌萌哒

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头萌萌哒的“镇水神兽”,它就是2013年出土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的石犀。

石犀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体态丰满,壮实可爱,是目前我国出土体量最大的圆雕石刻之一。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秦汉以前是一个水患较为严重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并“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之后成都才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考古学家判断,这头石犀很可能是李冰所造其中之一,因此它可是名副其实的千年“镇水神兽”。

从被发现开始,石犀就深受市民喜爱,市民们给它起了“萌牛牛”“宝宝”等小名,赞它“元气满满正能量”。

成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晓枫介绍,石犀刚出土时,表面被钢筋混凝土覆盖,还有风化粉化、片状剥落等,令人揪心。经过科学救治和保护,公众才能见到现在这样健康又神气的“神兽”。

最接近“书圣”真迹的书法作品

“今天我们有幸得见王羲之的风采,还要感谢女皇武则天。”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对记者说。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万岁通天帖》虽非王羲之真迹,但却被称为最接近“书圣”真迹的书法作品。它一直是皇家珍藏,后被溥仪带出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据董宝厚介绍,当时武则天希望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找到了王羲之的后人、宰相王方庆。王方庆将家传的王羲之作品都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在万岁通天二年,命内府弘文馆对这些作品进行钩摹。

董宝厚说,武则天让内府钩摹,肯定是找到了最好的书手,找到了最好的底本,钩摹的技术是最高超的,也是最接近原作的。

不幸的是,原件再也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当时钩摹的作品保存至今。

女皇武则天的除罪金简

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武则天金简”,是现存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它的发现也极具戏剧色彩。

1982年5月,河南省登封市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的石缝里捡到了一片金灿灿的长方形物件。有文物贩子开价高达10万元,他却选择把“宝贝”上交国家,奖金是1500元。

经专家鉴定,这是武则天的除罪金简,黄金纯度在96%以上,正面镌刻63字:“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即武则天遣道士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

“埋藏刻写天子心迹的简、策,曾是古代祭祀、封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天子与天帝的‘私话家语’,也是国家的‘最高机密’。”河南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林晓平介绍,武则天金简为了解唐代历史和武则天生平提供了实物依据。

2018年,在发现武则天金简36年后,身患重病的屈西怀最大心愿是再看它一眼,最终如愿以偿,一个普通农民与国家一级文物的故事画上了圆满句号。

点一盏长信宫灯看古人的环保理念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见证了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长信宫灯,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而得名。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由青铜铸成,通体鎏金。

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范德伟说,灯的造型是一位跪地执灯的宫女形象。宫女神态优雅,左手执灯盘,灯盘中心有灯芯。盘上附有短柄可以来回转动,灯盘上面的两片弧形板也可以推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

“长信宫灯的绝妙之处在于它的环保理念。”范德伟说,汉代灯具多以动物油脂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炭粒和灰烬容易造成污染。长信宫灯巧妙地将宫女的袖管与身体连接形成烟道。当灯烛点燃时,烟灰顺着宫女的袖管徐徐进入体内,宫女身体中空,如此精巧的设计可使室内减少污染。

3000年前的“青铜之书”——大克鼎

3000年前的“青铜之书”,记载着怎样的秘密?在上海博物馆,威严厚重的大克鼎陈列于古代青铜器馆展厅的“C位”,引人瞩目。

“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的西周时期,年龄已经有3000岁了。”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副主任马今洪说。

清光绪年间,大克鼎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它高达93.1厘米、重达201.5千克,是不折不扣的“国之重器”。

大克鼎“蹄足”“兽面”,纹饰线条凹凸峻深、艺术风格粗犷质朴,鼎腹内壁有一篇长达290字的钟鼎文铭文,堪称青铜“天书”。

“端庄美哉,文采斐然的我的祖父!充和谦让的心胸、淡泊宁静的神思,清纯智慧的德行……”大克鼎的作器者叫“克”,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这段铭文不仅追忆了克的祖父,也记载了周王对克的册命和赏赐。

鼎,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昌盛、山河永固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国宝守护者——潘氏家族将它捐给国家,入藏上博。渡尽劫波的大克鼎,终于迎来安宁繁华。

“拼图”而成的魏晋“男子天团”

在南京博物院内,一幅长4.8米、高0.88米的砖画中,绘有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和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8人,他们席地而坐、宽衣博带,或谱曲弹琴、或饮酒长啸,姿态放松、自得其乐,如同“男子天团”。

1960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西善桥宫山北麓,发掘了一座南朝时期的皇室墓葬。其中,墓室南北两壁的大型模印拼砌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颇具价值。该砖画分两组,各由近300块砖拼嵌而成。南墓壁描绘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墓壁描绘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每人身旁均标有姓名,人物间以松树、银杏、垂柳等隔开。

据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主任郑晶介绍,该砖画的制作过程如同“拼图”。据推测,南朝人先在绢本上将人物画好,然后分段制成模子,压印在砖坯上,再在砖坯侧面刻画编号,烧制完毕后,按编号顺序将砖坯拼接,嵌砌在墓壁上,组成这幅完整而宏大的壁画。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这幅砖画人物线条流畅而飘逸,表达了竹林七贤和荣启期高逸淡薄的情怀,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海昏侯墓葬中的“明星当卢”

2013年,江西南昌一个汉代墓园车马陪葬坑中,出土了3000余件精美车马器,其中一件文物被江西省博物馆誉为“明星当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墓园是在位仅27天的汉废帝、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家族墓园。

修复后的当卢纹饰构图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元素,还有鹿、羽人、权杖等图样。我们通过纹饰了解到四神图的演变,以及汉代的宇宙天文观和图腾崇拜。”江西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徐长青说,渴望长生不死和升仙是两汉时期盛行的生死观,纹饰内容寄托了古人渴望由死亡到再生、再到永生的生死观。

晋侯鸟尊“碎片”后重生

2000年,3000余岁的“神鸟”鸟尊出土于西周晋国的首任国君燮父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它时只是一堆“碎片”,爆破盗掘使青铜器受损。

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开始修复鸟尊,经过反复拼对、修补、去锈后,一件惊世之器再现人间。它呈高冠凤鸟形,作回首站立状,圆眼,钩形眉,两翼上卷,尾部为一鼻向内卷的象首,身上饰有羽毛及云雷纹,两翅和两足饰卷云纹,背上有盖,盖内侧及器内有铭文,可惜尾部残缺了一块。

2002年,鸟尊赴上海展览时,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其尾部进行了修补。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碎铜片中发现了鸟尊遗失的尾部残片,并于2018年归还给山西博物院,2019年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对鸟尊进行了修复。

“它是一件重要的宗庙祭祀的礼器,是晋文化的象征和代表。这次修复后,多年的遗憾弥补上了。”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说。(记者童芳、杨一苗、冯源、赵洪南、桂娟、双瑞、高博、孙丽萍、朱筱、袁慧晶、王学涛)

THE END
1.鸟尊的暗喻:时时殷勤为探看今天,晋侯鸟尊已经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并作为院徽高高悬挂。2013年,晋侯鸟尊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只带有远古神秘气质的鸟尊回望了三千年,那个“器以藏礼”的时代似乎并未远去,伴随季节交替,时时殷勤探看。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至今已历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258395657193418&wfr=spider&for=pc
2.国宝鸟尊山西博物院是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藏品40余万件。其中,最为赫赫有名的,是被称为“鸟尊”的青铜重器,也是其首个镇馆之宝! 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件器物以昂然直立的大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大鸟头部微微上昂,双眼圆睁,高冠直立,体形https://www.meipian.cn/36qjzf2m
3.晋侯鸟尊,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晋侯鸟尊 西周早期 2000年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M114出土 现藏:山西博物院 晋侯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登上了晋博院徽,还是禁止出国的文物。 我们常听到某件文物号称“https://www.jianshu.com/p/e9c8fa4477d2
4.山西省图书馆晋侯鸟尊 藏于山西省博物院(图片仅供文化宣传) 国宝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载道,恢弘万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山西文物久负盛名,出土文物中又以商周青铜器尤为耀眼。其中,最大亮点当数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 https://lib.sx.cn/info/75561.jspx
5.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晋侯鸟尊20世纪90年代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遗址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晋侯墓地',并出土了一大批铸有晋侯名号的青铜器,晋侯鸟尊就是众多青铜器中价值最高、最精美的那一个,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列入国家《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120/10/49834448_887123002.shtml
6.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有哪些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迄今已有101年的历史。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有2129件(组),那你知道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有哪些吗?本文买购网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有晋侯鸟尊、晋侯苏钟、司马金龙https://www.maigoo.com/top/427089.html
7.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 | 晋侯鸟尊 发布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 | 晋侯鸟尊 剧情介绍:https://tv.sohu.com/v/dXMvMzQ2NjQwMzk3LzUwMTkwMDQ5Mi5zaHRtbA.html
8.[开讲啦]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鸟尊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开讲啦]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鸟尊 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00:01:50 [开讲啦]模范原来是这么来的?张元成院长介绍铸铜遗址出土的模和范 00:01:11 [开讲啦]春秋时期的虎型灶可谓是“舌尖上的幸福感” 00:02:28 [开讲啦]杂技俑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00:01:09 [开讲啦]戏曲和戏台相伴相生 来https://tv.cctv.com/2023/08/26/VIDEJOzW5igsZSVgKb5UezQA230826.shtml
9.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位置附图详解?文物的细节看点|具体的位置直接在图片上标注方便大家找寻探索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0943820?bizType=29
10.中国省级博物馆镇馆之宝!猜猜哪个最重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9山西博物馆 镇馆之宝:西周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此物不是小巧可爱的桌面收纳……其实它是宗教用品。 10湖北博物馆 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 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外星制造……这把剑的各种奇闻你应该都听过了。 11黑龙江省博物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64948
11.2024山西博物院攻略(开馆时间+展厅地图+镇馆之宝+门票预约)参观路线:进馆之后直奔2层,看完晋国霸业和夏商踪迹两个展厅后上3层看民族熔炉和明清晋商,4层的五个展厅都是艺术专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逛。之后还有富余时间的话下楼继续把没去的展厅参观一下。 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刖人守囿车、龙形觥、侯马盟书、胡傅酒樽、虞弘墓石椁、木板漆画、玉组佩、娄睿墓壁画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30803407213.html
12.探访古建瑰宝,感受千年文脉—山西大同太原暑假游(下)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都看到了,也记录了一下自己觉得特别有趣的文物,博物馆里面还有不少关于文物的常识介绍,非常到位,对于不懂的或者懂一点的或者不太记得的普通人特别友好。 一、玉器 古代玉器纹路繁复精美,现在去首饰店,玉器真没有什么纹路的,而且没有什么设计,美其名曰“简约而不简单”。 https://you.ctrip.com/travels/shanxi100056/4152720.html
13.文博山西丨镇馆之宝,鸟尊的前世今生如今在山西博物馆的展厅里 鸟尊依然注视着这片简称为“晋”的土地 晋侯鸟尊以其 独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艺术造型 重要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 及独特的文化意义 成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更是全国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且听凤鸣——鸟尊的前世今生”专题展 https://view.inews.qq.com/qr/20221130A020XN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