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从文博文创文艺之热看文化惠民

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之余,博物馆数量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民众提供更多“好选择”。

去年,来自北京的“80后”吕温柔完成了“打卡100家博物馆”的计划。自开始执行“逛遍北京博物馆”的目标以来,她先后走入近120家博物馆。“这其中大部分是免费开放的,即便收费价格也不高,约等于免费了。”

据统计,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超过九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曾玥摄

一方面,博物馆具有休闲放松的“治愈力”;另一方面,博物馆已然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平台。

“逛博物馆让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滋养,提供了我理解这个城市、这片土地、这个民族的全新视角,让旅途不只是‘打卡式’的走马观花,能有更沉浸式的体验。”冯女士说,自己更喜欢拥有丰厚历史底蕴、具有一定互动体验的博物馆。

戴上VR眼镜,便可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马俑近距离“对话”;置身室内展厅,便能“穿越”行走在古时的大运河旁,听见两岸的说书声与叫卖声;走入“戏剧幻城”,进入每个空间都可开启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戏剧“盲盒”……近年来,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旅场景花式“上新”,不断挖掘沉浸式互动的感官通道,为观众提供更为深入全面、立体可感的文化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来自重庆的杨女士在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玩了一场实景“剧本杀”,在“古墓寻宝”的故事里探索墓葬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

当文物不再被“封印”在玻璃橱窗中,而需要观众俯身钻进洞窟中找寻文物藏品,杨女士认为,这样的游览体验新奇、难忘,“也更能收获书中历史走到眼前的感动”。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引发新一轮消费热点,为“文博热”再添一把火。中国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在这条新赛道上,文化创意产品无疑是“领跑者”。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冰箱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印章胸针、洛阳博物馆的牡丹化妆镜……冯女士向记者列举了几款自己从各地购买的文创产品,如数家珍。

2024年5月,洛阳博物馆推出的牡丹花文创雪糕。曾玥摄

“为一个馆赴一座城”热度不减,“把城市特色带回家”的文创产品消费火爆,而“走进剧场看好戏”也正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显示,2023年专业剧场演出场次9.74万场、票房收入86.23亿元、观演人数3064.23万人次,与2019年同比增长31.09%、14.21%、34.54%。舞剧《咏春》、越剧《新龙门客栈》等一批舞台艺术作品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以前剧场里都是白发人居多,现在‘黑白参半’,自发买票走进剧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据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观察,《四郎探母》《龙凤呈祥》《锁麟囊》《赵氏孤儿》等京剧经典新编剧目备受年轻观众喜爱。

在张建国看来,这是戏曲进校园带来的显著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多部门发文部署有关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的政策举措,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也将戏曲、书法、影视作为美育教育“新三科”。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触达更多民众。

“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的项目激发了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现在他们成为走进剧场的新主力。”张建国说。

最近,这位“50后”还在参与筹办一个新项目,旨在帮助戏曲更好走进康养机构及社区,为更广泛的“银发族”提供享受文化艺术的平台和机会。

“未来,更多老年人不仅可以欣赏京剧,还能学和唱,深度参与其中。京剧表演和京剧教育将惠及更多‘银发族’,让他们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丰富和提升文化生活体验。”张建国说。(完)

THE END
1.市民欣赏各类文创展品凤凰网山西市民欣赏各类文创展品 12月8日,太原市博物馆文创空间内,市民正在欣赏各类文创展品。这里展示了书签、文具、Q版摆件等多种文创产品,是一处集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记者 阮洋摄) 来源:山西日报https://sx.ifeng.com/c/8fM9txvoaL1
2.山西博物院文创团队:守正创新释放晋博力量博物馆文创工作起步其实比大家想象得更为艰难。 2017年,山西博物院成立文创发展部,2018年成立院属晋观文创公司。 如何把博物馆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这对于刚起步的晋观公司来说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为山西博物院举办的临时展览提供文创服务,晋观公司取得了文创工作的“第一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MzAxMTA0Mw.html
3.精神文明网山西省方山县廉政文创走进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党委委员、文创发展部主任张靖表示,于成龙廉政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方山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产品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山西博物院文创发展部将建立博物馆文创联盟,全省联动,共促发展,不断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推动于成龙廉政主题文创产品提档升级,助力山西文化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杨https://www.jswmw.com.cn/portal.php?aid=66318&mod=view
4.山西博物院推出新款“鸮卣”雪糕通过由观众投票选出文创雪糕口味的方式,山西博物院文创在这个夏天搭建起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新的桥梁,使广大观众深刻感受到,博物馆文创不只是一件纪念品,更是一种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时尚生活方式。 2021年夏天,山西博物院推出了第一款文创雪糕——鸟尊雪糕,通过芒果味和抹茶味使观众了解到青铜器的前世今生,引起https://m.gmw.cn/2022-05/31/content_1302975041.htm
5.山西太原: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来到一座城市,走进一家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每逢假日周末,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等一众网红打卡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总是排起长队。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http://www.sxhhy.com/29/10210.html
6.文博日报博物馆内不得违规饮食新发现北魏家族墓地■山西: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 ■希腊华媒:中西博物馆文创需要更多互动 【博物馆】 ■ “博物馆+社区”共同体学习成果认证研讨会召开 ■ 江苏:志愿服务“点亮”博物馆发展新通途 ■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让中医药“活”起来 ■ 西藏传统文化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Q2Nzg1NDKD33WssXbKcw.html
7.萌虎下山进文创!2022山西非遗虎热闹了当山西古建搭配国潮新创,今年的年味儿“虎气”满满。1月25日开展的“晋虎多福——山西虎文化民间刺绣暨创新设计”展,为山西考古博物馆带来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 观众们画下自己心中的吉祥虎 不仅有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每一位观众也能成为虎年文创的创作者。9岁的仇柏翰参观完展览后,拿起画笔,在长卷上画了http://wlt.shanxi.gov.cn/xwzx/wlxx/202201/t20220129_4703606.shtml
8.“十一”黄金周,山西文旅火“出圈”图为晋祠博物馆为持演唱会门票的游客开放的一个入口。 山西文创产品的强势出圈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密不可分,出圈的文创产品,大都建立在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与对创意的精准定位的基础之上 文/图《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山西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旅游高峰,因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山西古建游热度攀高。 http://m.legalweekly.cn/fzzg/2024-10/10/content_9065843.html
9.山西博物院共四层,主要介绍晋文化的起源发山西博物院 万柏林区 漪汾街 博物馆 1.6万 说点什么吧 商户相关评价 查看全部 是果果吖 9月12日 22:15 打分 交通: 来太原玩,必打卡博物院,毕竟山西省历史悠久~就是自驾车停车太难了,错峰出行人也特别多,博物院停车位不多,我们绕了两圈最后停到了附近其他停车场。 tips: 可以提前公众号预约游览时间,如https://m.dianping.com/review/466666079
10.去山西的朋友们注意了!这波创意文创不能错过,快来收下这份收藏每次出门旅游或者去博物馆打卡,我都会看看有什么有趣的衍生品。除了作为装饰、留念之外,它们也隐含不少文化寓意。这次山西作为《黑神话:悟空》中古建筑主要取景地,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官方也推出了各种富有创意的文创,有的线下文创店都卖断货!我贴了一些网上的购买渠道,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值得带回家吧~ https://post.m.smzdm.com/p/arq9vn47/
11.山西博物院“博物馆里过大年”百场活动推出活动介绍:本次动物小课堂我们将和山西省体育博物馆联手为您打造一场精彩的体验活动,不仅带你了解山西省鸟褐马鸡与更多鸟类的奇妙世界,还将激发你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青青”衍纸作品! 观鸟活动 活动时间:①导学课堂:2月1日9:20-11:00②实地观测:2月3日8:00-10:00活动地点:山西博物院会展https://www.cqcb.com/shanxisheng1/2024-01-31/5493922_pc.html
12.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热衷到博物馆“抄作业”:是传统文化崛起,还是以展出中国古代文物为主的上海博物馆,经常会有这样前来“抄作业”的特殊观众。不仅如此,近年来诸如动漫游戏等许多文创产品,同样直接照搬文物,将古画场景、古代塑像等搬进产品中。 “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文物元素放进文创产品中,说明当代消费者越来越在意‘中国元素’的正确运用。”在一些业内人士和市民看来,“向博物馆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422733
13.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山西省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是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占地168亩,建筑面https://baike.sogou.com/v8819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