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博物馆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正渗透到社会与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着它们融合升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计算变革,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XR智能终端,人类进入了新媒介变革时期。以博物馆为核心载体的文博领域也正在朝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而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需要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探索更适应数字时代的展现形式。无论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公众的观展行为和需求偏好,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与影响之下,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

一·数字化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承载文化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打破资源约束,以数字化的形态可以低成本的保存和流转,有利于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程,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缩短国内博物馆间在展陈、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及海外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等18个国家40余家机构共建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网站分为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和云上策展4个版块。

二·XR眼镜成为

XR眼镜作为三维数字内容的最佳载体,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走近”藏品,并“走进”藏品所处的历史时代,将替代手机成为人们与博物馆数字世界交互的主要入口,不仅提升了人们在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深度也可以远程的打开数字博物馆大门,随时随地享受一场沉浸式的数字文化之旅,将博物馆“装进”眼镜里“带回家”。

深圳博物馆“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古生物专题展览针对重点展品“蛇颈龙”开发了配套的AR项目,观众佩戴AR眼镜对准文物,就能瞬间看到“复活”的蛇颈龙和它的生活场景。若摄像头自动识别出现问题,观众还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AR眼镜播放相应画面。围绕XR眼镜也将逐渐生长出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内容生态和各式各样的创新场景,不断为大众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将激发数字文创市场的价值潜力

四·AI+XR技术开启数字文创3.0时代

数字文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数字文创主要以“贴牌贴标”为主,在产品上贴上文化机构的Logo;到了2.0阶段,注入了文化元素的内容产品有了更高的附加价值。

如今,在此基础上,XR技术的应用将数字文创推入了内容和体验并重的3.0阶段,通过虚实互动的玩法创新为文创产品赋予了无限的生命活力,满足了Z世代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也将带来更大的文化传播价值。

《妙顶金龙——彩画之美》是故宫出版社发布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数字产品的首款作品,基于商汤数字猫平台,创新地将AI+AR技术应用于国宝修缮场景中,通过虚实结合的互动方式,让体验者置身于1:1等比例还原的故宫养心殿数字空间“紫禁妙境”元宇宙中。

《佛光寺大殿》与“梁柱间”古建筑榫卯积木的实物文创产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手机扫一扫实物积木,就会数字重现佛光寺东大殿结构,将大殿三维模型立体化呈现,并在数字空间中对大殿结构进行逐层拆解,将佛光寺殿中的奇妙结构和细节展现在眼前。

五·XR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平台化”

河南博物院的明星文物“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首个3D版数字文创,在支付宝的鲸探小程序限量发行1万份,发行之际瞬间就网友被秒空。稍早前的同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数字文创“越王勾践剑”正式对外发布,限量10000份,上线后引来60万人在线抢购,短短3秒即告售罄。

同时,平台与分发、营销,甚至实物产品制造渠道打通,为创作者链接各个环节所需资源,实现从创意到价值的有效转化,让创作者将主要投入放在创意策划环节,有助于促进数字文创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六·基于XR+IP解锁城市消费新场景

为城市商业赋能

七·博物馆文化资源

M○C△是一家存在于虚拟世界SomniumSpace的元宇宙博物馆,作为非盈利基金会成立,目前,它收录了来自Beeple、Pak、Hackatao等两百多位加密艺术家的作品。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调节好光线,用鼠标点击目的地“闪现”到喜欢的展品前,回过头看见入口处时不时冒出来的几个新游客,一种颠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已经显露雏形。

八·数字人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标配

未来数字人将会在各大博物馆“走马上任”。不仅是作为“AI博物官”,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提供地图导览、观展陪同、展览讲解、教育活动等服务,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畅游历史,还可以竞聘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大使、品牌形象IP代言人等岗位,将博物馆文化气质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属于博物馆自己的数字人IP加深博物馆与大众的情感连接。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的达利博物馆使用基于AI的尖端技术,创造了“DaliLives”体验,采用机器学习让达利神秘“复活”。观者通过屏幕得以跨越时空,直接与艺术家本人对话。

九·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精准分析,可以帮助博物馆改变过去以经验为主导的管理服务模式,更高效的盘活和利用馆藏文化资源,为公众创造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 科技的力量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百年巨变——雕塑作http://m.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2.数字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新闻—科学网数字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蒋志海制图 ■本报记者 袁一雪 5月18日,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落地到我国时,这一主题则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相关联。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穿过飞逝的时间,用静态的方式呈现在现代人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6736.shtm
3.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该库可提供综合性数字化古籍特藏文献,包括本馆建设的古籍特藏、外馆文献资源,以及古籍全文检索分析系统。 当代图书 本栏目下有10万余册电子图书,多为近现代图书资源,内容包括文学小说、哲学历史,人物传记、古籍经典、科普科幻、亲子童书、人生励志、经济管理、休闲娱乐等方面。国内众多权威出版社、出版机构的出版图书,https://www.nlc.cn/
4.数字博物馆网衢州数字博物馆网https://www.quzhoubowuguan.com/
5.数智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 SEVERAL INTELLECTUAL MUSEUM 数智博物馆是以在实体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的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形态。 社会发展重新定义博物馆的使命,博物馆正成为大众的休闲、学习和旅游目的地。 https://www.dxintell.com/szbwgjjfa
6.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平台不仅可以汇聚文化数据,便利受众的学习和生活,更能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共建。数字化藏品管理系统一旦具备完善的查询功能,就能使利用数据库十分接近数字博物馆。https://vebaike.com/doc-view-1159.html
7.数字博物馆,什么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对比传统博物馆的特点有哪些? 案例展示 case 食品行业(鸡、鸭、牛、蛋、小龙虾)展厅案例集锦 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展厅:展示文化底蕴 展现企业魅力 1026㎡消费帮扶爱心驿站怎么设计落地? 展厅“多重身份”:湖北某网络多功能复合厅 热烈祝贺客户科创板上市!达梦大数据数字体验中心:看励维如何赋能服务https://www.chinalivi.com/tag/%E6%95%B0%E5%AD%97%E5%8D%9A%E7%89%A9%E9%A6%86
8.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VR全景 数字文博,VR全景 数字文博VR全景漫游 VR全景,数字文博 杭州旧址纪念馆VR全景 VR全景,360全景 革命烈士故居纪念馆VR全景 VR全景,360全景 数字文博-博物馆VR全景 党建展厅VR全景 VR全景 五河规划馆VR全景 数字博物馆,VR全景展厅 数字博物馆-青铜酒器 https://www.shendu360.net/case/hall/
9.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
10.数字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末,数字博物馆开始引起我国文博界人士的关注,并掀起了研究热潮。1997年,南京博物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网上博物馆;2001年,“数字故宫”网站的开通,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博物馆诞生。以“数字故宫”“国际敦煌项目”和“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等为代表的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开创了国内数字博物馆https://www.xakpw.com/single/22337
11.数字博物馆· 文献检索 · 所藏图书资料库 · 专业论文检索库 数字博物馆 · 考古所文物精华 · 专题博物馆 考古数据库 · 安阳殷墟资料库 · 动物考古资料库 ·碳14数据库 · 瓦当数据库 · 文明起源数据库 · 漆器数据库 影像资料 · 现场回放 · GIS信息影像 · 三维复原 · 公众考古及会议动态视频当前http://kaogu.cssn.cn/zwb/xszl/szbwg/
12.中国博物馆数字化8篇(全文)共享“数字博物馆传达给用户的信息量大,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同时展现给用户, 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更容易形成用户的沉浸感和对展品相关文化的构思“将古文物外观以 数字相机拍摄后可以在网络上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一些现场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数字化博 物馆中都可以欣赏.以乐器博物馆为例,在乐器实体博物馆只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jrkg9x8.html
13.北京市文物局团城演武厅 > 数字博物馆机构信息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11号院1号楼 电话:010-55532999主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8357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44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09 https://wwj.beijing.gov.cn/bjww/wwjzzcslm/1727759/1727774/index.html
14.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 首页>数字博物馆 红四五军会师 2008-2-15 身先士卒 2008-2-15 消灭尹道一 2008-2-15 挑粮 2008-2-15 向井冈山进军 2008-2-15 碧血丹心 2008-2-15 深情 2008-2-15 红四、五军会师 2008-2-15 王尔琢牺牲 2008-2-15 共有17条记录https://www.jgsgmbwg.com/list/1662280204394606593
15.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国际上已将博物馆教育与学历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并列成为三大教育。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则刚刚起步,非常需要总结推广北京已有的经验。该论文集展现的案例不是单纯的数字技术应用,而是整体创意规划设计、形式多样的互动https://mall.cnki.net/Xinke/web/Info/DZ2108010103
16.数字博物馆导航 首页导航校园生活数字博物馆https://www.zju.edu.cn/636/listm.htm
17.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18.上海数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展陈概念方案国际征集公告 上海· 上海博物馆 上博新展预告 | 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 上海·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音频节目已上线 上海· 上海博物馆 公告| 上海博物馆2020年清明假期正常开放 上海·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2020年展览计划调整 http://museum.odb.sh.cn/node2/n2399/n2400/n2727/n2729/index.html
19.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博物馆首页 机械史 机械遗产 科学家精神 实体博物馆导览 云课堂机械史 机械遗产 科学家精神 实体博物馆 云课堂 新闻公告 学术交流 推荐书目 ICP备案号: 京ICP备05060958号-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法律声明联系我们https://museum.cmes.org/
20.天津博物馆坐落于承德道12号的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原法国公议局旧址),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划和布展,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全国首家数字艺术博物馆,它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对外开放。日前,记者走进该馆,提前探秘开幕特展──“梵高的世界”数字展和天津数字文博基本陈列展,感受小洋楼古典建筑之美与高科技打造的数字媒体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