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玩太值了!这里一个周末就能打卡4座国家级博物馆要闻

乘高铁到郑州东站,坐地铁5号线外环到黄河路站,换乘地铁2号线到关虎屯站C口出站,全程约48分钟;乘坐出租车约35分钟。

乘高铁到郑州站,坐地铁1号线到紫荆山站,换乘2号线到关虎屯站C口出站,全程约38分钟;乘坐出租车约20分钟。

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共16个展厅,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

博物院里除了有妇好鸮尊、四神云气图壁画、莲鹤方壶等九大镇院之宝,还有来自两千年前的绿釉立姿陶狗、兽面纹铜方觥和吐着舌头、满身镶嵌绿松石的春秋神兽青铜器……眼见为实,文物竟然可以如此可爱!

喜欢收集印章的小伙伴

可在一至三楼免费盖章

样式有50多种哦!

Day1第二站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上午看完河南博物院

中午坐上高铁

只需40多分钟

就可抵达洛阳龙门站!

洛阳龙门站位于古都洛阳,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就在此地。旅客在站台上能够与复兴号和牡丹阁同框拍照。

乘高铁到洛阳龙门站,坐806路公交车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站,全程约1小时28分钟;乘坐出租车约36分钟。

在二里头遗址,人们可以看到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和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因此,它也被称作“最早的中国”。除此之外,博物馆里还有不少三星堆的“同款”文物!

这里出土的绿松石铜牌饰、牙璋、陶盉,和三星堆几乎一模一样。文物不言,自有春秋。

Day2第一站

殷墟博物馆

第二天从洛阳出发

两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

一座拥有甲骨文站名的车站

——安阳东站

安阳东站外形参考殷墟出土的世界青铜器之冠——后母戊鼎,外立面饰以古朴典雅的中国传统纹饰,刻有“安阳”二字甲骨文字体,远观方正雄壮、气势恢宏。

乘高铁到安阳东站,乘坐11路公交车到殷墟博物馆站下车,全程约1小时30分钟;乘坐出租车约40分钟。

安阳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也是甲骨文的出土地,被誉为“甲骨文的故乡”和“文字之都”。

位于恒水之滨的殷墟博物馆大气磅礴,被网友称为此生必看博物馆。开馆时展出了4000余件(套)青铜、陶器、骨器等文物。

展馆内,震撼的裸眼3D让国宝们动了起来,让参观者瞬间“穿越”回商朝。

以下隐藏玩法也安利给大家:

和文物仿制品

亲密接触、拍照打卡

或者品味一杯“跨越千年而来”的咖啡

都是不错的选择!

Day2第二站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一片甲骨惊天下

千年汉字贯古今

逛完殷墟博物馆

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

会再次感受文字的魅力

从殷墟博物馆门口坐11路转41路公交车到永明路人民大道路口站下车,全程约1小时;乘坐出租车约20分钟。

博物馆前屹立的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以殷商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为装饰,是博物馆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史料,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每一种字体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些字你能猜出几个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名人故居古道遗存古盐井,这一年里他们目前,在云阳,“四普”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着,云阳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四普”队员们将严格按照普查标准加快野外调查进度做好内业资料整理图纸绘制、信息填报、数据复核等工作,确保每一处文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研究、保护与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https://news.cri.cn/20241214/434420c0-bec8-8c7d-129e-2af4703e767a.html
2.基层动态全体青年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门进入,在古建馆青年古筝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观耕台、天神地祇坛、神厨、拜殿、太岁殿、神仓等建筑遗存,了解中华农耕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中国古建筑的多种样态,领略中国古建魅力,感受北京市为中轴线申遗对先农坛周边进行拆迁后的新貌。 https://www.bj148.org/zf1/jcdt/202412/t20241217_1670645.html
3.活动回顾“礼敬中华?名家讲坛”刘斌:中国史前玉文化12月11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教授做客同济大学“礼敬中华 名家讲坛”,在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文榷堂为同济师生带来了了一场题为《中国史前玉文化》的讲座,介绍了良渚遗址的考古挖掘过程、良渚文明的特点以及良渚古城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 https://www.lib.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1979&newsid=34411&t=show
4.国博考古院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始古研究院等共同签署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文物考古工作,先后进行了发言。座谈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405/t20240517_266600.shtml
5.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暂停营业)地址在哪里?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暂停营业)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文星街1号,深藏于李庄古镇之内。李庄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川南地区知名的文化古镇。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曾是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驻地,这里汇聚了众多文物古迹和学术资料,见证了中国文博事业的重要发展历程。旧址建筑古朴典雅,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3187372763697852.html
6.1937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1937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 2019-09-25 1937年11月18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西迁文物辗转万里。1940年6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抵达四川宜宾的李庄,恢复工作。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文物全部运回南京。https://www.njmuseum.com/zh/articleDetails?id=36917
7.走进李庄走近过往(三)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厅房上50扇门窗每扇长2米、宽0.6米,均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有不同形态栩栩如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每扇窗上雕刻2只仙鹤,共100只,谓百鹤祥云窗,是“李庄四绝”之一。1940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脚李庄后,张氏族人主动将宗祠让出,接纳了筹备处人员以及一大批珍贵文物。https://www.meipian.cn/524pqkrl
8.李庄故事——访“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李庄古镇——人民政协网“七七事变”爆发后,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故宫博物院将近17000箱、数十万件国宝文物,分三路迁至抗战大后方,其中3000箱国宝文物就随筹备处迁至李庄,放置在张家祠内,得到了完好妥善地保存。在李庄的近6年时间中,中央博物院连续举办了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内的史前石器、青铜器、贵州苗族衣饰、云南丽江纳西族文https://www.rmzxb.com.cn/c/2021-01-21/2766584.shtml
9.新貌逢故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全新开放历时5个月重新布展、升级,近日,位于翠屏区李庄镇张家祠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以“立本求真 家国天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李庄”主题展回归,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和游客见面。9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旧址、打探新展。 一进大门,该主题展前言介绍跃然眼前;再往里走,一座旧式祠堂映入眼帘。“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脚李庄https://www.cuiping.gov.cn/cpwl/lyjd/202309/t20230920_1906730.html
10.古镇李庄率先到达的同济大学入驻镇上禹王宫,后来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入驻板栗坳,中国营造学社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则在月亮田。从李庄坝到板栗坳,要连爬几个陡峭的山坡,从山下到山顶的石梯是508级。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一代学术精英们以其超迈卓绝的胸襟,将守护中国文化的重任肩负起来。美国学者费正清到李庄看望阔别多年的http://wap.cuncunle.com/content/1061464787492924
11.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2023)张家祠,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为张氏家族的祠堂。张家是李庄的大户人家,作风严谨,待人和睦。抗战期间,内迁李庄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此工作6年,祠内保留有由上等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李庄四绝”之祥云百鹤窗。 王家院子,始建于清代,传统砖木结构两重四合院建筑,入口有石门洞及通往第一个院落的甬道,厢房的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341260
12.2024李庄古镇旅游攻略(票价+免票政策+地址+开放时间+简介)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博物馆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题,展现中国李庄“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陈列馆分为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原状陈列和三个展区,聚焦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张家祠:是“李庄四绝”之一,战时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所属数千箱国家珍贵文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40530467529.html
13.李庄的乡绅和乡绅的下场以下文字来自《成都商报》:抗战时期,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硝烟驱赶之下,与民众流亡同步的是“文化迁川”运动。1940年,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辗转流徙来到李庄,终于寻得一张“宁静的书桌”,直至抗战胜利。 https://www.zgxcfx.com/sannongshiping/88129.html
14.李庄在李庄相对安宁的近六年间,虽生活艰难却取得了不俗的学术成就。本文梳理了大量档案史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力图全面呈现中博筹备处在李庄所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等,并分析其取得不俗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先进的筹备理念、优秀的人才队伍、浓厚的学术氛围、合理的奖惩机制。关键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李庄;生活艰难;业绩https://www.fx361.com/tags/4/6/eeb3f383b71d0919/2936412.html
15.李庄古镇基地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李庄人民以一纸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电文盛邀,先后迎来了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数所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著名大师学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等云集李庄,他们与李庄人民共同铸就的“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韧”和“开放http://www.taiwan.cn/xwzx/zxzt/zhuanti111/jljdxl/jljdml/scjd/lzgz/jdjj/202109/t20210926_12380750.htm
16.探访李庄古镇李庄与其它古镇最大的不同就是抗战文化。抗战时期,同济大学酝酿迁校。李庄开明乡绅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欢迎电文。随即同济大学、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研究院、中央营造学社等文教机构搬迁至李庄。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童第周、董作宾等数十位大师在此生活和科研。李庄成为抗战时期与重https://www.jianshu.com/p/57ea928a68c6
17.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以山水的柔情与静默,接纳并呵护民族的“衣冠”,镇上“九宫十八庙”驻扎同济大学,乡下祠堂农舍,分布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单位。 这批学者,或乘一架滑竿,或换一把油伞,行色匆匆,出没乡间泥泞。内中有中国社会学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4036035
18.李庄古镇旅游攻略李庄古镇地址李庄古镇门票价格预定李庄:文化脊梁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1940年,一封16个字的电文从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发出,迎来了从昆明等地迁徙来的近10家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师生及家属共1.2万多人。 1940年~1946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部分机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https://place.qyer.com/poi/V2cJa1FjBzBTYFI6Cm8/
19.既做历史艺术的殿堂,又做文化休闲的场所1933年,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议,国立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前身)筹备处在南京成立。其主体建筑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后在梁思成、刘敦桢指导下,修改为仿辽代奉国寺大殿建筑。这座庄严宏伟,体现“中国建筑之固有特色”(梁思成语)的大殿,如今已成为南京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在南京博物院90年的历史中,龚良担任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6/detail-inarynma2898841.d.html
20.李庄古镇丨建筑文化与抗战文化古镇古村在写作《中国建筑史》的日子里,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幸亏史语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李济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才不至于有冻馁之苦。由于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薪水大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最后实在山穷水尽了,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去典当衣物,衣服当完了,便把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派克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42.html
21.国难不废研求——中国学人在李庄的文化抗战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亦于1940年12月至1946年5月迁驻李庄。中国营造学社驻地为李庄上坝,负责人为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中央博物院(筹备处)驻李庄上坝张家祠,负责人为著名学者李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驻地李庄镇羊街,由傅斯年兼所长。同济大学和上述中央研究机构的迁驻,使李庄这一https://gddazx.southcn.com/node_ad21912ce2/47b1315fe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