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铜壁画创始人:朱炳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研发顾问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西泠印社社员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熔铜艺术创始人

庚彩工艺发明者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国际铜业协会终身顾问

台湾高雄大学客座教授

杭州人,1944年生,无党派人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承人。雷峰塔、灵隐铜殿、G20杭州峰会主会场等上百件标志性铜建筑让他成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创立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他的诸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人民大会堂、文化和旅游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等众多机构收藏。为继承、发展铜文化,他还建造了一座全铜的建筑——江南铜屋,被称为“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作为具备开创视野的国家匠人和艺术家,朱炳仁一直将“让铜回家”作为追求的信念,让铜文化重回人们生活。他遵循“以铜立业、以书立世”,其诗、书、画、印、铜综合才艺,在国内外有很高的评价,是一位从大国工匠中走出来的文化巨匠。

云影千峰静

走进中国铜壁画创始人——朱炳仁

他,是铜艺术领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他为中国创建了雷峰塔、峨眉山金顶、G20杭州峰会主会场等百余座铜建筑装饰,也用巨幅彩色铜雕壁画和独创的熔铜艺术开启了中国铜壁画的艺术高峰。他,就是朱炳仁。

在现代经典建筑装饰中,不挂上一幅大型铜壁画,总好像缺少了艺术重器。2016年,G20杭州峰会场馆里一下就新添了朱炳仁创作的《遥望》等六幅铜壁画,最大的宽度达15米,这些铜壁画成为G20峰会会场一道尽显杭式韵味的绝美风景。

可是你知道吗?历史上却没有铜壁画。真的吗?故宫博物院180万件文物里有吗?没有!国家博物馆里61万件藏品中有吗?也没有。那么中国第一幅铜壁画藏在哪呢?它在普陀山南海观音大殿里。

普陀山观音铜雕壁画

1995年,朱炳仁受邀为佛教圣地普陀寺制作第一幅铜壁画。整幅壁画一百零八平方米,外面用弧形玻璃严密地围了起来。当朱炳仁在观音法图面前放下手中雕刻工具的那一刻,九十高龄的普陀山全山住持妙善方丈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制作现场,细细察看足足两个小时未开一句口。正当人们忐忑不安时,妙善却转过头来对跟在他身后的朱炳仁感叹又有力地道出四个字:有价值啊!从此,这四字真言宣告了佛教庙宇的第一幅铜壁画诞生。

江南铜屋

1999年,大雁塔住持增勤法师决定请朱炳仁为大雁塔特制巨幅铜雕壁画——《唐玄奘求法图》。在朱炳仁铜雕诞生之前的世界画廊中,人们几乎没有见到过一幅多彩的铜壁画。朱炳仁从《唐玄奘求法图》中,仿佛看到了铜与生命和精气、氧气的综合中,已不单单只是原始单一的深古绿的氧化色了。

唐玄奘求法图

于是,朱炳仁第一次采用了紫金刻铜技艺,把铜分成不同的成色,分出多种色相,表现出多种层次,令画面呈现出超凡的视觉感受和令人震撼的冲击力。当这幅多彩光泽的铜雕工艺史诗般地展现于西安大雁塔的唐玄奘纪念馆时,有人在细读这一百零八平方米也是迄今世界最大的铜刻壁画时,却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枚数平方厘米的印章上篆刻着“朱炳仁”三个字。这是大雁塔这个文化艺术殿堂中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唯一出现的一位艺术家的名字。因为在增勤法师看来:这个名字与他的艺术一样不朽。

熔铜装置稻可稻,非常稻

2006年,朱炳仁从常州天宁宝塔的大火历炼、开示中创造的神奇的熔铜艺术。他将不同熔铸条件下的熔块重新配置,将铜液自由流动,用这种工艺使铜脱离模具的束缚。他说,“青铜时代以来,铜的铸造都需要模具,这种‘无模可控熔铸工艺’将铜彻底从模具里解放出来,给了铜自由”。2010年之后,朱炳仁还借鉴了五彩、珐琅彩、粉彩的手法,在熔铜材质上创造出全新彩绘“庚彩”,让古朴的铜更加流光溢彩。就此,他的熔铜艺术壁画便一发而不可收。

熔铜装置地气

而在随后的熔铜壁画创作中,熔铜结晶体又如同生动、丰富、流畅的笔墨线条,深浅浓淡、层叠交错。收藏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大堂主壁的巨幅铜雕壁画《春和清妍》,高4.5米、宽8米,以中国传统水墨方式,在大理石底板上用独有的熔铜艺术铸就了一片迎接春天的梅花。这也是朱炳仁大师继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熔铜作品《含熙》、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铜雕作品“雷峰塔”后,作品第三次被海外文化机构收藏。

庚彩铜瓶

跳舞的人

朱炳仁十大铜雕壁画

1、《百花齐放》(藏于文化和旅游部)

国内大型壁画以儿童画为创作元素的壁画是前所未有的。儿童艺术中不受约束、天马行空的内容和元素也与“百花齐放”的社会文化主题不谋而合。

作品高3.2m,宽4m,由5幅纵画组成,采用了“多彩叠层”这种全新的熔铜工艺创作,用油画绚丽的色彩来表现百花怒放,繁复的叠层工艺则将作品分为四层立体,天空、森林、百花、小鸟互相呼应,充满活力和当代性。

百花齐放

2、《春和清妍》(藏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

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这个代表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中心大堂主壁上,展示的正是朱炳仁所创作的巨幅熔铜壁画《春和清妍》。

泼铜如墨的艺术手法,加上区域氧化着色,使作品的色彩犹如中国水墨画。神奇绚丽的金属光泽把“梅”迎雪吐蕊的形象写意地表现出来,将“梅”的风采表现得大气淋漓。

春和清妍

3、《含熙》(藏于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2012年,温总理和泰国总理英拉共同为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揭幕,朱炳仁创作的巨幅庚彩艺术《含熙》正列其中。

含熙

4、《唐玄奘求法图》(藏于西安大雁塔)

1999年,大雁塔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请朱炳仁为大雁塔特制巨幅铜雕壁画——《唐玄奘求法图》。在朱炳仁铜雕诞生之前的世界画廊中,人们几乎没有见到过一幅多彩的铜壁画。

朱炳仁第一次采用了紫金来刻铜雕,所用的色泽仅为金、银、铜三色,但其间之铜色,通过分层次、分区域氧化,局部保护镀饰等专利发明技术,又以铜的光泽为主体,综合了金银的亮丽色彩。

玄奘求法图

5、《遥望》《和韵》《火柿映波》《蒹葭泛月》(藏于G20杭州峰会各会场)

2016年,朱炳仁为G20杭州峰会会场共参与设计了多幅壁画,其中有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有创新的现代表达,精致的铜壁画艺术尽显光彩!

遥望

和韵

作品《遥望》,没有雕梁画栋的精细装饰,也没有大气奢华的门面,它只选取江南水乡徽派建筑的轮廓线,层次简单清晰。

在西溪宾馆接待大厅,陈列两幅熔铜庚彩壁画《蒹葭泛月》和《火柿映波》。蒹葭即为芦苇,两幅巨型壁画长1.5米,高3米,选取了西溪最有代表的芦苇、火柿为主体,整体风格浑朴意趣,韵味十足,设计与布局让人眼前一亮。

壁画采用熔铜庚彩技术设计,打破了传统壁画的艺术语汇,与室内外自然生态相得益彰,使接待大厅空间产生视觉焦点,令宾客赏心悦目。

蒹葭泛月

火柿映波

6、《千秋万岁》(藏于人民大会堂浙江厅)

天圆地方,神鸟图腾。收藏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浙江魂——千秋万岁》以良渚文化玉琮文化为主题,展现对天地、自然、精神、物质的朴素理念。

壁画下方是奔腾的钱江水,鱼跃龙门之图案,两侧为富贵牡丹,上侧为云鹤游天,寓意钱江儿女从年年有余的小康,奔向共同富裕的大道,千秋万岁,前程锦绣。

千秋万岁

7、《竹报平安鉴青史》(藏于中央组织部大楼)

陈列在中央组织部大楼的长达20米的巨幅壁画《竹报平安鉴青史》,是朱炳仁探索中国青铜文化精华与书画艺术结合的新艺术形式。

《竹报平安鉴青史》不喷涂,以简、竹子、青铜镜、金文为元素,画、字、铜色一体,突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达到了久藏不变、耐腐可观的目的。

竹报平安鉴青史

8、《阙立》(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阙立》以其简练明快、传统而又时尚、对立而又统一的风格让人眼睛一亮,作品仅0.5平方米的面积既有浮雕又有圆雕,既写意又写实,同时揉合了铜雕、国画、书法及油画多种技法。

在表现上,莲荷的大写意的枝叶与失腊精铸的极为写实的莲蓬圆雕别具匠心地组成一幅挺拔阙立、独具质感艺术作品,抽象与具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专家认为这幅作品在青铜雕刻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7年2月11日首都文化艺术界专门举行了朱炳仁熔铜壁挂作品《阙立》艺术研讨会。与会艺术家们对朱炳仁的艺术成就和《阙立》作了高度评价。

阙立

9、《鹤鼎千秋》(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壁画以青铜文化的经典之作鹤鼎为中心,藉鼎在古代视为立国之重器,作为“鼎盛千秋”的象征加以衍生。

洋溢着吉祥喜庆与环境空间相呼应,在条形乳钉板是刻蚀着楚系青铜纹样,同时又不乏现代雕塑语言。温馨的红古铜色泽,给人以亲近和愉悦。

《鹤鼎千秋》

金饭碗空了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藏于北京大学)

下面这件则是他为北京大学创作的另一件壁画作品《坤至柔而也动也刚》。

THE END
1.徐敬直梁思成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徐敬直、梁思成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赵启斌 我能想象到雄踞北方的大辽文化, 古朴苍劲的风格中能听到塞上的胡笳。 我能想象到狼图腾带来的野性气息, 如寒月下泛着蓝光的冷峻冰渣。 谁知道梁思成遵循何种的建筑理念, 谁知道徐敬直设计风格中的系列叠加。 http://www.jntimes.cn/jnwm/202408/t20240813_8376464.shtml
2.江苏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南京博物院李济上任后,着手进行博物院主体建筑的兴建,成立“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委员长为翁文灏,委员有张道藩、傅汝霖、傅斯年、丁文江、李书华、梁思成、雷震、李济。1934年7月26日在第一次会议上,公推其中的张道藩、傅斯年、丁文江三位为常务委员,梁思成为专门委员,会议还讨论了征用院址土地的问题。8月4日,筹备处即https://www.gbpxw.com/base/show/971.html
3.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65年建成,建筑由中央博物院和北平故宫博物院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65年建成,建筑由中央博物院和北平故宫博物院组成,内有近七十万件藏品。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https://www.shuashuati.com/ti/2528dcbed7a54231a2489f3dcd9aa21c.html?fm=bdbds596092a28efb3d6b9440b629c1791517
4.丁垚梁思成建筑设计作品辑略建筑学报5)国立中央博物院,南京(作为顾问建筑师),1937年(工程因战争中止,1946年继续) 虽然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笔误,但这是梁思成毕业近20年后再度来美面对新朋故交时所做的书面介绍,颇有建筑师之极简“自选集”的意味,本文的写作就以对这个名单的增补开始。先列一份“梁思成建筑作品简表”如表1。 http://arch.tju.edu.cn/info/1165/1083.htm
5.民国建筑艺术大赏!南京的二十世纪建筑遗产这里是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现今的南京博物院。 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建筑大师梁思成参与修改。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57358.html
6.筹备近十年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平安故宫”工程子项目之一。该项目依山傍水、区位显要,规划设计合理、功能设施先进,总投资21亿元,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展示、修复、保存和文化传播、观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212/t20221230_239031_m.html
7.2020年南京市博物院分析研究.ppt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体现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区别于中山东路上其他几幢大屋顶的仿古建筑。辽式建筑于10一12世纪在我国北方形成,它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变化。主要表现为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较平缓,立面上的柱子从中心往两边逐渐加高,使檐部缓缓翘起,减弱大屋顶的沉重感。https://www.taodocs.com/p-459379653.html
8.2024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南京博物院最全攻略,探秘南博“镇院之宝【1936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第一期工程开始动工。同年11月12日,建筑工程奠基仪式举行。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连同所属的文物于,1937年底迁离南京,将文物分三路转移到西南各处,经过数处转辗,最终于1940年底驻扎于宜宾李庄,与同在一地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女子大https://www.youxiake.com/gonglue/view?id=3820
9.中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14篇(全文)4月28日,南京博物院二期扩建工程开工。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综合国立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意义重大。1933年,其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承载着“开启民智”的良好愿望,在蔡元培先生的倡议下,于动荡的时局中萌生。1936年开工建设的历史馆,历时十余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完工显露出它的英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rud5owo.html
10.中国博物馆有哪些?中国博物馆官网合集,值得收藏潇湘读书社3. 沈阳故宫博物院官网 https://www.sypm.org.cn/ 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第二大宫殿建筑群,展示明清宫廷文化和历史。 4. 大连现代博物馆官网 http://www.dlmodernmuseum.com/ 大连现代博物馆展示现代艺术和大连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https://www.xiaoxiangguan.cc/106931.html
11.清风徐来盛大开幕——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即将举行5.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文物南迁的片段资料 1949年前后,故宫文物从大陆南迁至台湾的记载与故事很多,争议也很多,但昔日历史的真相却只有一种。此组档案资料可为史海钩辑之一助,帮助我们进一步揭开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真相。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31日的一则总统府代电》,是蒋介石通知杭立武次长,已请海军派舰http://www.99ys.com/home/1970/01/01/08/192102.html
12.民国建筑特点一、等级高: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中央级建筑多,包括国民政府“五院八部”等行政建筑,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规模、等级均属当时全国(甚至东亚)之最。 二、类型全:按建筑原有性质可分十大类型,即行政办公建筑、纪念性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宗教建筑、使馆建筑、公共性建https://m.cbi360.net/hyjd/20180112/113452.html
13.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现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原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现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 南京博物院是我最喜欢的看展地 也是我最推荐的看展地 不仅是有时候能看到自己欣赏的画家的特展 而且随着每一年年纪的增长 心态和心境的变化 每一次看到看出想到想出的内容和想法都不一样 历史文化在社会里的作用不仅仅是一种存在 也是现代文明最主要的一部分组成 https://m.dianping.com/review/79283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