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陈列及环境艺术设计徐州博物馆是徐州历史文化高度浓缩和概括的凝聚地,这里熠熠生辉的历史遗存是华夏文明的集中代表。远去的历史即将在这里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沉积的文明将绽放出炫目的华彩,昭示着两汉文化的璀璨辉煌。展览版块分布:本次陈列设计主要由一层的大厅、“金戈铁马”展厅、旅游纪念品服务中心、新增庭院展览休闲区;二层的“天工汉玉”展厅、原“汉室遗珍”展厅改造、文保中心办公空间设计;博物馆北侧的土山汉墓展区、东南侧的乾隆行宫展区及碑园后楼展区等多部分组成。大厅:在原大厅装饰的基础上,将服务台重新设计,整体简洁、大气,大块的石材饰面显露出稳重大方,富有次序感的横向线条让整
3、品均为组团式展览,特展展品用独立精品柜重点展出,中心展示区为恢弘壮阔的楚汉战争场景,以这一场景为高潮,各部分的精美展品一一浮现出来。主题形象墙:金戈铁马,城垛造型的背景墙中,铁马驰骋金戈摇曳奔腾而来,展示着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沉厚;将五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势营造出来。序厅:何谓兵器,从何而来,这里是兵器的“前世”,当积淀着历史尘埃的骨石兵器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联想到原始人类生活的艰辛。序厅中的油画创作反映原始自然环境中早期人类持兵器反击、捕获巨鳄大鱼、野兽猛禽以及人类为各自生存利益格斗的场景。组合展柜中的人物剪影结合实物展出,形象描述原始兵器的用途。第一单元:方国兵武(商周一秦兵
4、器):这一时期,青铜制造业达到了鼎盛,铁器制造初步出现。为了让观众更加近距离的观察展品的质地、色泽,我们采用了露展的展陈方式。铜矛、铜剑等林立其中,以最真实的姿态,展示着曾经的辉煌,前方的信息栏杆对展品进行补充说明,并且在其中加入了各种互动游戏,如兵器鉴赏使用等,后方的晋楚彭城之战形势图用动态电子地图及配音解说的方式将这场春秋时期影响深远的战役描绘出来,而这些展品也似在这场战役中活了起来。第二单元:汉楚王师(汉代兵器):力拔山兮剑出鞘,大风起兮弩开张。两汉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盛世,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军事上均堪称历史之峰。在徐州汉墓出土的众多兵器是最好的见证。铁甲胄
6、氛围营造,展台前方按照汉代营帐的造型设计,营门上方是特色兵器,烘托剑拔弩张的气氛。背景画中两军交战,烟尘翻滚,正在激战中的双方骑兵从画面中跃然而出,厮杀不断。该场景环境相对围合,在该环境中制作立体声音效配合场景的展示,加之动态投影演播,电子演示解说:图表楚汉战争图,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场景中还配合了“角色扮演”与“拼刺游戏”两个互动游戏更增趣味性、临场感。兵马俑三D虚拟场景中,可以让观众360观察这些平时无法触摸,可仔细观看的兵马俑。三国时期的徐州之争,在历史上影响较大。我们在该单元的结尾处用绘画的方式重点展出。第三单元:陈兵列武(唐、宋、元兵器)这段时期的兵器展品虽然不是
9、新增庭院展览休闲区:这是一个玻璃屋顶的阳光庭院,既是观众参观之余的休闲场所,又是通往土山汉墓展区的主要通道。我们拆除原回廊的隔断扶手,将原建筑结构柱处理成圆形木质仿古柱体,抬高中庭地面,使回廊与中庭处没有高低落差,整合整个空间,简洁古朴,通透舒适,流线通畅。在中部地面抬高部分制作部分水域,展品在水域中流动,观众在文化的雅致中穿梭。北入口处的照壁陈列展品八音石,自然之韵欢迎着每个观众的到来。中心展区的九个水中独立展台展示较大的石雕展品,顶部的灯盏倾泻而下,在天光的挥洒下展现出卓然天成的雕刻美感。休闲区南侧的走廊休闲卡座中的茶几是用展品汉墓塞石加工而成,成为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休闲区
10、中的茶座简洁舒适,带有配套设备的服务吧台古朴典雅,相应顶灯、吊灯、壁灯均为该空间量身设计制作,以达到最好的空间氛围。天工汉玉:我国汉玉出土虽多,但仅徐州最为集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天工汉玉”也是我国唯一汉玉专题常设展览,众多精美绝伦的玉中精灵将在这里奏响美妙的艺术乐章。在该展区,为最大化突出展现出汉代玉器的精美,我们利用建筑空间,将建筑中部划分为中心展示区,重点展出玉棺、玉衣等三件重点文物,各单元玉器在壁龛中组合展示,展具均是根据展品量身定做。壁龛展柜造型抽象与汉代建筑结构造型同组,古朴素雅,展柜上方的玉器装饰件更显精致。柜内采用深色家私布,以衬托玉器的色泽,聚光点式光纤照明让
11、玉器精品更显晶莹剔透。精品独立柜中的展品也均设计有下部光源和顶部照明。玉龙等重点微雕玉器,我们在通过独立展柜,灯光效果突出玉器的晶莹剔透外,更是在展品上方增加HOLO屏,播放相应展品的放大虚像,形成强烈的视觉聚焦效果。大型影壁造型一天工汉玉由馆中的多件器物抽象而来,构成一件润泽透析的玉质“摆件”,引领观众走入玉的世界。在中心展区,我们用顶部垂下的半透明布幔将三件展品做适当阻隔,让他们陈列在一个空间而又各成重点,金缕玉衣与银缕玉衣的展台下方均设计有光纤照明设备,让玉衣流露出通透莹润的质感。我们打破传统博物馆静态的展示手法,将布幔作为投影的载体,大幅的考古现场资料,辅助展示图样在
12、现代电脑技术处理下,成为静默展品的话语者,引导观众走入展品的历史深处。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器中的玉高足杯精美异常。但因为是文物,所以普通的观众无法细致的全面的观赏玉器,特别是玉器身上精致的花纹。所以我们用3D幻象的展示方式让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的影像,360全方位细致的观察拨交南博玉高足杯的精美,深刻地感受中国玉文化。在展览中适当加入“玉器拼图”、“3D玉器鉴赏”等多媒体互动小游戏,让观众在游戏当中适当放松,调节参观节奏,创作绘画“琢玉图”,展览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开,玉器的前世今生崭露眼帘,当我们在欣赏美妙器物的同时,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妙绝伦与古代制玉工艺的。展览以“世
13、贸汉之源玉组佩出土场景”为结语,表现出遗址的再生,考古人员正在紧张的工作着,展馆中的件件美丽精灵原来就是这样走出历史的封存,拂去满面的尘沙,光彩熠熠地来到我们面前,续写永不会褪色的华丽篇章。土山汉墓展区:在土山汉墓的入口设计中,我们从基本的汉代墓葬墓门形制中提炼出简单而大气的造型,以继承汉代美学的遗风。厚重稳定的整体架构充分体现出后世对先祖及其墓葬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同时也向观众直观地展现汉代墓葬的基本形象。我们按照古代墓葬的特有形制将原有石辟邪安置于墓道入口。进入墓道的道路两侧辅以斜面铭文石刻,增加整体的文化氛围和厚重感。墓门两侧放置石羊、石虎。观众进入穿越土山的地下通道,为了
14、还原原汁原味的墓葬环境,同时具有现代展览的功能性与信息传达的层次感,我们在原封土墙用加厚钢化玻璃加以阻隔,在保持原墙面的观赏性的同时起到保护历史遗迹的作用,安装简洁的扶手保证狭窄参观环境中的安全性。玻璃上印刷对当年汉墓从发现到发掘到众多瑰宝崭露世前的历史过程。在土山汉墓出土文物展厅中,用现代的展示手法营造较为原始的参观氛围,墙面壁龛重点展示13件封泥展品,由于展品较小,我们在展品后配合展示放大照片。通柜中还原发掘现场的封土层,剥落的土层中,件件文物正在被发掘出来,实景式的文物展示方式拉近了观众与考古工作者的距离。3号墓保留原墓葬风貌,在相应的位置制作展板,让观众知道该墓出土文物
15、的情况,西侧的纱幕投影播放该墓的发掘实况或出土文物鉴赏,观众在此处可以得到充分的信息传导。1号墓空间较小,重点展示铜缕玉衣,辅助信息说明,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的墓葬场景。乾隆行宫展区:大殿内复原乾隆宴饮场景,辅以清代家具陈列,两侧展墙介绍乾隆六下江南,四到徐州的故事。配合周边的园林景观展现“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宵。”的行宫美景。碑园后楼展区:在这里安排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我们力求还原一个具有浓郁传统中国文化氛围的展示空间。充分利用古代建筑元素的特点,塑造灵活、透气的展示环境,围绕“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要求把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非遗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