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省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1952年由“川西博物馆”更名为“四川博物馆”。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现有馆藏文物30万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素享“天府”盛誉的四川省,拥有秀丽的山川和辽阔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历史的发展进程,它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景点地点:国内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省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1952年由“川西博物馆”更名为“四川博物馆”。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现有馆藏文物30万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

中文名称:四川省博物馆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地点:成都

馆藏精品: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

前身:川西博物馆

文物数量:30万件

综述

素享“天府”盛誉的四川省,拥有秀丽的山川和辽阔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历史的发展进程,它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四川省博物馆便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之一。

四川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创办伊始,设备简陋,经费不敷开支,专业人员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仅近万件。1950年改称“川西博物馆”,1952年改为“四川博物馆”。

2009年5月新馆落成后

易名“四川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30万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书画、佛教造像、少数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皆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川省博物馆的藏品是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积累而成的。1941年,原馆长冯汉骥教授主持发掘前蜀永陵,开启了四川省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先河。

建国后,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时担负着四川地区主要考古任务的我馆在几十年的田野工作中获得了大量文物资料,丰富了馆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1951年

在资阳黄鳝溪发现了“资阳人”古人类头骨化石,后又在汉源富林、资阳鲤鱼桥、铜梁县西廓水库等地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和遗物。四川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及全川主采集点已发现300多处,其中以公元前4400-公元前3300年巫山大溪遗址最具代表。该遗址1955年初次发掘,后又经历了两次发掘,从200余座墓葬出土了1250余件石器、陶器、骨器等物。它的发现,使长江中游地区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得以命名,并为认识两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打下了基础。

1965年

1980年

秦汉时期,四川自秦并巴蜀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迅速具有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水利工程,形成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自流灌溉、沃野千里的“天府”20世纪50年代以来,巴蜀地区已发掘汉墓2000余座,出土的大量文物,成为我们研究汉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观念和信仰习俗等方面重要的资料。

四川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石棺)以及陶俑以品种数量多,分布范围广,题材丰富多彩,雕塑精美著称于世,也是四川美术发展史上继三星堆青铜器群后又一座高峰。1974年在都江堰外江水闸附近发现高达2.9米的李冰石像,从纪年可知造成公元168年。

四川省汉代崖墓多,出土的画像石棺占全国像石棺的90%以上。我馆1974年在郫县新胜乡发掘的“宴乐百戏”石棺四面满二,前后档为双阙和伏羲、女娲,左右一则是宴乐、乐舞、杂技,另一侧为漫衍、角抵、水嬉。1974年同在新胜乡出土的龙虎戏璧石棺盖,图中骄龙猛虎极富动感,龙虎上方刻牛郎织女,似为我国已见最早的牛郎织女图。

汉代陶俑有灰陶、红陶、釉陶,多为模制,也有捏提塑或两都兼有。其题材广泛,有说唱、庖厨、乐舞、侍者、劳作、部曲,还与车马、楼房、禽兽等,四川东汉陶俑具有单纯、质朴的美,它不求细部的刻划,更多地运用夸张的手法追求神似。

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发现,当推我馆建馆之最,冯汉骥教授于1942年主持发掘的前蜀永陵,出土有玉哀册、谥宝、玉大带和一些银器,王建石像、棺床上所刻24使乐像,为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资料。1971年清理后蜀和陵(孟知祥和妻福庆长公主合葬墓);1974年清理晋晖墓;1977清理张虔钊墓,都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文物,为两蜀史提供珍贵物证。

1959年

在德阳孝泉镇窖藏出土银器32件,在万县唐冉常才墓发现青瓷百余件。蜀瓷的遗存的发掘,也是这一时期考古工作的特点。唐宋时期,四川瓷窑星罗棋布,烧造地区极广。1953年广元瓷窑铺古窑,1976年彭州市瓷峰窑以及邛崃市邛窑、成都市琉璃窑的考古成果都反映出宋代四川制瓷发展的水平。

元代文化遗存,有1956年成都保和乡元墓。清理的四座墓中,出土陶俑及瓶香炉等30余件。1974年简阳市东溪园艺场元墓出土青釉、影青、白釉、黑釉等各类瓷器525件,青铜器60余件,砚台17方,从产自不同地方的瓷器,可以看出四川与各地的商贸活动。

明清考古成就主要有1955年在成都白马寺6号明墓出土随葬俑82件,瓷器20余件,部分金、银饰品。1970年在成都北郊凤凰山发掘的明蜀王朱椿长子朱悦廉墓,墓中出土各类彩俑500余件,俨然一个仪仗方阵1974年在平武县古城乡发掘王玺家族墓,出土金器129件,银器49件,其中王瀚妻朱氏墓所出镂雕人物金发式,分三层雕楼台亭阁及40余人的乐舞表演,做工细腻,层次丰富,堪称明代工艺美术中的精品。此外,在成都及其附近地区发掘多处明代太监墓,出土了大量陶、瓷器。

此外,四川省博物馆的近现代文物、历代钱币、民俗文物也极具特色。本书所选文物只是馆藏的极小部分,但它已展示出四川历史文化的丰厚和博大。抚卷追昔我们应向为四川文博事业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代考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川省博物馆原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现已迁至浣花南路251号,浣花溪公园旁。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12月10日通过工程验收,现在二期已修建完成,2009年5月1日已经对外开放。

新馆馆舍

四川博物院新馆(以下简称川博新馆)位于成都市青华路与浣花南路十字路口西南侧,北邻青华路,南面为规划的图书馆,东邻浣花南路,西侧是规划的白鹭洲公园,川博新馆正好处在青羊宫到杜甫草堂之间,属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保护区,川博新馆规划总用地58603.52㎡。

该项目是四川省重点文化项目,也是新世界四川文化的形象工程,巴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一定程度上讲,川博新馆将成为今后研究巴蜀历史、传统及文化、感知和把握未来的文化中心。

新馆陈列

第一层

蜀风汉韵馆

展厅复原汉崖墓造型

第一层共计5个陈列馆,除去3个临时展馆,其中一个是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蜀风汉韵——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占据了两个馆,分为粗犷古朴、气势撼人的石刻艺术,多姿多彩、神韵俱佳的陶塑艺术,以形传神、风情尽现的画像砖艺术三部分,共展出文物200余件。

第二层

青铜馆、大风堂、书画精品、瓷器馆从博物馆位于青华路的正大门拾阶而上,正好进入展示中心的第二层。

●巴蜀青铜馆:分竹瓦烟云、马家王气、百花流芳、涪陵遗韵、羊子余晖五个部分,共展出自西周至战国文物共271件(套)。

●大风堂:“大风堂”为张大千作品的专门陈列馆。省博物馆是国内藏有张大千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展厅分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写意画和大千用印三部分,共展出文物90余件。

●中国书画精品馆:展示省博物馆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分为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部分,共计113件(套)文物,包括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唐寅的《虚阁晚凉图》、石涛的巨幅山水等。

第三层

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等

●藏佛之光:分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藏传佛教圣殿、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和典籍四部分,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对外公开展出。

●万佛寺石刻馆:分南北朝造像、唐代造像、五代造像、四川其它地区石刻造像四个部分,共展出自南北朝至五代石刻造像65件,以万佛寺石刻造像为主。

●百年回眸:该馆将通过图片、文字及实物,展现四川一百年来的历史。

展馆介绍

万佛寺石刻馆

万佛寺位于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公元158—167)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从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间,香火连绵不断。根据文献和出土造像题记,万佛寺南朝时名安浦寺,唐代名净众寺,宋代改名净因寺,明代又名万佛寺,明末毁于兵乱。

万佛寺遗址自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出土以来,先后四次出土了大批石刻造像,约二百余件。其中,有两次出土的造像大多为四川博物院收藏,内容有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伎乐像及各种建筑构件。其出土的南朝梁(公元420年—589年)造像刻有明确的纪年,是研究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万佛寺石刻造像在四川乃至全国石刻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题材丰富,布局复杂而完整,雕刻细腻而精美,其中的不少精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收入各种图录中。我们从馆藏万佛寺石刻中挑选出部分精品,同时也附带选出几件我省其它地区出土的石刻造像进行展出,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佛教艺术的需求。这是成都万佛寺石刻出土一百余年第一次集中展示,它将让你领略到佛教艺术的魅力。

陶瓷馆

陶瓷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影相伴,它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成果之一,是泥与火的完美结合。

巴蜀的陶瓷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从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她虽没有官窑瓷器的精美华贵,但却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邛窑的彩斑、点彩和彩绘,拓展了陶瓷装饰艺术的新天地,久负盛名的省油灯,可堪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明创造。这里还荟萃了全国其他窑系的作品,她们如诗、如画、如美酒;类玉、类银、类冰雪,诉说着中国古老瓷器的美丽故事。

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叩开陶瓷艺术之门,去领略她的百态千姿、万般风情吧![2]

书画馆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

四川的书画艺术有很深厚的传统。从唐代开始,一些京都和外地画家纷纷随唐玄宗、唐僖宗避乱而来,给四川的书画艺术带来了兴盛的景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蜀道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益州书画名人录》记载,从唐乾元(公元758年)到宋乾德(公元967年),和清初到民国(公元1736到1046年)这两段历史时期的川籍和在川的外籍书画名人达1100多人,由此给四川留下了无以计数的法书名画。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又汇集了四面八方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再次掀起了近代艺术的大潮。

这里展出的馆藏书画精品,虽吉光片羽,却也能够领略中国书画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其特色让人留恋往返。

四川民族文物馆

百年四川馆

二十世纪是四川历史上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100年,其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舞台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撷取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几个片段,奉献给观众。

本展览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川保路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军长征过四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腾飞的四川”三段史实为主要内容,通过近300张资料照片和200余件历史文物,再现百年来四川人民的奋斗历史,彰显四川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振兴中华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崇高精神。

温故知新,鉴古知今。四川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能够继承革命传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谱写更加灿烂的历史篇章。

张大千书画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著名画家张善子和张大千先生既取意《大风歌》,又撷名明末清初画家张大风之名,为他们的画堂命名为“大风堂”。张氏昆仲不虚此名,在二十世纪的画坛挥毫扬风,艺振寰宇。

大千先生仙寿八十有五,从艺七十余载,仰天纵之才,尽毕生之功,踪迹先贤,遍游名山,熔铸古今,集先古画学之大成,施墨成画三万余帧。工笔写意均入妙境,山水、人物、花鸟皆富神采。其清丽俊逸之笔,纵情泼彩之韵,令中西雅士神往。他的才情与勤勉、胆识与阅历皆非常人所能企及,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誉:“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

四川博物院对大千先生画作的收藏,也堪称富甲一方,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随着您眼波的流动,那一幅幅金碧巨制,一层层清逸笔墨,一枚枚玲珑玉印,一段段过往旧事将牵引您走进一个非凡的大千世界。

藏传佛教文物馆

藏传佛教是公元7世纪分别由印度和我国汉地传入西藏后,经过三个多世纪与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相互碰撞、相互吸纳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了的具有浓郁西藏特色的佛教。又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传佛教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渗入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我国藏族广泛信仰的宗教,并且通过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它又传入我国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在我国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内蒙七省流传,并传入锡金、不丹、尼泊尔、蒙古人民共和国及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国家和地区。

四川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馆收藏的藏传佛教文物十分丰富。这些文物全面反映了一千年多来佛教文化在藏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我们从中挑选出部分精品进行专题陈列,这些文物几乎都是第一次对外公开展出,它们除了让你对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赞叹外,还将给你带来美的享受。

汉代陶石艺术馆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经济发展、疆土扩张,汉代陶石艺术就是在这片时代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

以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陶塑艺术为代表的汉代陶石艺术,是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西汉中晚期,厚葬之风盛行,为画像石、画像砖的大量产生创造了条件。

东汉时期道教神仙思想的盛行,对汉代丧葬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升天”。汉代陶石艺术中没有生命消亡的阴影,而是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和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它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塑造技巧上还是在雕刻手法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工艺美术馆

青铜馆

当我们默立在巴蜀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面前时,不能不感叹先民们在创造自身文化的同时,不忘汲取商周文化精髓的胸怀和睿智;不能不钦佩先民们在创造富裕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浪漫的青铜艺术世界中的辉煌。

这里展出的仅仅是四川博物院藏青铜器的一部分,它的神秘与奇特将会告诉你昔日的荣光。

新馆服务

新省博的任何一个展厅都很开阔,再加上科学的观展路线,穿梭其间轻松惬意。“我们把大部分空间留给了参观者,这样人们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舒适地观看每一件展品。”李江涛表示,参观者还能够通过在重要文物前的“语音导览系统”输入文物编号,获得相应文物的自动语音解说。此外,博物馆的人工讲解员还能熟练地为游客提供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等多语种解说。对于残疾人士,新省博的设计更为人性化——楼梯一侧都有供轮椅通行的坡道,主展馆还配备有四部电梯,残疾人坐轮椅入馆,完全畅通无阻。

搬迁历史

1、四川省博物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馆址在皇城明远楼。

3、1965年,由人民公园迁至人民南路四段。1984年5月题,邓小平写了馆标“四川省博物馆”。

4、2001年,四川省博物馆被国家计委列入“十五”发展计划,决定在浣花风景名胜区建新馆。

5、2002年7月,四川省博物馆老馆闭馆。

6、2004年12月30日,四川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破土动工。

7、2007年10月底开始规模庞大的文物搬迁工作。

8、2009年5月1日新馆开馆。

机构设置

领导班子

四川博物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盛建武

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卢越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

工会主席燕丹

业务部门

文物保管部:全院共有近26万件(套)文物,共计11个门类,文物保管实行专人专库管理;专人负责清理维护、藏品登记、电脑数据库建设、文物摄影、文物档案管理等,根据文物尺寸,定制囊匣。

历史研究部:本院学术研究牵头实施部门,是进行古代史、近现代史和革命史进行研究的核心部门。策划展览,编写陈列展览的内容大纲、展品目录、形式设计任务书等;承担各自专业的文物科研任务以及文物鉴定;负责文物刊物的编辑工作。

陈列展览部:承担本院各类展览的形式设计、场景设计、三维设计、美术设计、灯光设计等;参与策划各类展览设计、制作、保管展览所需的各类用品,指导市、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

宣传联络部:负责与各新闻媒体建立广泛联系,撰写展览的各类新闻稿件,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负责推广介绍博物院所能承担的各类展览;负责外展接待工作;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宣传推广和外事工作。

宣传教育部:本院有14个展厅,每个展厅配备专职讲解员;负责“博物馆之友”的管理;负责对国内、国外观众讲解和专业讲解工作。

信息资料中心:负责文物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全院局域网络、各部门计算机、网络博物馆、陈列展览多媒体的运行维护;博物院研究资料、藏书管理;文物摄影工作。

行政管理部门

院领导:包括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

办公室:负责党务、纪检、工会工作,和文电收发、文秘、印章、档案、公务接待、对外联系、车辆管理等工作。

人事部:负责职工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负责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调配、职称评定、工资、劳动纪律等工作。

财务部:设专职会计、出纳对博物院资金实行管理和文物博物培训中心、各类经营场所的财务管理。

后勤保障部门

行政部:对全院固定资产、设施设备进行管理;负责房屋进行维修、保养监管;负责办公用品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管理。

设备部:对全院供水系统、供气系统、供电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对通信设施、中央空调、电梯设备、消防设备、安防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安全保卫部门

安全保卫部:按照国家规定,作为一级风险单位的博物院,专职保卫人员数量不得低于编制数的10%,负责全院文物安防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

交通状况

新馆正大门通过一座跨越浣花溪的古朴石桥连接青华路,正门右侧是浣花南路,左侧为浣花溪公园,开车从青羊宫、清江路、光华村等方向均可方便抵达。坐公交车309、319、901、35、47、82、301、407、503、19、4路等在送仙桥站下车即到。

THE END
1.四川博物院电话四川博物院电话,四川博物院的电话号码是028-6552***; 028-8522***. 点击可以查阅四川博物院的完整电话号码和详细联系方式https://m.chadianhua.net/%E6%88%90%E9%83%BD%E5%9B%9B%E5%B7%9D%E5%8D%9A%E7%89%A9%E9%99%A2%E7%94%B5%E8%AF%9D
2.四川博物院旅行四川博物院旅行社招聘及首页电话,旅游攻略一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探索四川这片富饶的土地而四川博物院旅行社作为一家知名的旅游服务提供商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四川博物院旅行社的招聘信息、首页联系途径以及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熟悉这家旅行社并为您的四川之旅https://www.07358.com/jiemo/sicjiatingzt/1087714.html
3.四川博物院联系方式四川博物院联系方式 电话:+028-65521555、+028-65569911 管址: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https://www.sc.gov.cn/10462/10778/10876/2013/10/24/10283067.shtml
4.四川博物院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周边酒店四川博物院,联系电话:02652,地址位于成都 青羊区 浣花南路251号,靠近青华路、送仙桥、百花西路和牧电巷。在公共交通方面,附近设有多个公交站,包括浣花南路、杜甫草堂(南门)、杜甫草堂(西门)、草堂路东等,可以换乘170路、1024路、1075路、1031路等多条公交线路。 https://cd.city8.com/canyinfuwu/2458680_QU3VQ.html
5.四川博物院电话成都四川博物院成都四川博物院地址生活信息·四通八达 成都 切换城市 搜索 免费发布 成都生活休闲娱乐四川博物院 信息更新时间: 2024年12月02日 地址:青羊区浣花南路251号查看地图 电话:028-65521581 分类:休闲娱乐 详细信息 邮编:暂无 附近公交站:浣花南路送仙桥草堂路东草堂小学南门浣花南路送仙桥青羊宫 https://chengdu.8684.com/c_635503
6.四川省博物馆主馆电话,四川省博物馆主馆电话多少电话号码是:028-65521581我要删除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6日 四川省博物馆主馆的更多信息 所在城市:成都 详细地址:浣花南路251号 所属分类:博物馆 关于四川省博物馆主馆的完整信息 图吧网站从2004年开始为广大用户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包括位置查询、公交换乘信息查询、驾车查询等。是国内较早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网站https://dianhua.mapbar.com/MAPRZBQVTNXBHPLWXAJ.html
7.四川博物院天府文创馆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天府机场之四川博物院文创馆,甚佳。其内四川文创众多,今日为子购一熊猫帽,栩栩如生,子戴之,可爱至极。 绝句总结: 文创馆内好物多, 熊猫帽子活灵活。 孩子戴上添可爱, 四川特色此间罗。 总体评价:文创丰富,熊猫帽有特色,孩子喜欢。 dotSource: length_relaxed: https://www.dianping.com/shop/G4DYVNiBeRxmYNMz
8.青羊区博物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一期施工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一期施工评标结果公示 项目及标段名称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一期施工 项目业主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项目业主联系电话 028-83013858 招标人(青羊区博物馆在正文中)查看全文 中标-候选人公示四川 - 成都2024http://www.bidizhaobiao.com/bdzbjg/qyqbwg212491
9.四川博物院2024年辅助宣传服务采购项目采购文件售价:¥300.00, 获取文件开始时间:2024-09-26 09:00 获取文件结束时间:2024-09-27 18:00 项目编号:QXZB-2024-0843Z 开标时间:2024-09-30 14:00 包件名称:第1包包件内容:四川博物院2024年辅助宣传服务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https://m.bidcenter.com.cn/newsrili-1-311440518.html
10.2024四川博物院门票预约指南(开放时间+地点+游玩攻略+票价)咨询电话:13112876408(同微信)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河票务网旅游 ID:dhpwly, 景区门票、特价抢购、9.9捡漏、关注就“购”了 欢迎在各大应用商城搜索下载【大河票务APP】,购票更便捷,更优惠! 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浣花溪公园东侧。博物院馆藏文物中,具有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20927310920.html
11.国庆攻略十一逛川博,看这一篇就够了查看本期推文《金风送爽迎国庆 共度秋日好时光 一起来吧!到川博共赴文化之约!》,以及关注“四川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点击“预约服务—活动讲座预约”版块,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5 文创集章 来都来了,怎么能不集章呢?一起来看看川博的文物章都“藏”在哪儿~ 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5188146770733990319
12.四川全省博物馆名录总表(2021年1月15日更新)游记攻略摘要: 2020年度四川全省博物馆名录总表(2021年1月15日)2020年度全省博物馆名录总表(2021年1月15日) 序号 地区 博物馆名称 联系方式 电话 邮编 地址 1 成都市 四川博物院 028-65521573 610072 浣花南路251号 2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028-87319258 610072 成都市青华路37号 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028-85552397 610041https://www.sclyxw.com/contents/20210413/959.html
13.四川博物院首页成都企业查询四川博物院 存续发票抬头一般纳税人司法案件 启信分:暂无评分 导出 报告 浏览:8796 暂不支持更新 负责人: 韦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100004507153106 注册资金: 1200万人民币 邮箱: - 成立日期: 2003-03-10 电话: -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草堂五组)251号查看详情附近企业 https://www.qixin.com/company/a6c207e2-6436-4876-b3a3-8b0ebad05046
14.四川大学博物馆2023年编制外用工岗位招聘公告6.备注:应聘人员应保证所留的联系信息准确有效,并保持联络畅通,因电话或邮件联系不畅造成无法通知到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 以上所有岗位录用程序和待遇按照四川大学相关文件规定执行,最终解释权归四川大学博物馆所有。 四川大学博物馆 2023年6月30日https://scudm.scu.edu.cn/info/1193/2232.htm
15.四川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每年除夕闭馆一天,其余时间原则上不闭馆(临时公告闭馆除外),黄金周、小长假和寒暑假(1、2、7、8月)实行延时服务,开放时间08:30~20:00,停止入馆时间18:00。 1 22 33 44 55 66 77 88 欣赏不容错过的必看馆藏 商青铜立人像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像莫https://www.sxd.cn/
16.延时免预约!涉及四川多家博物馆→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一年一度的暑期又开始啦!“博物馆”作为游客“常驻打卡地”,也即将迎来客流高峰。为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四川多个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一起来看看↓ 四川博物院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四川博物院于7月10日至8月31日实行延时开放服务。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9http://m.ganzitv.com/cms/content/144600019
17.免费报名走进四川博物馆和武侯祠博物馆→聚焦妇联此次活动将引领亲子家庭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廉洁文化基地,四川博物院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这里,亲子家庭可深入学习历史名人的清廉家风,用心聆听、体悟廉洁家风故事,大力弘扬廉洁家风与红色家风。 一、活动主题 体悟廉洁文化·传承优良家风 二、参与对象 参与对象:招募成都地区6-12岁亲子家庭 https://www.cdsfl.org.cn/show-898-64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