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云对话:国宝级文物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故宫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是中国文博界顶级IP。无论是建院近百年的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是开馆不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都在透过故宫承载的中华文明养料,滋润着国人的文化心田。

博物馆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数字技术加持下,一方展厅如何生动地融通古今?从业者怎样更好地拉近文物与普通百姓间的距离?“王谢堂前燕”又当如何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中国新闻网“文明的坐标”特别节目“故宫文化云对话”,近日邀请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就“数字时代文博产业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云上对话。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数字化变革,助力博物馆“超越时空”

于壮: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数字故宫”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四个字:“超越时空”。它有形又无形,既能以大家看得到摸得着的多元方式呈现出来,又打破了物理世界的边界和局限,变得博大广阔;既承载着博物馆的传统,又具备在任何时空被访问到的未来感。

故宫博物院在1999年正式提出数字故宫建设的目标,今天回头来看,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采集、挖掘数字资源,到转化成普罗大众看得懂的数字内容,数字故宫的构建过程是立体的,背后有大量的工作。未来故宫博物院会脚踏实地地站在自身实际需求的角度,充分且适度地运用好数字技术,为事业发展赋能。

李理:沈阳故宫是清初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建设的皇宫。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在研究IP时会注意特色。如沈阳故宫东路建筑的帐殿式建筑格局,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八旗制度,也具有满族早期渔猎民族的文化特征。又如皇太极的袍服、清早期使用松木雕制的印牌和信牌等文物,以及满族旗袍文化等,都是沈阳故宫的文化特色。我们尽可能地把这些作为特色IP来推广,就像“大政殿雪糕”一样,融入文创产品的研发。

直播很受年轻人喜欢。我们会请专家就文物展览方面和历史文化方面进行解读,并开展直播。这很受欢迎,经常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观众。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把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给观众、特别是年轻人。

这次开馆有九个展厅,第一展厅用来介绍紫禁城的身份转变乃至故宫博物院的变迁,这是一个庞大的主题。因此策展团队与北京团队共同制作了数字化的故宫分布图,节点式地创建了一个宏观的、具有强互动性的展览,不到十分钟就能将整个紫禁城的演变历史演绎完毕。虽然不能把故宫搬到香港,但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让大家沉浸其中。

另一方面是古今对话,我们有一个展厅专门邀请香港当代艺术家对话古代艺术品,反映年轻一代如何思考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展厅从设计角度展示中国古代器物,并邀请香港工艺大师和设计师解释他们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这让从故宫博物院来布展的同事们也大吃一惊,说没有见过这么展出文物的。效果非常好,是现在最受欢迎的展厅之一。

国宝级文物,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于壮:对线上运营的数据分析显示,数字故宫用户中,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变化非常明显。我们在数字故宫的宣传和服务中也抓住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追求美的愿望,以及对审美的文化诉求。最近故宫博物院上新了一款数字产品“紫禁城365”,把积累多年的故宫美图,包括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紫禁城的物候变化等等,集中呈现给广大网友。很多网友看完觉得“原来故宫这么美”。通过审美的传递,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故宫,发现这种美。

故宫藏有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少虡剑”,剑脊上有20个字:“吉日壬午,乍为元用,玄镠铺吕。朕余名之,胃之少虡”。大概意思是:“壬午这天是个好日子,我造了一把好用的剑,用的材料主要是锡和铜,我要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少虡。”我们的微博文案很贴切地写了一句话:“这就是古人刻在剑上的一个朋友圈吧”,收获了大量点赞。有网友说:“好家伙,这条朋友圈晒了整整2500年”。一个古今通用的例子,一下子就拉近了跟年轻人的距离。

年轻人玩梗,绝大部分是在寻求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需要不断地强化社交属性。所以数字故宫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一定要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显现出文博行业与时俱进的一面。

比如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拿出手机拍照,就会实时弹出科普介绍。包括我们的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文溯阁,以及展厅里的重要文物。得益于前期的数字化建设,观众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来游览沈阳故宫,同时了解重要的建筑和文物。

如今,沈阳故宫的建筑结构以及很多文物完成了数字化采集甚至3D形式的高清采集,这些数据将更好地服务公众。得益于此,没有来到博物馆现场的公众也可以观看虚拟展示。未来数字化服务基础完成后,我们会着重于“服务”二字,更好地让传统文化通过数字的形式走入观众心里,随着他们回家。

焦天龙:如何让现代观众从生活中欣赏、体会传统艺术,和文物拉近距离,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个挑战。在展览的设计上,我们会利用故宫博物院优秀的国宝级文物,设计一些故事线,以贴合香港观众的需求。

香港人喜欢喝茶,所以第二展厅记叙了清代紫禁城一天的生活,观众会发现皇帝也喝茶,尤其是乾隆的三清茶茶叶;同时我们展出了好几个火锅,香港人叫“打边炉”。他们非常感兴趣,说原来皇帝也吃火锅,他不光吃火锅,还吃得很精致,器物非常讲究。

香港人懂马,这在香港是很重要的社会现象。我们设计了以马为主题的特展,把故宫一些了不起的藏品,包括郎世宁名作拿来展览,方方面面拉近和香港观众的距离。目前这些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

都是“故宫人”,三地携手“天涯共此时”

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会侧重于如何讲好故事,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展览,如何赢得观众青睐。所以无论是展览的取名、内容设计、形式设计,还是数字化展示,我们都更注重为观众、特别是为年轻人提供这种服务。博物馆展览,也愈发得到年轻人的喜欢。

焦天龙:香港是融会中西的重要窗口,传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共融营造了它的独特性,我们一定要立足香港,发挥香港优势。

这次开馆的九个展厅,绝大部分是与故宫博物院联合策展,镇馆之宝也来自北京。同时,我们还与巴黎卢浮宫达成合作,把卢浮宫和故宫的文物放在一起,从全球角度来展示马文化。未来我们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在展示故宫所藏和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更多努力,与其他博物馆加强合作。

我们和故宫博物院老大哥是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他们是“甩”不掉我们了(众笑);也希望将来和沈阳故宫也多多合作(李理:非常欢迎)。此外,我们和全球各大博物馆都在建立联系,未来会有一系列项目推广。

于壮: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趋势不可阻挡。我们要积极拥抱它,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时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我们要运用好数字技术,在把住文化根脉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正向文化服务。

记得在2018年1月31日有一场天文奇观,俗称“超级蓝血月全食”。据说150年才发生一次,上次是在同治五年。故宫所有摄影团队集体上阵,从当晚7点到凌晨1点,在故宫中拍摄了各个角度的天文奇观。

THE END
1.航天科普文化活动暨第四届“天宫画展”天地同展在故宫博物院2024年12月14日,“从故宫到天宫”航天科普文化活动暨第四届“天宫画展”天地同展启动仪式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东北崇楼隆重举行。作为文化科技结合的标志性体验空间,位于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的“从故宫到天宫”主题文创店正式对公众开放。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故宫博物院与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活动现场气氛热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365608
2.云参观故宫博物院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数字故宫博物院手抄报 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北京故宫手抄报怎么画 我的家乡手抄报 北京故宫博物院手抄报简笔画及资料 同学们绘制手抄报化身小小讲解员为文物发声让文物说话 国际博物馆日参观旅游小报手抄报简单边框模板-psd故宫博物馆psd 参观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1399023.html
3.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Dealmoon.com 最新景点/活动折扣信息 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 免费看 线上全景参观展览https://www.dealmoon.com/cn/free-online-visits-famous-museums-in-china/1813362.html
4.直通服贸会服贸会“云”游博物馆是怎样的游览体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触网上云”。这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又会给未来的游览方式带来哪些改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10.4万家博物馆2020年平均闭馆155天,参观人数与2019年相比平均下降70%。各家博物馆纷纷转战线上,向大众呈现云端文化盛宴。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https://3w.huanqiu.com/a/327eab/44eEAK8aeR2
5.故宫博物院2023年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和《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要求除必要的轮椅、婴儿车等代步工具外,具有运输装载功能的带轮工具如营地车、行李箱、拖挂车等禁止入院。还进一步明确商业拍摄活动的边界,规范来院商业拍摄活动。参观须知于2023年6月30日起正式施行[3]。 https://baike.sogou.com/v128433719.htm
6.故宫app下载故宫博物院门票预约官方app每日故宫最新版是由中国故宫博物院官方打造的手机移动app,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欣赏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了解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品味古代人民的艺术创作,立刻下载。每日故宫客户端简介故宫博物院官方出品,2017年伴您每一天!每日甄选一款馆藏珍品,邀您同游宋 故宫云课堂adrioad79.65 MB2023-03-02v1.2.6 安卓版查看详情 http://www.danji100.com/k/gugongapp/
7.故宫要实行全网络售票了,“预约参观”好处在哪里?资料图:游客在故宫博物院参观。中新社记者杜洋摄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前几天,备受关注的故宫博物院公布了“7月起试行全网络售票”的消息,而10月下旬起,故宫将择机正式实施全网售票。这是故宫为引导游客错峰参观想出的一个新办法。然而,在北京其他一些博物馆,“网上预约”早已成为参观的一个重要获票途径。 https://yuqing.dbw.cn/system/2017/05/09/001196892.shtml
8.本月执行!参观故宫有了新要求→参观故宫有了新要求→ 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将于2023年6月30日起正式施行。根据《参观须知》,未经故宫博物院允许,禁止进行各类表演、宣传、采访、社会调查、宗教活动、售卖商品或服务、商业性拍摄等非参观游览活动。https://www.jjntv.cn/shbt/p/19326.html
9.故宫博物院是南向北单向参观方式,午门进入故宫博物院是南向北单向参观方式,午门进入,神武门出,午门即南门作为参观入口,设有安检通道,售票处设在午门广场的东西两侧。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朝顺治年间、嘉庆年间各经历了一次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有五个门洞,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https://m.dianping.com/review/347606651
10.北京故宫介绍故宫博物院在哪里故宫门票多少钱9、“六一”儿童节,14周岁以下儿童(含14周岁),免费参观,随同家长一人享受半价优惠。 10、“八一”建军节,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购票须知: 1、门票提前10天20点预售,售完为止。 2、故宫博物院实行实名制购票,所有观众需录入身份信息方可预定。 https://www.chinapp.com/ct/LjfEY2.html
11.北京故宫博物院漫步探访北京故宫博物院漫步探访 老马识途一往无前 北京故宫博物院漫步探访 上世纪80年代初游故宫,是好奇、是向往、是了解;90年代再次步入过故宫,是育女、是仰慕、是观赏;本世纪初又次游览故宫,是补缺、是欣赏、是求知;2021年春节前继而漫步故宫纵览,是拾遗、是解惑、是探访。 每一次观光故宫,就好像穿越时空,回眸到明、https://www.meipian.cn/3egiehm8
12.故宫及天安门广场参观攻略指南指路人世界遗产攻略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北京故宫) 东方三大殿之一(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中国三大九龙壁之一(北京故宫九龙壁)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故宫博物院(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故宫 特别提示 一、门票,建议提前在故宫官网上预订,到时直接刷身份证进入参观。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77864.html
13.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电子门票?语音导览真正的美确实不言而喻,正如我在参观故宫博物院“大美不言”展览时所发现的那样。回顾这次经历,我想到三个短语:“稍纵即逝却永恒”、“脆弱而强大”和“小而重要”。展览精美地展示了艺术家和工匠如何从大自然的无限灵感(如植物、动物和树叶)中汲取灵感,通过他们的工艺再现其精致而强大的美。可变形的珠宝饰品是亮https://klook.cn/zh-CN/activity/937-national-palace-museum-shung-ye-museum-of-formosan-aborigines-taipei/
14.《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pptx《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pptx,故宫博物院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设计。 3.对材料中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搜集相关资料。 学习重难 重点: 从各种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517/71510021510041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