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苏博展汉代百态: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与神仙世界错金陶俑墓葬博山炉兵马俑

苏博“汉代艺术”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徐明徽(02:18)

《诗经小雅》有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古人以汉水指代天上的银河。“天汉”既是中国古人雄视天宇的象征,也成为中华民族主体抟成的开始。

12月15日,“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特展将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澎湃新闻昨天在现场先睹为快,苏博联合9家文博单位,展陈240余件组汉代文物精品。错金铜博山炉、摇钱树、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胡人俑座灯、说唱俑等明星文物再现了汉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勤劳与富足,也可窥见汉代人精神世界中对宇宙的想象,对生命的注解。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铜错金博山炉与当代艺术家的山水长卷

此次特展是继“天下惟宁:汉代文明的四张面孔”之后,苏博再一次聚焦汉代,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汉代人的日常,从不同层面揭示两千年前汉代人的真实样貌。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铜博山炉、摇钱树、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胡人俑座灯、说唱俑等明星文物,更有汉阳陵、杨家湾、狮子山汉代三大兵马俑同台展出,清晰地向观众呈现了两千年前汉代人的烟火人间与神仙世界。而与限时展出的铜错金博山炉对照的是当代艺术家以博山炉为灵感创作的巨幅山水长卷,汉代人对仙山的想象与今人的创作在空旷展厅中形成古今对话,颇有奇幻交织之感。

苏州博物馆学术科研部许鑫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展陈的文物根据“生活”和“信仰”分为两个部分,前者突出汉代人日常生活的安乐与富足,后者可一窥汉代人精神世界的祈盼与浪漫。

人间烟火气——汉代人的生活百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先秦古人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想追求。及至汉代,天下一统,社会安定,百业振兴,生活秩序稳定而有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儿孙绕膝,成为汉代人的日常。

展厅现场不同形制的陶楼、陶屋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居住永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需求。汉代的房屋建筑已消失在岁月烟尘中,幸运的是,墓葬出土各式各样的建筑明器将它们的模样凝固成历史,留存至今。展览上呈现了不同形制陶楼、陶屋。屋脊、檐角、瓦垄、斗栱、勾栏、窗棂,甚至屋内陈设、屋外装饰,也一丝不苟,细节毕现,就连居住活动其间的农人与禽畜都形肖神似,栩栩如生。

陶庖厨俑东汉成都博物馆藏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和宴飨礼仪迅速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农业的精耕细作带来粮食产量的提升,谷物加工工具的发明与推广,食材的丰富多样,带来烹饪方式的复杂化与精细化,由此又导致饮食器具的快速发展。鼎、簋、碗、盘、豆,壶、罐、瓶、瓿、樽,不论是食器还是酒器,种类繁多,装饰丰富,造型各异,连同案、盆、灯、炉等日用器,汉代人席地而坐,推杯换盏,对饮而食的宴饮场面如在眼前。

咸阳杨家湾兵马俑西汉咸阳博物院藏

此次展览还有汉阳陵、杨家湾、狮子山汉代三大兵马俑同台。上世纪60年代,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现以前,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兵马俑最为有名。这些彩绘陶兵马俑的服饰、铠甲,马的毛色及鞯、辔等均施彩绘,其描绘之细致,数量之多,品类之繁新,步武之严整,为汉代出土文物所罕见。杨家湾兵马俑是西汉军队的缩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军队的组织结构。

狮子山楚王墓应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狮子山兵马俑坑即位于其西侧约400米处,共发现6条兵马俑坑,分为南北两处俑坑群。南部由4条兵俑坑组成,包括三条东西向坑和一条南北向坑,北部由两条东西向车马坑组成,共同形成一个建制完备、相辅相成的楚国军阵。共出土陶俑4000余件,有军吏俑、步兵俑、车兵俑、骑兵俑和陶马俑等。史载“楚兵剽轻,难于争锋”,狮子山兵马俑坑完整再现了西汉早期楚国军队的真实历史面貌。

东汉铜摇钱树展厅现场

幽冥永生途——汉代人的精神世界

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死亡的恐惧,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间庶人,追求长生不死,灵魂升仙,达到与日月同辉、与天帝同列的至高境界,成为汉代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墓葬是古人认为可以通向幽冥永生的重要的场域和工具。从椁墓到室墓,从庙祭到墓祭,汉代完成了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与祭祀的重大变革。从此,墓室被装饰成温暖的天堂:羽人接引,龙虎相伴,车马飞驰,日月永照,这里有丝竹钟磬之音,五彩斑斓之色,这里就是汉代人的永生之境。

铜摇钱树东汉绵阳市博物馆藏

展厅中央C位摆放的是1982年绵阳石塘出土的东汉铜摇钱树。坐高1.5米,由青铜树干、树枝和陶质树座组成。树座分为四层,上小下大,呈山形。摇钱树划分五节,每节挂叶片四枚,共二十枚叶片。叶片分两类。一类为杂技树枝,分上下两层。上层装饰凤鸟、植物、杂技等图案,下层由树枝连接六枚方孔圆钱,正面皆铸“五铢”,背面皆铸星座图。另一类为西王母树枝。主体为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周围装饰人物、龙、马、鹿等图案。树干顶立一凤鸟,口衔枝蔓,展翅欲飞,前侧有一骑马仙人。

铜摇钱树局部

许鑫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从树座到树顶,是层层叠加、步步高升的设计,摇钱树也寓意着财富生生不息繁衍。铸造工艺高超,每片叶片仅有2毫米的厚度。这是东汉时期墓葬里重量级的陪葬品。”

着衣式陶俑汉景帝阳陵

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东汉焦作市博物馆藏

焦作博物馆藏的东汉连阁式彩绘陶仓楼也是这次展览的明星展品之一。楼前为长方形院落。院墙做出双阙,中部有可启闭的双扇门,门前卧一陶狗。仓楼四层可以拆开。一层开四个方形窗户,二层开两个门,三层开两个横方形窗,四层上部覆盖可以拆卸的四阿顶,开方形小窗。四层上卧一朱雀,在一、二层的正面和四隅转角处均置斗拱。在二、三层有长廊把主楼和附楼连接起来,附楼共三层。开一门三窗,楼顶覆盖可以拆卸的四阿顶,楼身用红色彩绘三角形、菱形、直线等纹饰。

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展厅现场

许鑫城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这种连阁式陶仓楼在其他地区还没有见到过,一层二层用来储粮,上层用来住人。朱雀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天际的一个想象,汉代有仙人好楼居的观念,大家想象仙人居住于高楼高阁之上。”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展厅现场

此次苏州博物馆还专设一间展厅,空旷展厅只呈现河北博物院藏的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而映衬着博山炉的是当代艺术家刘丹的巨幅山水长卷《太古初成》。这一空间中,古代与现代相结合,器物与绘画相结合。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局部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举世闻名。

THE END
1.湘博动态湖南博物院【新闻】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出席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并作主题发言 2024.12.04 【讲座回顾】湘博讲坛 第105期 如何现代 何以中国——马克·吕布摄影艺术之我谈 2024.11.29 【新闻】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开展2024年“119消防宣传月” 培训系列活动 2024.11.26 【讲座回顾】湘博讲坛 第104期 交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xiangbo_dongtai_news
2.展览快讯2024/12/02故宫博物院文创融合馆正式开放 2024/09/29“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2024/09/04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展出 2024/08/23“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展”在呼和浩特开幕 https://www.dpm.org.cn/shows/interim.html
3.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通过这些先进技术手段,观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参观者,而是能够深入参与到展览之中的探索者和参与者,进一步拓宽了参观的深度和广度。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链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的通知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4.临时展览福建博物院10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4/7/18 国家宝藏——福建博物院文物特展 福建博物院2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4/5/18- 宋词里的福建 福建博物院6、7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4/5/1-2024/6/16 福建博物院馆藏明清扇面书画精品展 福建博物院13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4/2/10- 福建南岛语族考古成果展 福建博物院8号展厅 http://fjbwy.com/node_23.html
5.故宫博物馆虚拟展厅故宫博物院官网虚拟游览故宫行业新闻橙牛数字今天给各位分享故宫博物馆虚拟展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故宫博物院官网虚拟游览故宫进行解释,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下面开始。 相关列表一栏: 1、虚拟展厅如何搭建? 2、故宫博物馆官网的优缺点 3、香港故宫与北京故宫采取隔空对话,会如何应用高科技? 4、假期新玩法!这些地方值得一“逛” 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13014.html
6.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每年除夕闭馆一天,其余时间原则上不闭馆(临时公告闭馆除外),黄金周、小长假和寒暑假(1、2、7、8月)实行延时服务,开放时间08:30~20:00,停止入馆时间18:00。 1 22 33 44 55 66 77 88 欣赏不容错过的必看馆藏 商青铜立人像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像莫https://www.sxd.cn/
7.博物致知丨跟着总书记“打卡”博物馆大学校统筹:李琳 杨格 策划:李婷 设计:汪婉莹 校对:陈学德 素材来源:新华网、人民网、首都博物馆官网、西安博物院官网、赤峰博物馆官网、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殷墟博物馆官网、运城博物馆官网、三星堆博物馆官网、视觉中国https://news.southcn.com/node_822c00b27b/30d68159c0.shtml
8.寒露·鸿雁来宾寒深露凝菊花渐黄丨万物有时·物候志《芦雁图》轴 清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网 寒露时节,寒意渐深,值此百花凋零之际,却迎来了菊花开放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到说:“草木皆华于阳,独菊花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意思是,百花皆开于气温阳和之时,唯独菊花开于阴寒之季。 https://www.thecover.cn/news/kjJXyQtBToqH90qSdq8Jkw==
9.为了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这个假期,你选择去哪家博物馆? 监制:张敏 文案:任镜宇 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 内蒙古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责任编辑:段丽萍]http://www.northnews.cn/2024/0501/2301727.html
10.[新闻直播间]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故宫北院区[新闻直播间]新版乳腺癌诊疗指南发布 00:01:36 [新闻直播间]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 故宫北院区 现代化文物保护利用空间 00:02:28 [新闻直播间]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 故宫承载功能众多 保护修缮难度增加 00:03:17 [新闻直播间]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 故宫北院区 现代https://tv.cctv.com/2023/04/09/VIDESke1LXaWR8uoFq1dudyl230409.shtml
11.博物馆的力量丨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去年重庆智博会上,在礼嘉智慧公园开启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刷新了人们对于“文物数字化”的认知。 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国宝级长卷《千里江山图》“走”出故宫博物院,在重庆市民眼前“动”了起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物因数字技术而大放异彩:敦煌的飞天从壁画里“https://www.cqcb.com/kandian/pinwei/2022-08-03/4978060.html
12.海南省博物馆早年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曾任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兼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海南工作期间,历任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主任、国家南海博物馆筹建办主任、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长期致力于文博策展与文物研究,发表学术论著近百篇(册)在海南岛解放70周年之际,海南省博物馆推出“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岛文物史料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3099
13.历年资讯那个年代的青年,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吃苦奋斗,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澎湃新闻) 福州地铁携手福建博物院:“地铁里的博物馆” 为迎接世界遗产大会,福州地铁携手福建博物院打造“地铁里的博物馆”,将文物“搬进”地铁站。6月1日~28日,“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以画卷形式,在福州地铁1号线东街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14.科技让博物馆有一颗现代的心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发布2万件院藏文物高清数字影像。而截至目前,“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过10万件,浏览量超3300万次,是故宫博物院官网上最受公众欢迎的数字产品。同日,依托互联网公司数字孪生、虚拟演播、云音视频创作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创新实验室https://www.yntv.cn/news/20230524/1684916996443387.html
15.故宫博物院:2月1日对教师和本专科生免费开放新闻据故宫博物院官网消息,2023年2月1日(周三),故宫博物院对教师和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学生免费开放。申请人须提前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不接受当日预约。 参观当日,申请人须携带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和有效工作证或学生证原件,由午门检票后入院参观。 http://m.tibet.cn/cn/Instant/news/202301/t20230129_7350054.html
16.在郑州博物官网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原址在郑州市建设东路碧沙岗公园北伐军阵亡将士烈士祠,建于1928年8月,占地面积4330平方米,1997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郑州博物馆,地址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于1999年12月2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团体预约电https://www.hnzzmuseum.com/
17.广东省博物馆粤博新闻 更多> 十年磨一剑 粤博上新阶 ——广东省博物馆首次入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了解更多 > 122024-12 《巧法造化——玺泰堂藏漆器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 102024-12 “馆有界 展无界——重构博物馆展览传播新矩阵”讲座回 https://www.gd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