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山东大学主题活动周开启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9日15:06点击次数:

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致力于通过“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和生活社区,目前已有近40所学校,约5000名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加入线上书院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展示学校拔尖基地建设特色,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辐射引领作用,山东大学将于5月9日-5月15日承办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运营,围绕“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主题,策划组织名家讲坛、云端参观、朋辈经验、读书会、学术指导等5个模块14场活动。活动将于线上书院进行直播。

一、主题活动周系列活动简介

扫码收看:

(二)院士面对面:《密码中的数学问题》

报告人:王小云国际知名密码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大学网络空间与安全学院院长

(三)线上科技考古课堂:冶金考古专题

主讲人介绍:王全玉,国家高层次人才,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全职加盟山东大学之前作为资深科学家在大英博物馆科技部工作达15年,从事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造史工作委员会理事,大英博物馆科技部名誉研究员和国际博物馆学会金属组会员。团队从事冶金考古、古陶瓷等无机材料的科技考古研究。在StudiesinConservation,Archaeometry,J.ofArchaeological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专著多部。

(四)通识讲坛:1.《四库全书》是如何修成的;2.电影画幅的多种可能

报告人: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化传播学院院长

丁晋山东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

报告简介:“《四库全书》是如何修成的”:《四库全书》是一部由3000多部书在一起组成的大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围绕儒家的核心价值,除通俗文学、佛家道家经典外,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几乎都被录入。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介绍《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二是乾隆皇帝为什么要修这部书,三是《四库全书》是怎样纂修的,四是《四库全书》的命运,五是《四库全书》的历史评价及对今天的启示。

“电影画幅的多种可能”:简要介绍了电影史上画幅变化的整体趋势和重要转折点;进一步展示了新世纪以来新型画幅如竖屏、方形、圆形等探索尝试与反向回归,以及画面内部的画幅分割所带来的独特效果;最后通过桌面电影等最新创作感受技术与艺术如何深度互动,激发对未来电影多重可能的思考。

主讲人简介:杜泽逊,1963年生,山东滕州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现任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尼山学堂班主任。

丁晋,山东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现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五)报告会: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周期

报告人:于良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报告简介: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与制约因素;三、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主要特点。

报告人介绍:于良春,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等研究领域主持完成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共16项。在《经济研究》和《中国工业经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扫码观看:

(六)院士面对面:学科深度交叉时代的数学研究

报告人:彭实戈国际知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山东大学泰山学堂院长

报告人介绍:山东大学泰山学堂院长、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概率论、控制论与金融数学。建立了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创立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和非线性期望理论,促进了概率论的发展,对现代金融的理论和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第一位中国大陆受邀赴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的学者。曾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3年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1996年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5、1998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山东省最高科技奖和山东省劳动模范;2006年首届苏步青应用数学奖;2007年何梁何利基金数学与力学奖“科学与技术步奖”;2008年陈嘉庚科学奖;2016年“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20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突出贡献奖”等。

(七)报告会:论反垄断科学监管:决策理论视角及政策启示

报告人:林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报告简介:一、反垄断监管“浪潮”:全球与中国;二、数字经济中反垄断监管面临新的挑战;三、反垄断监管“误差-成本”最优化理论;四、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报告人介绍:林平,现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讲席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竞争政策专业委员会顾问。曾任国际竞争网络(InternationalCompetitionNetwork)香港非政府顾问,香港行政上诉委员会委和香港电讯行业竞争上诉委员会委员(均为香港特首任命),香港经济学会会长,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委员会评审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反垄断与竞争政策和创新经济学。在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和管理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八)读书会·领读经典:《周易》经典中的智慧

主讲人:王新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周易》是中国古代儒道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理解易学及易学史是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一把钥匙。但《易经》卦爻辞晦涩难懂、纷繁复杂,对《周易》几千年的解释更是理路众多、莫衷一是。如何理解《周易》经传,如何找到进入《周易》世界的门径?本讲座尝试以新的学术视域和方法解读易学与中国哲学,特别是在易学与理学之间相互阐释,通过对《周易》的细致研读,获得恰当的理解;为《周易》与中国哲学的初学者提供可靠的、生动的研读方法。

主讲人介绍:王新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出版《易学与中国哲学》《周易虞氏学》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史哲》《周易研究》《哲学与文化》等国内外高端学术期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

(九)学术之道:《孔夫子与马克思:跨越历史的相遇》

主讲人: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内容简介:如何立足对马克思哲学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度诠释,考察两者之融合的历史条件、内在机制和创造性成果,及其在解决现代性问题上的文化优越性;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与近代中国其他思潮的争论中胜出,并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创造性地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思想特质,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长期探究的问题。本讲座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尝试回答儒马会通的基本问题。

主讲人简介: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四个一批”文化名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出版《重读马克思》《孔夫子与马克思》等标志性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史哲》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十)云端参观:走进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活动简介:微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改造及绿色生物制造产业的技术关键和内容核心,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导。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山东大学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现有仪器设备5843台件,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拥有一支院士领衔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参观实验室,介绍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前沿研究方向,主流研究成果,以及用于支撑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及高端学术研究的科研平台与仪器设备等,让参观人员充分了解微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与前景,感受学科魅力。

主讲人介绍:王明钰,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多年来从事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细菌感染防控技术开发、生物质炼制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在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任山东微生物学会副秘书长、理事,担任FrontiersinBioengineeringandBiotechnology等杂志编委会成员,山东大学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副主任。在抗生素新型耐药基因发现、抗生素耐药性的分布及传播机制、微生物(新冠)检测技术开发、纤维素合成调控机制等方面做出贡献。

(十一)计算机拔尖人才科研成果研讨会

议程1:科研成果研讨

主持人:彭朝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9:00-9:40特邀报告成秀珍教授;

9:50-11:50计算机拔尖培养人才特邀报告:1.徐曦烈新加坡国立大学2.陶又铭山东大学3.陈路山东大学;

议程2: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主持人:任昭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14:00-14:45特邀报告MaartendeRijke教授;

15:00-16:00特邀报告屠长河教授;

16:15-17:30学生在线研讨徐曦烈等学生代表及2-3位专家。

特邀报告人介绍:

MaartendeRijke,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荷兰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人,阿姆斯特丹大学杰出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在信息检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的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数百篇论文,在信息检索、专家发现、在线学习、模态逻辑及问答系统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多次担任信息检索领域各种会议大会或程序委员会主席,担任阿姆斯特丹数据科学中心和荷兰AddeJonge智能与安全中心主任。2017年获得代表国际信息检索领域终身成就的TonyKentStrix奖。

屠长河,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3D视觉、智能机器人,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ACMSIGGRAPH、IEEEVIS、ACMTOG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AMD优秀教师奖,泰山学堂功勋教授等荣誉称号。

(十二)报告会:《发现晶体之美》

报告人:陶绪堂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简介:山东大学晶体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十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17年被李克强同志评价为“国家的宝贝”,创始人为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先生。实验室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秉承“需求牵引,单晶为本,敬业团结,育晶育人”的建设宗旨,以功能晶体材料和器件为研究重点,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中不断成长,为我国军民高新领域提供了关键核心光电材料保障。报告由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绪堂教授讲解晶体生长及晶体科学,介绍晶体国家重点实验室,展示晶体科学研究的独特魅力。

报告人介绍:陶绪堂,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连续五年(2014-2019)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扫码收看:

(十三)文韵齐鲁—云游山东大学博物馆

活动简介:山东大学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综合类高校博物馆之一,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所高校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唯一的高校历史综合类国家一级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在济南、青岛两地办馆,其中青岛馆建筑面积约4.08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高校博物馆。青岛馆基本陈列之一的“文韵齐鲁——山东大学文物考古成果展”已入围2021年度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正进行最后终评。

“云游山大博物馆”活动,拟通过博物馆专家线上直播讲解+播放展厅视频的形式,带领观众全程云游《文韵齐鲁》展厅以及山东大学室内考古发掘实验室,使观众在云端,也可以参观山大博物馆的展览精华,了解山东大学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大考古人丰硕的考古成果以及山大人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主讲人简介:王焕,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展览陈列部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文物研究,博物馆展览陈列。展览讲解人:周孟涵,山东大学博物馆助理馆员,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教育。实验室讲解人:朱磊,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室内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实验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实验室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道教、古代文学与考古学综合研究。

(十四)线上考古发掘:工地参观、学习和体验

活动简介:本活动以呈现“现场实践传授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田野考古教学模式为基本原则。活动目标一是以考古发掘工地的参观为切入点系统展现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特色鲜明的“考古+”拔尖学生培养体系;二是通过对考古发掘现场各个流程和环节的全方位呈现,使线上参观学习的学生有亲临现场之感,促进学生对田野考古发掘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更切实的感悟和体会。

主讲人介绍:唐仲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焦家遗址考古队执行领队。主要研究方向:佛教考古、汉唐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数字考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专著一部,译著四部,发表论文、译文二十余篇。

【作者:王蓓来自:本科生院编辑:新闻网工作室责任编辑:裴银璐蒋晓涵】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THE END
1.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天宫画展”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联动中国空间站、故宫博物院及澳门科学馆三地同步举办,以独特的天地联展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的交融之美。活动中,青少年绘画作品通过中国空间站和地面展览双向呈现,成为文化与科技共鸣的生动写照。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航天事业的结合,是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在新时代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7_956991.html
3.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Dealmoon.com 最新景点/活动折扣信息 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 免费看 线上全景参观展览https://www.dealmoon.com/cn/free-online-visits-famous-museums-in-china/1813362.html
4.“云游”国家博物馆,线上看展邀您“同行”北京晚报网站《抖音联合九家博物馆推出“云游”活动,网友可在家看展》、国家文物局微信《国家文物局指导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大众网《来抖音,带你在家云游博物馆》以及今日头条、中国旅游报微博等多家媒体介绍了以国家博物馆为首的九家博物馆如何通过开展线上展览导览直播的方式让观众在防疫期间“云https://m.btime.com/item/47qm33dnie29knabapp42jkrsuo
5.文明旅游金兔云上游新春乐不停!2023烟台春节文旅活动线上来袭内容: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进一步实现胶东五市之间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增进地域间群众文化交流融合,拟举办“奋进新征程·幸福舞起来”胶东五市优秀秧歌作品展演。 参与方式:关注“烟台文旅云”、山东公共文化云、烟台市文化馆官方自媒体、五市文化馆(群艺馆)官方自媒体,线上观看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3/01/16/014601689.shtml
6.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一天可看20多场直播!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虽然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到博物馆去实地感受,但是通过线上导览、直播等方式,我们可以更便捷高效地云游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非凡魅力。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在武汉,大家可以通过直播收看国际博物馆日开幕式、论坛以及博物馆之夜等活动。 https://static.zhoudaosh.com/571DAD72C1892C22D81DFD309CC3D4CECED3545D0BBA42CBC02ED6DD8187CEDB
7.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线上直播揭秘四大“神秘文物”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内,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与网友一起“云游船政博物馆”,现场揭秘四大“神秘文物”。 直播伊始,船政专家、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为网友们提供了一条“海纳百川”的文物线索。“海纳百川”在陈悦的口中化为可以收纳万物的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22/05-18/9757934.shtml
8.重点研报2023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传播力研究报告【重点研报】2023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传播力研究报告-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国文物报社-2024.docx,1 目录 博物馆年度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目标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博物馆传播力评估的必要性 2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概述 3 第二部分 博物馆传播力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2/8135005107007006.shtm
9.@高新人给宅家的你精心准备了全国100个博物馆云游入口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以实际行动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3/c3112055.html
10.下享受云端视觉盛宴,真是太棒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家看全球国宝,足不出户云游世界各地博物馆,在技术的助力下享受云端视觉盛宴,真是太棒了!”由中国国家博物https://www.jyeoo.com/shiti/1069e131-e152-4c15-589b-2d9900257099
11.线上博物馆app有哪些线上博物馆展览软件下载大全线上博物馆软件是让我们可以在线观看博物馆所有的藏品的软件,也可以在线预约博物馆的门票,将会带来线上便捷的操作,省去我们的时间,并且线上观看也是非常全面的,有超高清的vr观看效果,还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完整的将博物馆的藏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线上博物馆展览软件下载大全,在家就可以观看各种博物http://www.downcc.com/k/xianshangbowuguan/
12.国际博物馆日玩转指南,我最推荐孩子“云游”这30个全球博物馆用VR等更现代化的手段同样可以远程欣赏到艺术与美,打开手机 App、电脑网页即可轻松“云游”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品。 为此,今天我们精心整理了这30个国内外的顶级线上博物馆,让大家能通过移动应用、在线网页就能实现足不出户,游览完世界知名博物馆!(*如长按识别二维码后无法查看,建议复制链接,用电脑/iPad浏览器打开)http://parents.youthmba.com/archives/61489
13.新闻喜讯!湖南博物院“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入围第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院均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收藏重镇,藏品时间跨度长、门类丰富、器型多样。“天亡”簋、作册般甗、柞伯鼎、六年琱生簋、人面纹方鼎、皿方罍、象纹铙、豕尊等重器蜚声中外。 天亡簋及铭文 在展品选择上,既有商、周青铜器的庄重典雅,也有汉至明清青铜器的传承和变化,向观众诠释、展示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