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举世无双的三叠纪古生物博物馆

随着古生物研究的不断发现,不同时期的古生物群在贵州的生命活动渐渐被追溯、还原和串接。贵州这部记载地球生命轨迹的史书,正在被一页页翻开。

海百合化石的发现开启远古生命之谜

安顺一带隐藏的远古生命之谜,是从海百合化石的发现而开启的。在《安顺城记》中,这是一个“为发现生命而献出生命的故事”。

1944年,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贵阳召开。会后,许德佑等年轻的地质学家组成西部地区地质勘察小组,从贵阳来到安顺,沿滇黔公路徒步西行,以对沿线的地质及古生物状况进行考察。

途经关岭时,许德佑采集到了一块珍贵的海百合化石标本,据说这是他第5次采集到这种标本。此前他已4次入黔,对贵州的部分地质状况做过较深入的考察,先后有《贵州三迭系之数个剖面》《滇黔公路东段地质》《贵州三迭系》等著述发表,是贵州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先驱。

抵达盘县(今盘州市)后,许德佑与陈康、马以思3人从盘县折返普安,拟沿古驿道前往郎岱县(今六枝特区)茅口一带继续进行地质考察。途经普安县罐子窑时,正逢赶场天。偏僻之乡,3位地质学家的举止、装束格外引人注目,偏巧他们恰好在罐子窑小学附近采集到一块化石。激动之余,许德佑当众将石块砸开,并将其中隐含的化石展示给周围的人群观看,石块中清晰显现出来的螺蛳标本,令围观的乡民惊奇不已。随之,有关他们是探山取宝的高人,而那些装满了地质和化石标本的鼓囊囊的行李,就是已经找到的财宝等诸如此类的流言,竟不胫而走,四处疯传。两天后,几位地质学家在隶属普安县的五里坪雇了3名挑夫,沿古驿道往茅口进发,途中遭遇10多个持枪匪徒的枪杀和抢劫,而匪徒们以为装满了金银财宝的口袋里,不过都是些在当地随处可见的破烂石头,气急败坏的匪徒将这些珍贵的地质和化石标本随手抛撒一地……

为了纪念3位年轻的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许德佑奖、陈康奖、马以思奖,并将3人遗骨安葬在风景秀丽的贵阳花溪。

几年后,许德佑采集的海百合化石标本,以“许氏海百合”的命名而公之于世,后来又被规范命名为“许氏创孔海百合”。

而正是这一发现,为后来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生命的大发现埋下了伏笔。

关岭

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宝库

据《安顺城记》载,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在许德佑当年发现海百合化石的关岭自治县,当地农民开始将一种被他们称为“石花”的化石拿到市场上出售。“与一般的化石不同,这些形态美丽、婀娜多姿的石上之花,无论造型还是构图,都有如出自绘画大师笔下的艺术之作,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所以,甫一面世,就赢得收藏家的青睐。随着市场看好、需求扩大,采挖的规模与范围也越来越大,进而有了惊人的发现,一种身躯庞大的‘龙’化石被发现并已进入地下交易。”

专家们发现,在以新铺乡黄土塘村为中心的上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埋藏着晚三叠世早期门类众多的古生物化石;除已大量出土的海百合化石及其所代表的各种无脊椎动物如菊石、蛤类、螺类、牙形石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种属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包括亚洲首次发现的楯齿龙类一属一种、肿肋龙类二属三种、海龙类二属两种、鱼龙类五属五种,总计十属十一种。其中新发现的种属有:鳍龙类的黄氏新中国龙、朱氏瓦窑龙、美丽瓦窑龙;鱼龙类的周氏黔鱼龙、梁氏关岭鱼龙、蔡胡氏典型鱼龙、邓氏贵州鱼龙,以及未定种的黔鱼龙;海龙类的孙氏新铺龙、黄果树安顺龙,以及未定种的安顺龙;楯齿龙类的小型龟龙,等等。关岭成为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宝库之一。

这些古生物化石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三叠纪晚期生态系统,为研究该时期的海洋生态、古地理环境,海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以及创孔海百合的生态群落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

2009年,还是在当年许德佑发现海百合化石的地方——关岭自治县新铺乡,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一个以原址保护为主、样品陈列为辅的特殊博物馆,馆址设在发现化石最集中、地形最高的卧龙岗。它高耸于群山之巅,将亿万年来黔中大地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凝固成一个个的生命故事,深深地镌刻在坚硬的石头上,无声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生命诞生及演化的壮丽行程。

贵州,一部记载地球生命轨迹的史书

关岭的海生动物大约生活在2.2亿年至2.3亿年前,生存环境为水深200米至500米的海洋。这就是说,距今2亿年前,贵州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汪洋。

历史学专家范同寿在其《贵州历史笔记》一书中说:“若干亿年前,贵州高原的确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沉积着深厚的碳酸盐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逐渐隆起成为高原。再经过无尽的岁月风化与水流溶蚀,才慢慢地被镌刻成今天山峰林立、沟壑纵横的山地。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宁静,水生爬行动物、鱼类、海百合及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等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经过后期的地质作用和石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古生物化石群。”宽广的海洋,应该能够包容贵州更多的远古叙事,范同寿继续写道:“如果两亿多年前贵州这片土地的确是海洋,那么17万平方公里贵州高原上的古生物化石群,就绝不可能只有关岭新铺乡一处。”

1957年,在兴义(今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发现的贵州龙化石,使三叠纪时代的贵州面貌,从依稀可见变得逐渐清晰起来。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在柳荫村三叠纪地层中采集到的8块海生爬行动物标本,属肿肋龙目肿肋龙科的一个新属种,被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闻名遐迩的“贵州龙”首次展现于世,也代表着原始鳍龙类第一次在亚洲被发现,揭开了我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海百合与贵州龙的发现,让人们领略到了贵州这片土地的神奇,然而,这两类古生物却都不是贵州最早的。1993年命名的瓮安生物群,一下子将贵州的生物进化史提前了将近4亿年。”范同寿说。

瓮安生物群埋藏于当地的磷块岩中,是以底栖多细胞藻类为主的生物群,同时包括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细菌化石、海绵动物化石等,属种多达51个。2006年夏天,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从贵州瓮安采集了一些岩石,其中就藏着一枚“海绵宝宝”——6亿年前的贵州始杯海绵化石。海绵动物是所有动物门类中结构形态复杂程度最低的动物,被学术界广泛认为是最接近动物原始祖先的类群。贵州始杯海绵化石的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

同时黔北遵义也发现了寒武纪生物群。该生物群位于遵义松林牛蹄塘,是一个以海绵化石为核心,多达七八属的化石群,距今约5.3亿年。

据范同寿介绍,除上述古生物群外,在贵州已经发现并展开了研究的古生物群,还有距今5.2亿年的凯里生物群、距今5.4亿年广泛分布于省境中西部的小壳生物群等。“不同时期古生物群在贵州的频繁发现,将贵州变成了一部记载地球生命轨迹的史书。”

古生物主题游学

了解地球演化史

步入贵州地质博物馆的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自上而下镶嵌于墙壁间、蜿蜒四溢的海百合化石。这块海百合标本面积达106平方米,重达25吨,经10余名化石修复师精心修复半年多才完成,属于超大型密集共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是目前已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独立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海百合群体化石。在它的里面,压缩了2.3亿年的时空与生态群落。

地球上曾发生过5次大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二叠纪末期是其中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力最深远的一次生物灭绝。穿过贵州地质博物馆第一展厅的化石层位剖面,行至一段走廊时,观众还会看到宛若时空隧道的漆黑石面上,从一条分界线逐渐外展的生物化石痕迹——这就从古生代最后一纪——二叠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跨入中生代三叠纪生命开始复苏时期的交界点。

贵州地质博物馆的“神秘贵州”展厅,以“古生物王国”为主题,分为沉积巨著、生命源头、龙的故乡、陆地寻踪四个部分。在馆内游览完毕,聆听了解贵州的地质概况之后,学员们则可以把印象深刻的古生物亲手绘制于T恤之上。然后换上手绘T恤,由研学老师带领他们进入到专门的研学教室,参与一些诸如太空、海洋、生态主题的课程,还可以观看5D科普影片。

在“恐龙餐厅”内用餐完毕后,参加游学夏令营的孩子们在馆内支起一个个的帐篷,在周遭各种矿物标本、海洋生物化石的陪伴下,开始他们的“博物馆奇妙夜”。而第二天清晨的早餐,则是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地层三明治”。贵州地质博物馆有着一支精良的化石标本修复团队,馆内专门设有一个达尔文实验站,游学的孩子们可以在修复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剥离三叶虫化石。

随着贵州史前生物盲盒的不断开启,贵州地质界正是在做着这样一件事——重拾远古海洋爬行类生物在生命演进史上的重要地位,彰显贵州作为三叠纪古生物博物馆举世无双的价值。因此除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主题的游学,在贵州还有兴义地质公园、关岭化石群地质公园等去处。

位于铜仁的梵净山有着独特的山岳地貌,就是一部“地质奇书”。

梵净山海拔500米至2570米,为特提斯海中的变质岩孤岛。当冰期笼罩地球时,它成为生命的诺亚方舟;当自然环境面临危害时,它凭借自己陡峭的山体和偏远的位置,让生活在此的动植物们繁衍生息。在地球生命遭遇“三次危机”的时刻,它从未缺席,这是梵净山对生命的价值。梵净山虽然面积不大,却养育了包括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等在内的6000多种古老而珍贵的动植物。众多珍稀物种,共同组成了梵净山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样性。

梵净山,这座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的“梵天净土”,于2018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成功,令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超越之前并列的澳大利亚、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THE END
1.国家自然博物馆古爬行动物展厅焕新升级将展出145件展品中国网北京12月16日讯(记者 秦金月)记者从国家自然博物馆获悉,博物馆的“古爬行动物”展厅将更名为“脊椎动物的崛起”,新展厅即将开门迎客。 今年8月中旬,国家自然博物馆已展出21年的古爬行动物展厅开始改陈升级。截至目前,展厅的基础改造均已完成,展柜、展板也已安装到位。“标本在陆续进场,多媒体节目等展项也进http://cul.china.com.cn/2024-12/16/content_42989022.htm
2.中国古动物馆www.paleozoo.cn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古动物馆(英文简称PMC)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https://www.paleozoo.cn/
3.中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国内哪些博物馆古生物化石展示最为全面其次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标本主要是古生物化石,有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三类,最出名的是澄江动物群和中华龙鸟化石标本,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 03 还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此馆截至2011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共设有8个展厅,16个展区,它包括了地球与早https://www.coozhi.com/yundonghuwai/luyou/7356.html
4.中国古生物博物馆中国古生物博物馆电话,中国古生物博物馆地址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中国古生物博物馆附近的公交车: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打车去中国古生物博物馆多少钱: 锡林郭勒盟出租车的起步价是5元、起步距离3公里、每公里1.1元、无燃油附加费,请参考。 自驾去中国古生物博物馆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终点:中国古生物博物馆 看https://poi.mapbar.com/xilinguolemeng/MAPATAYNQATWYMQPZWHMZPZ
5.中国古生物博物馆介绍中国古生物博物馆游览攻略中国古生物博物馆【景点介绍】 【景点门票】 【开放时间】 【景点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社区建设管理局新华大街南150米 【景点交通】 【景点类型】博物馆 锡林郭勒盟其他景点多伦湖风景区(西山湾水库) 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草原 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 宝昌镇 双山水库 元上都遗址 乌珠穆沁草原 锡林九曲 https://www.kazuche.com/attr/index/1738326.html
6.中国古生物博物馆门票中国古生物博物馆 ?1 项目 恐龙谷探索乐园票 大小同价 ¥30起 ? 白垩纪亲子运动园 穿越白垩纪3D动感小火车 大小同价 ¥40起 ?https://touch.piao.qunar.com/touch/detail.htm?id=3483065712
7.中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如何花落辽宁?!亲爱的朋友,当您了解这些,您对中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建在辽宁,不觉得顺理成章吗?您对《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不心生波澜,没产生冲动要一睹为快吗? (文中配图,忠新自拍。)https://www.douban.com/note/823246832/
8.中国最大古生物博物馆沈阳开馆文化频道中新社沈阳5月21日电 (孙林)迄今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21日在沈阳开馆,万余件展品展示了一段跨越38亿年的古生物史。 该馆位于沈阳师范大学内,主体建筑形似一条恐龙俯卧在古老的地层上,身下掩藏着巨型恐龙蛋。博物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涵盖地球与早期生命、热河生物群、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5/21/6543443_0.shtml
9.抚仙湖畔这个博物馆项目入选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的评选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为了促进全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传古生物科普知识,提升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内所取得的重要工作进展。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https://m.loupan.com/yuxi/news/202008/4851327
10.盘点世界十大最著名的古生物博物馆世界最大古生物博物馆有哪些世界十大古生物博物馆有哪些?古生物博物馆就像一个时空隧道,包含着地球自古以来生物的进化历史与人类从未有过的见闻。本文盘点了加拿大皇家泰瑞尔博物馆、莫斯科古生物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澳大利亚国家恐龙博物馆等世界十大著名的古生物博物馆,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5339.html
11.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精选四篇)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篇1 ■辽宁省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是辽宁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机构,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创建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3v3265.html
12.中国古生物学会本会是我国古生物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具有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古生物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http://www.chinapsc.cn/
13.我校古生物博物馆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专题“大思政课11月14日,首批100所入选基地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古生物博物馆成功入选,使我校成为全国少数首批入选该基地的高校单位。 自2011年5月开馆以来,古生物博物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两翼理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大科普理念,不https://news.synu.edu.cn/2024/1215/c39a97606/page.htm
14.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攻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门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寺景区南侧,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博物馆评比中名列中国第二。 用时参考 1-3小时交通 乘坐地铁3号线4号线,到鸡鸣寺站 (5口出)下车步行100米到达南京古生物博物馆。https://www.mafengwo.cn/poi/5426226.html
15.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隶属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是自然科学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博物馆坐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 其中展览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博物馆以古生物https://m.nesoso.com/www/web13192.asp
16.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论地质古生物博物馆科普活动形式的创新——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为例 艺术与科学——澄江古生物化石群艺术科普教育实践 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实现古生物博物馆对潜在受众群的精准科普构想 山西长子国家级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保护规划研究 辽宁西部古生物化石时空分布与保护利用机制构建 四川自贡地区恐龙化石保护研究 喷砂技术在化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List/ZUGS201809001007.html
17.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 馆,是自然科学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博物馆坐落在位于市中心的鸡鸣寺风景区,建筑设计新颖,气 势恢弘,风格明快,具有强烈的时代感https://www.maigoo.com/citiao/57841.html
18.古生物博物馆观后感300参观古生物博物馆有感 为了拓展同学们的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学校都会举行参观古生物博物馆的活动,那么参观古生物博物馆有感怎么写?以下是unjs小编为您整理相关内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参观古生物博物馆有感老师为了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课余生活,让我们亲身感受古生物演化的进程,走进远古世界,我们怀着兴奋和https://www.unjs.com/h/b/679752.html
19.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历史葛利普(A.W.Grabau),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1870年出生,190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应聘来中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中国最早的一批古生物学者大都出自他的门下。对中国古生物学、地层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地质博物馆早期收藏的许多无脊椎动物化石多由葛氏鉴定。https://www.mnr.gov.cn/zt/hd/dqr/39/hydq/dzbwg/201807/t20180709_205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