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想搜索一样东西,或学习一个新技能时,或许早已习惯性地打开各类知识付费APP、B站、小红书,但别忘了,网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个优质的专题网站,避免了APP上繁杂的信息,让人们可以专注在一个主题中。
这三个实用又小众的网站,小编亲测好用。让你足不出户,也能饱览艺术精品,领略人文艺术的魅力,多维度补充自身的“知识盲区”……不仅是日常消遣之良品,也是办公摸鱼之必备。建议大家“先mark后看”,在今后的日子里,把这些网站灵活运用起来~
01
适用人群:学者、教师、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学生
亮点:从中追溯千年中艺术和文化的全球演变
如上图所示,是在项目中查找到的与中国有关的其中一件藏品——棕榈酒壶(toddyjug)。网站上有关于这个藏品的介绍:壶嘴下方的ET金字,是EdwardTilghman的缩写,他是费城当时有名的律师。该壶本有一对,是Tilghman的叔叔BenjaminChewWilcocks赠给他的,Wilcocks在广东经商。他本来定制了四件这样的壶,上面有类似的乔治华盛顿灰色装饰画。除了给Tilghman的这一对,他还有一件上面有自己的缩写BCW,第四件上面的缩写是CI,估计是他的朋友CharlesIngersoll。这幅华盛顿的肖像,忠实复制了DavidEdwin(1776-1841)的雕刻版画,后者当时就在费城工作。
还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自行上网站了解。
02
识典古籍
适用人群:专业研究人员、古籍爱好者
亮点:简繁转换、原本影像对照、注疏辅助等
“识典古籍”阅读平台由“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创建,致力于古籍资源的智能开发与利用,美观大气,功能丰富。
该平台目前涵盖460余部经典古籍,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共计8000万字左右。与以往一些商业化古籍数字平台不同,“识典古籍”不仅免费向公众开放,还具备简繁转换、原本影像对照、全文检索、注疏辅助等一系列便捷功能,让古籍的整理研究成果突破了学术圈的壁垒,走向千家万户。
右上角有一个“书库”按钮,点击进去后,就能查找到更多的书目。左侧导航栏是分类: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以及佛教部。经史子集下面又会分好多二级类目。
点击右上方“原本影像”,读者可查看古籍的底本影印图像,图文对照使读者既能浏览古籍原貌,又能顺畅地读懂古籍内容;
点击繁简体转换功能,可轻松切换繁简字,在正文中,人名、地名、官职、书籍等专有名词以虚线方式标注了出来,方便专业研究人员、古籍爱好者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读懂古籍内容。
03
《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线上展厅
亮点:感受来自宋朝美学的全方位洗礼
这个由央视在年初推出的《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线上展厅网站,一度占据着小红书热搜排行榜首位,热度着实不小。
官方视频对此网站的介绍
这个元素多样且极具风情的网站,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解题思路”。例如,对设计师来说,可以在此获取到许多有用的设计技巧:优化页面布局、中国风的配色方案、肌理材质的选择、元素拼贴的方式、场景氛围营造等。将这些灵感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必能有效提升设计效果。
肌理材质参考
化妆师也可在此学习古风妆容的画法。
“画眉深浅入时无?”大宋“美妆博主”为你解读
这三个网站各有千秋,快按图索骥,一探究竟吧。还有哪些实用又有趣的艺术类网站,也欢迎底下留言告诉小编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