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史前文明时期的文化遗址为数甚巨、分布极广、灿若繁星、映照千古,文明根脉源远流长、继古开今,彰显着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旺盛生命力。古为今用,鉴往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因密码内蕴于中华文明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亦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文化使命。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关键桥梁。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文化繁荣的有效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关键着力点。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重点方面入手。
第一,围绕文物保护和传承为核心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博物馆制度与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博物馆内驱力,进一步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品牌,走融合拓展之路,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在深化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为导向,立足不同类型博物馆自身特点,探索符合国家政策、地域特色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进不同属性博物馆制度建设与创新,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分工明晰、权责对等、高效运转、协调合作的决策执行及监督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以科学思想、专业知识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提升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内驱动力,与此同时,还应主动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积极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组织的多维联动机制,博采众长,着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品质提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立足保护与传承,力求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博物馆藏珠纳宝,蕴奇含珍,承载着历史记忆,传承着绵长文脉。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全面深入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有助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是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繁荣、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成就的关键切入点。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当代文博人应守正创新、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不懈奋斗,做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高添璧,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馆员;刘礼堂,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