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博物馆,强势崛起!文博文物陈列馆考古发现十大考古

建设考古博物馆有无必要,放在10多年前还是一个有争论的专业问题。如今,如陕西、湖北、河南、浙江、云南、广东、四川、山西、北京、宁夏等地已陆续有了考古博物馆,其中有的虽未冠博物馆之名,但实际上博物馆的基本要素都已具备。据我所知,还有数家考古博物馆正在建设或筹建中。

其中一些博物馆让我印象深刻:

陕西考古博物馆

新建,单体建筑。归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22年6月开馆,展览面积5800平方米,以展览陕西考古史、陕西重大考古发现、考古科普为主,展品以1991年以后新发现为主,以发掘单位、器物组合、分期特征为特色的器物摆放,典型遗迹的复原、瓷片的可触摸方式、壁画墓的架空式实景沉浸体验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源: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号

湖北考古博物馆

依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基地而建。展馆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览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具有浓郁的湖北味,展柜简洁、器物摆放密集的形式设计和所在整理基地的氛围很融洽。室外特设的“阳光展厅”把展览放在室外,让观众有了来到田野考古现场,营造出穿越到几千年几万年前的错位感。

图源:湖北考古博物馆公众号

山西考古博物馆

山西文物考古研究院设。利用国保单位太原文庙作为载体,文庙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展览已利用面积约3000平方米。2022年下半年开馆。设有考古的温度、兔年说兔、考古绘图、考古测绘、老考古所长专题等展。这是旧建筑的合理利用,与其他考古展览不同的是,展览主题“考古的温度”这一定名本身就给人以考古是有温度的事业,考古人是有激情热情的一个群体的印象,拉近了考古和观众的距离,该馆的其他几个主题也正是其他馆所缺少的,正所谓小处着手,管中窥豹。

“考古·成都”陈列馆

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样,也是利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整理基地的一部分做成展览馆。从陈列、管理、对外开放等指标衡量,已然是一个标准的博物馆,只是没有这么称呼罢了。展览有考古科普、考古成都、城市(建设大项目)考古、科技考古(开放实验室——将实验室规划在参观展线上)等主要内容,形式设计精致典雅,尤其是图、表等颇具美感,极为考究。

《考古·成都》陈列展厅

图源:成都考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陈列馆

这是在考古所内开辟的一个大的陈列室。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览以考古史兼重大考古发现为主线,不少开放式的展柜和摆在长条形桌上的陶片,给人以亲和感和视觉冲击力,大厅中按比例缩小的越王大墓模型做得一丝不苟,特别是资源篇单元的设立,其资源并不限于地下考古遗址,为全国考古博物馆首创,展览可圈可点。

广东深圳南方科技大学

考古陶瓷标本库“陶说”展

这个博物馆很特别。位于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大楼里,展馆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由全国30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建共享,汇集了全国约400多个遗址、国外20个遗址,总数有约5万块考古陶瓷片,由“陶文、陶冶、陶怡、陶醉”四个单元组成。以玻璃柜,多抽屉、仓储式、全开放的形式设计,“三字经”式前言,以及若干不断给人惊喜的小设计,让整个展厅展览到处充满创新创意。

广东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考古陶瓷标本库“陶说”展

图源:文博中国

中国考古博物馆

展览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品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标本为主。展品来自考古所历来在全国发掘所获,因而地域分布较广,考古学科代表性遗址较多。既有考古学史的介绍,也有基于考古学科学逻辑的展陈,整个展览凸显大气专业。

图源:国家文物局

以上考古博物馆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展览面积在100至5000平方米之间,陈列都做得专业、严谨,也就是考古味十足,内容主要是考古史、考古发现、考古科普、考古人等内容,但表现形式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例如陶片,有镶嵌在地层中的,有成堆摆放,有堆放在柜子的隔层,也有分层按抽屉摆放的。又如洛阳铲的展示,以前多以摆放为主,而现在的考古博物馆里还展示其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还有地层的展示,有的以探铲带上来土样直接展示;有教辨认城墙夯土的;有展示墓葬填土和一般地层区别的。再如器物的陈列,也注重以成组、成列、成套,以考古记录单位(灰坑、墓葬、房基)来表现。各种互动环节的设置精彩纷呈。展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专业性和普及性的把握衔接自然。

以上简要介绍后大家都会感觉到,现有的几家考古博物馆做出了特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主题,侧重点不一样,单元组成、叙事先后也大不相同。再次是形式设计更是百花齐放:展厅有仓储式、开放式、展柜式、场景式陈列,展线上可触摸、能参与、易操作设置也常见。

考古博物馆做到了和历史类博物馆的错位发展。有人担心新建考古博物馆会和既有的历史博物馆同质化,有这样的忧虑不无道理。考古人做考古博物馆,如何做到与历史博物馆错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说,考古人做到了错位展示。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厅

在我国,考古博物馆是新生事物,其中不免若干有待在发展中应尽快弥补的不足。

首先是运行管理体制问题。考古博物馆多为考古人主动作为,不少是用自有资金所建。据我所知,很多考古博物馆建成后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人员编制、常年运行经费都未落实。当然,与现有的历史类博物馆相比,考古博物馆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是考古研究院所的内设机构,考古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研究,因工作性质和分工所决定,让考古机构不可能全力甚至也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考古博物馆管理运行上,所以不能也不必照抄前者现成博物馆管理运行模式,尤其没有必要照搬博物馆的编制和部门设置及运行管理机制等。

其次,是要力求做到和其他类别博物馆,特别是历史类博物馆的错位发展。考古博物馆以科学普及为主,主要展示考古发现和考古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接待的观众主要是对考古有兴趣,通过考古学习历史的社会观众和学校的研学、游学团队,在对外开放上,不应该像要求历史类博物馆那样来要求考古博物馆,那样没有必要,现有接待能力也不可能做到每天放进上万人乃至几万人。

湖北考古博物馆展厅

还有一点就是,考古人和考古工作以朴实著称。他们常年工作在野外,在野外作业点附近临时租房工作以满足生活和工作之需,就国内外已建成的考古博物馆,无论是希腊、埃及、意大利还是我国,体量一般都不大,陈列比较简朴,有的直接把登记标签和器物原样放在整理架上就展出,有的直接把工作台搬进展室,这既是专业特点和真实写照,也比较绿色环保。应该大力提倡简朴、实用的展陈理念,力戒铺张、浪费、奢华,考古博物馆并不是都一定要建个大楼才行,也可以因地利制宜,依托旧厂房、老民居、古建筑、考古老工作站、考古遗址、遗迹等等,没有定式,方便参观研学,专业、实用、节约、绿色、环保就行。

“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展厅

图源:山西考古博物馆

考古事业蒸蒸日上,百年奋斗的辉煌历史,伟大事业的弘扬传承,社会大众盼望考古科普,都需要有博物馆作为载体来教育宣传。考古博物馆应运而生,短短数年,已成燎原之势,不但为国家新增一个博物馆类别,而且因高水准的场馆建设、高标准的展陈设计,极其专业的鲜明特色,赢得社会各界热捧,这对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考古大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是幸事,是好事。

云南、重庆、宁夏等地都有考古博物馆,有的虽无考古博物馆之名,但却有考古博物馆之实,如云南的考古体验馆,从零星的耳闻感知也有很精彩的展览,开馆以来很受欢迎,所在考古院所经营有方,遗憾的是本人尚未去过,故不敢随意置喙。至于北京大葆台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的模拟考古发掘场景展,临淄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馆内的考古陈列已先声夺人,为今天的考古博物馆作了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中国考古博物馆史也应该为他们记上一笔。

THE END
1.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世界博物馆发展史 一、博物馆的产生基础:收藏和保存的需要 收藏是人的本能。海边捡起的一个贝壳、一份喜欢的礼物、一封动人的情书、一枚罕见的硬币……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猛犸象牙雕,这是在法国蒙塔斯特吕克发现的,距今有一万三千多年,大约是末次冰河时代的末期。这件象牙雕刻的是两头游泳的驯鹿,他们挨得很近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96652716/
2.博物馆学概论世界博物馆发展史20231126184746.pptx博物馆学概论世界博物馆发展史.pptx 46页内容提供方:134***8507 大小:3.29 MB 字数:约5.43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27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博物馆学概论世界博物馆发展史.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6/6212151012010013.shtm
3.淮安市博物馆:淮安地区的文明发展史淮安市博物馆位于淮安市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江苏省内最早的地方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以展示淮安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主,藏品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辅以图片、模型等,展示了淮安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文明发展史。 进入博物馆,我首先参观了“淮安历史陈列馆”,这里展示了淮安自古https://tour.jschina.com.cn/ztk/wdbwgzj/ztzw/202310/t20231018_3302162.shtml
4.形形色色的博物馆:一部部物化的发展史(组图)今年的5月18日,是第32届国际博物馆日。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宝库的代名词,它涵盖了自然、科学、历史、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博览众物。而今的博物馆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难怪有人会说,什么收藏精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80512/104160.shtml
5.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图)中国计算机发展史(图) 开篇语: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https://www.museum.uestc.edu.cn/info/1184/2337.htm
6.贵州博物馆概况今天的主题就是博物馆的表情,每个博物馆的表情都不一样,但在这当中能够探讨出地域的不同的博物馆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今天以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为例,主要讲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梳理重庆的历史文化、文脉;第二,介绍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基本情况;第三,对下一步博物馆融合发展的实践和思考。https://www.gzmuseum.com/gbjt/202204/223.html
7.《轻武器发展史博物馆》建设方案随着对轻武器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枪械及弹药的种类、组成、作用等愈加复杂,在现实教学和生活中,真正能够接触和了解轻武器发展的方式并不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一个满足警察枪械教学、反恐新形势教育、装备爱好者了解枪械等需要的轻武器发展史博物馆,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https://zq.jspi.cn/jtb/info/1091/1389.htm
8.探访这座老城里的博物馆记录西安自来水七十年的发展历史陕西网讯 3月14日,由西安市水务局、经开区管委会、西安水务集团共同主办的2024年“水韵西安 与城共生”节水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中省市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安自来水1952”博物馆。在这里,一座城,因水而兴;一群人,为水而生。大西安“城水共生、水润城兴”的奋斗故事在这里徐徐展开。 https://www.ishaanxi.com/c/2024/0315/3094456.shtml
9.“百年风华——重庆工业发展史”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赵迎昭)今天上午,“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刚刚,活动开幕式上揭晓了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重庆日报记者获悉,重庆工业博物馆“百年风华——重庆工业发展史”荣获精品奖,这是重庆第五次荣获这一中国文博界“奥斯卡奖”。此外,重庆自然博https://app.cqrb.cn/economic/2020-05-18/343813.html
10.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博思数据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博物馆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博物馆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博物馆行业的现状、中国博物馆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博物馆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博物馆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11.中国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至今并未有专门讨论古物陈列所的展陈方式的文献出现,但是从民国时期的媒体材料中,还是可以大致还原出当年陈列展览的内容和结构。通过对原状和布展陈列、长期和临时陈列、以及院内和院外陈列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大致反映当时古物陈列所对博物馆功能的认知和定位,以及古物http://gbwg.cbpt.cnki.net/WKH/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9&st=03
12.一片甲骨惊天下——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序厅位于一楼大厅,整体设计隐含了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序厅四周的四面浮雕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中国书法发展史,以及一片甲骨惊天下和少数民族文字大家庭的盛况。主要展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览和世界各文字、文明的对比。 “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 http://www.szzs360.com/topic/bwg/64/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