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公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鲁政办发〔2021〕8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4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工作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做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全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实施《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每年开展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2021年建立省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机制,制定我省红色文化遗存认定办法,县级以上政府自2021年起分级分批公布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名录。编制实施《山东革命片区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发展改革委、省退役军人厅)

二、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实施焦家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两城镇遗址等考古项目,完善山东史前文化谱系。2025年完成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课题阶段目标。实施东平湖、威海湾、庙岛群岛等水下考古项目,2021年启动水下文物数据库建设,公布首批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2021年完成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等重大工程文物资源调查。严格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审批程序,各地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省政府每两年公布一批对外开放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25年建成20个国家及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海洋局、山东大学)

三、加强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

2021年完成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公布山东省石窟寺文物名录,编制实施《山东省石窟寺保护规划》,在济南、济宁等市设立省级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研究基地。实施长清莲花洞石窟、肥城陶山朝阳洞石刻造像等保护利用工程、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2022年实现全省石窟寺无重大险情、安防设施全覆盖。实施石刻文献档案数字化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国家和地区合作,组织学术研讨、交流展览、自驾游活动等,依托驼山石窟、白佛山石窟、青州石造像、铁山岗山摩崖石刻等资源打造山东石窟寺及石刻展示品牌和文化旅游路线。(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办、省自然资源厅)

四、突出文物利用山东特色

对接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2023年建成南旺分水枢纽遗址、济宁河道总督府遗址、齐长城定头崖西山段、铁门关遗址等文物展示利用项目。推动“三孔”、泰山、大汶口遗址等申报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2021年公布8个首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积极创建全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发展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提升文物景区文化内涵和环境优化水平,到2025年对外开放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到800处。引导社会力量通过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出资修缮和文博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山东黄河河务局)

五、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2025年建成山东自然博物馆,推动22个国有博物馆空白县(市)建设博物馆,实现县级博物馆全覆盖,全省登记备案各级各类博物馆不少于1000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家。实施博物馆运行评估定级规范,开展博物馆运行绩效评估,2021年从一级博物馆试行,2022年在县级以上博物馆逐步推开。2025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达标率达到100%。建立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精品展览评选推介活动。加快智慧博物馆、“云展厅”建设,2022年全省一级博物馆全部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施“博物馆+”跨界融合,2022年开发100个博物馆研学旅游项目。(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自然资源厅)

六、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各地将文物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同级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在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水下文物保护区、地下文物埋藏区、城市紫线等历史文化保护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严格保护。编制实施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纲要,2025年实现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2025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力争达到260处左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100处左右。县级以上政府负责统筹理顺跨地域、跨行业及混合产权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关系,明确保护主体,压实保护责任。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全面做到挂牌保护、日常管理和抢险修缮无遗漏,确保文物安全。(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七、强化文物科技支撑

2023年建成山东文物资源专题信息资源库,实现与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平台对接,纳入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整合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考古发现、馆藏文物数字化信息,2025年建成“文物山东”云展馆。运用AR、VR、数字动画等增强参观者感知体验,2025年实现全省开放文物点、馆藏珍贵文物全覆盖。2023年重要考古工地配置符合考古现场文物保护需求的移动实验室。(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大数据局)

八、推进文物法治建设

制定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将学习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干部“八五”普法教育规划,将文物保护纳入国民教育内容,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强化文物安全督察,2021年各级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建立文物安全通报、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文物、民族宗教、公安、自然资源、城乡建设、海关、消防救援等部门在打击文物犯罪、安全防范、建设工程、火灾隐患整治等方面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文物安全防范体系。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2025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实现远程集中实时监控和高效巡查监管。(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省应急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省消防救援总队)

九、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省级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确保文物保护规划和方案编制经费。落实山东自然博物馆、文物安全天网工程、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配套设施等建设项目经费。落实文物考古职工野外工作津贴。落实革命片区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经费。县级以上政府将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文物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县级以上政府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各地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得重复评审,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审计厅)

十、加强队伍建设

市、县(市、区)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稳定。统筹综合执法力量,配齐配强文物执法人员。深化文博事业单位人事和职称制度改革。2021年建成山东省文博专家智库。在泰山学者、齐鲁文化人才工程中,适当向文博专业人才倾斜。从2021年起,每两年举办全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办学培训、引进培养、实习锻炼等,培养考古、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等急需紧缺人才。山东大学等高校和职业院校在师资配备、课题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文博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牵头单位:省委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山东大学)

十一、落实工作责任

落实文物工作的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文物管理使用者直接责任,各级政府建立文物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文物主管部门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构切实履行文物行政处罚权及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2021年建立文物执法巡查制度,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发生文物违法违规案件并被省级以上文物主管部门约谈的,列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的负面清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文物安全保护监管工作列为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内容。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要在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和证据材料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

THE END
1.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怎样利用文物奥运大遗址预警体系,依托在窟区范围内投放的600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实现了莫高窟大环境、洞窟微环境、文物本体、崖体、游客承载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交互分析,及时预警潜在风险,并为预防性保护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建成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建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打造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OTAJB40514R9OJ.html
2.博物馆文物保护不利原因与改进措施.docx文物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不利原因与改进措施.docx 6页内容提供方:z190712l 大小:13.66 KB 字数:约3.4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22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2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博物馆文物保护不利原因与改进措施.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9/5103200230010331.shtm
3.关于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个性化的探讨【摘要】:文物预防性保护已经成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对博物馆进行文物预防性保护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博物馆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博物馆建筑特点和馆藏文物实际状况等这些影响博物馆预防性保护措施的"个性化因素",从而实现针对不同博物馆的实际特点和存在的重点问题,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有效解决方案。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WA201611001037.htm
4.文物的流失与保护(精选十篇)文物的流失与保护(精选十篇) 对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刻不容缓, 可移动文物大多收藏在国家建立的具有良好保护设施的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和科研院所中,被称为馆藏文物,必须建立文物藏品档案。不可移动的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皆有各级文物局负责管理。下面谈谈文物划分与保护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g7yj92.html
5.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对各类工地危险区域和部位,妥善采取加固、支护、围挡等安全措施,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提前做好人员救护、文物抢救保护预案和措施,有效防止坍塌、坠落等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人员和文物安全。 (九)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督促文物博物馆单位服务外包和施工外包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和措施,不得转嫁https://www.safehoo.com/Laws/Interpretation/202402/5729873.shtml
6.文物工作总结同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在土地开发、县政建设中始终把保护文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建设中,遇到有文物的情况,都进行反复论证,制定好保护措施,进行严格审批。坚持做到有文物的土地不开发,有文物的土地建设中要避免破坏文物的做法。做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工作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https://www.qunzou.com/gongzuo/805980.html
7.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总结(通用5篇)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总结3 20XX上半年,县文广新局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文物工作方针,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以保护传承为载体,服务经济社会大局,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https://m.oh100.com/a/202209/5232434.html
8.文物的社会保护问题9篇(全文)目前社会人员文物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尤其在在城市基础建设中, 很多建设工程未走法律审批程序, 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文物保护措施, 导致文物损坏的情况时有出现, 这不仅会延缓工程建设进程, 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基于此, 在博物馆努力保护和管理藏品的同时, 政府还应给予相应的支持, 针对文物保护现状尽快出台相关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b6yawfe.html
9.安徽博物馆回应多件象牙文物发霉:已经处理了,会加强保护措施【安徽】博物馆回应多件象牙文物发霉:已经处理了,会加强保护措施 举报 北禾视频 关注13,873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芭比bb 来接我放学呀 点击观看 直播0 憨憨憨不憨。 这嘟嘟小嘴~ 点击观看 直播0 伊宝儿 https://www.56.com/w79/play_album-aid-14582718_vid-MTkzMjQ2OTEx.html
10.文物自查报告精选5篇2、相关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所有文物藏品库房进行自查,严格记录库房面积、建设时间及结构类型,对馆藏文物级别、件数等基本情况详细登记,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3、节日期间,文物开放单位继续免费开放,严格落实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增加了对文物陈列馆的巡查次数,杜绝了盗窃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对田野文物、古建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1221074807_3536054.html
11.保护文物的工作总结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8处,还有20x多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另有地下文物埋藏区36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40片,各类博物馆151座,各类馆藏文物200余万件。市文物现状构成了市文物工作的特点,因此,北京市文物局担负着保护和传承首都历史文明的重大责任。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日新月异,市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454397.html
12.公告湖南博物院“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湖南博物院立足发展实际,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宗旨,“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构建“一体两翼两馆”发展新格局,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目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531
13.文物保护行动实施方案范文文物保护工作方案及措施目前XXX县博物馆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对文保单位周边杂物等易燃可燃物随处堆放的;未按规范敷设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线路老化和无绝缘防护等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二是与XXX镇落实安全责任制。三是争取相关的消防设施建设经费,完善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的消防设施建设。四是做好宣传,切实提高民众的文物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文物https://wenku.puchedu.cn/8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