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炫”起来

“走,一起去逛博物馆!”约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馆“探古访今”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出游方式。

近几年,随着国潮类节目的走红,文博游成出游“新宠”。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博物馆推出丰富的打卡活动,如盖章、答题、互动体验等,各色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在位于北京的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观众在一间以永定河生态为主题、展示动态画作、实景照片和人工智能生成画作的展厅里参观(5月14日摄)。

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文明绚烂之美。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人类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场所,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无论是精妙传神的书法绘画、流光溢彩的瓷器玉器,还是巧夺天工的织绣、惟妙惟肖的雕塑和造像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值得反复玩味。这些历经岁月留存下来的器物、绘画、雕刻、文件、建筑,再现了历史上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只要细心体察,博物馆能让观者“见物如面”,带你穿越时空,与古人与异域来客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博物馆里更有向史而新、美美与共的力量。在尊重、发掘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同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也看到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对提升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中国近年着力加强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修复希瓦古城,中国“文物医生”帮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中国援助尼泊尔完成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同时,2019年意大利返还数百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在海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反映出对历史和文明的尊重日益成为各国共识。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的力量”展览。视觉中国供图

科技为现代博物馆插上翅膀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功能正在从传统的展览教育和文物保护向休闲娱乐、教育和文化旅游转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在利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创新展览形式和服务手段。“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参与性、互动性更强的文化场所。

家长带着孩子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的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上拍照留念。视觉中国供图

博物馆怎么逛?送你一份观展指南

·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领略“科技的力量”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科技发展之路,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的力量”展览就对了。

该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个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专题展览。展览内容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干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当代科技成就,分为格物穷理、天工开物、西风东渐、走向复兴4个部分,共计展出文物400余件(套),模型50余件,辅以图片图表、多媒体展示和互动项目,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着重展示不同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及突出成就。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多件(套)近年新征集文物,着力反映了新中国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历程。

据了解,该展览为长期展览,展览地点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号中央大厅。

·到中国科学技术馆感受中国星际探索历程

要说最近的大火话题,“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定有一席之地。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更唤醒了很多人对我国星际探索历程好奇。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星宇探索之旅——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科普展”就为人们开启了了解这些知识的窗口。

据了解,该展览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含“星海之路—载人航天工程及空间应用系统发展历程”“宇宙之理—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科普”“国家太空实验室—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演示”“蓝星之外—载人月球探测体验”“探索之心—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弘扬”等10余个主题场景,展项30余件,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交互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遨游“浩渺宇宙”。观众可以了解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感受巡天望远镜的震撼,体验空间实验的奇妙。

·到北京自然博物馆了解身边的绿色“朋友”

夏天已经到来,树木繁茂。但是,你真的了解你身边的树木吗?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或许能让你更了解我们身边这些默默无言的“朋友”。

该展览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4个部分,结合110余件精美展品,从多角度向观众宣传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树木文化。“识木”部分带领观众走进树木的世界,追溯数亿年前最早树木的出现,了解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和树干的结构特征。“用木”部分讲述我国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如何利用树木资源改善生活。“崇木”部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树木的崇尚。“惜木”部分则介绍了树木的重要性,和我国从古至今对森林和树木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

该展览将开放至9月17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

·到中国地质博物馆认识“天外来客”

在静宁的夏夜仰望星空,可能会看到流星划过。“星坠至地,则石也。”陨石作为来自天上的“星星”,带来了宇宙、太阳系和地球形成的有关信息,也为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甚至外星生命提供了线索,让人类对于遥远星空的无限向往有了可以依托和触及的实体。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出的“来自太空的礼物——陨石”展,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陨石的一个窗口。该展览分为“神秘陨石”“飞向太空”“月壤探秘”“文创天地”4个部分,展出了种类众多、品质靓丽、学术价值较高的陨石标本,并以陨石为媒,展示了我国在深空探测特别是月壤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珍稀陨石,可以亲手触摸广西南丹陨石,还可以了解诸如陨石形成、分类、鉴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观众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展示兵马俑影像信息的VR设备(5月14日摄)。

线上博物馆,让你近距离与文物“互动”

近年来,博物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的物理限制,让公众能够在线上“参观”各种精美展览。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可以在线下实地参观,线上博物馆的吸引力又在哪里?事实上,数字博物馆,或者线上展览,并不是一个特殊时期替代线下的B计划,而是体验博物馆的另一种选择。

逛线下博物馆时,文物往往被摆放在展柜中,与观众有一定距离;而在线上,观众可以很好地与文物“互动”,进行个性化参观。“在线下经常只能看到两面或三面的角度,而且有玻璃隔着,难以仔细观察文物的细节。而线上博物馆有些文物有720°视角,而且能够放大缩小。”柯桃说。

3月24日,青少年观众在上海科技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

阅读延伸:科技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现在世界上大致有以下4类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保存历史文物、传播历史知识;艺术博物馆提供美学欣赏和教育功能;科学博物馆则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行业博物馆展示该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科学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自然历史博物馆阶段、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阶段、科技中心阶段。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馆”,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而逐渐兴起的一类博物馆。

《中国科普统计(2022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的科技馆共有488个,建筑面积合计37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总面积180万平方米,年度总参观人数达到了6300万人次。2022年全国共有科普专职人员10971人,科普兼职人员5.8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7.53万人,平均每个场馆拥有科普专职人员22.5人,科普兼职人员119人,注册科普志愿者154人。

THE END
1.北京国家自然博物馆游玩攻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游玩,你能看到包括古黄河象头骨化石、巨型马门溪龙、三塔中国鸟等一批珍贵的动植物化石。走进馆内的恐龙公园,周围都是活灵活现的恐龙模型,犹如进入了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目前馆内的基本陈列有:《人之由来》、无脊椎动物的繁华、植物世界、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古爬行动物、神奇的非洲、探索角等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1/5181.html
2.国家自然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国家自然博物馆(Nationa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China),成立于1951年,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研究和科普,是新中国独立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 历史: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办公地点最早位于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的文华殿、传心殿和清史https://art.icity.ly/museums/emgmy2d
3.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门票预约Tickets 官网、微信公众号每日上午11:00更新 4D影讯4D Movies 引人入胜的4D科普影片等你来看 临时展览Temporary Exhibitions 别样多彩的临展正限时开放 活动日历Program Calendar 趣味缤纷的科普活动邀你参加 12月11日 裸眼3D登陆国家自然博物馆 11月28日 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https://www.nnhm.org.cn/
4.自然科学博物馆如何领略自然博物馆之美——与北京自然博物馆硕大笨拙的海龟,奔腾跳跃的小鹿,匍匐蓄势的猎豹……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一层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展厅陈列着生活在亿万年前的动物,楼上的非洲大草原中的动物标本也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处大自然中。 这也正是自然博物馆展品与众不同之处。 “自然博物馆不同于标本馆。标本馆的标本只是科研用的材料,一般不会展示出其行https://www.shxwcb.com/600432.html
5.一天怎么逛北京?20条主题游学线路送给你五一小假期的步伐近了,天气也越来越暖和,是时候走出家门,骑上一辆自行车,和孩子一起在行走中阅读北京了! 2017年北京阅读季推出了重点项目“读北京、游北京、讲北京、爱北京”,其中推荐了首批20条主题游学线路,从各大博物馆到历史名人故居,从京味浓厚的街巷到历史悠久的水系,总有一款满足你! https://www.jianshu.com/p/fd93a7808acf
6.北京市文物局活动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实验室 活动简介:地球上的植物约33.5万种,如何在海量的生物中选取代表性的物种来探讨科学问题呢?在这次课中,我们将追随科学家的脚步,了解植物学家是如何挑选代表性物种开展工作的,认识“太空植物”——植物研究中的“小白鼠”拟南芥,学习在实验室内消毒、播种拟南芥的方法,亲自体验科研工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679/483700/436382816/index.html
7.“博物馆热”催化创新长在自然中的博物馆正在筹划华西都市报游人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新华社发 在门类众多的博物馆中,自然博物馆承担着引导观众走近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独特功能。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自然类博物馆近200家,其中,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等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除了涵盖动物、植物、古生物、地质、天文等领域https://e.thecover.cn/wapepaper/html/20210908/160008.html
8.自然博物馆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周边酒店自然博物馆,联系电话:(010)67027702,地址位于天桥南大街126号,靠近福长街三条、福长街、南纬路和北纬路。在公共交通方面,附近设有多个公交站,包括天坛西门、天桥路口西、过街楼、天桥路口东等,可以换乘北京快速公交1线、59路、北京大兴机场大巴[北京西站线]、23路等多条公交线路。https://bj.city8.com/scope/888pd081j2d1b17bb7
9.北京天坛最佳旅游时间是什么时候(一)北京自然博物馆 在这个博物馆中共有27万余件馆藏标本,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田家炳楼”,这里有许多在世界上堪称孤品的标本。如果是带着孩子去游玩,那就更值得前往了,在这里不仅能够让孩子参观了解到大量的生物科学知识,还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门票:现场购票10元/人,一般需要提前一天在网上预约,到现场后直接https://www.jy135.com/lvxing/352769.html
10.造一座国家级自然博物馆—新闻—科学网整整40年前,中国科学院四位院士裴文中、徐仁、郑作新、周明镇在《大自然》杂志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势在必建》。 2019年,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进东再次提交了相关提案,终于在年末收到了来自国家文物局对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最新答复——积极支持在北京筹建国家自然博物馆,并进行调研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446.shtm
11.北京适合在室内逛的景点排行榜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北京适合在室内逛的景点排行榜,为您推荐北京最火爆的室内娱乐项目,其中包括呀路古热带植物园、首都博物馆、杜莎夫人蜡像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世界花卉大观园等北京景点,告诉您北京室内游玩的地方有哪些,北京一日游室内最佳景点排行榜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 https://www.phb123.com/lvyou/jingdian/vt590.html
12.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哪里联系方式【北京-北京市】免费风景区2024.12.08更新首页 景区介绍 基础档案 景区动态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北京自然博物馆 单位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所在地区: 北京/北京市 单位电话: 单位网址: http://www.jingquhao.com/jingqu-nnhm/ 即时通讯: http://jingquhao.com/jingqu-nnhm/contact/
13.周末去哪玩丨中科院开放日等着你!3.SELF演讲活动(5月13日)国家自然博物馆 (1)5月13日 SELF自然博物馆专场 邀请嘉宾:叶盛 结构生物学家、解焱 动物保护者、陈科 基因科学家 (2)6月末:SELF创新专场(北京交通大学) 演讲嘉宾:孙小淳 史学家、夏笳 科幻作家、王媛媛 纪录片制片人、庞中和水文科学家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0e7681951a
14.北京遛娃国家自然博物馆最全保姆级攻略自己小时候并没有机会出去玩,有了娃正好也可以满足自己爱玩的心 。目标:每周安排一天6个小时以上的户外,兼顾娃爱的恐龙博物馆,每月进行一次短途旅行,一起慢慢认识世界?。 #周末好去处 #一日游 #人文景点分享 #周末去哪玩 #游玩攻略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2667722?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