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预约这一举措,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多次对参观人数的测试。
增加体验感,配避暑降温设施
《通知》还明确要求,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要优化场馆参观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设备,确保导览系统、标识标志清晰,遮阳防暑、饮用水、休息、救助、物品存放、卫生间等基本服务项目及设施齐备完好、使用方便,配备无障碍通道等特殊群体服务设施设备,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参观环境。
整合博物馆资源打造“研学季”
此前,市文旅委就动员全市博物馆,整合博物馆优势资源,集中打造“暑期研学季”,策划推出45项活动,丰富学生暑期文化生活。这次,《通知》要求博物馆要树立以展览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或以联合办展、借展等方式,策划推出高质量的原创性展览。要着力推动博物馆从实体馆向数字馆转型,加快“重庆云上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拓展博物馆传播渠道。
同时,通过舞台表演、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等文物活化新方式,增强观众体验感。要精心组织策划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博物馆活动。加强文物创意产品开发,推出更多具有巴渝文化辨识度的文创产品。
历史文化及非遗传承类活动中,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巴蜀七十二行之纤夫号子”、大渡口区博物馆开展“木韵传承”、北碚区博物馆“缙云山上的守护者联盟”等活动,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演练,深入讲解戏剧的历史、流派和技巧,让孩子们在富有创造力的舞台上尽情绽放。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王尊
新闻多一点》
预约方式究竟便利了吗?
7月18日,记者来到仍需预约入馆的重庆大轰炸遗址陈列馆,看到除了线上预约之外,陈列馆在入口处专门设置了观众登记册,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为无法进行线上预约的观众提供便捷入馆服务。
“不会预约的观众可以直接在登记册上留下信息后入馆参观,对不会写字的老年群体,我们也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进行登记进馆。同时为了方便前来参观的外籍游客,我们的登记册专门采用了中英双文的方式。”重庆大轰炸遗址陈列馆现场负责人李泥岑说。
针对观众到馆时提出的为何不免预约的问题,李泥岑说,这是因为大轰炸遗址陈列馆特殊的地理原因决定的。“为了让观众们更好地感受那段历史,我们利用六·五大轰炸惨案遗址进行了陈列馆的布展工作,这就让陈列馆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地下防空洞之中。”李泥岑说,为了确保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的安全,陈列馆最终决定保留预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