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到底藏了多少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女史箴图新浪收藏

至二〇一四年,大英博物馆已向公众开放整整二百五十五年。从建馆之初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捐赠的七万一千件私人藏品,发展到如今超过八百万件馆藏珍品,大英博物馆已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收纳其中的历史物证跨越两百多万年的人类文明,每件藏品都折射出地球文明史上一个灿烂的瞬间。

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大英博物馆就致力于扩大收藏渠道,它既接受私人捐献,也投入重金购买藏品,更重要的是,它还积极组织考古发掘和古物收集活动。在十八、十九世纪大英帝国最鼎盛的时期,帝国考古学者和探险家深入其殖民地乃至全球范围的古代遗址,大力搜罗古物。跟随着大英帝国军队的脚步,他们丰硕的收获极大地充实了帝国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其中最主要的受益者无疑是大英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了飞跃。

目前,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有两万三千件中国文物栖身于大英博物馆中,这也使它成为海外收藏中国文物首屈一指的博物馆。然而,由于展示空间有限,大部分中国文物只能保存于库房,公开陈列的展品约两千件,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集中展示于三个展厅: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三十三号展厅、中国玉器厅(三十三号乙馆)以及大维德瓷器展厅(九十五号展厅)。以上展厅中几乎囊括了中国文物的所有类别——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到魏晋石佛经卷、宋元书画、明清瓷器,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大维德展厅的瓷器收藏声誉卓著。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瓷器藏家,大维德爵士青年时期就与中国瓷器结下缘份,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身于犹太富商之家的斐西瓦乐-大维德游走于清廷倒台后大量宫廷文物流散于市的北平,最终收获了规模惊人的瓷器收藏,包括近一千七百件陶瓷和一卷清宫御制古玩图,年代跨越十至十八世纪。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大维德的瓷器收藏就已成为整个西方世界中国陶瓷收藏的里程碑,迄今也仍然是两岸故宫博物院以外最大最全面的单体收藏。

一九五二年,大维德爵士将全部藏品捐出,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然而在大维德爵士去世后,由于无法解决的财政困难,基金会迫不得已于二〇〇七年底关闭。两年后,大英博物馆接手了这批旷世珍藏,并为其专门新建了展厅作永久性展出。

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大英博物馆藏有存世的两件摹本之一,这是该馆在中国古书画领域的顶级藏品(这件摹本被认为更能体现原作的神韵,然而关于它的年代,学术界仍存在争论。另一件宋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据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史明理博士介绍,此摹本曾是乾隆的案头爱物,其上共有三十七枚收藏章来自这位风雅的皇帝。一九〇三年,英国军官克拉伦斯-约翰逊将《女史箴图》带到大英博物馆,原本是为了给画轴上的翡翠套环估价,幸而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学家西德尼-考尔文爵士认出了这幅画的价值,并以二十五英镑的价格将它买下。

今年六月五日起,大英博物馆将在第九十一展室重新展出已经停展六年的《女史箴图》。如何在不损伤作品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幅珍贵的画作,一直以来都是大英博物馆一直在考虑的议题。这次展览时,画作将被陈列在特制的盒子里,展期仅四十天。按照大英博物馆的计划,以后每年它都将‘露脸’一个月。

大英博物馆的玉器收藏体系非常完整,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玉琮和红山玉龙到明清玉杯、碗、摆件,琳琅满目,而其收藏重点则是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大英博物馆前任东方部主任杰西卡-罗森是中国古玉研究的大家,她曾将该馆玉器展室中的三百多件藏品编成图录,成为研究中国玉器的基本读物。透过这些温润通透的美石,观者当可体验到中国古人对待自然敬畏和欣赏之情兼有的复杂内心。

大英博物馆所藏青铜重器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件商代双羊尊。两只背对背联结的公羊背负尊身,四条羊腿用作支撑,公羊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令人联想起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著名国宝‘四羊方尊’。与双羊尊同样出自清宫旧藏的重器还有西周时期的周伯启卣,器身镌刻的铭文透露出它的身世出自西周郑地。

在大英博物馆的楼梯间,矗立着一尊高达六米的白石阿弥陀佛立像。中国古代白石造像以出自河北曲阳者最为著名,这尊隋代开皇五年(五八五年)的佛造像巨作也不例外,它来自曲阳县韩崔村崇光寺。

阿弥陀佛原本尚有观世音、大势至两尊胁侍菩萨构成‘西方三圣’,其中观世音菩萨流落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大势至则下落不明。大英博物馆的这尊阿弥陀佛最初由古董商卢芹斋盗运出国,一九三五年还曾作为其私人收藏参加了轰动一时的伦敦中国艺展,后来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拥有丰富中国文物收藏的大英博物馆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其中国藏品的价值。今年九月,大英博物馆将在新建的塞恩斯伯里展厅举办大型中国明代特展《明:盛世皇朝五十年》。此次展览将首次全面地把明代物质文化产品与文献资料结合进行展示。大英博物馆现任馆长内尔-麦克格雷说:‘中国在十五世纪前半期所经历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使这段历史成为非凡的故事,到现在才获得较全面的理解。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提供新的角度去审视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不再只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2.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www.dpm.org.cn/lemmas/240843.html
3.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共有6家博物馆入选,其中中国化工博物馆、北京民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村史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延庆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协启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根据《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中国博协组织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679/362680/482911/543396281/index.html
4.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藏在哪些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大量文物流落海外又何止是大英博物馆一家,下面一起来看看那些被掠夺的文物吧。 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国家 英国 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现存收藏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高达800多万件。 这里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数量在3万多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稀世珍宝。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93071
5.博物馆动态4月11日上午,中国文物报社首席研究员李耀申一行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参加《大三国·守望与发现》交流会议。中国文物报社博物馆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李晨、中国文物报社文物天地编辑中心副主任耿坤陪同交流,哔哩哔哩纪录片制作中心、《大三国·守望与发现》编导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加锋、副馆长卫永https://www.wuhouci.net.cn/whcdt-detail/440.html
6.中国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十大博物馆文物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珍贵文物的荟萃之地,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截至2021年底,中国全国共有博物馆6183个,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以下十个。 1、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第一批全国爱国主https://dy.163.com/article/IAVMEAGI05564PQV.html
7.6833家!国家文物局局长公布全国博物馆最新数据!刚刚!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惊艳开幕!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开幕式公布了 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最新统计数据 http://www.sanyamuseum.com/a/2/2024/0520/6843.html
8.《逃出大英博物馆》:我们一个也不能少,一点也不能少!视频里是一个个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古迹,令人无比痛心、愤怒。一位名叫“有理言之”的网友留言提议,可以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作为主角,拍摄一部动画,让它们回到家乡过年。 1月24日,这个创意被博主“煎饼果仔”看到,他瞬间产生了兴趣,留下一句“等我”,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剧本创作工作。关于《逃出大英博物馆》,“煎饼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275/
9.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达5354家88.6%免费开放新闻频道中新网5月19日电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启动。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当天,不止有精彩展览宣布开幕,还有形式新颖有趣的“博物馆之夜”。 同时,在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博物馆达5354家,比上年增加218家。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4743家,占https://news.cctv.com/2019/05/19/ARTIkY7OUHVj4zWs8PyFHLVm190519.shtml
10.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11来自京报网【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来源: 光明日报)O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https://weibo.com/1617264814/P4brICYkp
11.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24年博 复旦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23年推荐202 日本“中国文明起源解明的新考古学战略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博系 2023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优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23年全 https://www.chm.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