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

你见过这样的博物馆吗?在这个博物馆里,你能了解3600年前的中国龙是如何演化的,面条是何时发现的,猪的起源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穿梭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中,也可以站在“甲板”上体验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编钟是能敲的,机器是能帮人占卜的,陶器残片是可以触摸的,各种国宝级文物是可以印在纸上的。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馆藏了来自田野考古一线的6000余件展品。其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各个时期的文物文献。

馆内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展出众多国宝级文物,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场景,通过科技手段让考古成果走近大众。请跟随文旅君一起体验中国历史文化无穷的魅力。

01

“仓储式陈列”展示国宝级文物

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厅中部分展品被放置在如仓库般的小格子内,考古出土物则以遗址、遗迹为单位进行密集陈列,旁边还附上图解说明,这种陈列方式反映出博物馆的“仓储式陈列”特色。

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陶人面像

这件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的陶人面像,以黑彩绘出眉毛和胡须,眼睛及口部镂孔,双耳扁平,穿有小孔。额前头发用绳纹表示,脸部丰颐,鼻梁挺直,展现了当时男性的面部形象。

这件朱书文字陶扁壶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内,距今4000多年。壶鼓腹部写着一个醒目的朱书汉字“文”,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十分相像,另一面还写着一个字符,但目前尚不能识读。朱书文字陶扁壶的发现不仅表明中国文字的一脉相承,更体现了中华文明不曾中断、连续发展的特征。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这句诗经中的话在馆内收藏的绿松石龙形器中得到了印证。这是件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的绿松石龙。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硕大醒目的鼻头由绿松石组成,眼睛则是两块圆饼形的白玉,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虽然这不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最早的龙形象器物,但因其与后世中国龙的形象最为接近,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这两件绿松石铜牌饰出土于洛阳二里头遗址,是我国最早以宝石镶嵌的青铜器。二里头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朝代——夏朝晚期都城所在地。其中出土于1987年的绿松石铜牌饰,是同类绿松石铜牌饰中工艺最为巧妙的一件,其牌饰主体为镂空铸造,几百片细小的绿松石片在无依托的情况下,历经3000多年而无一掉落。仔细观看,就能看到以浑圆的绿松石珠为眼睛的奇异神兽形象。

铜牺尊

这件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的文物器身为一只站立状怪兽,背部有盖,盖钮为一站立凤鸟,项背附着一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及臀部各附着一回首卷尾龙,又像马又像鹿,但却又头生双角,腹有双翼,形状奇异可爱。

这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件器物,距今约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文物形状像一个瓶,中间空心,顶部有一只立鸟形象,中部的羽毛状是对称装饰的,器身有四个对称的圆孔。有学者根据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鸟的形象预估这是与太阳崇拜有关的器物。

02

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博物馆的另一特色为“沉浸式体验”。博物馆采用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多种手段为观众还原古代历史场景,带领观众穿梭时空。

走进第一单元“文明起源”,石器时代展区的整个走廊被打造成岩石洞窟,两侧粗糙的岩石和头顶的星空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社会的野外夜晚,墙壁上还投放着智人形象,为观众展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形态变化。

在农业起源展区,水稻和谷子的模拟实景又把观众带到农田中,体会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继续向前走进甲骨文展区,观众可通过视频观看甲骨文演变,体验一次商人占卜过程,接着以俯视角度欣赏复刻的山西襄汾陶寺城遗址。

除此之外,场馆内设置了多项互动装置:伸伸手指就能翻阅雍正帝朱批内容;用编钟敲奏出一首喜爱的音乐;去文创店盖章打卡;在兰台邮局寄出一封古色古香的信.......观众在游览博物馆的同时,能够亲身参与、体验历史的痕迹。

数字化技术更是让观众与文物“亲密”接触,通过3D数据建模,文物可呈现在智慧屏幕上,只需轻触展柜玻璃,便能够全方位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细节、色彩。在“宅兹中国”板块,有一块可移动的智慧互动屏,屏幕可停留在观众喜爱的文物前,供观众放大、了解,吸引众多游客体验。

据介绍,未来中国考古博物馆还将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同时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

中国考古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目前常设展面向公众持续开放中。

THE END
1.封禁42.5万个风险账号国家博物馆多举措防范“黄牛”抢票中国国家博物这个暑期,各大热门景区和博物馆观众流持续“升温”。在国家博物馆,每天就有近160万人预约26000张门票,供需矛盾巨大,导致一票难求。面对“黄牛”恶意倒票,国家博物馆采取分段放票,升级风控策略,封禁42.5万个风险账号,封禁高频访问IP165.7万余个。通过人防、技防和持续法律维权等手段,提升预约效率。 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08/t20240825_269996_wap.shtml
2.我的账户我的小组 上海自然博物馆 馆内实时人数:0人登录注册ENGLISH日本語 博物馆之友 我的收藏查看更多 > 我的小组查看更多 > 热点推荐 忘记密码?https://www.snhm.org.cn/bwgzy/my-account.htm
3.欢迎关注中国博物馆协会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摘要】:<正>微信号:ChineseMuseums关注添加账号方法:1.打开微信,点击"发现",在册栏目下点击"扫一扫"2.将摄像头对准纸上二维码进行扫描。3.扫描成功后,显示账号信息,请点击"关注"即可添加。中国博物馆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帐号于2014年5月18日在"5·18"南京博物馆主会场活动上正式发布。帐号将定期向公众发布中国博物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XGA201406001023.htm
4.国家文物局印发通知做好全国博物馆2022年度信息报送等工作2.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和博物馆行业组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配合中国博物馆协会做好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总体要求 1.参加本次评估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均为年报系统已登录博物馆,无需重复注册新账号,可直接登录系统,通过“博物馆运行评估申报”模块,分别填报2019—2021年3个年度https://hct.henan.gov.cn/2023/01-14/2673499.html
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有以下六个陈列。除基本陈列外,军事博物馆还举办大量大型主题展览。近几年来举办的《用兵如神——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15.html
6.上海博物馆“建设大场馆、引领大科创、配置大资源、打造大品牌”战略,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全球核心博物馆、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I00004551
7.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账号登录用户注册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 更多>>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安 [ 2024-01-24 ]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 [ 2023-10-18 ] ? 全面复盘找不足 擎旗奔跑踏新程丨景德镇中 [ 2023-10-18 ] http://www.zgtcbwg.com/
8.[2024中国诗词大会]在博物馆里这件珍贵文物永久不许出国2024中国诗词大会 收藏 正在播放[2024中国诗词大会]在博物馆里 这件珍贵文物永久不许出国 《2024中国诗词大会》 20240310 第一场 春天 01:34:58 《2024中国诗词大会》 20240317 第二场 多彩 01:34:58 《2024中国诗词大会》 20240323 第三场 勇毅 01:34:59 《2024中国诗词大会》 20240330 第四场 风味 01:34https://tv.cctv.com/2024/04/20/VIDE3VIImUCQ8gGpQNAJQFXu240420.shtml
9.MetalSeed's网站收藏夹7、博物馆:http://www.yueyaa.com/museum/ 虽然“网络博物馆”这个概念在西方已经普及多年,但是在中国还是少得可怜,这个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些中国古代的画作和书法及其他作品,也希望国家在这方面早日开放更多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将其数据化。 8、统计:http://www.ats.ucla.edu/stat/ https://blog.csdn.net/MetalSeed/article/details/18222101
10.资源介绍14、方正中国艺术博物馆图片库 该数据库收录了全国各地的藏品,图片清晰、精度高、还原好、数量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专业研究价值。包括: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馆、世界美术馆、中国古代设计馆、中国出土器精品馆、老照片馆等馆图片资料。 15、E线图情 该数据库是面向图情界、图情理论界、图情教学界、图情https://lib.zzuli.edu.cn/3729/list.htm
11.中国园林博物馆官网社教| 中国园林博物馆十二月活动清单 观展| 开幕!绿满京华 美美与共——首都园林绿化75年成就展 PrevNext 最新公告 本馆快报 社教| 招募!园林小讲师十周年特别活动,…2024-12-18 观展| “到公园去”展,“北漂”大文豪文…2024-12-17 社教| 招募!“苏式彩韵 园林筑梦”专项特…2024-12-16 https://www.gardensmuseu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