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人发现,有个小山岗上的眼镜蛇特别多,它们老是在一块大石头周围转悠。这一自然现象引起人们探索奥秘的兴趣。原来,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大石头会闪烁微蓝色的亮光,许多具有趋光性的昆虫便纷纷到亮石头上空飞舞,青蛙跳出来竞相捕食昆虫,躲在不远处的眼镜蛇也纷纷赶来捕食青蛙。于是,人们把这种石头叫作“蛇眼石”。后来才知道蛇眼石就是萤石。
萤石名称的由来
萤石|小档案
【化学组成】CaF2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单晶主要为立方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晶面上经常出现与棱平行的网格状条纹。
【形态】常能形成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立方体及八面体单晶。【物理性质】颜色多样,有紫红、蓝、绿和无色等。透明,玻璃光泽,莫氏硬度4。解理好,易沿解理面破裂成八面体小块。相对比重3.18。硬度低,表面易磨损,用小刀可以刻划。
【成因产状】主要产于中热液矿脉中。常与闪锌矿、方铅矿等共生。无色透明萤石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
夜明珠是萤石吗?
夜明珠和萤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萤石又称氟石、氟石粉,萤石粉。是一种矿物,等轴晶系,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
01
夜明珠分为两类:
稀土夜明珠——永久发光的夜明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进行激发,而是靠自身含有激活剂,如14C、3H、147Pm、226Ra、232Th等放射性同位素,能自身激发而发光的。
长余辉蓄光型夜明珠:磷光体中的激活剂没有放射性,必须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线灯光源激发后才能发光的。今常用的磷光体不下百种,它们的化学成分除了碱金属卤化物外,都是二价金属(Ca、Sr、Ba、Cd、Mg、Zn)的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硅酸盐,铝酸盐,钨酸盐,磷酸盐和卤素磷酸盐类。
02
萤石的应用
萤石又称氟石。萤石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冶金、化工、建材、光学等等众多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工艺品
作为世界上最鲜艳的宝石,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河姆渡人就曾选用萤石作为装饰品。古埃及时期,将萤石用来制作塑像雕刻。古罗马时期也被广泛地用于酒杯和花瓶的制作。流传至今,萤石在工艺品行业中依然风靡。比如萤石手串、萤石吊坠、萤石瓶、萤石球等等萤石雕刻物。
2
镜头
1969年,佳能旗下第一枚采用人工萤石的镜头“FL-300mmf/5.6”成功上市,陆续还推出了20多款采用萤石镜片的EF镜头。除了应用于可换镜相机镜头外,还在其他光学产品上得以应用,比如广播电视镜头、天文望远镜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