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里的大运河”,流淌着文明与守望

5月18日,位于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将正式开馆,该馆是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国家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工程。

在大运河沿线,在建或建成的大运河主题博物馆有好几座,除了即将开馆问世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还有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那么,各大博物馆是如何凸显“运河特色”的?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尽显“隋唐韵”尽展“河洛技”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外观,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位于顶部的一排垂直于地面的倒拱形外立面,有人说它像瓦当,有人说它像波浪,也有人说它像船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设计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表示,大家的理解都没有错,关于它的解读,“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此前,李立操刀设计了洛阳博物馆(新馆)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设计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时,他又是如何考虑的?

李立介绍,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力图凸显洛阳的地方特点。比如,建筑主体的外立面大量使用了三彩釉面瓷砖,这种由洛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及其团队设计制作的创新建筑材料,在胎体原材料配方、釉料配方、烧制方法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三彩工艺,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是传统三彩工艺应用于现代装饰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

走进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首先来到了空间开阔的游客大厅,大厅西侧设有一面巨幅玻璃幕墙,太阳光透过玻璃洒进大厅,也照亮了置于大厅东侧的一艘大型古船模型。在大厅南侧,一条螺旋形步梯被数十根钢缆吊着,营造出“悬空”之感,颇有“网红打卡地”的潜质。

古代中国为什么开凿运河?隋唐大运河经历了哪些变迁?一场文物对话的历史之旅,从“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开启。

走进位于一层的基本陈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三面墙体、高约15米、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巨型浮雕作品《国脉》,它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最大尺寸的浮雕作品。浮雕中还镶嵌着模拟运河形态的LED屏幕,屏幕上放映着运河之上千帆驶过的动画视频。

巨大的浮雕作品加上流动的运河屏幕,向观众展示了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整体风貌,呈现出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

穿过序厅,就来到了“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展厅。该展览共分为“天工国运,一统中华”“千年运河,万物通济”“隋唐盛世,国运繁华”“古今辉映,源远流长”4个部分,讲述由隋唐大运河带来的都市繁荣和文化交流,展示位于隋唐大运河中心的洛阳的城市地位及大运河开凿的背景和技术成就,展现大运河这一人类的杰出创造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基本陈列布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部分展柜里已经摆好了种类丰富的文物,展示了隋唐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丧葬习俗,以及房屋建造、水利设施建设取得的技术成就。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曹琥介绍,“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展线上的文物有近千件,其中不少是首次亮相,比如回洛仓刻铭砖、“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等。

此外,有别于“文物+讲解”的传统展览形式,该展不以文物数量取胜,而是试图将隋唐大运河整体“搬进”展厅。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察、触摸从古洛河河道中打捞出的“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还能走近从原洛阳棉纺织厂厂址整体搬迁来的隋唐时期粮食仓窖遗址,更能走进精致复原的新潭码头,与历史“对话”。

走进二层展厅,文物展柜明显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满墙的“诗画运河”手绘壁画和人工搭建新潭码头、南市等复原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运河沿岸的繁忙景象。

旅途的最后,“城与运”沉浸式环幕影片作为尾声,将隋唐大运河沿线的一个个城市串联起来,生动展现城市与运河的千年邂逅。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从“眺望历史”到“触摸历史”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大关桥之北,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桥梁,藏着运河百年的历史。

位于拱宸桥边的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馆内承载着运河的前世今生。

自古杭州便有“因河而兴”之说。隋代运河南北贯通,千里通波,使得钱塘郡升格为州;元代大运河全线开航,杭州成为运河最南端的城市,通过水路可直抵大都,繁华经贸使得杭州得到巨大发展;明清时期,运河畔的北关夜市往来辐辏,兴盛无二……修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目的,即是记录和展示过往岁月中,运河所蕴藏的丰厚遗产。

进入展厅,有一组单色群雕——运河的开凿者。开凿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从邗城到末口(即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邗沟。在“古运河图”中可以清楚看到,邗沟全长150公里,是文字最早记载的一条人工河道。

在第一展厅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戈,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博物馆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文物。

到隋唐以后,大运河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经济方面。有一张船票特别有意思。它是清朝末年的,上面印有“顺风快利”四字,表达了商家希望一帆风顺,早日获利的美好希望。

大运河浙江段堪称“活着的文化遗产”,是跨流域的大型水运体系,涉及太湖、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等自然水域,构成复杂,迄今仍承担着繁重的航运任务。展厅地上是一条流动的运河,闪闪发光。原来,这里用微缩模型做出了大运河及两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

工作人员指着一个高40多厘米、底面积约52平方厘米的锥形木制用具说:“这是我们收集到的有关运河最具价值的文物。”它是清光绪年间的苏州府官斛。当年,农民交皇粮就是用它来计量重量,一斛大约是35.8公斤。稻米称重过后由官员登记,打包送上运河漕船,经过几个月的运输,苏州农民的劳动成果也许到了守卫北京城某个官兵的家里,成了饷粮。据介绍,运河漕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清代形成了十分严密、精准的制度,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观,这个官斛就是见证。

博物馆目前收集、展出的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展示了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者会看到一幅反映运河漕运文化的720平方米的动态画卷。

第三展厅还专设有一个“模拟运河之旅船舱”,将实景拍摄的资料,通过高亮度投影机、270度水平视场角柱幕投影三维视景系统,逼真地显示“大运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观众只要带上特制眼镜,坐在椅子上,就如同身临其境,开始从杭州到北京的运河之旅,欣赏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

另外,序厅部分也非常有创意,三根托重柱改装成了象征京杭运河南端的拱宸桥的两个桥墩和一艘帆船,对面是象征京杭运河北段通州白浮泉的九个喷水龙头,而仿真水地面则代表着京杭运河。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穿越千年的“运河百科全书”

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几乎是这座城市的运河发展史。扬州素有“世界运河之都”美名。这座城市因“运”而生,应“运”而兴,与大运河同生共长。

江苏省扬州市三湾古运河畔,近8万平方米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如一艘巨船泊在岸边,迎接着八方游客。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运河湿地寻趣”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蕴含的中国智慧。

展厅里,重磅文物比比皆是。

从河南开封附近截取的汴河河道剖面,长25.7米、高8米,占据了一整面墙。唐、宋、元、明、清历代河道底层土色、沉积文物清晰可见,还标注了历代河面宽度与深度,大运河河道在不同时期的变迁一目了然。

55吨的唐代船型砖室墓、27吨的南宋砖瓦窑,都是从考古现场整体套取,反映了大运河与沿岸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长7.5米的兖州府镇水铁剑与造型朴拙的镇水铜牛并列展示,诉说着古人治理运河的故事。

观众在展厅不仅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能了解运河沿线水利工程、漕运盐利、饮食风物、舟船样式等。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以城镇历史景观再现模式,打造了一个具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的沉浸式展厅,让观众走进运河沿线城镇村落,体验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

街肆两旁商铺林立,布庄内,各色时兴面料等待着爱美人士挑选;茶馆里,说书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驿站内,参观者可以邮寄明信片,挑选伴手礼……“星空”中不时燃起绚烂烟花,映照着运河沿岸的热闹生活。

“观众是这个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游街、购物,构成一幅鲜活的运河繁华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运河上的舟楫”展以实景和数字投影结合,让观众体验沿着运河坐船远行。

展厅里,有一条复制的“沙飞船”。它是明清时期江南大户人家娶亲、看戏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是康熙、乾隆南巡时乘用的船之一,相传为扬州沙氏所造,以船速如飞闻名。

登上“沙飞船”,便可体验一场运河之旅——从杭州出发,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路航行到扬州。船身轻摇,微波将河面劈成两半,入洞穿桥,走街过镇,两岸山水与城镇风光尽收眼底。

位于地下一层的“运河迷踪”展专为青少年打造。这是一个融合古风和二次元风格的体验空间,让青少年通过“密室逃脱”游戏,了解运河水工科技,领略运河沿岸风物。

“来博物馆,参观不是唯一目的。成年人可以探寻大运河的历史,感受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少年儿童可以在互动体验中走近大运河、爱上大运河。”郑晶说。

(综合人民日报、洛阳网、九派新闻、江南游报、钱江晚报)

THE END
1.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市提质惠民生组图新闻中心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市提质惠民生【组图】 近日,在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西区新建成投用的健身娱乐场地内,群众在休闲锻炼。http://photo.lyd.com.cn/system/2024/12/17/032474736.shtml
2.文物里的国潮丨走进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那个一眼千年的城市中国日报网10月31日电(记者 武昊璇)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是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是全国首个围绕隋唐大运河进行系统性阐释的博物馆。博物馆外观以“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设计理念,连绵起伏的屋顶勾勒出隋唐宫室建筑群的天际线,黄色的唐三彩陶瓷挂板塑造出浓烈雄浑的盛唐意象。 http://dyhyjy.yzu.edu.cn/info/1018/3744.htm
3.探访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河文脉贯古今图为多类型三彩陶俑。范晓恒 摄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近距离感知桨声帆影里的千年文化魅力。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枢纽城市,至今仍保存着通济渠(洛阳段)、含嘉仓、回洛仓等运河遗产。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整体以“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设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407578494732774&wfr=spider&for=pc
4.神都洛阳行之(六)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这次利用国庆假期,在洛阳古都两天走了六个博物馆,真的是泡在博物馆里了。值得逛的看的太多,完全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一二。今天以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作为《神都洛阳行》的收笔之作,借大运河绵延不断的流水激励我继续走下去,愿我们的每一段旅程,都能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https://www.meipian.cn/58amvsx5
5.探访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河文脉贯古今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整体以“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设计理念,通过800余件代表性文物,结合浮雕、沙盘、模型、壁画、多媒体等手段,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图为游客在参观洛阳运河二号沉船。范晓恒 摄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近距离感知桨声帆影里的千年文化魅力http://www.wrsa.net/1009325/2024/11-01/content_42540978.htm
6.文物里的国潮丨走进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那个一眼千年的城市中国日报网10月31日电(记者 武昊璇)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是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是全国首个围绕隋唐大运河进行系统性阐释的博物馆。博物馆外观以“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设计理念,连绵起伏的屋顶勾勒出隋唐宫室建筑群的天际线,黄色的唐三彩陶瓷挂板塑造出浓烈雄浑的盛唐意象。 隋唐大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13436
7.河南文物之窗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今天的《河南文物之窗》博物馆系列带您了解即将对外开放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鸟瞰图)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是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是洛阳乃至河南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的重要载体。建成以后,将为推https://wwj.henan.gov.cn/2022/03-16/2415126.html
8.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攻略,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门票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山陕会馆筹建而成的。在展厅内,将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讲述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其中,图片展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等4个部分;实物https://www.mafengwo.cn/poi/33609072.html
9.国运泱泱:参观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在洛阳市老城区洛河和瀍河交汇处,新建起一座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成为宣传“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2023年5月3日下午,冒着突如其来的大雨,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博物馆—— 这里的基本陈列以“国运泱泱”为主题,通过1500多件(套)文物,结合各种各样的展示手段,重现隋唐大运河的辉煌历史。走进序厅之中,https://www.jianshu.com/p/4c6b2aada911
10.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地图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卫星地图,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滨河北路与新伊大街交叉口东北侧约290米。……https://www.earthol.com/view-15403.html
11.洛阳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洛阳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在浮雕图上,大运河的流向及其沿线城市一目了然。: 凭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 停车费¥3 2021-05-22IP属地:未知 ?举报?2 慵懒国王 4分满意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洛阳市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是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的展示点。正是因为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南北的政治管理,加强南北物资能https://you.ctrip.com/sight/luoyang198/9358.html
12.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公交站途径线路,换乘信息,位置信息,地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公交站位于洛阳市老城区,靠近瀍滨西路、滨河北路、矿口路和锦龙大道,有79路、赏花专线3等多条公交线路停靠本站。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详细情况及周边环境,城市吧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包括位置示意图、交通指引、词条、问答以及周边地址名录等,让您轻松规划行程。https://luoyang.city8.com/transport/84apdf7cej8ob1c433
13.全网最详细的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打卡全网最详细的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打卡指南来了!位置:位于洛阳市洛河与瀍河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可乘坐5、7、9、45路公交车或1号线到达。门票:免费,需提前三天在官方公众号进行预约哦~开放时间:每天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周一周二休息。参观路线:建议大家按照顺序游览,依次经过"国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444634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4.文博日报陕西印发考古新办法北京将新增一大馆州桥大运河文化带新地标助推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曾发现一处西汉遗址——路县故城遗址。该遗址曾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目前通州地区已知的最早古代城址,也是北京市系统开展考古的最大规模遗址,对研究副中心地区历史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M5ODczMDeDz59lsHawcw.html
15.#洛阳旅游#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不要门票,需提前预约:洛阳隋唐大展开邯郸周边游推荐~来洛阳必去的博物馆!震撼!感叹!中华民族的智慧~#旅行推荐官 #洛阳旅游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不要门票,需提前预约: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老城区 P:方便停车,路对面有停车场)拍照打卡很美!唯一的遗憾是这次去设备维修,没看到开灯~下次再去! 播放13发布于 2024-12-15 16:37 赞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448554824750206268/
16.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若本建筑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是新时期国家运河文化战略的重要节点工程,也是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博物馆坐落于洛阳市主城区瀍河入洛河口的西北角,内设展览陈列、公共休闲、研学会议、文物储藏等多个功能区,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建筑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https://www.gooood.cn/sui-tang-dynasties-grand-canal-culture-museum-tja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