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访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隋斌研究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怎样的丰富内涵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识,通过口头文学、民俗节庆、人生礼仪等多种文化表现方式世代传承。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有些节气还演变成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文化内涵愈加丰富。比如,清明节气本意指该节气期间天气的澄澈景象,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这一节气后来又演变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文化涵义变得更加丰富,涉及郊游踏青、插柳戴柳、祭扫坟茔、禁火寒食、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蹴鞠等众多习俗活动,蕴含着中国人报功修先、慎终追远、回归自然、追求和谐等思想观念,成为广泛的文化认同。

总之,二十四节气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属性,承载着中华民族敬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形塑着勤勉自持、睦邻友群的文化特质,引导和规束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成效显著

记者: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做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有助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请问在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隋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中国农业博物馆与有关方面共同首创并积极践行“3+N”保护行动工作模式,即一年一个计划,一年一次会议,一年一份报告,以及一年多个开创性的保护传承活动,统筹推进并确保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有序开展。一年一度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和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平台,专家学者和各代表性社区、理事单位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同建言献策。通过观摩、交流及研讨等形式,相互启发学习,加强了保护传承工作的组织性和联动性。

2020年,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联合5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具有里程碑意义。联盟集聚农业、文化、旅游、历史、天文、气象、传媒、创意等多方资源,构建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全新的体制机制。对此,时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予以充分肯定,作出“传承农耕文明,不辱使命;弘扬中华文化,尽显担当”的重要批示。

二是加强田野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全面深化学术研究。五年来,文博机构、代表性社区、专家学者等都广泛参与到二十四节气当代存续状况的田野调查中,并以多种形式全面记录与建档,形成一批面向社会的可视化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节气文化的当代传承。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活动,有力助推代际传承。节气文化植根于民间社会,社区或社群是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的主体。近年来,各代表性社区精心筹办,持续开展异彩纷呈的节气民俗活动,鲜活生动地传承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例如浙江衢州柯城区九华立春祭、贵州石阡说春和浙江三门县“三门祭冬”系列文化活动等。湖南安仁在每年春分节气举办的“赶分社”活动,既是当地的大型民俗文化展演,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中草药交易市场,交易量数百吨,20多万人参加,影响力可观。在各代表性社区的带动下,其他很多社区都开展了如火如荼、各具特色的节气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二十四节气文化活态传承的展现,也成为各地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助推了农文旅融合,促进了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

让青少年了解、学习和感知二十四节气文化,意义深远。各种节气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科普讲座、知识竞赛、专题征文、演讲比赛、摄影绘画,以及非遗体验活动等异彩纷呈,节气知识纳入教材,成为必学知识点。2017年以来,仅中国农业博物馆就组织开展了50余场节气文化进校园科普活动。各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进校园活动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为推进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代际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传播方式,通过不同领域机构或企业的参与,让公众在更加多元的场景中体会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中国农业博物馆与中国邮政先后四年联合举办二十四节气邮票首发活动,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呈现出的独特文化性和艺术性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增强了公众对节气文化的认知。

围绕节气开展的文化艺术创作和创意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受众数以亿计,是一个新兴的传播领域。2020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策划创办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有4363件(套)作品参赛。2021年,第二届大赛的参赛人员和作品数量均比首届增加一倍以上,作品质量整体上有很大提升。文创大赛的火爆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开发文创产品也成为实现节气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六大体系建设

记者:二十四节气成功列为人类非遗后,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制定并实施了五年保护计划。请您介绍一下,下一个五年将从哪些方面开展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

隋斌:我们将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指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二十四节气弘扬发展的工作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应用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新格局。

一是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强化“3+N”工作模式,不断壮大并发挥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的功能作用,努力构建持续稳定且富有活力的工作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

二是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二十四节气资源普查工作,形成记录成果索引或目录汇编,实现对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状况的全面建档记录,建设二十四节气数据库和开放共享平台。

三是加强传承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代表性社区持续开展好活态传承,创建一批示范基地,建设好传承人队伍,构建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的传承体系,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确保在社区当中做好节气文化传承。

四是加强传播体系建设。加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推广普及,做好展览展示、媒体宣传和网络传播,实现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认知认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节气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

五是加强应用体系建设。把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节气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使节气文化元素融入生产生活,助力文化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六是加强研究体系建设。围绕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着力构建二十四节气学科体系,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持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THE END
1.这么玩太值了!这里一个周末就能打卡4座国家级博物馆这么玩太值了!这里一个周末就能打卡4座国家级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12-17 09:48 稿源: 编辑:王莅勤 稿源: 编辑:王莅勤 首页 时政 国际 国内 甘肃 兰州 书画 美图 美食 旅游 房产 财经 社会 评论 文娱 时尚 视听 健康 历史 汽车 科技 教育 http://news.lanzhou.cn/system/2024/12/17/012518686.shtml
2.导览故宫博物院全年开放,开放时间按照淡、旺季会有所改变,遇到法定假期也会延长或缩短开放时间,请随时注意本网站的公告!如果遇到重大活动或特殊情况,开放时间如有改变,故宫网站将特别发布公告。除法定节假日外,故宫博物院全年实行周一全天闭馆的措施。 旺季4.1-10.31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采用旺季开放时间 8:30开放入馆时https://www.dpm.org.cn/Visit.html#block4
3.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通报表扬单位和个人三星堆发布重大■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国展厅免费开放 【考古】 ■ “考古中国”重要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 文游部开展“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创新加强旅游推广,进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M4ODM3MDKDz4FnsHbGcw.html
4.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火热程度较之往年更甚。从研学团的学生,到亲子游的今年夏天,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火热程度较之往年更甚。从研学团的学生,到亲子游的家长,再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把博物馆作为暑期出游的首选之地。曾经小众冷门的风雅之地,如今成为大众青睐的热门之选。 常州博物馆副馆长路亚北认为,一方面青少年博物馆研学热确实带动了部分“博物馆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群体走进博物馆。另一https://www.jyeoo.com/shiti/38809109-9152-4f15-ad51-02597bd93510
5.最全浙江旅游攻略玉皇山 6:30—17各景区开放时间有所不同。 交通概况: 苏堤: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曲院风荷: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平湖秋月:27路,7路岳坟站下 断桥:K7断桥残雪站下 柳浪闻莺: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花港观鱼公园: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https://www.yjbys.com/lvyou/guonei/525413.html
6.抢票难场次少开放时间短,上海天文馆一票难求僵局何解?一方面是票难买,另一方面,不少成功抢票的幸运儿认为,天文馆的场次太少,营业时间过短,无法尽兴参观。 “很多博物馆都在暑期延长开放时间,但上海天文馆还是9:30开放,16时就闭园了,最晚入园时间为15时。其实,我们从市区开车到天文馆已经接近中午了,等于玩不了多久就要走了。为什么不能稍微延长一点营业时间?”采访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24167589
7.一周七天都开放!多家博物馆宣布“周一不闭馆”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 暑期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为满足游客参观需求,多家博物馆于近期纷纷宣布“周一不闭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日前发布公告,为了满足暑期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需求,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于即日起在暑期实行“周一不闭馆”措施,暑期周日延时闭馆的政策正常执行。 https://www.cnr.cn/yczg/gsjdt/20230814/t20230814_526378553.shtml
8.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各地博物馆开启“超长待机”模式随着暑期来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为了尽可能满足观众高涨的参观需求,多家博物馆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服务,如加大预约量、延长开放时间等。 每到暑假,坐拥历史文化资源“富矿”的北京,游客暴增,热门场馆一票难求。数据显示,进入七月以来,北京景区的门票搜索量较前两周环比增长了近3倍。为了迎接暑期游园https://epaper.tibet3.com/xhdsb/html/202407/16/content_184554.html
9.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述略1971年8月17日,国务院向各地博物馆及文博单位发出《关于选送出土文物到国外展览的通知》。此后,在国务院图博口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建了展览队伍,并继续从全国选拔调集出土文物精品。1972年7月,由全国11个省、市文博单位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筹备就绪。展品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实物493件http://hprc.cssn.cn/gsyj/whs/whlyhd/201312/t20131227_4075588.html
10.元旦旅游景点汇总【Tips】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56号 交通指南: 公交:14、108、402、411、552、578、701、709路到省博物馆站,605、712、777路到黄鹂路站 地铁:地铁4号线东亭站 开放时间:9:00—17:00(15:30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免费 https://www.jy135.com/lvxing/854996.html
11.资讯博展联盟浙江省中小博物馆运营管理培训班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即将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与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博强省”建设要求,剖析全省中小博物馆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问题,有效应对开放服务的安全风险,努力使全省博物馆“热”的均衡,学会定https://www.518bwg.com/xnews/
12.艾媒咨询2023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已在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进网上展览的开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收录300个线上展览,其中,北京地区数量最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陈列展览”主题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https://www.iimedia.cn/c400/98332.html
13.走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光明日报三、如何构建现代型大学博物馆 近几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各地众多博物馆的新建、扩建和改造显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处于最佳时期。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构建现代型大学博物馆的具体思路。 1、应更新观念,走全方位开放的路 由于参观、娱乐、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已成为一种时尚https://www.gmw.cn/01gmrb/2006-03/12/content_387594.htm
14.2024武汉园博园门票预约+开放时间+景点介绍+游玩攻略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江城武汉,独具风情!武汉园博园作为武汉游玩的著名景点之一,汇集全国乃至各地的园林景观,让你不出国门,便能领略异域风情!武汉园博园门票多少钱?跟随小编看看武汉园博园门票预约、开放时间、景点介绍、游玩攻略等信息吧! 武汉园博园(武汉自然博物馆)开放时间:全年 08:30-17:30开放; 说明:长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20509270848.html
15.游玩攻略简介,重庆三峡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间/照片/门票开放时间 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开放;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元旦节,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09:00-17:00开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馆)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8月31日期间,每周二至周日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8:00(17:30后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 必看贴士 1. 馆内设专职https://you.ctrip.com/sight/chongqing158/4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