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的北海文化迷思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7.19

北海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有幸聆听并整理过一些高人观点。偶尔翻阅笔记,思绪良多,草成此文。本来想写成“北海文化狂想”的,但我心怯,狂要有狂的资本,像那个“凤歌笑孔丘”的楚人接舆。很多东西我也未完全想明白,只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还是用“迷思”吧。

1.26年前,一位领导人到北海,说了一句话:感觉这个城市好像没多少文化。这句话像蚂蚁一样咬啮着许多北海人的心:我们北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怎么会没有文化?

2.这样说就有些“穿越”了,北海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在说那句话17年之后的事。有人也许会说,我们的历史文化摆在这里,它又没有长腿跑掉,怎么说我们都是有文化的。

2010年12月28日北海市隆重庆祝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说话都有语境,理解别人的话,只有在“还原语境”的情况下才不会造成误会:他是在什么背景、什么地方、什么情形下对什么人说的,

4.可以判断的是,这并不是在正式场合对一个城市的正式评价,换句话说,也“就那么一说”,把走马观花的感觉“顺口”说出来,不一定是真理,但不一定没道理。

5.说它不一定是真理,是因为这并非一个准确的定论。说它不一定没道理,你固然可能是有文化的,但并没有“表现”出有文化的样子,你的文化没有归纳、提炼、定义,变成成果和概念。更没有变成树立自信、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支撑力、竞争力。

6.想想,26年前,有多少人真正对北海拥有的历史文化引以为自豪?换句话说,有多少人做到“因知而爱”?它还停留在少数“文化人”对史料的梳扒剔抉过程。在很多关于北海的介绍中,比较少提到、更很少强调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当时最骄傲的是北海的区位优势,最惯用的一个词是“大西南出海通道”。

7.新来乍到,判断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凭的主要就是观感,比如建筑有没有特色,环境是不是整洁,车辆是不是停放整齐,路人是不是经常闯红灯……20多年前,这一切肯定有颇多不如人意之处,甚至于路口的红绿灯也没几个。

银滩彩虹邓家明摄

9.有意思的是,还在那句话之前,北海曾经有过一场关于“北海文化沙漠”的大讨论,发生在其时我刚入职不久的媒体。缘起好像是当时报社的总编辑提出一个观点:北海是文化沙漠。

11.但说实话,这场讨论更像是一群“文化人”坐而论道,在北海发展历史中溅起了一些泡沫——这已经难得可贵。随着经济大潮退去,对文化的“鼓噪”也就偃旗息鼓。毕竟经济与文化是“水涨船高”的事,用北海人的话来说,文化很“贵”的。作为城市精神和品格的“文化软件”,只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对于发展的支撑作用,才会得到重视;作为文化设施、文化服务的“文化硬件”,只有在经济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大家才会真正关心文化,决策者的注意力也才会集中到这上面来。正面的说法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从反面说叫做“饱暖思淫逸,饥寒起盗心”。

用历史的视角,这是一种文化

12.现在经常有人说自己“读书少,别骗我”,那只是一种调侃和自嘲,正常人没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文化而自豪。对于一个人来说,文化是一种“得体”,不一定要饱读诗书,衣绣着锦,大字不识但人情练达,也显得有文化。相反,穿西装打领带,脚下却穿着一双球鞋;或者在腰带上像狗铃一样挂着一大串钥匙,看上去也“显得”比较没有文化。

13.一个人如此,一个城市也一样。当你在北海大道旁看到一幢“金楼”,又在广东路口看到一幢“青楼”,在北部湾西路又看到一幢“红楼”,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突兀而怪诞;还有那些大楼、楼盘,墙面色调是暖是冷,是深是浅,貌似随心所欲;一条本来可以饱览海景的大道,偏偏在海与路之间耸立着一个个楼盘挡住视野,对这样的城市建筑会油然生出“没太多文化”的观感。

冠头岭海滩上的“海枯石烂”雕像

15.但把城市弄得像一个乡镇一样没品的事情并不少见。冠头岭脚下非常漂亮的民宿“邻舍”,有一次在入口的花坛旁,看到赫然立着一排城乡清洁工程的宣传板报;还有城市主干道上慢腾腾响着高音喇叭的汽车,真让人痛感最高领导人提出全社会加强“美学教育”的不可或缺。

16.“文化”的概念太大,像一个大箩筐,荤的素的,光身的长毛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什么都能往里装。因此,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变成“鸡同鸭讲”。例子和事实有时也不能说明问题。同一个人,你可以举例说明他极有文化,我也可以举例说明他很没文化。讲话偶尔念错别字未必是没文化,但一边与外宾会谈一边看手机短信,绝对不像有文化的样子。

17.文化的“有”与“无”永远是相对的。被别人说没有文化,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爽:你有文化,小时候也要光屁股穿开裆裤!这种“不耻而勇”的态度真的比较没有文化;另一种是觉得羞愧,向有文化的人学习,让自己变得“文化”起来。这种见贤思齐、“知不善而改之”的开放姿态,本身又显得“有文化”。

18.文化下乡、农村文化站、戏剧进校园,逢年过节的文艺演出,都属于文化建设,但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要超越这些一般的文化活动,谋划整体打造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影响,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城市软实力。

19.一个城市,判断有没有文化,就是三个“气”:气质、气度和气氛。气质是城市的“精气神”;气度是城市的渊源和境界;气氛则是城市的文化环境。

20.如果以地域特点和历史变迁的“流风余韵”作为标准,我觉得北海大致有如下这些文化:海丝文化、土著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西洋文化、海洋文化、廉政文化、南珠文化、开放文化、移民文化、归侨文化……

在合浦汉墓出土的迄今为止最老的波斯陶壶

21.这里头有交叉,有重合,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相同的现象。我有一次兴致勃勃地给几个朋友扳着指头一一罗列时,看到对方一副惘然的表情,骤然间觉得自己怪怪的,好像相亲时有人说我穷,我急赤白脸地告诉对方:我家里有电视、冰箱、洗衣机、摩托车,我穿的皮鞋600元,手上的戒指是99.99足金的。这本身是否说明缺乏一点“文化自信”呢?你见到北京、上海、深圳或者别的什么城市这样做吗?

22.有没有文化,不在于去找多少概念,而在于别人真切地感受到你所拥有的独一份的东西。就像开餐馆,你推荐的招牌菜不宜太多,能“扬名立万”招徕顾客,一个就足够。自己说自己有多少文化没用,别人承认你有才有用。

23.要建设文化,先要搞清文化。搞清文化就要“跳出北海看北海”,否则容易成为唱卡拉OK。与其喋喋不休地跟人家扳指头说我有什么文化,不如换位想一想,我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知道的了解的,从中找到认知度最高的。

24.从这个角度看,我以为“海丝”和“南珠”堪称北海两大文化支柱。不必嫌少,这么小的一个城市,已经很不起了。其他的“文化元素”都包含在这两种文化中。

”北海名片“:最北海的年味、香喷喷的侨港

25.以下高(抽)能(象):“海丝文化”中有先民的海洋意识,有“和安天下”的强汉气派,有“马革裹尸还”的家国情怀,有边陲与中原的文化融合,有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有万里瞻天的耿耿忠心;而“南珠文化”中则有“珠还合浦”的循吏品格,有廉臣良吏的嘉言懿行,有不畏风波的进取精神……

26.文化是城市的衣冠,是城市形象;同时也是城市的“精气神”,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有形的符号,体现城市内在的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是历史叙事,是你已经拥有的;另一方面是现实需要,你希望拥有的。我觉得就北海的文化内核或文化品格而言,一是开放包容,二是搏击进取,三是诚信友善。

27.北海的发展是一部“过山车”,历史上曾三次开放,北海从来就是开放包容的。北海有老城,但没有城墙;北海人来自“五湖四海”,是著名的“移民城市”,从最早的汉武帝平定南越,而后马援数十万大军征伐交趾,到明清中原客属大迁徙,再到1992年所谓“十万'川军’下北海”(其实还有“京军”、“黔军”、“滇军”、“粤军”、“桂军”和“杂牌军”),一代一代,无数的人在这里“反认他乡是故乡”。

28.有论者谓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属于黄土文明,缺乏海洋意识;西方则是蓝色文明,具有海洋观念。人们习惯说北海(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我经常鼓吹北海是中国蓝色文明的“发祥地”。汉代从合浦港出发的官方船队,就是“六王毕,四海一”之后主动走向海洋的证明,而且它是和平之旅、贸易之旅,而不是西方列强的征服之旅,掠夺之旅。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最高领导人为什么会千里迢迢前来视察一个小小的合浦县博物馆。

29.不必纠结于谁说过北海看上去感觉没有什么文化。北海要让别人“看上去”有文化,先搞清楚我们有的、要的文化是什么。有的属于“已然”,要的属于“应然”,积极发扬已然,争取实现应然,通过建设文化载体,打造文化符号来体现文化元素,形成文化气韵,树立文化形象——这里每个词的概念都有它的含义。

建于19世纪的涠洲天主教堂

30.文化载体,最重要的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中心,还有剧院、老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在建设这些场馆时,不同阶层、群体有不同诉求,不应该谁是“大声公”就先建什么,而应该从“最大公约数”出发,分清轻重缓急,受惠面大小,量力而行,不断顺应发展需要,逐步满足人民诉求。

31.比如叫“老干部活动中心”,就不如叫“老龄活动中心”,更体现“最广大人民利益”。比如建剧院时可考虑集会议、小型讲座、电影、展览等各种文化活动、文化交流于一体。毕竟城市人口基数小,单纯作为演出场馆,没有足以支撑的市场,应避免功能单一导致运营起来门可罗雀,管理成本奇高。

32.文化符号的特点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北海有一枚亮闪闪的城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枚城徽不能光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要体现在各种“符号”上。只有让它“符号化”,文化遗产才能“活”起来,才能实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北海名片”:千年海丝印记,苏东坡:北海的文化印记

33.文化的符号化,直接影响文化观感。要是涠洲没有了天主教堂,那个岛会逊色不少;而要是圣母堂也能开放,涠洲的旅游立马就会增光添彩。当然,要把这些传统建筑、西洋建筑变成景点,不能修葺一下就开门大吉,要精心包装和策划,有吸引游客的陈列内容和吸引游客的招数。

34.文化符号反映文化元素。海丝文化、客家文化、开放文化、廉政文化、南珠文化……等等都是北海的文化元素,没有直观的文化符号呈现给公众,它们就永远是缺乏说服力的自说自话。

35.侨港镇以美食为主打造“越南风情街”,已经成为年轻人游北海的必游景点。要是能再多一点越南符号,比如在商家招牌上配上越南文,一些驰名的店铺让服务员穿上“奥黛”,异国风情立马会浓郁许多。

36.如果再建一个从建筑造型、展示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市场接轨的归侨博物馆——名字就叫“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把归侨从异国奋斗、离乱漂泊,到把一片荒滩建成风情小镇的过程,通过实物、视频、照片,VR等体现出来,用一句流行话来说,估计侨港想不火都难(据说现在那一块正在改造,不知道有无这个考量,还是单纯搞房地产)

布拉格的卡夫卡铜像

37.文化的符号化,是营造文化氛围的最好方式。我在匈牙利首都布拉佩斯、捷克首都布拉格,在公园和街头,随处可见一些门头有浮雕头像,街角有铜像,还标示着他们的生卒年份,翻译说他们都是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让人感觉到这个地方人杰地灵,遍地风流。

38.其实我们也可以实施一个“文化名人传薪工程”,将陈铭枢、岑麒祥、邓世增、苏健今、黄铸夫、辛莽、李英敏、张文纲、伍雍谊、冼小前、傅磬、许锡清、黄家蕃……等名人,在他们出生、工作或生活过的合适地方立像以志,让后人景仰,让游人认知。

39.文化的“固化”,有许多方式,变成歌曲,变成影视剧,最习见的方式是通过旅游与文化结合变成景区景点。比如可以将大清邮政博物馆,法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德国海关等西洋建筑群,白龙珍珠城,大士阁,地角炮台,等等,变成景点,开发北海的文化旅游线路,推出文化旅游产品。

40.“科学决策、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上下一心、真抓实干”,这是“把事干成”的不二法宝。特别要搞清楚的是,时下的旅游线路没有开发出来,旅游产品推不出,并不在决策不科学,方向不对,而往往是方法不当,如一锅水只烧到75摄氏度。

北海洋行博物馆里的蜡像

42.还曾经有朋友说起北海连“共享单车”都没有,公交车又少又不准时,想看博物馆也难。现在已经有了“共享单车”,但当初到处查扣、禁止之时,是否想过游客出行难的问题?一方面在全市吹响“全域旅游”的号角,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并不觉得自己就是“有关部门”,将本职工作与之联系到一起。

44.我还想到,教育部门可以安排各中学、小学每个学年搞一次“博物馆主题日”活动,人多面广,这是对北海历史文化最好的普及。我曾在波兰和捷克,还有台湾,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形,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的情形让人感动。

从博物馆出来的波兰小学生

45.雕塑是固化的文化元素,是表现文化特色的突出符号。设想要是没有了那个大型雕塑《潮》,银滩就会黯然失色。在号称中国最宽的马路西南大道,市花公园沿线等地方,弄几尊体现城市特质和精神的雕塑,北海的文化就会陡然由平面变成立体。如果在最高处的冠头岭或城市入口处,用城市雕塑把“最早始发港”的概念表现出来,相信对每个到北海的人都会形成先声夺人的效果。

46.过去说“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有一种说法“文化开路,招商引资”,都给人一种文化与经济“两张皮”的感觉。文化与经济不应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

48.一个有文化的城市,一定要拿得出几张自己的“文化名片”。这样的名片可以是现成的景区景点、文化遗址,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名人及名人故居,以地方特产、独特民俗冠名的节庆活动,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论坛、展览、赛事、诗会、笔会、音乐会(节)、博览会、运动会,以及其他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北海日报社、北海市文联主办的端午诗会

49.打造城市名片,一要借智,二来借力。成功的文化项目,离不开高手策划。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不仅是一个敢干的年代,也是一个敢想的年代,各种创意迭出,各种策划脑洞大开。当时的主政者曾设想在冠头岭硝壁上弄一尊大型雕塑,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长发飘飘,凝眸南海,如果变成现实,估计不亚于美国国会山的总统群雕。还有人曾经提出建“海丝博物馆”、“奥林匹亚音乐馆”、“世界船舶博物馆”,……这种大手笔擘划打造北海文化名片的思路,已成远去的足音。

50.北海最有感召力、最大众化的靓丽名片莫过于南珠、银滩和涠洲岛。南珠的经济带动力有限,但文化魅力无穷,它对北海的意义,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姓,遗忘了它,就等于数典忘祖。南珠产业未必能做大,但南珠文化是北海的城市之魂。

51.我有幸到过捷克的亚布洛内茨,它是欧洲著名的“玻璃之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虽然玻璃制造已成明日黄花,但它的“玻璃博物馆”却成为一枚闪亮的城徽:博物馆有历史上贵族穿的玻璃衣服,有王宫使用的玻璃礼品和器皿,有玻璃工业的各种机器,有不同时期的玻璃饰品,包括现在作为手信的各种玻璃珠链、手环、戒指、耳环、胸坠、腰带等等,还有一支业余但经过专业训练的时装队,为到博览馆参观的客人作玻璃服饰和工艺品的表演。

亚布洛内兹市玻璃博物馆的时装表演

52.坐在那儿观赏美女的时候,我神思邈邈,“想入非非”:要是北海也有这样一个南珠博物馆,就算以后不产珍珠了,北海也将稳坐“珍珠之城”的交椅。

54.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老街,被老舍之子、著名作家舒乙评价为“与新加坡国宝级的老街一模一样,一定要保护好”;英国建筑专家白瑞德先生认为,珠海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对北海意义,而且对全世界都有意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市长皮埃尔.布尔克则建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珠海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保护。

55.很可惜,这些名人的评价,至今仍停留在当事人的口述或被零星记录在纸上,未能勒石铭碑立在老街的入口。挟洋自重不可取,但“挟权威以自重”却是提升品牌最有效的招数。这些名人——远远不止上述几位——的崇高评价,为什么不借他们为北海背书以自重身价呢?

“北海名片”:乾江古镇、法国情缘

57.一家普通酒店,都喜欢冠上“国际酒店”之名;一个普通楼盘,也要打上“国际中心”的旗号,一个没有国际航线的码头,也标榜“国际客运码头”。什么叫“国际化城市”?国际航线、外国游客、外资企业、国际文化学术交流……必不可少。北海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就要积极策划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把拥有的资源利用起来。包括海洋四所,包括北海拥有的一个如假包换、也是唯一的联合国牌子的红树林研究机构,如果借这些平台策划举办一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让北海“走向世界”,在观感上提升北海的“国际范”。

西安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58.“用有影响力的人扩大影响”是城市推介的捷径,如鲁迅之于绍兴,贾平凹之于西安,舒婷之于厦门。西安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由政府支持、利用民间资源建成,已成为西安的名片。我参观之时,不时有年轻学生在刻着贾平凹作品名字的墙前留影,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感染力与渗透力,但北海的陈建功文学馆屡听提起,却一直未见踪影。

59.北海的名景如银滩、涠洲、汉墓、老街、西洋建筑群,名物如南珠、贝雕、南流江石、乌木,名人如苏东坡、徐霞客、陈铭枢、陈建功,等等,都是打造名片的题材。只要把这些名景、名物、名产、名人变成可感可触的符号,变成大众认知接受的概念,就能改善和提升外界对北海的文化观感。

“北海名片“:贝雕、足球

60.股票因为概念的好坏而涨跌,一个城市因为没有好概念而沉寂。一个好的概念可以使城市名声鹊起,成为城市标识和文化品牌。有的地方为了树立一个响亮的概念甚至于“走火入魔”,像“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就是一个腾笑众口的例子。

63.其实北海可以打造许多类似的概念。钦州借力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将同样出没在北海大风江口的白海豚据为己有,变成了“白海豚的家乡”。老天爷眷顾北海,将更为珍稀的布氏鲸送来了北海涠洲海域,北海不妨打出“美丽北海'鲸’喜不断”的概念,把鲸鱼打造成生态优良的亲善大使。

群鸟戏鲸图陈默摄

64.北海盛产美术家,从珠乡大地走出许多著名画家,辛莽、黄铸夫、张绍诚,魏小明、冼小前、罗寒蕾(补充一句,年轻的罗寒蕾已赫然名列全国百家,画作昂贵得令人咋舌),还有在中国画坛自成一派的“水彩画群”领军人物蔡道东,肖畅恒,以及张国权伉俪,张国楠,张斌等“海门张氏”。“北海——丹青焕彩的地方”,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概念,谁敢说北海没文化?

66.北海作为全国著名的“候鸟城市”,还有一个许多城市欲求之而不得的文化优势:众多文化名人“适彼乐土”,选择北海作为自己的栖息地,这当中有小说家、诗人、书法家、篆刻家、工艺大师、翻译家、出版家、著名记者,学者专家、大学教授……建立候鸟人才库,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邀请他们开办各种讲座,组织各种活动,给北海站台,为北海背书,可以极大地提升北海的文化影响力。

定居北海的画家邓敦伟的“骥足斋”开张

67.文化顾名思义,以“文”化之之谓也。把文化元素符号化,打造城市名片,等于让北海穿上“文化衫”,这只是一种形式,除了宣扬文化,树立文化品牌,更重要的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让人们接受文化熏陶,感受文化魅力,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68.洋谚说,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中国也有一句俗话:穿龙袍不像太子。穿文化衫容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气质的培养困难。文化不同于知识,知识是学习、模仿和灌输,而文化是一种经年累月、积土成山的养成。文化建设既要有寸进之功,又不能急功近利,防止机会主义盛行。

69.何谓机会主义?当年三亚市天涯镇有人在风景区挖石头搞石灰厂,有位领导到三亚视察时问起此事,半开玩笑说了一句:我猜你们市长是不是厂长出身?我觉得厂长出身的人不宜当城市市长。言外之意,当厂长要讲经济效益,怎么赚钱怎么来,而管一个城市是不能这样干的。

70.避免机会主义,用常说的话,主事者要有一点“文化情怀”,情怀太多容易理想主义,但没有情怀主政一方就很难认识当地文化的价值。主事者有文化情怀,就能久久为功推动文化建设。当然除了情怀,还特别是要有机制保障推进这种建设。比如要避免出现“看上去”缺乏文化的规划建筑,规委会成员中应有专门的文化委员;要使人们了解北海的历史,可规定大中小学每个学年有若干课时的历史文化课,而不必不联系实际地硬性搞所谓的戏剧进课堂;要培养社会诚信,可以从某个市场、某个行业切入,探索对商家实行诚信积分制。

企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71.北海是一个既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有着悠远的文化命脉,在国家打开国门时有幸跻身开放前列。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可以增强自信;在开放进程中海纳百川,能够固本强基。文化建设重“术”,更重“道”,要以“道”养“术”,“道”“术”相长。一方面要敢于竖旗立帜,高标文化旗号,另一方面要悉心培育,使文化实力水到渠成。

72.鲁迅有诗自白: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亦有诗自嘲:

THE END
1.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感(通用25篇)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感(通用25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1 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962536.html
2.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有感300字两篇参观自然博物馆今天,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参观,里面的藏品可真多啊,让我看的目不暇接! 先介绍下博物馆吧!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它有很多部组成,包括:动物学部、植物学部、地质古生物学部、天文学部、美术设计部等等……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https://www.puchedu.cn/yinianjizuowen/58411.html
3.参观南山区博物馆有感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南山区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好大啊,光是展馆就有四层,非常干净明亮,入口还有像地铁一样的安检呢。 一楼的展厅是“彩绘地中海”,地中海希腊中的帕埃斯图姆古城市文化遗址展,可欣赏到不同状态下的雅典娜女神,这个展厅的东西对我来说有些高深,爸爸一直拉着我耐心的给我讲解。我看到厚实的棺壁https://www.meipian.cn/2bc16p3b
4.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8篇)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8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1 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6608113.html
5.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游玩感想作文(精选30篇)小学生作文大全 在博物馆的院子中的一片区域摆放着许多各种形状的矿石,像巨石阵一样。摆放的矿石种类也非常多,有:碳、玉石、含铅石等。石头的名字也都奇奇怪怪的,让人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我相信通过我的学习,我一定会看明白的。 篇8: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 https://www.hrrsj.com/zuowen/zuowendaquan/871721.html
6.航空博物馆范文10篇(全文)2.空军共有()兵种是()、()、()、()、(),空军航空博物馆馆标是由()、()、()。 3.世界发明第一架飞机的是()兄弟(),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的是()(年)。 4.中国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是()。 5.歼击机座舱内能容纳()人,强击机座舱内能容纳()人。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no60e8e.html
7.学生参观博物馆心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当中,看到了那么多的文物你有什么收获呢,分享一下心得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一)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太阳火热地照耀着,就像我们火热的心情一样。因为今天我们去春游了。车行约50分钟,到达上海自然https://www.liuxue86.com/k_%E5%AD%A6%E7%94%9F%E5%8F%82%E8%A7%82%E5%8D%9A%E7%89%A9%E9%A6%86%E5%BF%83%E5%BE%97
8.参观博物馆小学作文200字(精选12篇)篇7:小学生参观博物馆100字作文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去桥西参观博物馆,分别去了伞、刀剪剑、扇、手工艺活态博物馆。那么多的伞好漂亮啊,每把都不一样,还有一把很小很小,好可爱。刀剪剑也是各种各样,有些都是很古老的样子,很奇特。 扇子最漂亮了,五颜六色的!在手工艺馆我还遇到了王珂、曹陈润同学,我们结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2i952s1.html
9.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感(精选23篇)石碑的`顶端刻着15个大字,丰满流畅,雄浑有力,我觉得在写的时候一定用了不少力气吧!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小学生,都趴在玻璃上,认真地感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石碑,让书法艺术的魅力一直流传下去。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感 3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203190627_2328243.html
10.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30日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 这次展览共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成长、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保卫人民民主政权和建设合成军队、开创军队建设新局面、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履行新世http://www.bjlgbj.gov.cn/lgbfc/lgbxhwy/xhwyzfxt/201708/t20170822_29246.html
11.小学生参观孙中山纪念馆有感(16页)小学生参观孙中山纪念馆有感.doc 16页VIP内容提供方:备考辅导 大小:42 KB 字数:约8.86千字 发布时间:2020-08-04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24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小学生参观孙中山纪念馆有感.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04/8115104011002131.shtm
12.观九一八博物馆有感5篇观后感你参观过九一八博物馆吗?如今的9月18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是翻开泛黄的日历,这个日子却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耻辱,那就是“九一八事变”。今天小编整理了观九一八博物馆有感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获取更多“918”相关内容↓↓↓ ★发生918事变有哪些具体原因★ https://www.027art.com/fanwen/ghg/13485391.html
13.《邓姓文化》2014年2期总第18期祭拜仪式,由炎黄邓氏宗亲宁河堂理事会理事长邓泽昂主持。故里宗亲代表、宁河王七房后裔代表依次按纵队排列有序,每位宗亲手捧鲜花,立于卫国王顺兴公墓前,在阵阵花炮响过,依次向英灵献花、上香、跪拜,一一向先勋表达敬仰之情。 3日下午,全体代表参观了五河县人大副主任邓凡训宗亲创办的九和农家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让http://www.dxzy.org/xuexidiaoyan/2852.html
14.自然博物馆非常瘆人的,尤其光线不好的时候来自Koyi不是猫自然博物馆非常瘆人的,尤其光线不好的时候,小学生时期去过的上海人应该都有同感吧//@朴尔敏2012:斜对面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亱烏子_Zjack:伊嗰辰光 基本啷侪是单位 学堂组织参观 各人起几乎呒没 @文物医院 这是一张1980年上海博物馆的参观赠券,当时上海博物馆馆址位于河南南路16号(现在河南路延安路路口https://weibo.com/1959884042/OkP6vC0Ck
15.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 https://www.yjbys.com/xuexi/xinde/434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