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文物展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之光。而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

“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近年来,文博游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他们看展览、买文创,领略璀璨多元的文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观众走进国博,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

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

踏入国博,纵观古今,横览中外,从红色历史到古希腊艺术生活,观众在百年国博中所获得的是兼容并蓄、多元丰富的展览体验。

位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目前国博最火展品之一。暑期、国庆等参观旺季时,队伍最长可达数百米,有时队伍甚至从明清展区排到辽宋夏金元展区,呈现“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的动人画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博在中央大厅策划举办“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从“CCP”字样的早期党旗、福建平和农民暴动红旗,到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国旗方案的征集论证、开国大典的升旗过程,再到海岛民兵王继才夫妇驻守孤岛32年的两人升旗仪式、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上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红旗故事,如画卷般铺陈开来,书写着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李文姬摄

在“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中,观众一边品味着玫瑰、莎草、没药等古希腊人使用的香料,一边感受东西方审美差异和共通的对美的追求;在“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中,观众可以体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卡拉瓦乔的艺术与时代;在“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138件(套)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珍藏呈献给观众品鉴。这些琳琅美器和日用物品,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曾经见证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百态,而其自身又承载着文化与艺术之美。

把博物馆“带”回家

文创产品是展览的重要延伸。文创产品展区也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售出17.5万余件。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

为求一“冠”,国博排起长队。

澎湃新闻从国博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博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实现了由文化到经济的攀跃。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而文创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就业,国博文创直接解决社会就业人数超1000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表示,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文物和展览蕴含的丰富内涵,推动展创结合,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观众能够把展览记忆和历史文化带回家。

护史、藏史、弘史

国博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

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博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

为国护史,国博“三管齐下”。

2024年,国博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深入开展藏品整理研究,为各项业务提供坚实保障。组织馆内外专家同步开展馆藏定级工作,持续对馆藏大藏经、石刻文物、碑帖、铜佛造像、考古发掘品类文物等进行系统整理。审定各门类文物3.3万余件。目前已完成青铜器定级2149件、瓷器定级18642件(套)、杂项定级1099件、革命文物定级1861件(套);国博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得到了深度结合。目前国博已经拥有一支50余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文物保护队伍;此外,为配合“数说犀尊”智慧展览,国博利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等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首次对犀尊的材质、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表金银纹饰的形貌和布局进行了详细复原,为战国至西汉时期金银铜器的纹饰与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国藏史,国博全年征集。

2024年,国博积极开拓古代文物征集渠道,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时代物证进国博、记忆中国等重大项目,逐步构建外国文物征藏体系,藏品征集工作总体取得较为显著成绩。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共征集国内各类实物资料1268件(套)。同时,积极开展外国文物征集工作,全年征集域外文物1074件(套)。

今年6月,曾任毛主席卫士的张景芳同志特地从沈阳来到北京,亲手将毛主席巨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捐赠给国博。怀着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张景芳同志60年来一直将此幅作品珍藏在家中,如今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毅然决定将其捐赠给作为国家最高收藏机构的国家博物馆。

为国弘史,国博成为大讲堂。

在2015年2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今年,国博以一天接待400—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千余场次,服务学生3万余名。

采访活动当天,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告诉记者,这次来国博研学她最感兴趣的文物就是玉琮。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就是以此为原型,从那时起她就对玉琮和良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细细观察文物上的花纹和纹路,品味它们的价值所在和历史意义,就像是在和它们对话,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张竞文说道。

THE END
1.吴文化博物馆以展为媒聚合力,保护传承展未来——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展文博党员共建联学主题党日活动 2024.11.20 吴文化博物馆 “红楼梦——图像史与物质文化”展览开幕 更多 开放时间Opening Hours 9:00-17: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须知 展览Exhibitions 奇巧技——核雕的记忆与技艺特别展览2024.12.07~2025.03.09 红楼https://wuzhongmuseum.com/exhibition/5
2.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受国家认证的事业单位,管内收藏大量的国际级陶瓷、石湾公仔和陶瓷公仔。全国 所有陶艺大师的陶瓷作品、民间收藏级陶瓷珍品及介绍尽在陶瓷博物馆内展示。https://www.swcm.org.cn/MuseumNews/Comprehensive
3.齐家文化博物馆线上展览之三——陶器鉴赏齐家文化绚丽多姿的陶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4000年前齐家人多样的生活用具,也为我们透露了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信息,显示了齐家文化的深厚魅力和西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明。 来源:齐家文化博物馆 原标题:《齐家文化博物馆线上展览之三 ——陶器鉴赏》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28650
4.康文署博物馆香港铁路博物馆 上窑民俗文物馆 馆内重现上窑昔日的乡村风貌 香港科学馆 茶具文物馆 香港文物探知馆 文物探索之旅 三栋屋博物馆 口传心授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 文物馆由建于1900年的旧屏山警署改建而成 其他博物馆展览 https://www.museums.gov.hk/sc/web/portal/musefest2016_filmshow.html
5.安徽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101120利辛县博物馆 121八公山地质博物馆 122旌德县博物馆 123绩溪县宅坦博物馆 124两邓故居陈列馆(铁砚山房) 125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叶氏宗祠) 126石台县博物馆 127安徽名人馆 128周 瑜史料陈列馆(与038周 瑜史料陈列室 类同) 129南山汉文化博物馆 130阜南县博物馆 https://www.meipian.cn/2e4l15rv
6.“博物馆里过大年”潍坊市博物馆迎兔年春节文化活动该展览以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馆藏风筝资源为依托,展示日韩风筝精品及风筝文化,并充分展现中国13个“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和潍坊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成果。整个展览分为:日韩风筝精品展,详细展现日韩风筝文化特色和风筝精品;“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创建成果展,主要展现目前中国13个“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创建风采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3213.html
7.国庆特辑博物馆新展推荐独家地点:南越王博物馆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统一的秦国”“严谨的秦国”“艺术的秦国”三个单元,通过秦封泥中的信息,追溯背后恢弘的历史,呈现秦朝郡县制度、官吏制度,乃至书法、艺术等文化成就,带领观众触摸大秦的历史脉络、感受大秦的制度自信,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https://news.artron.net/20241002/n1135411.html
8.沙迦伊斯兰文明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沙迦伊斯兰文明博物馆的前身为伊斯兰博物馆,位于沙迦的古迹区(Heritage Area),该馆从1996年起对外开放,至2007年闭馆。沙迦酋长国领导者 Sultan bin Muhammad Al-Qasimi 于2006年建立沙迦博物馆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公立博物馆。伊斯兰博物馆关闭后,所有藏品被转移至位于滨海大道的新馆址。2008年6月,沙迦伊斯兰文化博物馆https://art.icity.ly/museums/740h79f
9.湖南博物馆如今,作为湖南省十大文化地标之一,湖南博物馆收藏文物、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教育服务等于一,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基础,主要体现湖南地域“湖湘文明”和历史进程,现存馆藏文物共计18万余件,尤其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等,并利用现代展示艺术进行创作“长沙马王堆汉墓展览”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207.html
10.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若本建筑博物馆展览类建筑文化建筑 感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若本建筑工作室予gooood分享以下内容。更多关于他们,请至:TJAD / Rurban Studio on gooood Appreciations towardsTJAD / Rurban Studiofor providing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凿通济渠,历经5https://www.gooood.cn/sui-tang-dynasties-grand-canal-culture-museum-tjad.htm
11.文青看过来!体验粤剧文化的好去处香港旅游发展局香港文化博物馆 走进香港文化博物馆 的常设展览厅"粤剧文物馆",仿佛置身于粤剧的世界。昔日名伶用过的表演用品、精致的服饰和道具,还有重建的竹制戏棚,都像是带你穿越了时间,化身成古代的才子佳人畅游其中。馆内生动的电脑影音媒体,也让你能轻松而深刻地体验广东戏曲的精妙!这里搜藏了20世纪以来的丰富文物,能为你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n/china/explore/arts/discover-cantonese-opera-in-hong-kong.html
12.理论/观点从“博物”到“展览”——中国“博物馆学”的建立与全国美术展览会展览现场,1962 二、从专业到学科——博物馆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在有了一定的体制基础的情况下,各个学科都开始向着更加细化、专业化的方向逐步推进,文化部就通过几个步骤推进了博物馆学的发展。首先,在苏联博物馆学的指导下,文化部分工了文化馆、站与博物馆之间的工作,厘清了这两种机构职能重合的部分,改https://artmuseum.gzarts.edu.cn/info/1021/1813.htm
13.河南洛阳:博物馆迈向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依托“东方博物馆之都”公众号开设“云展览”、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智慧导览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综合数字化互动体验厅……近年来,洛阳各博物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总结出洛阳经验。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559140830067843074
14.真学真干中国国家博物馆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党组要求,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01 加强组织领导整体谋划 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309/t20230913_259332.shtml
15.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明年开工常设展厅展示故宫文物据介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西九文化区西面临海地段兴建,北面毗邻拟兴建的展览中心。博物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楼面面积约30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多个展览厅、教育活动室、演讲厅、纪念品店、餐厅等。部分展厅会长期展出有关故宫文化历史以及与宫廷生活有关的文物,其他展厅会陈列故宫的书画、陶瓷、器物和其https://m.kankanews.com/detail/D1yp4RrZgym?utm_source=E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