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示空间中的数字化应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作为与传承同等重要的保护措施,近年来成为了传媒、教育、公益、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中,作为向公众阐释文化遗产、实现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展示场所的兴建成为了非遗保护乃至传统文化振兴的一个热点。但是,“传统博物馆”模式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间的分歧由来已久,“远离真实”“固化遗产”等论点不绝于耳,特别是对于以维系生命力为保护目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无形性、动态性、时空性等特征,决定了可视化媒介、体验性展项以及“虚拟+现实”的场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将被大量应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的优势

1.1遵循非遗活态保护规律

1.2体现现代展陈设计趋势

对于当代各门类博物馆乃至整个展览业而言,数字科技手段等无形展陈运用的广度与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之中。可以说,由20世纪末期作为展陈设计的一种辅助表现形式,逐步升级为吸引大众眼球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字技术等运用的频度不断提高,展区设计中交互区域面积不断增加,使得无形展陈设计风格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博物馆的整体艺术设计风格。甚至可以说,数字化展示是展陈环境与氛围营造的能手。对于非遗实体展示空间而言,在墙壁介绍文本基础上,可以利用讲解声、背景声效、背景音乐、影像等媒体文件类阐释语言共同构筑故事情节、引导情绪升发。

1.3适应当代信息传播特征

网络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决定了参观者对于展览传播信息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符合现代传播理念与受众需求的展示形式相结合,才能使非遗博物馆类展示机构受到公众的欢迎。国外,现代技术促进非遗类信息共享的实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例如,荷兰国立民族博物馆就主办了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亚欧博物馆”(ASEMUS)平台,以促进收藏信息共享。另外,借助“全球体验”,该馆与欧洲的文化少数群体建立了联系,并且把展览与艺术、文学、喜剧和音乐活动融为一体[1]。又如,国立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在很早之前已经试图实现实物展品与虚拟数字化信息之间的平衡[1]。

1.4实现保存文化记忆功能

现代数字科技手段强大的辅助实现功能,使得数字资源具有了很高的记录、呈现与创造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将非遗项目的“无形”向“有形”的转变,将非遗项目以可视、可听的非遗数字资源的形式进行固化的功能。为数字化展示而挖掘生成的数字资源,已然成为了博物馆一类重要的展品资源。借助多媒体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展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未来保存珍贵的文化记忆,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提供了不可估量技术保障。

2不同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方式

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态差别较大,数字化展示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传统表演艺术类主要围绕视听体验进行设计,如曲艺中的方言就是一个可以做数字化衍生展示的亮点;对于传统工艺技艺类而言,交互体验是设计的亮点,如手艺的多媒体虚拟教程与实物制作的体验;传统节庆仪式类的数字化展示设计,则旨在营造情境模拟的最佳效果,如民间元宵社火、节庆庙会盛况的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其中场景营造与氛围营造的到位与吻合是一个关键点。

2.1工艺技艺类

传统工艺技艺类非遗项目需要将繁复、精妙的“手艺之美”传达出来,因而,只求制成品的有形展陈显然是不够的。目前主要有3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手艺持有人配合参观需求常驻展馆表演,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妨碍正常生计与传承秩序;第二种方式是将传习所、传承人工作室直接设在展示空间内,但参观者并非时时都能看到手艺展演的“高潮”部分,通常看到的只是普通工作场景而已,违背展示传播的初衷;第三种方式是借助数字多媒体等手段,将凝练的、精彩的过程演示通过媒介投放在展览中,在影像之外还可升华为交互体验。

体验是加深理解的良好手段,因而,交互体验是工艺技艺类项目展陈设计的重要环节,手艺的可视化虚拟教程可与实物真实操作体验相互配合。目前,许多博物馆都开辟了手工制作空间,但在可视化的体验引导设计方面还有待加强。

2.2表演艺术类(包括口头文学)

传统表演艺术类主要围绕视听手段来呈现,但并不止于视听。有时候,空间设计无法完全满足不同表演类型对舞台场景与表演氛围的要求,比如一些以走街形式结合传统节庆进行的群体性表演,无法以固定的舞台、戏台设计空间来承载,就需要更立体化、多维度、跨时空的虚拟展示手段来呈现。

图1:在“摆手舞”体验展项中使用体感识别技术

另一方面,“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特别是地方传统表演艺术,需要兼顾本地参观者与观光客来诠释这些项目,为参观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展示信息。由于展示空间有限,除实物外的各种介质的衍生信息需要通过数字交互设备等手段来完成。比如曲艺中的方言,就是一个可以做无形衍生展示的亮点。

2.3节日仪式类

图2:在元宵社火展示中使用幻影成像技术

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与新兴数字化技术的结合

3.1非遗与VR

在内容层面,我们可以试着探讨VR(虚拟现实技术)与非遗展示之间如何结合这一现实问题。

非遗里面有丰富的民间生产生活,是体验传统生活的载体;有梦幻的神话故事形象,是体验中国式科幻的载体;有精妙的传统科技智慧,是体验思维探索的载体。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态与思维特点决定了它在VR内容领域的潜力。那么,如果就此搭建一个非遗VR体验空间,观者就可以走入非遗中间,就如同于当代先进的科技馆、电影博物馆一样,在吸引大众、吸引青少年方面表现得就会十分出色。

3.2非遗与AR

AR(增强现实技术)与VR是不同的概念,VR是指创建完整的、身临其境的3D环境,而AR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技术来创建一个基于真实世界的、带注解的或者“增强的”复合场景[3]。

假设虚拟现实技术无限发展完善,那么就展示功能而言,其对实体空间的需求就会降到一个相当低的程度,加之自然用户界面(NUI)等感官体验技术的辅助,博物馆实体展示空间的存在价值将不断被虚拟展示所取代。而在上述技术迭代过程中,增强现实技术或可扮演博物馆或其他实体展示空间“吸引物”的角色,基于这个技术,博物馆实体构景与强大的虚拟内容开发,将维系实体展示空间作为信息与知识传播媒介未被取代的存在价值。

3.3非遗与NUI

NUI(自然用户界面)改变了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参观者与展示内容之间的互动方式,提供了体验式接触、空间探索、动作模拟等虚拟实现的可能性。

就非遗展示而言,NUI使得手工制作视频观看和简单信息交互有了提升的空间,虚拟手工制作体验将使不适于在展示机构中体验的内容得以实现。例如,卢浮宫《安地诺面纱》展览中使用微软Kinect使得参观者接触数字形式的古希腊挂毯[3]。

利用NUI可以进行微观世界的探索。例如,核雕内部空间的虚拟微距动态探索,被雕刻的细节所彻底折服。

运动控制类交互界面则可用于体验舞蹈等肢体动作形式。例如,《国家地理》杂志“天堂鸟”展览中的“舞蹈,舞蹈的演化”游戏,可控制一只虚拟的3D鸟进行真正的求偶舞蹈仪式。

4案例部分

4.1“马街书会”数字影像展示设计

“马街书会”起源于元代延祐年间,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每到正月十三,远近的曲艺人负鼓携琴来到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亮书卖书。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等40多种曲艺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千座书棚,吹拉弹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马街书会的宏大场面成为了中国曲艺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如何在实体空间中展示马街书会?马街书会现场是北方冬季的麦田和村镇,范围很大,书棚自由凌乱,人们随意行走驻足,摄影、摄像所得素材存在着画面缺乏重点、同期声嘈杂等问题,如果直接展示,不仅无法让参观者直观理解这一传统曲艺文化空间的规模、特点与价值,而且无法让参观者感受到书会在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的独特艺术魅力。

这就引出了以展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技术参与信息加工的必要性问题。比如,利用数字虚拟影像制作技术,就可以实现内容的提炼与内涵的凸显。可设计为俯视角航拍的虚拟效果,虚拟视点由远及近,由广袤的中原板块,拉近到宝丰县、马街村,再到麦田之中,虚拟视点穿过密密麻麻的书会人群,带领参观者聚焦一个个说书人、听书人的特写画面。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结合,将传统曲艺的精气神通过说书人投入甚至夸张的表情、听书人专注甚至痴迷的表情传递出来。甚至还可以加入田野调查片段对话,例如“听书人口中的说书人”等。

在多媒体展示基础上,还可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将人物面部特征和动作抽象后动画化,制成更为特征鲜明而抓人眼球的展示素材短片;也可利用全息投影、3D投影、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马街书会互动体验空间。

4.2“哈尼卡乐园”交互式展示模型

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研究生娜文,在张烈、史元春老师指导下制作的毕业设计《哈尼卡乐园(HanikaParadise)》,是一个面向民俗博物馆实物模型交互式展示的探索方案。它结合了达斡尔族传说故事和哈尼卡纸偶艺术,为体验者呈现出具有奇幻色彩的纸艺空间。该空间也是可以交互的实物用户界面,体验者可以像玩纸偶游戏一样将人偶移动到空间中的特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并根据系统反馈的提示信息找到隐藏的道具开关完成更多互动来体味达斡尔族的传说故事和民俗风情[4]。

以奇幻的视觉和交互体验,传播口头传统中的典型意象和手工技艺中的代表性手法,形成现代科技辅助下的新型传统文化展示空间。最终目的是吸引参观者进入场景情境,在互动游戏体验中,达到知识传播等目的。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爱德华·P,亚历山大玛丽·亚历山大.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M].陈双双,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422.

[3]MULLENT..增强现实:必知必会的工具与方法[M].徐学磊,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4]娜文.民俗博物馆实物模型互动展示系统HanikaParadise[D].北京:清华大学,2015:1.

作者:

杨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本文部分内容已刊登于《遗产与保护研究》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1.VR全景博物馆——让博物馆“火起来”浅析数字博物馆vr技术功能设计不管是十里洋场的繁华、还是红岩革命的英勇,博物馆一直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通过VR全景拍摄制作技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穿越空间,去切身体验那些历史人物的经历。 传统的实体博物馆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布局,使得展品的信息承载量不能完整的呈现出来;其次,传统展品宣传只能通过视频、图文等二维媒介介绍展品的信息,https://blog.csdn.net/kuleimanvrqj/article/details/135554584
2.江苏无锡博物馆文物编钟3dVR模型在线三维展示江苏无锡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无锡地区历史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之一便是编钟。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也是现今世界上最早的钟表,具有很高的史学、考古、音乐和工艺价值。近日,江苏无锡博物馆文物编钟3dVR模型在线三维展示正式上线,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这一文物。 https://www.web3di.com/article-1642.html
3.历史陶瓷器皿VR博物馆文物3D模型可视化设计广州商迪提供历史陶瓷器皿VR博物馆文物的3D模型可视化设计服务,包括古董陶器藏品的精准三维扫描建模展示和古代瓷器收藏产品文玩动画全景制作,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我们数字化展示古代瓷器历史文化,将博物馆藏品拍摄成高清3D模型、定制多角度的产品展示动画和http://www.bibibubu.com/list-129.html
4.现代博物馆3D模型下载ID:1103920968VR 现代博物馆3D模型下载 ID:1103920968 复制 材质贴图有 VR/CRVR 文件大小17.22M MAX版本2012 上传时间2021-11-08 上传作者 诠释那悲催的回忆 灯光详情VR灯光 授权独家 价格:10知币 官方补贴价: 10知币 首充专享价 1知币 惠首次充值本单仅需1知币 去充值 立即下载 收藏 分享 举报https://3d.znzmo.com/3dmoxing/1103920968.html
5.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博物馆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嘲7. 三维文物模型 利用高精度拍照、扫描数字化技术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资料,博物馆可以为观众呈现更加逼真和生动的文物展示方式。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VR(虚拟现实)设备或者在线平台与三维模型进行互动,深度了解文物的细节和历史背景,获得更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https://www.zhihuilvyou.com/?p=2774
6.VR博物馆项目实战教程:设计和开发一个写实SteamVR项目UnityUnity3d 教程《VR博物馆项目实战教程:设计和开发一个写实SteamVR项目》, 长久以来,我们总是不断被初学者问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如何从头到尾做一个VR项目? 本套课程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从模型准备开始,到项目最终导出结束,从设计到开发,演示了一个VR项目的制作经过https://learn.u3d.cn/tutorial/vr-museum
7.VR博物馆+AR博物馆综合方案AR/VR展厅博物馆展品展示 1.在移动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AR眼镜)中安装聚象科技的AR展览馆+VR博物馆AR应用,在使用时扫描展品或相关图片,触发相应的三维模型内容 2. 观众可通过触屏或手势,对三维模型进行缩放、旋转等操作,全方位观赏展品 http://www.jx3d.cn/index.php/17-xmal/457-arvrbwg.html
8.现代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d模型免费3dmax模型库欧模网为广大设计师免费提供现代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d模型下载和现代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d模型下载相关的3d模型免费下载;欧模网专业的3d模型免费下载资源分享网站。https://www.om.cn/index.php/models/detail/628683.html
9.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3D 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到文物遗产的结构模型方面,例如由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汉斯·卢瑟发起的“扎玛尼计划”,通过这些技术制成了遗产地的 3D模型、剖面图、平面图、正视图、全景图、全景游览、动画,以及能够精确反映遗产地物理结构、周边地形环境和建筑结构的 VR 模型。我国智慧博物馆的发展 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10.如视全景VR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20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于2021年12月成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的重要单位之一,2023年4月完成郑州市文物局备案验收工作,2023年9月成为郑州市社科联科普示范基地。三年来,接待了1000多场次,大约3万余人次的参观者。博物https://realsee.cn/awWW3OYZ
11.优秀设计灵感精华2022新学期,有这篇宝藏文章就足够了!中国首座【建筑模型博物馆】里到底有什么? 作者:董素宏、王祥 【TransAxis新季开篇】 带你读懂上海双年展之“道士作法” 作者:周锡晖、侯苗苗 15 人物专题采访系列 摄影专访 | 空间诗意:建筑师的造梦之旅 作者:李嘉康 差异化的美国建筑学教育——火箭作者专访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93730.html
12.VR研学博物馆设计方案本VR研学博物馆旨在通过高科技手段,为观众提供全新的研学体验。展厅分为四个区域:虚拟现实区、互动体验区、数字化展示区和仿真实物区。每个区域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结合展板造型和知识内容,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深入了解各类知识。 1. 虚拟现实区:设有“梦境穿梭机”和“时空探险舱”,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不https://www.cqdashuju.com/news/newsinfo/9827.html
13.中国曾候乙编钟VR数字博物馆如通过VR手柄对编钟进行敲打,实现虚拟弹奏;再如通过VR手柄可以对乐器模型进行360°旋转,详细观察乐器的纹理和制作工艺。这些都是在现实博物馆中因对文物保护禁止触摸而无法实现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使用体验,让用户在中国曾候乙编钟VR数字博物馆中,获得沉浸式的、开放的、高仿真的、超时空的、多感知的交互体验,http://m3dvr.3ddl.net/tmpl/product_detail.html?goods_id=308
14.上海市政博物馆vr三维互动展厅上海市政博物馆vr三维互动展厅,是广州华锐互动自主研发的虚拟线上展厅。系统以全新的虚拟三维模型展示的方式,带给参观者别致的参观体验,使文物以有趣、易懂、多形式和多元化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处理,优势是明显而多的。https://www.vrnew3d.com/Successcase/productcontent/id/168.html
15.云展馆:3D模型展示与虚拟现实技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云展馆设计如何实现展品的三维模型展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展示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云展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展示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参观体验。在云展馆中,展品的三维模型展示是其核心功能之一。那么,云展馆设计如何实现展品的三维模型展示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210991
16.基于UE4VR的冰雪运动博物馆虚幻作品《基于UE4VR的冰雪运动博物馆》作为VR科普项目,其中包含两大场馆,分别介绍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用户可以在指导下参观场馆,通过文字与模型了解冰雪运动,切身体验雪上项目,进行冰上项目。用户在亲身参观以及背景介绍下将加深对冬奥项目,冬奥会的了解,达到项目的趣味科普目的。 打开游戏进入开始界面,点击开始游戏后会进入主http://mit.caai.cn/show-233-1533-1.html
17.新闻这5个免费的3D模型素材网站,3D建模/3D打印/AR/VR模型工程文件数字博物馆https://wap.jimuyida.com/zhwb深圳积木易搭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涵盖3D扫描建模与三维模型应用两大板块,其服务涉及泛家居、文物、工业、电商、医疗、教育、旅游、艺术文化等领域! 1. Sketchfab 这应该是3D/AR模型素材里非常有代表性的网站了。网站里的模型素材都可在线360度预览,并提供免费的源文件https://www.0438.tv/thread-6108272-1-1.html
18.博物馆3D模型免费下载,博物馆3D模型提供博物馆3D模型下载,免费3D模型博物馆下载,博物馆3D模型素材适用于各类3d素材,涵盖3dmax,su草图大师,cr,vray。https://3d.qingmo.com/tag/208684_4.html
19.红色展馆抗战模型文化艺术模型库3dsMax(.max)模型下载CG模型网(cgmodel.com)聚集了全球数百万三维艺术设计师,提供优质三维模型(红色展馆 抗战 登陆战 阻击战 解放军 战役 博物馆 陈列)模型素材下载,属于(文化艺术)模型,下载3ds Max(.max)模型格式(红色展馆 抗战 登陆战 阻击战 解放军 战役 博物馆 陈列)模型,有版权的模型素材https://www.cgmodel.com/model/773183.html
20.上海旅游攻略,建筑模型博物馆建筑模型博物馆票价:免费 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10:30-11:30下午14:30-15:30 地址 :上海静安区江场三路191号 风语筑设计大楼 9F 建筑模型博物馆 Tips:1http://biu.qyer.com/p/75C18cE4EVm6-6VrLVVR0A.html
21.AI大模型:开启博物馆科技馆的智慧应用新时代例如,AI大模型可以开发AR/VR互动体验,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展品;还可以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吸引观众参与。 4.3 挖掘数据价值,优化运营管理 AI大模型可以分析观众的参观行为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博物馆和科技馆的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博物馆可以分析观众的停留时间和参观路线,优化展厅布局;科技馆可以分析观众的兴http://www.qingmeihome.cn/newsinfo/7094798.html
22.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2024年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资料下载博物馆模型 顶点:108045面数:182159材质:有渲染器:vr贴图:有文件格式:max版本号:8.0内容简介 成套建筑模型 博物馆+psd后期处理 立即下载 >> 来自< 建筑3D模型> 6958人浏览 首都博物馆 sketchup模型 建筑SU模型 文件格式:su版本号:7内容简介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https://m.zhulong.com/zt_dq_3002262/detail44572510/
23.乾隆年间的报纸“溥仪龙车”车模这些小众博物馆你打卡了吗汽车模型博物馆位于花果街道放马坪文化古巷,占地3000多平方米,共展出车模2000多种,包含各种商用车、乘用车、军车模型。展出的汽车模型是按照真车的尺寸和比例缩小后,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仿真性强,如行李箱、发动机盖、天窗、前后车门及方向盘、轮胎都能打开或转动,极富观赏性。所有藏品中,最珍贵的是“溥仪龙车”车http://m.10yan.com/m/showArt.html?contentid=748240
24.VR平台博物馆系统源码开发VR平台博物馆软件开发请联系上方廖经理,VR平台博物馆APP开发,VR平台博物馆系统开发,VR平台博物馆公众号开发,VR平台博物馆小程序开发,VR平台博物馆模型开发,VR平台博物馆平台软件,VR平台博物馆AR开发,VR平台博物馆开发方案,VR平台博物馆开发公司,VR平台博物馆开发需要多少钱,VR平台博物馆源码开发。 http://shenzhen0381690.11467.com/news/3345601.asp
25.su模型草图大师现代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建筑sketchup或点击详情页的发货机器人自助提取链接! 现代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建筑草图大师su模型 模型大小:32 MB 以下为模型预览图热门设计服务 周边城市展览建筑: 北京展览建筑 南京展览建筑 南昌展览建筑 沈阳展览建筑 呼和浩特展览建筑 银川展览建筑 西宁展览建筑 济南展览建筑 太原展览建筑 西安展览建筑 成都展览建筑 拉萨展览http://witcp.com/design/c107/t5b65dab5c8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