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夏天,“山海之约”如期而至。
8月13日至18日,“山海偕行共探文明——2024年‘千年运河百里翠屏’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在宁波天一书局南馆正式启动。来自宁波市、新疆库车县、青海天峻县、西藏比如县的40名青少年代表,在宁波开启了一段探索中华文明的文化交流之旅。
宁波是一座“博物馆之城”,正式备案的博物馆就有79家,博物馆数量全省第一。这次宁波研学,他们陆续走进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海洋研究院、上林湖越窑青瓷博物馆、鸣鹤古镇、半浦村、庆安会馆等地,用Citywalk方式,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与文化之源。
在海曙区高桥镇新庄村的小巷深处,就藏着一个“王升大博物馆”。8月14日上午,40位青少年代表走进这里,共同探索这座承载百年稻作文化的博物馆,感受传统与现代农耕文化的交融。
在博物馆门口,木砻、石磨、风箱三件镇馆之宝深深吸引了来自新疆库车的艾孜海尔江。她好奇地摇起风箱,看着谷物缓缓落下,谷壳和轻杂物则被风力吹出机外,惊讶之余不由感慨“古人太有智慧了”。在黄古林草编博物馆,大家亲手体验用蔺草编织幸运草挂件,感受非遗魅力。
8月15日,这群少年走进位于北仑的中国港口博物馆,感受宁波港口从开埠到如今繁荣发展的百年历程,他们在一件件藏品中读懂“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厚重文化。
在海洋研究院,他们参观山东舰航母战斗群模型,戴上专业VR装备化身飞行员,沉浸式体验“上天入海”,惹得大家一阵惊呼。研学课堂上,他们近距离与海洋生物互动,体验投喂海星的乐趣,通过有趣的实验观察螃蟹如何抓取食物、防御敌害、搬运物品等。
“在我的家乡,最常见的动物是藏羚羊,它们跑得很快。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和西藏不一样的海洋新生物,它们的表面都很光滑,行动很灵活,很有趣。”来自比如的研学学生旦增扎西说,自己很喜欢宁波这座城市,宁波人都很热情,希望未来能够多来宁波做客。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远在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瓷器,越窑青瓷因此被称为“母亲瓷”。8月16日,在上林湖越窑青瓷博物馆,这群少年的目光被精美的瓷器所深深吸引。他们驻足停留,领略越窑青瓷的“千峰翠色”,或拍照,或记录,仿佛在倾听一段古老的故事。
在三江口东岸,一座古老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它就是庆安会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的重要史迹,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不仅是宁波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宁波乃至中国海洋文化、商业繁荣和民间信仰的交汇点。
“这个建筑有170余年,太美了,海丝蓝、庆安红、建筑灰,现在看来依旧‘高大上’!”天峻女孩郭雨菲喜欢庆安会馆的古老建筑,这里集合了当时浙东民间的顶尖工艺,朱金木雕、砖雕、石雕技艺在这里“集大成”,2座金碧辉煌的古戏台更是堪称一绝。
一周的行程,让宁波市、新疆库车县、青海天峻县、西藏比如县的40名青少年代表收获满满。他们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触摸古老的遗迹,感受岁月的沉淀;他们亲身体验宁波的风土人情,品味独特美食,聆听动人的故事。他们深深沉浸在甬城的历史底蕴之中,被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所折服。
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约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他们互相学习交流,那些相交相知的身影,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