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画!汇集全球15家顶级博物馆,精选100多位艺术大师,160幅传世作品,重现1600年中国绘画的恢弘气韵中国画中国绘画人物画八大山人博物馆山水画水墨画家艺术大师

诚如美国著名的中国艺术史专家高居翰先生在其著作《图说中国绘画史》中所言:“通过一双西方人的眼,来看中国画。西方学者无论怎样努力去研读中国古籍新典,去和中国鉴赏家谈话,以求彻底了解中国人看画的方法,终究都是些外人。但是,外人的观点或许也可以有些价值的。”

回到编撰此书的原因,可能源于本人的身份比较特别——与艺术史家不同,我是一位多年来热衷中国文化的艺术实践者。值得庆幸的是,笔者不必与那些严肃、厚重的典籍打交道,仅仅需要将目光投向每一幅吸引我的画面即可。我相信,在捕捉中国绘画史中那些“美”的作品方面,艺术家拥有先天的敏感与热情。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主室西壁

北魏(公元368年-534年)

高96厘米,长385厘米

|南北朝杨子华(传)《北齐校书图》(局部)

在向家乡的朋友介绍中国绘画时,我经常会听到“这些画看起来差不多一个样”的抱怨。这也是我想编一本中国绘画欣赏读物的又一原因。但凡熟悉一点儿中国历史的朋友,肯定希望从这些绘画作品中找到和了解其中的“不同”。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开端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中国绘画可以说尝试了各种可以承载图像的空间与媒介。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图案花纹,到战国、西汉的帛画,再到唐代的大型墓室壁画、敦煌石窟的壁画等,可以看出中国绘画的物质媒介和表现形式在不停地发生流变和转向。

|元柯九思江山楼阁图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而言,即便在绘画表现日趋成熟的卷轴画时代,中国绘画也不可避免地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变化在于,绘画创作的动机由带有鲜明儒教色彩的“成教化,助人伦”转化为畅神、自娱等带有非功利性的自我情感抒发和自由表达。总体而言,唐代以前的绘画带有更多的“实用性”功能。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绘画聚焦于描绘人物,大多为神话与历史中的道德说教题材,表现方式以勾线填色为主:这种外线内色的形式一直延续至唐代,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不得不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山水元素从先前人物画的背景或配景中独立出来,并在李思训、李昭道等大师的努力下得以完善、成熟。从设色浓丽的《江山楼阁图》到富丽堂皇的《明皇幸蜀图》,我们可以看出,古老而正统的工笔重彩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精美的画作满足了唐朝对华美富丽的热爱。虽然在同时期的文献中也流传着关于“水墨画”的传说,但却因作品的失传而不得见,留给后世的终究只有想象。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高206厘米宽103厘米

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郭熙早春图轴,绢本设色158.3x10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生卒年不详,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著名绘画大师。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奉诏入图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深爱其画,曾“一殿专皆熙作”。郭熙擅画山水,无师承,后取法李成,画艺大进,晚年落笔更老辣雄壮。

《早春图》的主要景物集中在画面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深远、平远相结合的构图,表现山中严冬过后、早春初临的景象。山间薄雾笼罩,岚色迷蒙;山势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山峰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远山耸拔,气势雄强,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品从下至上怪石林立、古木参差,下段层层巨岩有两棵姿态丰富的连理松矗立其上,体现了“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中段主峰右侧有飞瀑“激射”而下。飞瀑上游和主峰左上有高阁殿宇藏于林间,宛似仙界。下段左边汀岸旁系一小船,岸上渔夫肩挑担子,渔妇左抱右牵各一孩童,仿佛笑逐颜开地走在归家途中,一小狗奔跑在前,煞是可爱。画面右侧一渔夫正舍舟登岸,山径栈道上,更有樵夫旅客行走往来。画中构图有着对称性的安排,但在秩序感中又充满着律动的变化。

郭熙刻画山石轮廓时使用粗阔、提按丰富的重墨线条,运笔着力寓提于按,充分利用笔毫弹性,随着山石结构变化自由勾勒;再用不同墨色层层皴擦岩石纹理——由于所画山石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故得名“卷云皴”。树木枝干盘曲错落,线条圆厚挺拔,枝丫作“蟹爪枝”,松针以“攒针法”,可见李成影响。建筑造型精准,用笔工谨,人物活动的添加更是使画面的意境、情境、画境达到高度协调。《早春图》也体现了北宋后期山水画从全面成熟向精微细致发展的趋势。

郭熙主张深入自然,“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其以超绝的画艺得到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等人的高度赞扬,与李成并称“李郭”。郭熙也是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其艺术思想集中体现于其子郭思整理的《林泉高致》中。

|北宋赵佶(传)《摹张萱捣练图》卷(局部)绢本设色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我相信,作为一名外国人,当你第一次看到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或赵昌的《写生蛱蝶图》时,定会惊异于古老的东方竟然在1000年前便拥有了这样高超的写实技术。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一类容易被人忽视的绘画题材,即市井风俗。众所周知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则让我想到了三个世纪以后的勃鲁盖尔。宋代是伟大的,不仅在于它的成熟与辉煌,更在于它的多样与开放。古老的文人画传统,同样发轫于这一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苏轼,可以说,是开创文人画理论的真正先驱。

赵佶(北宋)《芙蓉锦鸡图》纵81.5厘米横53.6厘米故宫博物院

|赵昌写生蛱蝶图(局部)设色纸本手卷故宫博物院收藏

▼点击下图,即可下单▼

|王蒙青卞隐居图

相对于唐的华美、宋的成熟、元的雅逸,明、清的绘画往往被人忽视,甚至有人认为明、清的中国绘画是一种衰落。但我却无法认同。作为一名绘画实践者,我更愿意看到不同时期绘画所带有的独特性。比如明代晚期绘画中流行的“尚奇”之风,无论是放在中国绘画史中,还是放眼全球,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审美特质,甚至会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这样的词汇。而晚明的徐渭和清代的“四僧”,则开创了更具现代性的绘画风格——徐渭飞溅的墨汁宛如波洛克的滴点艺术,而八大山人的花鸟构图更像是一种东方的极简主义风格。

|清八大山人荷凫图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八大山人松下双鹰1698年作

以上只是从个人的观画经验简要地概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难免挂一漏万。作为实践者,下面我想专门聊一聊有关中国绘画技法层面的特征。提及技法,我们不得不说中国绘画创作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毛笔和墨,这两者决定了它独特的表现方式:以线描方式造型。这两者一直沿用至今。在绘画的过程中,变换笔与纸的角度,改变蘸墨、运笔、下笔及提笔方式,能产生无穷无尽的笔画变化。

石涛寻仙图册之三

石涛寻仙图册之七

石涛山居图

髡残山水册之九

这也是我想特别指出的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要点:更加注重“意”的表达。这里的“意”通常被用于两个方面,我可以简单地归纳概括为“写意”与“画意”。前者可被视作画家,尤其是元代以后文人画的要旨,即画家通过对“象”的观察,舍其形而取其“意”,这里的“意”可以是超越所描绘物象表面的客观真理,也可以是与画家内心感受碰撞后所形成的象征寓意。可以说,正是这种难以言说的状态深深地吸引了我。而“画意”在我来看,更像是一个结果的呈现,一种来自画家心性与描绘对象对话的“意境”表述。

因此,可以说中国人同样要求绘画的真实,但这种“真实”不是视觉的真实,也不是纯客观物象的真实,而更倾向于本质的真实(这似乎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说”有某种相似)。也正是基于这种观念,中国绘画中出现了各类点法、皴法、描法,用以表现不同种类的树木、山石、衣纹等元素,以及物质表面的纹理和质感。

|明徐渭榴实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徐渭墨葡萄图故宫博物院藏

因此,本书不仅侧重所选绘画作品的经典性,同时也要兼顾绘画风格之间的差异性。本书在挑选历代绘画作品时,主要秉承了“最美中国画”的原则,难免有所取舍。比如明代前期“浙派”代表画家戴进、吴伟的作品,以及清代“四王”的作品便未收录其中。原因在于,明代前期的绘画作品明显沿袭了南宋院体绘画的技法与风格,而清初“四王”同样落此窠臼,高举复古旗帜,意欲血战古人。

这样就使得他们的作品在风格面貌上与所因袭的前人过于相似。每位读者都可以对“美”做出个人化的理解,可以千差万别。但差别恰恰是本书编录的初衷,作品间的差异是我主要考虑的前提之一。故而有部分在美术史书写中成就卓越的画家并未收录于此书,这并不代表本人对其艺术价值的否定与偏见。换而言之,这本画册中的作品都是来自名家之手的艺术杰作,且这些名家在当时都是独树一帜或某个流派的代表。最后,考虑到观者对于中国绘画之美的期待,在这些名作中,又着重筛选了反映那个时代审美趣味的“典范”。这些画作不仅反映了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理念、交往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态度。

|明徐渭黄甲图故宫博物院藏

|明徐渭水墨牡丹图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作品之间媒介与形式的差异同样可以为读者带来丰富的观看体验。抛去画家使用材料的个人喜好,不同时代所选用的绘画材料也因当时种种社会文化因素而有所区别,这点往往容易被读者忽略。如唐、宋更加侧重绢的使用,而元、明、清的画家则更加广泛地使用了纸张。这两种不同属性的材料也会因特性的差异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绘效果。相较而言,唐、宋时期的作品更加趋于绘画分科后所说的工笔画特征,细腻、“真实”且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设色作品。直至文人主导画坛的元代,纸本才真正替代了绢这种昂贵且精致的材料。选择不同材料的背后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宋代宫廷画家追求“精美”的不屑。对他们而言,画家如何借以表现自己个性和修养的独特笔触是更重要的。因此,文人画的盛行,抑或是属于文人的笔墨游戏至此才算真正拉开序幕,登上了时代的舞台。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纸本设色,元,28.4x93.2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水村图纸本水墨,元,24.9x120.5cm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外,中国古代绘画的呈现的形式同样令我着迷,如屏风、立轴、手卷、册页、扇面。不同的样式对应了不同的观看空间和观看方式。如立轴是为了挂于墙上,便于观者一目了然地长期欣赏,其功能通常是作为室内装饰或应景吉祥的象征。下面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手卷”这一特殊的形式,这也是本书大量选用手卷作品的原因之一。首先,手卷因特殊的纵横比例决定了其横向的构图方式,这也让它具有了更好地排列叙事功能。

|赵孟頫山水图纸本设色青绿,元,57x30.9cm

|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绢本设色31×92cm

因此,手卷中的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特点在古代山水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观看手卷都可被视作观者经历了一次假想的连续不断的旅行。如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件作品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秀丽景色,同时也可以被看作画家游历富春江的过程。但有趣的地方是,通过画家卷末的跋可知,这件作品同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画家数遍的修改与叠加。

|明文徵明古木苍烟图

|明文徵明寒林晴雪图

|唐寅溪山渔隐图(局部)

综上所述,这些大多是一些编写此书的心得感悟。时至今日,我们已然身处于一个全新的图像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全球视野下,重新面对这些伟大的作品时,是否仍然会有内心的震撼与感叹?这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我还是更希望读者在翻阅这本图册时,感受到的是一份灵魂深处的宁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既要感受现代艺术带来的惊涛骇浪,也要体会东方艺术的静水深流。中国古语云:“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过去的一切皆凝固在这些图画中,成为永恒。期待本书能带领你穿越历史的时空,在远去时代的历史烟尘中触摸和感受中国绘画之美。

伊瑞覃琨瑛

记于北京宋庄

2022年5月

|恽寿平蔬果册

最美中国画

[捷克]伊瑞琨瑛著

中国画经典风格全覆盖

本书前言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整体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分门别类地介绍画派、画家、作品。

目录:

魏晋南北朝

[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东晋]顾恺之(传)《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传)《女史箴图》

[北魏]佚名《九色鹿本生图》

[南北朝]杨子华(传)《北齐校书图》

隋唐

[隋]展子虔《游春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李思训(传)《江帆楼阁图》

[唐]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唐]韩幹《照夜白图》

[唐]韩滉《五牛图》

[唐]孙位《高逸图》

[唐]佚名《宫乐图》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五代十国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五代]周文矩《文苑图》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卫贤《高士图》

[五代]佚名《簪花仕女图》

[五代]董源《溪岸图》

[五代]董源《潇湘图》

[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

[五代]巨然《层岩从树图》

北宋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北宋]李成《小寒林图》

[北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

[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北宋]许道宁《渔父图》

[北宋]易元吉《猿猴摘果图》

[北宋]崔白《双喜图》

[北宋]崔白《寒雀图卷》

[北宋]文同《墨竹图轴》

[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

[北宋]郭熙《早春图》

[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

[北宋]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

[北宋]李公麟《五马图》

[北宋]赵令穰《湖庄清夏图》

[北宋]赵佶《雪江归棹图》

[北宋]赵佶《芙蓉锦鸡图》

[北宋]赵佶《梅花绣眼图》

[北宋]赵佶《枇杷山鸟图》

[北宋]赵佶《瑞鹤图》

[北宋]赵佶《五色鹦鹉图》

[北宋]赵佶《祥龙石图》

[北宋]赵佶(传)《摹张萱捣练图》

[北宋]赵佶(传)《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北宋]梁师闵《芦汀密雪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宋]屈鼎《夏山图》

[北宋]刘寀《落花游鱼图》

[北宋]赵昌(传)《岁朝图》

[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

[北宋]王居正(传)《纺车图》

南宋

[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南宋]李唐《万壑松风》

[南宋]李唐《采薇图》

[南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南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

[南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南宋]扬无咎《墨梅图》

[南宋]李迪《鸡雏待饲图》

[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

[南宋]林椿《果熟来禽图》

[南宋]林椿《葡萄草虫图》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南宋]李嵩《花篮图》

[南宋]李嵩《货郎图》

[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

[南宋]马远《水图》

[南宋]马远《踏歌图》

[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

[南宋]夏圭《梧竹溪堂图》

[南宋]梁楷《柳溪卧笛图》

[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南宋]梁楷《秋柳双鸦图页》

[南宋]梁楷《疏柳寒鸦图》

[南宋]陈居中《四羊图》

[南宋]陈容《九龙图》

[南宋]赵孟坚《墨兰图卷》

[南宋]赵孟坚《水仙图卷》

[南宋]佚名《槐荫消夏图》

[南宋]佚名《骑士猎归图》

[南宋]佚名《晴春戏蝶图》

辽金

[辽]佚名《竹雀双兔图》

[金]武元直《赤壁图》

[元]钱选《山居图》

[元]颜辉《李仙像》

[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元]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元]赵孟頫《饮马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黄公望《九峰雪霁图》

[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元]吴镇吴瓘《墨梅图》

[元]吴镇《渔父图》

[元]吴镇《中山图》

[元]柯九思《清闷阁墨竹图》

[元]王渊《桃竹锦鸡图》

[元]王冕《墨梅图》

[元]张渥《九歌图》

[元]倪瓒《古木竹石图》

[元]王蒙《青卞隐居图》

[元]王蒙《太白山居图》

[元]王绎倪瓒《杨竹西小像》

[元]佚名《搜山图》

[明]边景昭《三友百禽图》

[明]商喜《关羽擒将图》

[明]林良《古树寒鸦图》

[明]沈周《庐山高图》

[明]吕纪《桂菊山禽图》

[明]吕纪《狮头鹅图》

[明]吕纪《四季花鸟图》

[明]文徵明《浒溪草堂图》

[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明]唐寅《步溪图》

[明]唐寅《溪山渔隐图》

[明]陈淳《花卉图册》

[明]陈淳《紫薇扇面》

[明]仇英《桃源仙境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桃源图》

[明]徐渭《杂花图》

[明]徐渭《榴实图》

[明]吴彬《明皇幸蜀图》

[明]吴彬《迎春图》

[明]丁云鹏《释迦牟尼图》

[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图册》

[明]项圣谟《闽游卷》

[明]陈洪绶《杂画图》

[清]傅山傅眉《山水花卉图》

[清]髡残《山水册》

[清]髡残《六六峰图图》

[清]萧云从《山水册》

[清]弘仁《长林逍遥图》

[清]戴本孝《白龙潭图》

[清]梅清《鸣弦泉图》

[清]龚贤《山水图》

[清]朱耷《河上花图卷》

[清]朱耷《猫石图》

[清]朱耷《天光云景图》

[清]朱耷《鱼石图卷》

[清]恽寿平《百花图卷》

[清]恽寿平《花果蔬菜册》

[清]恽寿平《瓯香馆写生册》

[清]石涛《花卉册》

[清]石涛《云山图》

[清]华岩《柳禽图》

[清]金农《水墨花卉册》

[清]金农《墨梅图》

[清]金农《人物山水册》

[清]郑燮《竹石图》

[清]赵之谦《花卉册》

[清]赵之谦《牡丹图》

[清]任伯年《花鸟图册》

作者简介

精彩内文页

作者简介:

伊瑞,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特聘教授,中捷当代美术馆创建者。1967年出生于捷克布拉格,1995年毕业于布拉格捷克查理大学中文系,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0—2006年担任捷克国家美术馆策展人,2006年定居北京,2014年日荣获欧洲文化艺术奖《第十四届欧洲TREBBIA文化艺术贡献奖》并于捷克总统府接受捷克总统颁奖。

覃琨瑛(又名阿覃),现为中捷当代美术馆馆长及国际策展人、独立艺术家。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1996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1996年定居布拉格并于捷克查理大学任教。2012年得到捷克驻华大使馆的支持在北京创立中捷当代美术馆(简称CCC),曾荣获欧洲文化艺术奖《2014第十四届欧洲TREBBIA文化艺术贡献奖》,成为该奖项首位获奖华人。2015年18幅作品入选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由20位著名艺术家组成的“中国传世名家名作专题邮票”。2008年作品入选“和平颂:神舟七号太空飞行艺术之旅”。至今一共参加举办了22次个人展览并策划了10个国际大型交流展览。

THE END
1.云展2022年“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亳州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使青少年在文化熏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文物局指导,安徽省博物馆协会、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亳州市博物馆、亳州市文化馆、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https://www.bzbwg.com/page/11/2545.html
2.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怎么画?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频道涵盖各种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图片及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素材供您参考,同时提供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步骤分解图,让儿童轻松学习如何画博物馆怎么画简笔画.https://www.jianbihua.com/phototag/40267
3.博物馆手抄报简笔画这次的手抄报真是让我费尽心思,不过成品真的超赞!从古代文物到现代科技,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你是不是也好奇历史背后的秘密呢?快来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博物馆见闻吧!你最喜欢哪件展品?或者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博物馆经历想要分享呢?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085039742392022744
4.我心中的博物馆简笔画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博物馆手抄报图片简单 博物馆手抄报word模板 三年级走进博物馆手抄报 走进博物馆手抄报图片大全 蓝色博物馆之参观博物馆手抄报小报word模板 走进博物馆小报手抄报模板 参观博物馆的手抄报简笔画 国际博物馆日手抄报 洛阳规划博物馆手抄报手抄报图画 我去过的博物馆小学生主题手抄报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802647.html
5.手把手教你画漂亮的博物馆儿童画,简单好画的博物馆绘画作品素材博物馆内的展品都是经过很多考古学家发掘出带着历史沉淀的文物,并且上面有着很多文明足迹和历史知识,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的相关知识,可以来和小编一起动手绘制超级有趣好看的博物馆儿童画作品。 怎样画超级创意的博物馆儿童画作品 1、首先在儿童画左右两侧画出小女孩图案,并在画面右侧画出书本图案修饰效果。 https://www.xueqian.com/ertonghua/14362.html
6.2023年滁州市“我在博物馆画文物”获奖作品揭晓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使青少年在文化熏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市博物馆举办了2023年“我在博物馆画文物”滁州市青少年绘画比赛。本次大赛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走进全市各个博物馆观察、体验、临摹、创作,在不足一月的时间内创http://www.ahczww.com/news/xwdt/2023-09-08/10368.html
7.博物馆展示设计12篇(全文)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 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 保护, 研究, 传播和展览。”[1]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传播文化、教育广大群众;对历史文物起到保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tzgchp.html
8.中国会奖商旅本展览是国内首个以曹知白为主题的展览,也是青浦区文旅局深入挖掘本地名人文化的重要成果。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幅元代文人的浮世绘,还是一场元代绘画作品的集会,共展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和艺术馆所藏曹知白绘画名作和友人画作复制品近30幅http://venuesinchina.com/news-details.html?id=2&newsid=64455
9.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展览邀请了关注恭王府历史文化及恭博未来发展的什刹海周边居民、研究者等共同参与策划。以近期恭王府博物馆与什刹海街道联合主办的“恭王府与什刹海”系列讲座部分内容为基础,采用征集邀请方式,展出由20余位相关人士提供的照片、文本等文献,以及其中部分人士创作的恭王府主题绘画作品10余件。 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10.国家博物馆藏南宋《耕织图》及历史上相关主题的绘画.docx国家博物馆藏南宋《耕织图》及历史上相关主题的绘画.docx,国家博物馆藏南宋《耕织图》及历史上相关主题的绘画 人类进展历来是“一衣二食”,粮食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在封建社会中更是主要的生产行业,而专以表现水稻耕种和桑蚕丝织两大生产系统为画题的《耕织图》,原为民间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628/8046132024005105.shtm
11.八家博物馆藏精品齐聚,华嵒绘画主题原作展览在国内首次展出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策展人陈栒介绍,这是广东地区首次系统性梳理和集中展示华嵒绘画的艺术个展,也是国内首次以华嵒绘画为主题的原作展览,展出8家博物馆单位近70件/套馆藏精品力作,珍贵文物占比达90%以上,各馆“家底”齐齐亮相,多件展品首次面向观众展出。 https://www.gdwsw.gov.cn/xwzx/yw/content/post_36534.html
12.国家海洋博物馆——运用数字化全媒体矩阵建成沉浸式梦幻海洋科普1.主办海洋主题科普绘画征集活动 以“尊重生命、爱护海洋”为科普精神理念,为积极发挥青少年绘画才华,引导社 会公众广泛参与,国家海洋博物馆于2月18日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发起海洋主 题少儿绘画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963幅,其中获奖作品共计133份, 包括一等奖11位,二等奖19位,三等奖34位,优秀奖69https://www.tast.org.cn/zthg/system/2021/02/09/030012221.shtml
13.中华世纪坛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纳尔逊 -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北宋苏轼的文章《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流芳千古。后世绘画以此为主题者颇多。李嵩的《赤壁赋图》,是南宋山水册页中艺术水准非常高的一件作品。在空间如此狭小的册页中,画家以大幅面表现了波涛汹涌的长江,而将“赤壁”和人物船只压缩在极小的范围内,营造出了空间无限的感觉。 https://m.yrdart.com/zixun/3032.html
14.画文物五角星走进荆州博物馆一一"我心中的宝藏″主题绘画活动此次主题绘画活动将于8月1、2、3日以及6、8日共举办8场联谊活动。小朋友们将通过参观展馆,绘画展品,讲述故事的方式走近荆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每节博物馆课程将持续两个小时,由三个展品引发课程设计,同时还会配合一个现场游戏和一幅艺术作品的创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生动立体地展现在孩子https://www.meipian.cn/2afwv9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