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交响,文明跨越山海对话。为切实深化校地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分馆将于2024年10月1日至10月6日开馆试运行,诚邀社会各界朋友的到来!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分馆2021年于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城市之花”建筑中挂牌,使用面积近1万平方米,通过文物展示、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多种形式,助力学校和社会开展历史文化教育。
目前分馆试运行期间对外开放“吾道何之——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精品书画展”;开放临时展览“易境——吉林大学校友绘画作品”“文明之光圣地回响——良渚文化走进全国高校巡展”。
分馆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华弘街111号
9:00-16:30
参观须知
展览介绍
吾道何之——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精品书画展
中国书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传承至今,师法造化,尚友古人,讲求气韵生动,笔墨精妙,以形写神,以心造境,虚实相生。
为了让观众近距离、沉浸式欣赏到中国传统书画的独特魅力,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遴选一系列馆藏书画作品与您共享,展品除书法外,涵盖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等多个绘画门类。从氤氲山林到清奇竹石,从传情花鸟到灵动草虫,从繁华市井到出尘高士,从游龙之笔到无穷之意,中国书画悠久的历史传承和诗书画印交融和合的传统意境得以体现。
展览标题引自馆藏齐白石《吾道何之》工虫画册,将“吾道何之”定位于中国传统哲学予以解释。“吾道何之”既为天道,也为人道。古往今来,在人、世界、艺术之间有无数路径,让我们共同探寻、打开那扇“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
易境——吉林大学校友绘画作品
绘画属于造型艺术,是美术的重要门类。画或因传统、材质及技法等差别而区分为若干种类,但都是表达创作者美学概念和思想意识的直观载体。本次展出的28件作品,是作者学画以来创作成果的一部分,包括山水、林木、村舍、人物、动物、古迹等题材,意在表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多年来的绘画历程使作者感悟到,在创作时,只有以特别平和的心态沉浸其中,才能接近成功地来完成每一件作品。“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突破自我束缚,追求平和的意境,展览的主题意在如此。
文明之光圣地回响——良渚文化走进全国高校巡展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年—4300年。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
02
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
火热预约中!
红砖小楼
青松不落
这一方院落承载了什么样的故事
吉大历史名人
等待与你的邂逅
在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
追忆前辈邂逅先贤触摸历史
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位于东中华路415号,落成于2023年9月学校建校77周年之际。展馆历时两年的筹备建设,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800平方米,分为序厅、创校先驱、功昭校史、滋兰树惠以及红色校史多个展区,吉林大学共六十余位拓业先贤入选历史名人纪念馆。作为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创新、赓续延绵的重要阵地,历史名人纪念馆不仅记录了吉大先贤为吉林大学事业发展夯基垒台、架梁立柱的卓越功绩,还浓缩了学校七十余年的办学时空,凝聚着追求卓越的奋进历程,融汇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记载着吉林大学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报国史,筚路蓝缕、自力更生的创业史,争创一流、蓬勃发展的奋斗史,展现了吉大人听党指挥、为国担当的使命精神和扎根东北、兴教育才的奉献精神。
场馆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东中华路415号
团组访客(10人-50人)需提前2天预约。
本馆免费开放,参观者须提前预约,凭有效证件或检票二维码参观。